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傢地理——羌在深榖高山 9787508639062 中信齣版社

中國國傢地理——羌在深榖高山 9787508639062 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高屯子 著
圖書標籤:
  • 羌族
  • 中國國傢地理
  • 民族文化
  • 地理
  • 人文
  • 山區
  • 民俗
  • 西藏
  • 攝影
  • 紀錄片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花晨月夕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ISBN:9787508639062
商品編碼:29888297771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3-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國傢地理——羌在深榖高山

定價:268.00元

作者:高屯子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0863906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8開

商品重量:1.521kg

編輯推薦


作者曆時三年的時間,用高品質的黑白影像記錄瞭汶川大地震後的四川羌族人的生活改變,尤其是這個自然災難對於一個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影響。在關注個體命運的同時對一個民族的命運衍進也進行瞭探討。
與此同時,作者通過親身發起、實踐“羌綉幫扶計劃”和“一針一綫計劃”,用實際的舉措幫助經曆瞭大地震的羌族農民重新迴歸正常的生活,開闢新的生活來源。在使具有韆年文化積澱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蜀綉、羌綉煥發生機的同時,也能讓生活在工業文明時代的人們在鋼筋、水泥、塑料和各類快餐産品的包圍中突圍,去領略針綫的溫暖、刺綉的魅力;去感受與曆史、鄉土息息相關的生命氣息。這無論對於保留和傳承民族文化傳統還是災後重建工作都具有重大意義。

內容提要


本書是作者高屯子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拍攝、書寫的一部立體影像史詩,用溫和、冷靜的靜態影像、質樸的文字和寜靜優美的動態畫麵,詳細記錄瞭羌族人經曆自然災難之後的遷徙和改變。很難想象在這個浮華、躁動的世界上,有一個人、一個團隊用這麼長的時間,內心懷著對人的關懷和對自然的敬畏,走遍岷江上遊、湔江上遊幾乎所有高山深榖中的羌人村寨,完成一部將文字、圖片、影像融為一體的藝術作品,書寫、錶現一個古老民族的命運衍進、生活變遷、文化傳承和在現代社會麵前對傳統的守望與失守——更難得的是展現瞭一個重大自然災害對於這個民族民運的轉摺。
高屯子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直接滲入到羌族人的生活之中,他不是一個“他者”,而是自己人,他所拍攝的羌族人群就是自己傢鄉的親朋好友。看著這些充滿故事和質感的影像,我們仿佛就在羌寨,就在高山羌人中間,與他們一同去吮吸柴火燃燒、莊稼生長的氣息,一同聆聽大雪下落的天籟之音,一同對現實和未來充滿期待,對遷徙的遭遇和釋比的命運,發齣無奈的嘆息。
與此同時,高屯子帶給我們瞭另一種新意和希望:在這個宏大的專題拍攝過程中發起瞭“羌綉幫扶計劃”,使上萬名羌族婦女從中受益,也使藝術錶現於保護民族傳統和工藝相結閤,實踐一種擔當,一種對一個處於生活與文化睏境中的民族的深切關注。他說:“對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的眷戀,對大地蒼生的敬重與同情,不僅要發聲,還要行動,建設性地行動”。
羌族人的故事其實並不隻是一個少數民族的故事,他們的改變映照著國人必須去麵對和解決的問題;他們的睏境我們也同樣麵臨。我們需要有所作為、有所改變,將散落在生活各處的珍貴的傳統、人性的溫暖、曆史的傳承、人文的精神,收集起來,流傳下去。

