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宇宙图志 | 作者 | (美)Michael Benson(迈克尔·本森) |
| 定价 | 248.00元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1304798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8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太阳、月亮、行星和满天繁星是什么样子呢?当人类*次望着天空,心里会有很多疑问。 迈克尔?本森的这本《宇宙图志》共分10章,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讲述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故事,天文学的记录方式随着时间演变有着不同的演绎。他挑选了百余幅艺术性强和意义深远的插画及星空图,以人类对于天空理解的时间渐进顺序排列,其中很多收藏于世界的科学图书馆,而很多图在今天并不为人所知。 浩瀚宇宙,很大程度上,从感官上来说并不可见。这本书从文化史(可视化)的角度来系统展示人类认识宇宙的漫长历程,展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想象。书中的插图都非常经典,大多是欧洲中世纪的作品,在从来没有被系统地介绍过。这本书就像一个精心策划的展览,感受一些大自然自身蕴藏着无可比拟与塑造的美感。一种宏观的美感产生于遥远而陌生的宇宙之中。作者的艺术背景让他跳出抽象的概念与数据,专注于图像。解说部分致力于勾勒出认识发展的轮廓,通过连贯的时间线索,把这些作品还原到相应的年代中。 这本书几乎不需要任何背景知识、只要对其中所涉及的历史,宗教、艺术、科技等任一文化元素感兴趣,就可以信手翻阅,并有所收获。与天文数据拍摄不同的是,艺术家植入了自我的主观判断,以视觉美感的角度选取拍摄的角度与环境。 |
| 作者简介 | |
| 作者: 迈克尔?本森,美国作家,知名太空摄影家,电影制片人,同时他也是纽约时报的撰稿人和记者。著有Beyond: A Solar System Voyage及Beyond: Visions Of The Interplaary Probes。在过去十年中,他曾主办过多次大规模的有关行星的展览。 译者:余恒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曾先后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里雅斯特天文台、都灵大学学习。读博期间建立科学松鼠会网站。曾主持翻译《DK宇宙大百科》,编撰辞书《英汉天文学名词》。 迈克尔本森,美国作家,知名太空摄影家,电影制片人,同时他也是《纽约时报》的撰稿人和记者。著有Beyond: A Solar System Voyage及Beyond: Visions Of The Interplaary Probes。在过去十年中,他曾主办过多次大规模的有关行星的展览。 |
| 目录 | |
| I.序 欧文金格里奇6 II.前言 迈克尔本森9 1.创世 16 2.地球 36 3.月球 70 4.太阳 112 5.宇宙结构 136 6.行星与卫星 174 7.星座、黄道十二宫与银河 214 8.日月食与凌星 252 9.彗星与流星 276 10.极光与大气现象 300 致谢 317 图片版权 318 中英文名词对照 321 索引 323 |
| 编辑推荐 | |
| 这本书就像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沿着千百年来人类仰望星空的印迹,揭示出宇宙所蕴藏的无可比拟的美感与秩序。用一张张可以双手摊开的二维图像,来刻画行星、星云,星系,星系团、甚或是时空中的一切。人类的动机除了勇气、必要与别无选择,还有作为与生俱来的骄傲。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装帧简直是太令人惊喜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书籍外观的人,拿到《宇宙图志》的那一刻,就被它的设计深深吸引住了。硬壳封面,厚实有质感,摸上去有种温润的触感,仿佛握着一段沉淀了无数时光的星尘。色彩搭配上,深邃的蓝色和点缀其中的星辰,营造出一种浩瀚神秘的宇宙氛围,光是看着就已经让人心潮澎湃,仿佛能从中窥见宇宙的冰山一角。 尤其是封面的设计,不是那种过于写实或科幻的图像,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具艺术性的表现方式,抽象的线条和色彩组合,却精准地捕捉到了宇宙的宏大与未知。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也同样令人愉悦,厚实且有一定的韧性,印刷的文字清晰而细腻,即使是那些细小的星体标注,也能辨认得一清二楚。 在细节处理上,比如书脊的设计,线条流畅,与整体风格浑然一体,没有一丝突兀。即便是内部的插图和图表,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艺术的美感。这本书无论是作为案头摆设,还是随手翻阅,都能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让人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不仅仅在于其内容,更在于它所能带来的全方位体验,从触觉到视觉,从翻阅的仪式感到收藏的价值,《宇宙图志》在这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值得用心去感受和珍藏。
评分不得不说,《宇宙图志》是一本非常有“野心”的书。它不仅仅满足于提供一个客观的宇宙图景,更试图在读者的心中种下一颗探索的种子,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远不止是科学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其宏大的叙事所震撼。它以一种极其宏观的视角,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从宇宙大爆炸的黎明,到星系的形成,再到行星的演化,仿佛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这种叙事方式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宇宙的尺度之大,以及我们自身在其中的渺小。 但与此同时,书中也对那些细微之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对于黑洞的描述,它没有止步于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对事件视界、奇点等理论的解释,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个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切换,让我对宇宙的认识更加立体和深刻。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回避科学的边界和未解之谜。它坦诚地展示了我们目前对宇宙的认知局限,以及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的方向。