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旅行社管理(第三版)
定价:34.00元
作者:朴松爱,谢彦君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03256455
字数:
页码:253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旅行社管理(第三版)》立足于我国旅行社发展的实际和旅游研究领域的新成果,阐述了旅行社经营管理理论体系,全面反映了旅行社目前经营和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旅行社的发展前景。《旅行社管理(第三版)》内容包括:旅行社概述、旅行社的计调业务、旅行社的接待业务、旅行社外联与销售、旅行社的产品策划、旅行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旅行社风险与信用管理、旅行社的投诉管理、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旅行社行业管理、旅行社的相关法律法规问题等。
《旅行社管理(第三版)》版在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2009年举办的旅游教材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旅游教材,成为中国旅游协会推荐教材。
目录
章 旅行社概述
节 旅行社的概念和分类
第2节 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
第3节 旅行社的职能、业务与特点
第4节 旅行社的组织设计
第2章 旅行社的计调业务
节 计调基础知识
第2节 旅行社计调业务的程序和方法
第3节 计划采购管理
第4节 计价与报价
第3章 旅行社的接待业务
节 旅行社接待业务概述
第2节 旅行社的接待业务流程及服务规范
第3节 导游接待业务
第4章 旅行社外联与销售
节 外联工作概述
第2节 旅行社市场细分
第3节 旅行社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
第4节 旅行社产品销售
第5节 旅行社产品促销
第5章 旅行社的产品策划
节 旅游产品和旅行社产品的概念
第2节 旅行社产品的形态
第3节 旅行社产品的内涵
第4节 旅行社产品的策划程序
第5节 旅行社的新产品开发
第6章 旅行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节 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2节 旅行社人力资源分析、规划与配置
第3节 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
第4节 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
第7章 旅行社风险与信用管理
节 风险管理原理
第2节 旅行社风险管理
第3节 旅行社风险的规避
第4节 旅行社信用管理
第5节 建立旅行社业市场信用的必要性
第6节 我国旅行社信用管理建设
第8章 旅行社的投诉管理
节 旅行社投诉概述
第2节 旅行社投诉处理程序及内容
第9章 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
节 旅游电子商务综述
第2节 旅行社电子商务
第3节 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
0章 旅行社行业管理
节 我国旅行社行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2节 旅行社行业协会的发展
第3节 与旅行社有关的行业组织
1章 旅行社的相关法律法规问题
节 影响旅行社设立的因素及相关法律法规
第2节 旅行社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3节 旅行社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旅行社管理(第三版)》:
(二)西方旅行社的发展
继托马斯·库克之后,为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旅行社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下半叶,欧洲成立了许多类似的旅游组织。英国1857年成立了登山俱乐部,1885年成立了帐篷俱乐部;法国、德国于1890年成立了观光俱乐部;美国运通公司于1850年起兼营旅行代理业务,并于1891年发售了与现代使用方法相同的旅行支票。到20世纪初期,旅行社得到更大的发展,美国的运通公司、英国的托马斯·库克公司和以比利时为主的铁路卧车公司成为当时世界旅行社业的三大巨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的旅游业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旅行社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目前世界上旅行社多的地区是北美和欧洲。这两个地区旅行社合计约占世界旅行社总数的80%以上。可见,旅行社的数量和分布范围,与各地区经济、旅游业发达程度有直接关系。
由于全球旅行社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目前已经形成多个国际性或地区性的旅行社组织。其中以世界旅行社协会和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的影响大。
二、我国旅行社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旅行社的产生
我国旅行社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当时主持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工作的陈光甫先生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开始为旅客车船票、预订旅馆、派遣导游、代管行李和发行旅行支票等。1924年该旅行部组织了首批旅行团。1927年该部独立并更名为中国旅行社,现为香港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家旅行社的产生,有其社会发展背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为工商贸易旅游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一些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之对各种战略物资需求的增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战后几年,中国经济仍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以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为例,1912-1949年期间的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5.6%,而1912-1920年期间的增长率则为13.4%。
