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
定价:39.80元
作者: 恩斯特·彼得·费舍尔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443790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清晰明确的主题
n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可以囊括整个世界。
n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nn
★鲜有人知的名人名言
n50个科学家皆是在专业领域及公众领域均为里程碑式的学者,每个人的话都是对自己成功和科学历程的真知灼见且流传不广。
nn
★知识和洞见结合而成以激发个人的想象力
n内容不重要,知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这些大科学家们的名言中想象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
nn
★德国哥廷根萨托里乌斯科学奖
n来自专业领域的肯定。
n内容提要
这本书介绍了50个的科学头脑在一生中灵光闪耀的智慧洞见。书中原样呈现了他们的见解,并没有提供任何细致主观的解读。智慧犹如芝兰,只能让它自己发挥作用,而不能去解释它,否则它就会被稀释甚至会腐坏。对此,读者可以从这些完好保存了自己的想象力的科学洞见中,获取那些深埋其中的智慧。如果对那些说出如此智慧言论的人很好奇,随后的生平简介可以为你提供有关他们的信息。或许这些文字还能激发更多人对科学的热情。不管这种科学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它们都属于全人类并且都值得我们努力去了解和深挖。
n目录
| 引言 科学家的智慧 |
n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现
n01 充分发挥你的天赋 …… 002
伽利略·伽利雷
02 科学发现与宗教想象 …… 006
约翰尼斯·开普勒
03 天上的月亮与地上的苹果 …… 010
艾萨克·牛顿
04 自然背后与人类身上 …… 014
迈克尔·法拉第
05 电子与磁的联想以及“麦克斯韦恶魔” …… 018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06 跨学科的联想者 …… 022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07 由熵推想宇宙的生命 …… 026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08 在不可见的世界里 …… 030
海因里希·赫兹
09 用眼睛去找门 …… 034
维尔纳·冯·西门子
10 探寻自然的秩序 …… 038
马克斯·普朗克
11 宇宙的全新图景 …… 04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2 当铀原子受到中子的轰击 …… 046
莉泽·迈特纳
13 面对自然法则就像孩子面对童话世界 …… 050
玛丽·居里
14 灵机一动 …… 054
尼尔斯·玻尔
15 原子现象的内在之美 …… 058
维尔纳·海森堡
16 “怪胎”圈子里的倾听者 …… 062
马克斯·玻恩
17 这简直是胡闹 …… 066
沃尔夫冈·泡利
18 要敢于出丑 …… 070
埃尔温·薛定谔
19 莫扎特、量子力学和更加美好的世界 …… 074
维克托·魏斯科普夫
20 原子能与人的自由 …… 078
罗伯特·奥本海默
21 物理学世界观 …… 082
卡尔·弗雷德里希·冯·魏茨泽克
22 我们无法欺自然 …… 086
理查德·费曼
科学
n01 数学的精髓在于避免计算 …… 092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02 问题就在那里,快去找答案 …… 096
戴维·希尔伯特
03 搭建不同学科之间的桥梁 …… 100
诺伯特·维纳
04 建造全能机器的可能 …… 104
艾伦·图灵
05 数字时代的大功臣 …… 108
康拉德·楚泽
感受大自然
n01 新亚特兰蒂斯 …… 114
弗朗西斯·培根
02 把电力悄悄从云里引出来 …… 118
本杰明·富兰克林
03 自然油画 …… 122
亚历山大·冯·洪堡
04 大自然的启发 …… 126
查尔斯·达尔文
05 野天鹅之父 …… 130
康拉德·劳伦兹
那些微小的生物
n01 化学思维的拓展 …… 136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
02 化学家的物理世界 …… 140
罗伯特·威廉·本生
03 微生物的世界 …… 144
路易斯·巴斯德
04 引发疾病的细菌 …… 148
罗伯特·科赫
05 细胞之国 …… 152
鲁道夫·菲尔绍
