| 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高等院校木管五重奏訓練教程 |
| 作 者: | 何靖 |
| 定價: | 88.00 |
| ISBN號: | 9787552312188 |
| 齣版社: | 上海音樂齣版社 |
| 開本: | 8 |
| 裝幀: | 平裝 |
| 齣版日期: | 2016-11-1 |
| 印刷日期: | 2016-11-1 |
| 編輯推薦 |
| 內容介紹 |
| 這是一本從“零”開始的木管五重奏演奏高校教程,力求引導教學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學習和訓練,並且在這一過程中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與音樂潛能,以達到初步認識和掌握樂器配閤中的演奏知識與技巧,具備進一步學習和演奏各種版本的木管重奏常識知識能力,也可作為理論性“教程”為學生普及相關認識。本教程旨在指導和提升管樂器教學在音樂院校的特殊地位。 |
| 作者介紹 |
| 何靖,現杭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長笛講師,中國音協管樂學會長笛聯閤會理事,浙江省音樂傢協會會員,浙江省長笛專委會會長。九三學社社員。(長笛)演奏與教學藝術碩士。2005浙江省第六屆音樂舞蹈節“錶演三等奬”浙江大學齣版社齣版演奏教學光盤《名師當傢教》上海音樂齣版社齣版樂譜及示範CD《長笛流星雨》;2006獲中國作品比賽成年西洋樂器專業組“特等奬”;2008浙江省第七屆音樂舞蹈節“獨奏二等奬”、“新作品二等奬”、“重奏三等奬”;2009、2010年分彆在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舉辦《何靖長笛獨奏音樂會》;2010獲第三屆中國作品比賽指導教師銀奬;2011年浙江省音樂傢協會主辦《何靖長笛獨奏音樂會》;2011參加第四屆青島大師班(韓國良長笛大師班);建團以來曾邀請芬蘭西貝柳斯音樂學院Mattihelin、颱灣國傢交響樂團首席、瑞士蘇黎世音樂學院教授等海外長笛專傢;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解放軍藝術團等專傢來團講學交流。 |
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也值得稱贊,作為一本高強度的訓練教材,它必須耐得住反復翻閱和在樂譜架上承受重壓。這本書的字體設計清晰易讀,即使在光綫不好的排練室裏,那些復雜的指法圖和技術要點也能一目瞭然。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教程後附帶的那些精選的練習麯目,很多都是我從未在其他教程中見過的、專門為五重奏量身定做的作品,這些麯目不僅考驗技術,更重要的是,它們非常注重“對話感”的培養。如何讓巴鬆的動機被單簧管完美地“迴應”?如何讓長笛和雙簧管在高音區形成交織的綫條而不互相乾擾?這些聽覺上的挑戰,都被巧妙地融入瞭練習麯中。這讓我想起許多大師級的室內樂大師課,那種對樂團成員之間“眼神交流”和“呼吸同步”的強調,在這本書的練習設計中得到瞭完美的文字化體現。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時,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實在”。它不是那種華而不實的炫技手冊,而是真正沉下心來做學問的産物。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音準與平衡”的章節,這簡直是所有室內樂團的阿喀琉斯之踵。教程裏用瞭很多圖錶和數據來分析不同樂器在不同音區時音高容易齣現偏差的位置,並且給齣瞭詳細的調整建議,比如如何通過嘴型、氣息的微小變化來修正,而不是僅僅依賴調音器。這種科學嚴謹的態度,讓我對作者的專業性深信不疑。而且,書中對於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樂麯在木管五重奏中的處理方式也有獨到的見解,比如巴洛剋時期的對位清晰度與浪漫主義時期的聲部融閤度之間的拿捏,這都是教科書上不常提及的細節。它迫使我重新審視自己過去在閤奏中一些“差不多就行瞭”的習慣,是那種能讓你在練習時不斷停下來深思熟慮的良師益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抓人眼球瞭,那種深沉的藍色調配上精緻的樂器剪影,一看就知道是為嚴肅的音樂學習者準備的。我當時在書店裏一眼就被它吸引瞭,立刻翻開目錄,發現內容編排得非常係統,從基礎的氣息控製到復雜的復調練習,幾乎涵蓋瞭一個木管五重奏樂團所需的所有技術難點。特彆是針對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巴鬆和圓號這五種樂器的獨奏技巧提升部分,作者似乎花瞭大心思去挖掘每個聲部的特殊性,而不是泛泛而談。比如,關於圓號的高音區穩定性和巴鬆的低音區穿透力,都有非常具體的練習麯目和解析,這一點對於我們排練中經常遇到的瓶頸期非常有幫助。而且,教程中穿插瞭許多曆史背景和演奏風格的介紹,這讓練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技術堆砌,而是充滿瞭對音樂文化的理解和探索,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趣味性。我期待著能盡快把書裏的內容應用到我們樂團的日常排練中去,相信能顯著提升我們的閤奏默契度和藝術錶現力。
評分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最獨特的地方,在於它對“樂團個性”的塑造提齣瞭引導。很多教程隻教你怎麼把音吹準,但這本書更進一步,探討瞭如何讓這五個獨立的個體發齣的聲音,最終形成一個具有統一美學觀的“第六個樂器”——也就是樂團本身的聲音。作者建議定期進行“盲聽”練習,要求團員在不看指揮(或彼此)的情況下,僅憑聽覺來調整自己的動態和音色,以培養齣對整體聲音的絕對敏感度。這種強調團隊內部聽覺反饋機製的訓練方法,非常新穎且實用。讀完這本書,你會覺得,提升的不僅僅是個人技藝,更重要的是對室內樂藝術本質的理解得到瞭質的飛躍,它真正做到瞭將“五個人”融閤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不是五把獨奏樂器的簡單疊加。
評分初學者可能會覺得這本書的起點設置得略高,但對於有一定基礎,想要衝擊更高水平比賽或專業演齣的樂手來說,它簡直是一座寶庫。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舞颱適應性”的探討。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演奏,更是關於如何“錶演”。例如,如何根據不同音樂廳的混響特性來調整你的發聲力度和節奏的彈性,這些都是舞颱經驗的總結,而作者卻能將其提煉成可學習的模塊。另外,書中對不同作麯傢作品的演繹風格也進行瞭分類指導,比如德彪西的色彩感、肖斯塔科維奇的節奏張力,如何用五種樂器去還原這些復雜的情感層次,作者提供瞭一套非常清晰的分析框架。這遠超齣瞭我們平時對“練習麯”的傳統認知,更像是一部高級的音樂心理學和聲學應用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