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普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新編係列教材:工程地質(第4版)
定價:25.00元
作者:孫傢齊,陳新民
齣版社:武漢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62936350
字數:
頁碼:188
版次:4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普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新編係列教材:工程地質(第4版)》係統地介紹瞭工程地質學基本原理和勘察、測試技術,包括岩土的物質組成及其工程特性與工程地質分類;地質構造及工程地質評價;地下水、河流、海岸帶、岩溶、邊坡、風化等地質作用的基本規律與災害防治,以及工程地質勘察、現場原位測試、工程地質報告和圖件的編製。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材,亦可供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專業技術人員及土木工程設計和科研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1 緒論
n1.1 地質學與工程地質學
n1.2 工程地質學的主要任務和研究方法
n1.3 土木工程對地基的基本要求
n1.4 工程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問題
n習題
n
n2 地殼的物質組成
n2.1 礦物
n2.1.1 礦物的形態:
n2.1.2 礦物的物理性質
n2.1.3 常見礦物
n2.2 岩石
n2.2.1 火成岩
n2.2.2 沉積岩
n2.2.3 變質岩
n2.3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力學性質
n2.3.1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質
n2.3.2 岩石主要的力學性質
n2.3.3 影響岩石物理力學性質的因素
n習題
n
n3 地質年代與第四紀地質概述
n3.1 地質年代
n3.1.1 相對年代與年代
n3.1.2 地質年代錶
n3.1.3 地方性岩石地層單位
n3.1.4 我國地史概況
n3.2 第四紀地質概述
n3.2.1 第四紀地質概況
n3.2.2 第四紀沉積物——不同地質成因的土層
n習題
n
n4 地質構造
n4.1 岩層産狀與地層接觸關係
n4.1.1 構造運動與地質構造
n4.1.2 岩層的産狀
n4.1.3 岩層露頭綫特徵
n4.1.4 地層接觸關係
n4.2 褶皺
n4.2.1 褶皺要素
n4.2.2 褶皺的類型
n4.2.3 褶皺構造的工程地質評價
n4.3 節理
n4.3.1 節理的類型
n……
n
n5 地下水
n6 地錶地質作用
n7 岩土工程地質分級與分類
n8 工程勘察技術與方法
n9 各類工程的勘察要求與評價
n附錄
n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n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孫傢齊,女,1942年齣生,南京工業大學教授。1963年大學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係,l966年研究生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係構造地質專業。長期從事野外地質調查、科研與教學工作。先後參加陝西秦嶺花崗岩與成礦、新疆東天山構造演化與成礦等部級和研究項目並獲奬,近年主要研究方嚮為地質災害防治。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內容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其科學性和前沿性都非常突齣。在岩石力學和土力學的章節中,編者不僅清晰地闡述瞭基本的力學原理,還融入瞭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對岩土體變形和破壞機製的深入分析,以及對高邊坡、復雜地基處理等工程難題的探討。我特彆欣賞書中在工程地質勘察和評價部分所展現齣的嚴謹態度,詳細介紹瞭各種勘察技術(如地球物理勘探、室內外試驗等)的應用,以及如何綜閤分析勘察數據,進行科學的工程地質評價。書中對於特定工程類彆(如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等)的地質問題分析也相當到位,結閤瞭不同工程類型對地質條件的特殊要求,以及相應的勘察和設計原則。雖然某些復雜的計算模型和數值模擬技術對我來說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和掌握,但書中提供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方法,無疑為我深入研究這些高級課題奠定瞭堅實的基礎。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工程地質學百科全書,能夠幫助我不斷提升專業能力。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樸實,與教材的定位非常契閤。拿到手後,我立刻翻閱瞭一下目錄,整體的章節安排和內容的邏輯性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從基礎的岩石與土的性質,到詳細的勘探方法,再到工程實踐中的應用,脈絡清晰,循序漸進。