(2)近代交通工具与近代旅馆业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兴起提供了动力与条件。在陆路运输方面,1895-1913年,中国出现了次铺设铁路的高潮,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基本布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建设铁路网的工作仍有所进展,到1919年时,全国筑路里程为11142.64公里。到1927年,中国公路总计长29000余公里。上海至宁波的沪宁线与上海至杭州的沪杭线分别于1908年与1909年建成并通车,乘客人数逐年上升。在海运方面,1914-1923年期间旧式帆船以每年4.4%的速率递减,而轮船则发展较快,到1923年时,已出现了28家外资轮船公司和25家资本逾万元的华商轮船公司。它们既在内河航运,也航行外海。同时,外国轮船频繁地往来于各通商口岸。20世纪初,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中国旅馆业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新式旅馆等新的旅游设施开始在中国出现。西式旅馆、中西式旅馆等一批不同于传统客栈业的现代旅馆相继开业。
……
序言
我对这本书的知识更新速度感到非常惊喜,市面上很多同类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行业发展,而这本第三版显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功课。它不仅涵盖了传统旅行社运营的基石理论,更深入探讨了近几年兴起的数字化转型和定制化服务这些热点话题。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大数据在客源分析中的应用”那一章,论述得非常深入且具有实操性,作者似乎对当前一线市场的痛点有着切身的体会,而不是空泛的理论堆砌。举例来说,它提到的几个案例分析,细节丰富到让人感觉就像是直接参与了那些项目的复盘会议,这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是其他教材很难给予的。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让学到的知识能马上与我日常工作中的挑战对应起来,这点太关键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封面,拿在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我本来是冲着内容去的,但没想到包装也能做到这么用心。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挑不出毛病,印刷清晰锐利,即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非常人性化,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重点内容都有恰到好处的加粗和标识,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抓住核心信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专业书籍的排版都显得拥挤乏味,但这一本明显在设计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像是在阅读一本精心制作的杂志,从拿起书的那一刻起,阅读的愉悦感就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我甚至会特意把这本书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不光是内容实用,光是作为一件有品味的物件都让人心情舒畅。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工具和附录部分,简直是超值赠送,大大超出了我对一本专业读物的预期。我指的是那些模板化的表格和流程图,它们不是那种随便画几笔的示意图,而是可以直接套用到我们公司日常运营中的标准格式。比如,它提供的客户投诉升级处理SOP(标准作业程序),我马上就试着在部门内部推行了,效果立竿见影。很多理论书籍往往在最后才敷衍地放一些附件,但这本书把这些“干货”放在了触手可及的位置,并且设计得极其规范化,这表明作者真的把读者的“落地应用”放在了首位。对于我们基层管理者而言,这种可以直接“拿来就用”的资源,远比长篇大论的口号更有价值,它让这本书的价值链从“知识输入”直接延伸到了“效率输出”。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构建和章节衔接,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不是简单地把各个知识点罗列出来,而是像搭积木一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你很难想象,一个如此庞杂的行业,能被作者梳理得如此清晰有序。从宏观的市场环境分析,到微观的财务控制流程,每一步的推进都遵循着清晰的逻辑链条。我过去在学习其他管理类书籍时,常常会因为知识点跳跃性太大而感到困惑,但读这本时,我几乎没有遇到需要反复回溯才能理解的地方。每一个新概念的引入,都有前序知识作为铺垫,这种被引导着一步步深入的感觉,极大地减轻了读者的认知负担。对于我这种需要系统学习新领域的人来说,这种严密的结构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评分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透着一股经验丰富的行业前辈的亲切感。它没有使用那种高高在上、令人望而却步的学术术语,而是用非常接地气、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语言来阐释复杂的管理模型。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风险管理”那一块的笔调,没有渲染恐慌,而是冷静地分析了潜在的“灰犀牛”事件,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预案模板。这种“预警而不制造焦虑”的平衡感,体现了作者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读起来感觉不像是在啃一本教材,倒像是在听一位资深顾问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辅导,充满了启发性和实用的智慧,让人忍不住想拿起笔来,把重要的段落和金句都摘录下来,以便日后时常温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