“一針一綫計劃”(“羌綉幫扶計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後,高屯子、顔俊輝聯閤壹基金,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支持下,發起瞭旨在幫扶重災區農村婦女的“羌綉幫扶計劃”。“羌綉幫扶計劃”在汶川大地震之後的幾年間,已發展成為將羌綉、藏綉、蜀綉文化元素,運用於現代人生活的中國傳統民間手工産品品牌——一針一綫。“一針一綫計劃”的實施,使廣大災區婦女在不離鄉、不棄土的情況下,實現瞭靈活的居傢就業,緩解瞭睏擾農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一針一綫計劃”在使具有韆年文化積澱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蜀綉、羌綉煥發生機的同時,也能讓生活在工業文明時代的人們在鋼筋、水泥、塑料和各類快餐産品的包圍中突圍,去領略針綫的溫暖、刺綉的魅力;去感受與曆史、鄉土息息相關的生命氣息。

目錄


序一:反思我們共同麵臨的處境 硃哲琴-Dadawa
序二:攝影的氣度與底蘊馮建國
自序:現實與理想疊化而形成的影像 高屯子
·夕格羌人的第五次遷徙
·羌在深榖高山
·後的釋比
跋:一本“實驗民族誌”:在反差與對比中呈現真實 王明珂
編後記

作者介紹


高屯子,中國當代攝影傢、獨立電影導演。自幼好文學,1987年至1992年在《阿壩日報》任文藝副刊編輯。1993年之後從事攝影及獨立影像創作。近年迴歸寫作。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後,聯閤“壹基金”,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幫助下,發起“羌綉幫扶計劃”。
主要影展:
四川美術展覽館《高原風朝聖之路》
日本東京《高屯子中國西部攝影展》
成都寬巷子錦華館《見聞覺知高屯子影像展》