雖然我目前接觸的工程項目還不多,但書中對於各種地質災害的成因分析和防治措施的闡述,無疑為我將來麵對實際問題打下瞭堅實的基礎。特彆是關於邊坡穩定性、隧道圍岩分析的部分,結閤瞭一些具體的案例,雖然案例的深度和廣度我暫時還無法完全消化,但其啓發性是顯而易見的。我注意到書中引用瞭大量的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規範,這錶明編者在內容更新方麵付齣瞭巨大的努力,能夠讓學生接觸到前沿的知識,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個人比較期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書中提供的案例和思考題,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並嘗試將其與我的初步實踐經驗聯係起來。總的來說,這是一本結構閤理、內容紮實、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教材,我相信它能幫助我係統地掌握工程地質學的核心知識。
評分作為一名即將步入工程地質領域的學習者,我對於知識的係統性和前瞻性有著較高的要求。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尤其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思路,讓我覺得非常受用。它不僅僅是羅列概念和公式,而是通過深入淺齣的講解,引導讀者理解地質現象背後的成因和規律。比如,在講解地震工程地質時,書中對地震波的傳播、場地土的動力響應等內容進行瞭詳細的闡述,並結閤瞭不同類型場地的抗震性能分析,這對於理解建築物的抗震設計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在工程地質勘察部分,對各種勘探技術的優缺點、適用範圍以及數據解讀都做瞭詳盡的介紹,這讓我對如何選擇閤適的勘探手段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復雜地質條件的分析,例如軟土、膨脹土等,書中不僅描述瞭它們的特性,還提齣瞭相應的處理方案,這對於應對現實工程中的挑戰非常有幫助。雖然某些章節涉及的計算和模型對我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但我相信通過反復研讀和練習,能夠逐漸掌握。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為學生打下堅實理論基礎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到瞭工程實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學習的參考書。
評分拿到這本《工程地質(第4版)》之後,我首先被其厚重的分量所吸引,而翻開內容後,更是被其嚴謹細緻的編撰所摺服。書中對於岩土力學的基本原理,如應力、應變、強度等概念的闡述,都力求精確,並配以清晰的圖示和數學推導,這對於理解工程地質學中的核心力學問題至關重要。特彆是在講解土力學部分,書中對各種土的分類、滲透性、壓縮性以及剪切強度特性的分析,都非常到位,並且能夠看到編者在力求理論的完備性。我特彆關注瞭關於地質災害章節的論述,例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書中不僅深入剖析瞭其形成的地質條件和驅動因素,還詳細介紹瞭各種監測和防治技術,如錨固、支護、排水等,這些內容對於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雖然書中涉及的很多公式和計算方法需要進一步的消化和練習,但其邏輯清晰的講解和豐富的案例,為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提供瞭寶貴的指導。這本書無疑是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量身打造的,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對工程地質學的全麵認知,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其內容的全麵性。它涵蓋瞭從基礎地質知識到復雜工程應用的各個方麵,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能夠獲得一個係統性的認識。書中對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的描述非常細緻,並且通過對比不同岩土的特性,加深瞭對其在工程中錶現的理解。我尤其感興趣的是關於地下水的部分,書中對地下水的賦存、運動規律及其對工程的影響進行瞭詳細的介紹,例如飽和土的有效應力原理,這對於理解很多工程問題至關重要。另外,書中在工程地質評價方麵的內容也相當詳實,講解瞭如何根據地質條件對工程場地的適宜性進行評價,以及如何識彆和評估潛在的地質風險。雖然我個人的實踐經驗尚淺,但書中提供的清晰的評價流程和方法,讓我對未來的工作有瞭更明確的認識。我注意到書中還引用瞭大量的國傢標準和行業規範,這保證瞭內容的權威性和實用性,能夠指導我們進行符閤規範的工程實踐。總的來說,這是一本內容豐富、體係完整、兼具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意義的工程地質學教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