06 世界并非我们看到的那样 …… 156
威廉·康拉德·伦琴
07 敬畏生命 …… 160
阿尔贝特·施韦泽
生命是什么
n01 寻找简单的生物 …… 166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
02 奥卡姆扫帚 …… 170
西德尼·布伦纳
03 去倾听它们 …… 174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
04 对解剖学尽头的探索 …… 178
詹姆斯·杜威·沃森
05 闲聊与假设 …… 182
弗朗西斯·克里克
06 宇宙边缘的流浪者 …… 186
贾克·莫诺
07 科学就像艺术 …… 190
弗朗索瓦·雅各布
想象的翅膀
n01 不可见的电的形态 …… 196
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
02 以生物学的方法解读一切 …… 200
让·皮亚杰
03 人类造就了世界的样貌 …… 204
以赛亚·伯林
04 胡萝卜就是胡萝卜 …… 208
安东·契诃夫
引文出处 …… 213
n作者介绍
恩斯特·彼得·费舍尔(Ernst Peter Fischer),生于1947年,科学史教授。先于科隆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后于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生物学,现于科隆大学任教。著有多部畅销书,并因此获得殊荣,其中就有哥廷根萨托里乌斯科学奖。
nn
关于译者
n陈韵雅,女,曾就读北京语言大学德语专业,译有小说《柏林1936》。曾参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北汽集团、梅赛德斯奔驰等公司的文案及网站翻译,涉及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等诸多领域。目前为沃资拓翻译公司专业翻译员。
n文摘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可以囊括整个世界。”这个洞见精准地契合了爱因斯坦异于常人的形象,同时也间接为本书提供了书名。尽管没有人能明确指出这句话是爱因斯坦于何时何地说的,但大多数人依然很赞同这个观点。那些各个时代中的的大脑,那些不仅为人类知识的大厦添砖加瓦,同时还不忘为这些知识添上想象的翅膀的
人,将在这本书中发声。在他们那些受到同时代人景仰的智慧中,想象力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一个好奇心强的现代人——即生物学家口中的“进阶到‘智慧人类’这一阶段的物种”,在维基百科这本巨大的百科全书中搜索过受教育者对“智慧”一词的理解,他们首先看到的肯定是年长男人的智慧或者来自古中国的智慧这一类词条。很明显,这些词条是根据某人的出生和籍贯来划分的。天真的人就会问了,为什么没有女人?近现代东方人和年轻人又去哪儿了?为什么西方世界没有露脸?如果同样一个人用同一种方式在同一台电脑上用查找,在搜索栏输入“智慧”一词,出现的大多是“马的智慧”“印第安人的智慧”“图阿雷格人的智慧”“佛教徒的智慧”这类词条。再次令人震惊的是,所有这些词条里都没有出现“科学”这一概念。甚至“智齿”都能在此找到一席之地,而它原本仅是波斯人晚生的牙齿罢了。之后它被转译为拉丁语的“dentes intellectus”,即智慧的牙齿。人们觉得只有拥有智齿的人才能咬住智慧的匙子,并用这种强有力的牙齿将它咬碎,从而获得智慧。
n“智慧”一词从字面上看就多少跟年龄有些关系,因此,人们可能必须等到一个人生命将尽时,才会去评判他的智慧和才华,尽管这件事我们可能在青年时代就已经在做了。我上学时经常听到有人劝诫我们要耐心冷静。那时候曾教过我的一位哲学老师认为在进入男女同校的学校之前,孩子们就应该被培养出分辨聪明的言论和智慧的言论的能力。比如卡尔·马克思的一句评论就属于聪明话,这句话大意是 :哲学家不断努力想要达到的是去理解这个世界,然而在现实世界里,重要的是去改变这个世界。而这位老师则将下面这句带有些许讽刺意味的论断归入了智慧的行列 :马克思的所有努力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停止过改变,尤其是从人类登上世界舞台以来。我们不需要什么特殊学者来改变这个世界。相反,我们需要的是理解这个世界的人,或者,如那位老师所说——是那些能够坚持一种顺序的人,即在着手改变这个世界前,先努力去理解它(尽管这样做可能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甚至有性命之忧)。另外一个以试图理解这个世界而的人物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的一句名言经常在小学课堂里被引用 :智慧不是教育的产物,只有通过毕生不懈地追求和尝试,人们才能得到它。而那些孩子们则坐在课桌椅上静静地思考,爱因斯坦所说的“它”究竟是指教育,还是指智慧呢?
