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艺术摄影中的绘画
定价:39.00元
作者:赵华森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3081159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摄影绘画基础之必要性、摄影的绘画基础、创意摄影草图训练、摄影创意与绘画。
内容提要
由赵华森、陈燕编著的《艺术摄影中的绘画(艺术实践教学系列教材)》一书,分三个部分讲述:一,艺术摄影中的绘画;二,绘画是一种依据;三,绘画是一种方法。
实验实训教学是设计、摄影、传播等应用学科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希望本套教材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平台。
本套教材是浙江财经大学人文艺术省级实验中心的教研成果之一,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1 艺术摄影中的绘画
2 绘画是一种依据
2.1 透视与摄影
2 .1.1 摄影师为何要学习的透视知识
2.1. 2 摄影师要掌握的透视基本知识
2.2 从绘画看摄影的构图
2.2.1 西方绘画的构图与摄影
2.2.2 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与摄影
2.3 山寨式摄影
3 绘画是一种方法
3.1 摄影之前的绘画
3.1.1 作为另类妆的绘画
3.1.2 作为画布的身体
3.I.3 绘制场景
3.1.4 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以及总体艺术等中的绘画
3.1.5 绘画作品成为道具
3.2 摄影之时的绘画
3.2.1 手电等光源在拍摄物上进行描绘
3. 2.2 在空中进行描绘
3.2. 3 只做记录
3. 2 .4 闪光灯配合物的运动
3. 2.5 动态影像的光绘摄影(iPad、投影仪、数字光棒)
3 .2.6 移动照相机使光在照片上描绘
3.2.7 其他光绘摄影师作品欣赏
3. 3 摄影之后的绘画
3.3. 1 手工上色
3.3.2 表现性绘制
3.3. 3 作为画布的摄影
3.3.4 修饰性绘画
3. 3.5 综合材料(拼贴加绘画、丝网版面)
3. 3.6 数字绘画
3.3.7 显影时的绘I田i(波拉片、感光涂料和底片处理).
3.3.8 展示时的绘画
附录 以爱普生(EPSON)艺术微喷为例的打印介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艺术摄影中的绘画》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我拿到它的时候,是想找一些能直接提升我摄影“审美”的书。我想象中,它会像一本摄影教程,里面会详细介绍如何通过色彩搭配、景深控制、线条运用等手法,让我的照片看起来更像一幅精心绘制的画作。我甚至期待它能有一些专门针对不同绘画流派(比如印象派、古典主义)的照片模仿教学。可事实是,这本书的侧重点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本艺术史和摄影评论的结合体,探讨的是摄影作品在艺术史语境下的地位,以及它如何吸收、借鉴甚至挑战绘画的艺术语言。其中关于“瞬间的凝固”与“时间的流逝”的讨论,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分析了那些在瞬间捕捉到极具戏剧性场面的摄影作品,以及那些通过长时间曝光或多重曝光来表现时间变迁的作品,并将它们与绘画中对时间和叙事的处理方式进行比较。他指出,摄影和绘画虽然媒介不同,但在探索人类对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感知方面,有着许多共通的哲学思考。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我的照片是否仅仅是在记录,还是在传达一种更深层次的感受,一种对世界“看见”的方式。
评分阅读《艺术摄影中的绘画》这本书,我原本的预期是它能像一本教科书一样,详细解析摄影作品中那些“绘画性”的元素,比如光影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构图的技巧等等,并且会提供大量的实践方法,教我如何在拍摄时模仿出绘画的质感和意境。我甚至期待书中会有一部分内容,专门讲解如何通过后期处理来增强照片的绘画感,例如模拟油画的笔触或水彩的晕染效果。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才发现这本书的关注点完全不在于“如何模仿”或“如何制作”出像画一样的照片。它更侧重于对摄影作品进行艺术评论和哲学探讨,分析摄影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发展脉络,以及它与绘画艺术之间存在的深层联系和相互启发。作者通过解读大量的摄影作品,展示了摄影师是如何在作品中融入绘画的思维方式、艺术理念,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情感表达。书中对“意境”的探讨尤为深刻,它不只是描述画面本身,更是挖掘画面所能引发的联想、情感共鸣,以及对观看者内心世界的触动,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摄影的“绘画性”并非在于外在形式的相似,而在于其能否触及观者的心灵,引发深刻的思考和情感体验,这是一种更加内在、更为高级的艺术追求。
评分我原本对《艺术摄影中的绘画》这本书的期望,是能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将绘画理论直接套用到摄影创作上的实用技巧。毕竟,很多人都说摄影是“光影的绘画”,所以我想这本书应该会充斥着诸如“如何运用三分法构图”、“如何模拟油画的厚重感”之类的具体指导。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发现它的视角更加宏观和哲学化。它并没有直接给出“怎么做”的步骤,而是通过分析大量经典摄影作品,挖掘它们与绘画在精神层面的共通之处。例如,书中对安塞尔·亚当斯那些充满史诗感的风光摄影作品的解读,就让我非常震撼。作者并不是在教我如何去拍出“像画一样”的山川,而是分析亚当斯是如何通过对自然的敬畏、对宏大叙事的追求,以及对画面整体氛围的掌控,赋予他的照片超越写实的、如同浪漫主义绘画般的崇高感。还有对一些当代摄影师作品的分析,他们可能运用了非常规的拍摄手法,甚至是数字合成,但其最终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考,却与绘画史上的某些流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更像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让我学会从更深层次去理解摄影的艺术性,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技法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艺术摄影中的绘画》,拿到手的时候,我以为会看到的是摄影师如何模仿绘画的笔触、色彩和构图,或者研究那些从绘画跨界到摄影的艺术家。结果翻开才发现,它完全不是我预想的那样!这本书深入探讨的是摄影作品中那些“绘画性”的特质,那种超越单纯记录的、带有情感和叙事深度的画面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光影处理的章节,作者用大量的实例分析了不同光源如何塑造画面的情绪,比如那种从侧面打过来的柔和光线,让人物的轮廓显得格外立体,又带着一丝忧郁的气息,就像伦勃朗的肖像画一样。还有对于色彩的解读,它不只是告诉你 RGB 值,而是从色彩心理学出发,分析某些颜色组合如何触发观者的特定情绪,比如蓝色系常常带来的宁静或疏离感,而暖色调则可能引发温暖、亲切或激烈的感受。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更是一门关于如何“看见”和“表达”的艺术。它引导我去观察那些被我忽略的细节,去体会画面背后隐藏的故事。即便我不懂绘画,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启发,让我对摄影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开始尝试在自己的拍摄中去捕捉那种“绘画般”的意境。
评分当我看到《艺术摄影中的绘画》这本书时,我的脑海里immediately浮现出那些摄影师如何模仿油画肌理、水彩晕染的场景。我以为它会是一本非常实用、操作性强的摄影技术书籍,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运用灯光、后期处理等技巧,让我的照片呈现出类似绘画的质感和氛围。甚至,我设想书中会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过调整白平衡、曝光补偿,以及在后期软件中应用各种滤镜,来达到“画作般”的效果。然而,翻阅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路径完全不是这样的。它并没有直接教授我如何“画”照片,而是从更广阔的艺术史角度,探讨摄影艺术如何与绘画艺术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书中有很多关于摄影师如何从绘画中汲取灵感、如何运用绘画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的内容。比如,作者分析了那些善于运用构图和色彩的摄影师,他们并非简单模仿绘画,而是将绘画中那种对视觉元素的理解,融入到摄影的创作中,从而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作品。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艺术的共通性远比技法的模仿更重要,它引导我去思考摄影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摄影来表达更深刻的情感和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