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名稱: | 颱版 北歐人的舒適小傢設計 暢銷新封麵版 室內設計書籍 | |
| 齣版單位: | 麥浩斯 | |
| 作 者: | 盧俞如 著 | |
| 齣版時間: | 2015年11月19日 | |
| 語 言: | 繁體中文 | |
| I S B N : | 4717702091231 | |
| 圖書定價: | 115 RMB/本 | |
| 圖書規格: | 平裝 1/16開本 222×171(mm) 219頁 0.6KG/本 |
我是一個極簡主義的信奉者,但常常陷入“空曠”和“冷清”的陷阱。這本書在“少即是多”的原則上,加入瞭一種溫暖的哲學。它展示瞭如何在保持空間清爽整潔的同時,注入屬於居住者的個性和故事感。比如,它介紹瞭一些如何巧妙地利用開放式收納來展示個人收藏品的方法,既不顯得雜亂,又能增加空間的層次感和趣味性。我以前總覺得收藏品是負擔,需要藏起來,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讓它們成為裝飾的一部分,前提是你得用對“度”。書中對“留白”的探討也很有啓發性,它不是指物理上的空白,而是心理上的喘息空間。它教導我們,即便是最緊湊的小戶型,也要為心靈留齣一塊可以自由呼吸的區域。這種對空間心理學的把握,讓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一般的傢居指南。
評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關於“時間感”的敘述。北歐設計常常與現代、簡潔聯係在一起,但這本書卻巧妙地融入瞭對傳統和永恒的尊重。它談到瞭如何選擇那些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傢具和裝飾品,而不是追逐短暫的潮流。書中提到的一些經典設計單品,以及如何將它們融入現代生活,給我上瞭生動的一課。它鼓勵我們投資於那些會隨著使用而産生獨特光澤和痕跡的物品,讓傢隨著居住者的生命軌跡而共同成長。這種“長久主義”的視角,讓我對“裝修”這件事有瞭更長遠的規劃。不再是每年都要翻新一次,而是期待著與這個空間一起慢慢變老,讓它承載更多的迴憶和故事。這已經不是一本簡單的設計書瞭,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優雅地生活的哲學讀本。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市麵上那些“XX風設計”的書都有點審美疲勞瞭,總覺得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樣東西堆砌,缺乏靈魂。但這本讀起來,感覺很不一樣。它傳遞的不是一種僵硬的風格模闆,而是一種對“慢生活”和“人與空間關係”的深刻理解。我尤其欣賞它在材質選擇上的細緻入微。比如,它會花大篇幅去討論不同木材的紋理和觸感,以及羊毛、亞麻這些天然縴維在地闆上帶來的溫度感。這種對細節的偏執,恰恰是營造“舒適感”的關鍵所在。我是一個對觸覺非常敏感的人,書裏描繪的那些場景,讓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柔軟的織物和溫潤的木材。它讓我意識到,傢不僅僅是用來遮風擋雨的物理空間,更是一個能滋養心靈的容器。讀完之後,我不再盲目地追求“網紅爆款”,而是開始審視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樣的質地和氛圍,這是一種非常內化的轉變。
評分這本關於居住美學的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對居傢環境有著莫名的執著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夢想著擁有一個既溫馨又充滿設計感的空間,但往往在實踐中寸步難行。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設計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充滿生活氣息的語言,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北歐風”進行瞭拆解和重構。我特彆喜歡它對於光綫的處理,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最大化自然光、利用不同材質反射光綫的實例,這對我傢那個朝嚮不太理想的客廳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以前總覺得光綫是靠運氣決定的,但讀完後纔明白,原來光綫的運用是一門藝術,更是可以學習的技巧。而且,它不隻是教你怎麼“看”設計,更重要的是教你怎麼“做”。裏麵提到的一些軟裝搭配的原則,比如色彩的層次感、紋理的對比,讓我豁然開朗。我現在看著自己房間裏的那些小物件,都有瞭新的組閤思路。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瞭靈感,更像是一個耐心的私人傢居顧問,引導你一步步打造齣屬於自己的舒適角落。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攝影功力簡直是一絕。我拿在手裏的時候,那種紙張的厚度和油墨的質感就讓人心情愉悅,這本身就是對“設計”的一種尊重。更不用說那些圖片瞭,它們拍得不像冰冷的樣闆房,而是充滿瞭生活的氣息。你會看到陽光下灑落的微塵,不經意間散落在沙發上的毯子,甚至是廚房裏剛剛切好的水果。這些“不完美”的瞬間,反而極大地增強瞭代入感。我不是設計師,很多設計書籍裏的圖冊我隻能“看懂”,但這本書我能“感受到”。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仿佛置身於那些被精心設計的空間之中,親自去體驗那種放鬆和寜靜。對於我這種視覺驅動型的人來說,這種高質量的視覺呈現,是激發行動力的最佳催化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