主要攝影作品集:
《西域神韻》
《天籟空靈》
《紅原大草原》
《大九寨國際旅遊區》
《青藏高原的中國藏人》

主要影像作品:
紀錄片《紅鳥》
《朝聖之路》
《護法神舞》
《夕格羌人的第五次遷徙》
形象片《的阿壩》

文摘






序言



探尋失落的文明:青藏高原上的古老迴響 本書並非聚焦於特定地理區域或單一民族的曆史敘事,而是以一種更宏大、更具人類學視角的跨學科研究,探討瞭人類在地球上最極端的環境中——青藏高原及其周邊高山地帶——所展現齣的生存智慧、文化演進與文明遷徙的復雜圖景。 第一部分:冰雪之巔的地理學與地質學基礎 在探究任何人類活動之前,理解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至關重要。本書的第一部分,將讀者帶入青藏高原的宏偉尺度之下,深入剖析塑造瞭這片土地及其孕育齣獨特文明形態的地理與地質力量。 1.1 岡底斯與喜馬拉雅:闆塊碰撞的史詩 我們將詳細闡述印度闆塊與歐亞闆塊劇烈碰撞所帶來的地質奇跡——喜馬拉雅山脈的隆升過程。這不僅是簡單的山體抬高,更是數百萬年來氣候模式、水文循環乃至生物多樣性重塑的關鍵驅動力。通過最新的衛星遙感數據和古地磁研究,我們將重建高原隆升的曆史時間綫,並探討其對全球氣候係統(如季風係統的形成)産生的連鎖反應。 1.2 冰川與凍土:高寒環境的地理製約 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其廣袤的冰川覆蓋和季節性凍土層,對人類的定居和農業實踐構成瞭嚴峻挑戰。本章將深入分析現代冰川消融的速率、凍土的活動性及其對基礎設施建設、水資源補給(河流源頭)的直接影響。我們采用氣候模型模擬,展示在不同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高山生態係統可能麵臨的臨界點。 1.3 亞洲水塔的構建與水文地理 長江、黃河、湄公河、印度河——這些亞洲主要河流的發源地,其水文特徵與區域生態安全息息相關。本書將提供一個詳盡的水文地理學分析,比較不同河流流域的冰川徑流貢獻比例,探討季節性融雪對下遊數億人口的影響,並引入水資源管理的曆史案例,研究古代文明如何適應周期性的乾旱與洪水。 第二部分:史前遷徙與高原型適應的生物學奧秘 人類如何在氧氣稀薄、極端低溫的環境中生存下來?本書的第二部分轉嚮生物人類學和考古學的交叉領域,揭示人類生理與遺傳學適應高海拔環境的非凡曆程。 2.1 基因的進化:高海拔生存的分子密碼 不同於以往對人類適應性研究的關注點,本章集中探討瞭藏族、羌族等高原族群特有的遺傳適應機製。通過比較基因組學研究,我們將深入解析EPAS1基因的變異,以及這些變異如何優化血液攜氧效率,減少高原病的發生。這不僅僅是生物學現象,更是數萬年自然選擇的直接結果。 2.2 史前文化鏈條的構建 考古學證據錶明,人類遷徙至高原並非一蹴而就。本章梳理瞭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人類如何逐步嚮更高海拔地區滲透的證據鏈。我們討論瞭早期狩獵采集者在高原上的食譜變化、工具技術革新(如針對特定野生動物的狩獵策略),以及陶器和早期定居點遺址所揭示的文化交流網絡。 2.3 馴化革命:高原農業與畜牧業的起源 高原上的馴化不僅僅是青稞和大麥的種植,更涉及犛牛、藏羊等特有物種的早期馴化過程。本書將考察不同遺址中碳十四測年數據,精確鎖定關鍵馴化事件的時間點,並分析高原獨特的生態位如何促使這些作物品種和牲畜品種具備瞭超強的抗逆性。 第三部分:文明的交匯與多元文化的張力 青藏高原並非一個孤立的生態係統,而是連接南亞、東亞和中亞的文化走廊。第三部分聚焦於曆史時期,探討不同宗教、貿易路綫和政治實體如何在高山地帶相互作用。 3.1 絲綢之路的“空中走廊” 傳統絲綢之路主要集中於低海拔的河西走廊,但本書將重點考察連接印度河流域與中國腹地的“茶馬古道”及其前身。我們將分析鹽、毛皮、藥材等高價值商品的跨山貿易模式,以及沿綫形成的獨特驛站文化、貨幣體係和契約精神。 3.2 宗教的滲透與在地化 佛教的傳入對高原文明産生瞭根本性的重塑。本章將追蹤佛教(特彆是藏傳佛教)自古印度嚮北傳播的路徑,分析其如何吸收和融閤瞭本土的苯教等原始信仰,形成瞭獨具特色的宗教藝術、哲學體係和寺院經濟結構。我們將研究11世紀至15世紀,高原地區在宗教主導下形成的政治聯盟與文化輻射力。 3.3 高原上的工程奇跡與水利實踐 在缺乏平坦耕地的環境下,高原文明發展齣瞭令人驚嘆的工程技術。本章將考察古老的灌溉係統(如梯田的修建、引水渠的開鑿),以及古代防禦工事(如高山城堡和烽火颱)的選址與建造技術,展示人類在極端地形中實現大規模協作的能力。 結語:未來的高原——挑戰與展望 最後,本書將視角投嚮當代。全球氣候變化、資源開發壓力以及現代化進程對傳統生活方式的衝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這片古老的高地。我們將在總結曆史經驗的基礎上,探討如何在保護生態完整性的同時,實現高原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確保這些獨特的人類文化遺産能夠繼續在世界的屋脊上呼吸。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麵、多維度的框架,用以理解青藏高原及其周邊高山環境的復雜性、韌性與永恒的魅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提起《中國國傢地理——羌在深榖高山》,我首先想到的是那種探索未知的興奮感。我一直對那些藏在地圖邊緣、鮮為人知的地理區域和民族文化充滿瞭好奇。《中國國傢地理》的齣品,讓我對這本書的品質有瞭一種天然的信任,因為他們總是能夠用非常專業和深入的方式去呈現一個地方。而“羌”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種古老文明的氣息,配閤“深榖高山”的地理環境,簡直是一場關於曆史、地理和人類適應性的完美結閤。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看到那些關於羌族人民如何在這極端環境中生存的生動描述,例如他們獨特的建築風格如何應對陡峭的山地,他們的農業生産方式如何與高海拔氣候抗衡,他們的傳統服飾又如何體現齣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我設想著,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一個民族,更是展現瞭一種人與自然相互塑造的宏大敘事,一種在艱苦條件下綻放齣的生命之美。

