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每一天都是新的:拍儿童
定价:20.00元
作者:方临明,黄志伟,朱利明著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514034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照片的脱颖而出或是通过摄影技术的积累,或是美学和文化底蕴的沉淀,或是摄影者的思想、内心和灵魂的碰撞,或是几者兼而有之,但前提是过硬技术的保障,技术有了,才能更准确自如地表达思想。
浙江摄影出版社所推出的《摄影起步》丛书堪称'摄影技法百科全书'--丛书共12本,分别为:《每一天都是新的:拍儿童》、《女人是水做的:拍女性》、《一花一世界:拍花卉》、《山光悦鸟性:拍鸟儿》、《情商比智商重要:拍宠物》、《那山那水那人:拍旅途》、《红杏枝头春意闹:拍春景》、《映日荷花别样红:拍夏景》、《停车坐爱枫林晚:拍秋景》、《梅须逊雪三分白:拍冬景》、《大师也需要:后期处理》及《此时无声胜有声:拍静物》。
什么是超值的摄影初学者入门读物?《摄影起步》丛书就是*好的选择!
内容提要
《摄影起步》系列丛书定位摄影初学者所需要的摄影技法,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摄影技巧解析,提供了丰富而精美拍摄体例与教程,内容简洁实用,立足于实际拍摄的图文讲解更令读者一目了然。《每一天都是新的:拍儿童》一书针对不同主题与儿童本身的特点,结合实际摄影技巧,从好照片的拍摄技巧、儿童摄影常用技巧、不同年龄段儿童摄影及不同场景下儿童摄影等多个角度详细剖析了儿童摄影中各种技法,令摄影爱好者得以“照本宣科”地进行拍摄。此外,书中还有摄影基础入门知识讲解、照片后期初步加工等实用内容,是一本物超所值的摄影技法类图书。
目录
章 好照片的秘密
01 把照片拍清楚
02 使用连拍
03 照片里要有生动的主体
04 善用陪体衬托儿童形象
05 利用虚实对比突出儿童形象
06 赋予照片一个鲜明的主题
07 画面要简洁
08 多一些生活的味道
第二章 儿童摄影常用技巧
09 多拍才是硬道理
10 关闭您的闪光灯
11 尝试特写
12 不要只拍笑
13 在镜头上包裹小道具
14 对焦在眼睛
15 打造家庭化“影楼”
16 准备一些配饰
17 相机与儿童的高度大体一致
18 利用拍摄角度改变背景
19 寻找色彩、线条
20 儿童摄影中的三分法构图
21 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22 其他的构图法则
第三章 不同时段的儿童摄影
23 儿童摄影的佳镜头
24 记录孕妈妈
25 新生儿的拍摄
26 百日宝宝
27 3—6 个月的宝宝
28 6—11 个月的宝宝
29 满周岁的宝宝
30 1—3周岁的宝宝
31 3—5周岁的儿童
32 5—10周岁的孩子
第四章 儿童摄影的实战篇
33 室内的场景照
34 抬头照的拍摄
35 选取素雅的背景
36 幸福快乐的生日照
37 我为地球节能一小时
38 影楼里跟拍
39 浴房里怎么拍
40 哪个是我
41 室外的场景拍摄
42 外景道具的选择
43 外景服装的选择
44 让孩子自己玩
45 妈妈带我游古镇Ⅰ
46 妈妈带我游古镇Ⅱ
47 幼儿园的外景
48 旋转木马的拍摄
49 讲个图片故事
第五章 后期制作
50 儿童暖黄色调
51 制作柔和的黄紫色调
52 儿童清新调
53 调整白平衡
54 Photoshop 转黑白
附录:摄影入门基础
01 焦距
02 光圈
03 快门速度
04 感光度
05 景深
06 色温
07 曝光
08 黄金分割
09 三角形构图
10 对称构图
11 三分法构图
12 对角线构图
13 散点构图
14 曲线构图
15 散射光
16 直射光
17 侧光(前侧光)
18 逆光(侧逆光)
19 顶光
20 顺光
21 数码单反相机部件功能示意图(正面)
22 数码单反相机部件功能示意图(背面)
23 遮光罩
24 滤光镜
25 存储卡
26 三脚架
27 摄影包
28 自动对焦模式
29 手动对焦模式
30 中央重点测光
31 点测光
32 评价测光
33 局部测光
34 全自动曝光模式
35 程序曝光模式
36 快门优先曝光模式
37 光圈优先曝光模式
38 手动曝光模式
39 自动白平衡模式
40 白炽灯白平衡模式
41 荧光灯白平衡模式
42 阴影白平衡模式
43 人像模式
44 运动模式
45 风景模式
46 儿童快照模式
47 近摄(微距)模式
48 自拍模式
49 夜景人像模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满28包邮 每一天都是新的:拍儿童”这个书名,我差点笑出声来。这个名字也太接地气,太有网感了!但抛开这些“接地气”的元素,我更想知道的是,它究竟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内容。我希望它不是那种流于表面、只讲大道理的书。我更倾向于它能通过一些孩子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传递“每一天都是新的”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比如,它会不会用一些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来描绘孩子们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或者,它会不会通过一些小小的挑战,鼓励孩子们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以前不敢做的事情?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书中有一个小主人公,每天醒来都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今天我要学会一个新的词语,或者今天我要帮助妈妈做一件家务。这样的情节,既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成长的乐趣,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孩子们认识自我、拥抱变化的一个好伙伴。