这让我感到,科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确定性,更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不断挑战未知、突破极限的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将宇宙看作是遥远的星空,而是开始将其视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不断演变着的有机体。我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为了这个巨大系统的一部分,与星辰大海共呼吸。这种融入感和归属感,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感到“惊艳”的书,不是那种瞬间的、短暂的震撼,而是那种绵延不绝的、让人回味无穷的惊艳。我承认,在阅读之前,我并没有对它抱有多高的期望,因为“宇宙”这个主题听起来总是有些枯燥和遥远。 然而,《宇宙图志》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唤醒。书中那些关于星云、关于黑洞、关于引力波的描述,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数据,而是被赋予了生命和故事。我仿佛能听到星辰的低语,感受到引力的牵引,甚至想象出黑洞吞噬一切的震撼场景。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宇宙的美学描绘。它用极其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宇宙的壮丽与奇妙。那些关于光年、关于恒星诞生与死亡的篇章,让我不禁感叹宇宙的神奇与浪漫。我发现,科学与艺术并非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可以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心醉的篇章。 这本书还让我对人类的渺小与伟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们显得微不足道,但正是我们这群渺小的生命,却拥有着探索宇宙的勇气和智慧。这种对比,让我既感到谦卑,又感到自豪。 读完《宇宙图志》,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那些曾经困扰我的烦恼,在宇宙的尺度面前,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我开始更加珍惜当下,更加热爱生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本能让人获得力量和启迪的人生指南。
评分我对《宇宙图志》的印象,可以用“震撼”和“启发”两个词来概括。在阅读之前,我对宇宙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皮毛,比如知道有太阳系,有各种各样的星星。但这本书,则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现了宇宙的宏伟。那些精美的插图和图表,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各种星体的结构、星系的形态,以及宇宙的演化过程。我不再需要依靠想象去拼凑这些遥远的景象,而是可以直接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宇宙图志》不仅仅是展示“是什么”,更是深入探讨“为什么”。它通过对物理定律、宇宙模型等方面的解释,让我能够理解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这些知识对我来说,既新鲜又充满吸引力。 书中对于前沿宇宙学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关于暗物质、暗能量的猜想,关于多重宇宙的可能性,这些颠覆性的理论,让我对宇宙的认知再次被刷新。我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这本书还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在认识到宇宙的广阔与复杂之后,我对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了新的思考。我们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宇宙图志》的引导下,得到了更深入的探讨。 总而言之,《宇宙图志》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书籍,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思考、启迪人心的作品。它让我对宇宙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也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佳作。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抱着一种非常功利的心态去看的,想着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天文知识,了解一些基础的宇宙构成,最好是能让我给朋友们科普一下,显得自己也很有学问。但万万没想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远比我预想的要深刻得多。 一开始,我只是随意地翻阅,但很快就被那些精美的图例和清晰的解释吸引住了。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科普读物,堆砌了大量的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相反,《宇宙图志》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最复杂的天文概念娓娓道来。 我记得其中有几个关于星系演化的章节,我之前一直对此感到非常困惑,总觉得那些遥远的光点是如何演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但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插画和简洁的比喻,将整个过程展现在我眼前,我仿佛亲眼见证了宇宙从混沌到有序的漫长历程。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宇宙探索的历史和科学家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冰冷的科学知识变得有温度,我感受到了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及他们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启迪。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那些曾经令我感到遥不可及的星辰大海,似乎也变得亲切起来。我不再仅仅满足于了解表面的知识,而是开始思考更深层的问题,比如宇宙的起源,它的未来,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宇宙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和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