評分

《中國國傢地理——羌在深榖高山》這個書名,就像一個神秘的邀請函,瞬間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每當我看到《中國國傢地理》的係列書籍,總能感受到一種專業、嚴謹而又不失人文關懷的探索精神。而“羌”這個詞,對於我來說,便如同一個被時間塵封的寶藏,隱藏在那些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深榖高山”的地理背景,更是為這種神秘感增添瞭濃厚的色彩,我很難想象,在這般艱苦卓絕的環境中,究竟是怎樣的生存智慧和文化積澱,纔能讓一個民族得以世代繁衍,並形成獨特的文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通過這本書,去瞭解他們是如何適應崎嶇的地形,如何與險峻的山川共存,他們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樣的彆具一格。我期待著書中能夠呈現齣那些關於他們信仰、習俗、語言、甚至是他們與自然之間微妙關係的生動細節,讓我能夠感受到那種與世隔絕卻又充滿生命力的獨特韻味。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我早就耳熟能詳瞭,每次在書店裏看到它,都會被封麵那深邃的畫麵和充滿曆史感的標題所吸引。雖然還沒有機會深入閱讀,但光是想象書中描繪的那些隱匿於雲霧繚繞的崇山峻嶺間的民族,就足以勾起我強烈的好奇心。我總是對那些在極端地理環境中生存下來的文明充滿敬畏,而“羌”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氣息。想象一下,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在海拔數韆米的高原上,他們如何世代繁衍,又如何與自然搏鬥,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窺探這些秘密的窗口,讓我能夠超越時空的界限,去感受他們的堅韌與智慧。我期待它能夠用生動的文字、詳實的資料,帶領我去認識這樣一個古老而又充滿生命力的民族,去理解他們與腳下這片土地之間密不可分的聯係,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生存的偉大奇跡。

評分

讀到《中國國傢地理——羌在深榖高山》的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幅壯麗而又充滿挑戰的畫麵。那些隱藏在深山老林、高聳入雲的山峰之間,一定居住著一群與眾不同的民族。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在艱苦環境下生存並形成獨特文化的民族充滿濃厚的興趣,因為他們的故事往往充滿瞭頑強的生命力和非凡的智慧。羌族,這個名字在我的認知中,總是與古老、神秘、堅韌聯係在一起。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的阻隔,深入到那些常人難以企及的地域,去探尋羌族人民的生活百態,去感受他們與大自然的息息相關,去瞭解他們獨特的風俗習慣和精神信仰。尤其是我對那些能夠適應高海拔、復雜地形的生活方式充滿瞭好奇,比如他們的建築是否會依山而建,他們的食物來源是否獨特,他們的節日慶典是否與自然節律緊密相連。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戶,讓我能夠以一種更加具象、更加生動的方式去認識這個民族。

評分

最近,我正在探索一些關於中國邊遠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的書籍,而《中國國傢地理——羌在深榖高山》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首先,它來自《中國國傢地理》,這個品牌本身就代錶著高質量的紀實報道和深入的田野調查,這讓我對其內容的嚴謹性和客觀性有很高的信心。其次,“羌”這個民族,雖然在曆史上有所耳聞,但對其具體的生活習俗、曆史淵源、以及他們所處的地理環境,我瞭解得並不多。而“深榖高山”這幾個字,則勾勒齣一種獨特而艱苦的生存環境,這讓我不禁聯想到那些在挑戰性環境中發展齣的獨特適應性和文化韌性。我很好奇,在這樣的地理條件下,羌族人民是如何發展齣自己的語言、宗教、建築、服飾,以及他們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又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保留自己的文化根基。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視角,讓我能夠深入瞭解這個民族的方方麵麵,感受他們與自然對話的智慧,以及他們獨特的精神世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