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叫做“满28包邮 每一天都是新的:拍儿童”的书,说实话,一开始是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那种“满28包邮”的电商感,加上“每一天都是新的”这种积极向上的口号,再配上“拍儿童”这三个字,实在是太有话题性了!不过,我更关注的是它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我家里有个小侄子,正处于对世界万物都充满好奇的年纪,每天都能问出一百个“为什么”。所以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讲故事,更能够激发他去观察、去思考。比如,它会不会通过一些小小的谜题,或者一些需要动手去做的手工,来引导孩子认识新的事物?或者,它有没有一些特别的设计,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每一天都是新的”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我想到,也许书中会有一些关于时间流逝的描绘,比如记录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变化,或者描绘一年四季的更迭,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珍惜时光,并明白每一次日出都意味着全新的开始。我特别喜欢那些能够让孩子主动参与进来的内容,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信息。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我相信它一定会成为我们家小小的“宝贝”。
评分哇,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满28包邮 每一天都是新的:拍儿童”——光是这名字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孩子们的世界总是充满惊喜,每天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如果这本书能捕捉到这种感觉,那该多棒啊!我特别期待它能描绘出孩子们眼中那些闪闪发光的小细节,比如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时的雀跃,或者是在公园里发现一只新奇的小虫子时的惊叹。我猜它可能会用很多生动有趣的图画,让孩子们在翻阅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世界。而且,“拍儿童”这个词,难道是在暗示这本书的互动性很强吗?是不是需要跟着书中的指令来做一些动作,或者回答一些问题?我脑海里已经勾勒出好几种可能性了,光是想想就觉得非常吸引人。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有时也会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疲惫,希望能从孩子们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找回那份纯粹的快乐和对生活的热情。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对未知的好奇,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每天都迎接新挑战的勇气。
评分我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本叫做“满28包邮 每一天都是新的:拍儿童”的书,名字非常有意思。它让我想到了很多关于孩子成长的点滴。我记得我小时候,每天醒来都觉得世界是崭新的,有无数的可能性等着我去发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这种感觉,让他们明白,即使是平凡的一天,也可以充满惊喜和乐趣。比如说,这本书会不会通过一些生动的小故事,来展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奇事物?也许是第一次看到下雪,第一次尝试骑自行车,第一次和小伙伴分享玩具,这些都是对孩子们来说意义非凡的“新”体验。而且,“拍儿童”这个词,让我联想到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文字和图片,或许还包含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互动元素。我猜想,它可能会有一些需要孩子们用眼睛去“拍”下书中描绘的场景,或者用小手去“拍”打书页中的某个图案来触发音效或动画。我非常期待它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发现身边的“新”奇,并且勇敢地去尝试和探索。
评分这本“满28包邮 每一天都是新的:拍儿童”的书,光是名字就足够让人脑洞大开了!“满28包邮”这种淘宝式的语言,加上“每一天都是新的”这种哲学意味浓厚的口号,再配上“拍儿童”,简直充满了混搭的趣味。我一直觉得,孩子的成长就像是每天都在经历一次小小的“进化”,他们每天都会学会一些新东西,认识一些新朋友,看到一些新景象。所以,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捕捉到这种“进化”的瞬间,并且用一种充满童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有很多关于“第一次”的描写,比如第一次独自完成一件事情,第一次了解到某个科学的奥秘,第一次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乐趣。而且,“拍儿童”这个词,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种玩耍。我设想着,也许书中会设计一些需要孩子用手指去“拍”出声音的环节,或者是一些需要孩子模仿书中角色动作的“表演”内容。我希望它能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在欢笑中成长,并且真正体会到,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每一天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