无论如何,在这句名言中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智慧,或者为了再次让大家注意到这本书的标题,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洞见——它是需要时间积淀的,在后者不断流逝的同时,人们才能更加全面地发现和理解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受西方文化的人会向东方寻求智慧。此外,这一点可以从书店里单辟出的书架上放置的那些书看出来,同时也可以从近期出版的《物理之道》以及《爱之道》这两本书中看出来。谁要是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东方的智慧”一词,肯定会对满屏的标题目瞪口呆,因为它们大多与佛教有关。要是有人搜索“西方的智慧”,他很可能所获甚寥,或者他搜索
“西方的智慧头脑”,得到的是“原始人的智慧”,而搜索“西方人的日常”,得到的却是“远东的学说”。
渐渐地欧洲人开始觉得束手无策,甚至是有些不公愤懑了。东方人聪明的头脑真的比他们的西方竞争者们——那些注重事实的人,拥有更多的智慧吗?为什么“说话的时候,你仅仅在重复你所知,而倾听的时候,你可能会获得新知”人们会将其称为智慧?这句话可能根本不智慧,甚至都谈不上正确,那些了解欧洲文学的人就会说,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就曾这样说。他曾研究过演讲时演讲者想法逐渐成形的过程,后他指出,人们在一个句子开头时根本就不知道后会说出什么来。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西方没有人把这句话当成智慧宣扬出来?是因为这句话对西方这些偏爱容易理解的知识的人来说太难了吗?人们还可以更进一步问道 :为什么当佛教徒努力减少痛苦、增加幸福时,我们这儿受过教育的公民都赞扬他,而同样是这群人却对西方科学家用不同方式表述的同一道理,即通过知识来装点世界,通过生存环境的改善来减少人类的痛苦,表现得无比冷漠?
当然也有人从西方科学的洞见中获取那些深埋其中的智慧,并且完好保存了自己的想象力。这本书则试图介绍这些头脑和拥有前文所述特性的研究者中的一部分。书中只会原样呈现他们的见解而不会提供任何细致的解读。幽默及智慧犹如芝兰,只能让它自己发挥作用,而不能去解释它,否则它就会被稀释甚至会腐坏。对此,读者可能会很好奇那些说出如此智慧言论的人的生平。本书的生平附录或许可以为你提供有关作者的信息。或许这些文字还能激发更多人对科学的热情。不管这种科学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它们都属于全人类并且都值得我们努力去了解和深挖。
序言
这本《正版国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知识是万能的,掌握了越多的知识,就越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甚至成就一番事业。然而,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通往更深层次思考的大门。作者用他那充满智慧的笔触,将“想象力”这个概念剖析得淋漓尽致,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对“重要性”的定义。他通过引人入胜的例子和深刻的哲学思考,颠覆了我对于“学习”的固有认知。我开始明白,知识固然重要,但没有想象力的土壤,知识可能只会变成僵化的信息,无法开出创新的花朵,结出突破的果实。 特别是书中关于科学史的论述,让我对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产生了全新的认识。我过去只看到了他们研究成果的辉煌,却忽略了在他们每一次划时代的发现背后,是怎样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驱动着他们不断探索未知。是想象力让他们敢于质疑已有的理论,是想象力让他们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可能性,是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最终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想象力”,它更是在倡导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敢于梦想、敢于超越、敢于创造的积极人生态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内心深处某个被压抑许久的东西被唤醒了,那种渴望去探索、去创造的冲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为强烈。
评分我一直以为,读一本关于“想象力”的书,大概会充斥着各种奇思妙想的故事,或者是一些关于如何激发创意的练习。然而,《正版国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这本书,却给了我截然不同的体验。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心灵鸡汤”或者“创意指南”,而是一本充满深刻洞见和哲学思辨的著作。作者以一种极为宏观的视角,将知识与想象力置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叙事中进行审视,让我不禁对“教育”、“创新”乃至“人生意义”这些宏大的命题有了全新的思考。 书中对于“知识”的定义,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的角色,被阐述得极为清晰。我们往往沉醉于积累的知识本身,却忽略了这些知识的“功用”和“局限”。作者巧妙地指出了,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想象力的驱动,它就可能变成一种束缚,阻碍我们看到新的可能性。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无数在知识的海洋中迷失,或者因为拥有非凡想象力而抵达新大陆的伟大灵魂。