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错觉(为何我们渴望真相,却又拒绝真相?)
定价:32.80元
作者:许太均 ,千太阳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143148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只要查看我们所错觉的“根”,
就能看透我们所有的欲望、烦恼和希望。
★为何我们常常错觉——某个场景似曾相识,手机像在震动,TA对我有意思……
★心理学怪咖教授许太均,不留情面地揭露生活中的错觉。
★畅销书《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作者金兰都强烈推荐!
★韩国**购书网YES24狂销图书,上市一个月,二十次加印!
内容提要
我们每一天都会陷入数十次的“自恋”和“自虐”中。
比如:
◎男人,沐浴后看着镜中的自己,会觉得自己的身材或脸型看起来还不错。(错觉。或许,你的朋友更了解事实。)
◎女人,每天早晨望着衣橱里的衣服叹气:怎么没一件可穿的衣服!(错觉。或许,你的衣柜更知道真相。)
◎很多人,每天都要说上几遍:“世界上怎么那么多SB!我跟他简直没法沟通!”(错觉。或许,他们也在这么说你。)
……
人类无法从错觉的泥沼中摆脱,这是人类的不幸和大幸。
生活中、社会上、职场里经常会出现哪些错觉?为什么错觉无法避免?我们该怎样利用这些错觉,让生活更幸福而非更悲催?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作者金兰都清醒推荐:“生活中错觉无处不在,有时会让我们痛苦,有时会让我们烦躁。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此书,用另一种心态对待这种感觉。反正都要陷入错觉,能陷入‘幸福的错觉’,不是更好吗?”
目录
序言 因为相信,所以知道
章 错觉的真实,使生活更美好
日心说和地心说,不确切的信念
独特的读心术:关注和恐惧
崔秀钟和沈炯来,随意信任他人的错觉
通过祈祷而取得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
打破老鼠和符咒产生的信任感
梨泰院和委托人,法律很难体现正义社会
不要认为就我自己不做
第二章 错觉的效用,维护自己时的借口
爱情和中毒,你在专注什么
彩票和暴发
高富帅和矮穷矬
遗传的错觉
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
无条件爱情和柩车,失去管制力之后是有气无力
世界杯四强和世界排名第29,我们希望偏颇的广播
错觉也幸福
第三章 错觉的速度,总比醒悟更快
犬齿和史蒂夫乔布斯,出尖的石头要原地放置
泡菜和智能手机,安全的地方危险 1
政治家和奖学知识竞赛
希丁克和车杜里,早知道事情的发展?
僧人和障碍,领导总能慧眼识人吗?
海豚和咒术,跳舞的海豚只是觉得肚子饿了
小说和自白,把记忆写成小说
原本出生时就是那样
第四章 错觉的活用,给生活带上豆荚
慢慢展示缺点
总要坦率,但要更加系统性
把没用的作为礼物送出
表现出“内心”
互相打预防针
准备“变化”
做也后悔,不做也后悔,那么就放手去做吧
让“自己”做出选择
了解过后,任何人都是“简单”的人
给周围做出反应的时间
第五章 预防错觉,方法只有一个
了解真相才能进行阻止
摆脱选择困难症
理解所有人,就成了叛徒
听
作者介绍
(韩)许太均,毕业于高丽大学心理学专业,美国西北大学博士。现任高丽大学心理学专业教授。主要研究社会心理学,并在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文摘
序言
拿到《错觉》这本书(9787514314878,现代出版社)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过高的期待,以为又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书。然而,阅读之后,我感到非常惊喜。这本书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探讨了人类为何会陷入“错觉”的泥沼,即使我们内心深处渴望着清晰的真相。它并没有用高深的术语来吓唬读者,而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际例子,将复杂的心理学原理娓娓道来。我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总能引起我的共鸣。书中描述的许多情景,我都能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到对应的片段,这让我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错觉”的影响。这本书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时我们明明看到了事实,却依然选择相信自己的预设,为什么我们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与之相悖的证据。它让我对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认识到“错觉”的存在,本身就是迈向真相的第一步。
评分最近在书架上偶然翻到一本《错觉》,书名就足够吸引人,而且副标题“为何我们渴望真相,却又拒绝真相?”直击人心,ISBN是9787514314878,现代出版社。这本书并非那种市面上常见的鸡汤读物,也不是简单的新闻事件汇编,而是以一种非常巧妙和深刻的方式,挑战我们对“真相”的固有认知。它不是直接告诉你真相是什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宁愿选择一个舒适的谎言,也不愿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我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预设任何立场,而是呈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己去感受、去体会。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自我探索的旅程,你会不断地在书中的描述里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错觉”。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个人心理到社会群体,从日常琐事到宏大事件,都可能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这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也为我理解人际关系和世界运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评分最近读了《错觉》(ISBN:9787514314878,现代出版社)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持续而深远的。它不像一本普通的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次对人类认知模式的深刻解剖。书名本身就极具吸引力,而“为何我们渴望真相,却又拒绝真相?”这个副标题更是直击灵魂。我最欣赏的是作者的视角,他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人类的“愚蠢”或“非理性”,而是以一种近乎同情的理解,去剖析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源。它让我看到,那些看似“拒绝真相”的行为,往往是出于自我保护、社会认同,甚至是生存策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小孩”,并且学会如何与之共处,甚至引导它走向更成熟的认知。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照镜子,你会看到自己过去的一些行为模式,然后开始思考,如果当时能够做出不同的选择,结果是否会截然不同。它是一本能够改变你看待世界方式的书。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叫做《错觉》的书,它的副标题是“为何我们渴望真相,却又拒绝真相?”,ISBN号是9787514314878,由现代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所探讨的主题——人类对真相的复杂态度——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感兴趣的。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真相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但有时却会本能地抗拒它,甚至采取一些看似不合逻辑的行为来维护我们固有的认知。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让我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它不仅仅是简单地陈述一个现象,而是深入地剖析了背后的心理机制和社会动因。我尤其被其中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所吸引,它们真实而又具有代表性,让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原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错觉”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常常不自知。作者的叙述方式也十分引人入胜,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仿佛一位老朋友在与你分享他的洞见,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这本书让我对人类的思维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促使我开始反思自己在面对真相时的反应。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错觉》,由现代出版社出版,ISBN是9787514314878。坦白说,起初吸引我的是那个极具哲学意味的副标题:“为何我们渴望真相,却又拒绝真相?”。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会立刻给你答案的书,而是更像一个引路人,带领你在思维的迷宫里探索。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人类拒绝真相的原因,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你自己去体悟。我特别欣赏这本书的叙事逻辑,它层层递进,步步为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情境,然后开始质疑自己过往的一些观念。这种阅读体验非常令人振奋,因为你会感觉自己在智力上受到了挑战,同时又获得了成长。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认知失调”、“确认偏误”等心理学概念,并且发现这些概念并非只是冰冷的理论,而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它揭示了人类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微妙的界限,以及我们在追求真相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阻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