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在与一位睿智的长者对话,他引导我穿越历史的迷雾,审视当下的困境,并为未来的方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是否过度强调了“知道”,而忽略了“想到”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一开始就吸引了我——“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这与我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理念有些许冲突,也因此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一直信奉“万般皆下点,唯有读书高”的道理,知识的积累似乎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然而,这本书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它没有否定知识的重要性,但却将“想象力”推到了一个更为突出的位置,并且用极其深刻且富有逻辑的论证,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我从未如此重视过的能力。 作者的论述方式非常独特,他并没有枯燥地列举数据或者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一个个历史事件的剖析,来阐述他的观点。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他们是如何凭借着超越时代的想象力,打破常规,创造出非凡的成就。这些故事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很多时候,知识只是工具,而驱动这些工具发挥巨大作用的,是那双能够看穿现实,能够畅游于无限可能性的想象之眼。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自身潜力的一种新的认知。我开始反思,我是否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工作中,磨灭了自己的想象力?我是否应该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滋养?
评分《正版国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这本书,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本来以为会读到一些关于如何“跳出思维定势”的技巧,或者是一些关于“灵感”的探讨,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更根本性的、关于人类认知和创造力本质的思考。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观点,不仅仅是对“知识”与“想象力”关系的重新解读,更是一种对当下教育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 我被书中那些对历史人物和科学发现的解读深深吸引。它们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深入挖掘了驱动这些进步背后的“看不见的力量”——想象力。作者用充满智慧的笔触,描绘了想象力如何在知识的海洋中播下创新的种子,如何在看似不可能的领域开辟出新的道路。他将知识比作是基石,而想象力则是建筑师,只有富有想象力的建筑师,才能在坚实的基石上建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时候,拥有丰富知识的人,却未必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而一些在知识领域并非顶尖的人物,却能凭借非凡的想象力,改变世界。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学习”的真正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下一代,让他们不仅拥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一双能够看见未来的眼睛。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真的太独特了!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核心就是传授知识,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吸收人类积累的智慧结晶。但这本书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论断:知识固然是基础,但真正能够驱动个体和社会进步的,是想象力。这让我陷入了沉思。我开始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我所接触到的教育模式。很多时候,我们都被鼓励去记忆、去理解、去应用,但很少有人真正被鼓励去“想象”。这种“少即是多”的教育理念,是否反而限制了我们创造力的发展? 作者在书中通过大量的历史和现实案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他并没有否定知识的价值,而是将知识比作是构建想象力大厦的砖瓦,而想象力则是那位无畏的建筑师,它能够用这些砖瓦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艺术和科学之间联系的论述,它打破了我长久以来对文理科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共鸣。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就是对现实世界最淋漓尽致的想象吗?而那些突破性的科学发现,不也常常源于一个看似荒诞的“如果……会怎样”的念头吗?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想象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孩子身上,更应该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为这种宝贵的品质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土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