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第5卷)
定价:26.80元
作者:龚书铎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8075293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打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打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本书是第5卷《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第5卷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彩图版)》。本书由龚书铎主编。
内容提要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二十四史”,中国历史长河中数千年凝结威的丰碑,其卷帙之浩繁、史料之鸿富、记载之翔实、内容之渊博,早已饮誉中外,堪称世界文化史中的*之作。“二十四史”,在那浩繁的卷帙中,尔虞我中彰显权谋,折冲樽俎中彰显,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修身齐家以建功立业。有江山的更迭,有王朝的兴替,有圣人的千秋教诲,有贤人的百代流芳,有英雄的风云际会,有美人的迟暮哀婉,有文人的妙笔生花,有墨客的丹青溢彩,有千年不泯的仁道,有万古常新的义气,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有矢志不渝的忠贞……这就是“二十四史”,这就是鲜活而真实的曾经在历史舞台上上演的活话剧!当《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用平白晓畅的形式将这历史的面卷再度展开,我们不能不为之感慨,为之动容,为之心潮起伏……本书是第5卷《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第5卷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北史彩图版)》。《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第5卷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彩图版)》中插配了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本书由龚书铎主编。
目录
魏书卷一 北魏序纪卷二 太祖道武帝纪卷四 世祖太武帝纪卷六 显祖献文帝纪卷七 高祖孝文帝纪卷八 世宗宣武帝纪卷十二 孝静帝纪卷十三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列传卷二十四 燕凤许谦列传卷二十四 崔玄伯列传卷三十五 崔浩列传卷三十六 李顺列传卷四十八 高允列传卷五十三卜李冲列传卷六十三 王肃列传卷六十七 崔光列传卷七十三 杨大眼列传卷七十四 尔朱荣列传卷九十五 刘聪石勒苻健列传北齐书卷一至卷二 神武帝纪卷四 文宣帝纪卷十六 段韶列传卷十七 斛律光列传卷二十一 高昂列传卷三十六 邢邵列传周书卷一至卷二 文帝纪卷五至卷六 武帝纪卷七 宣帝纪卷十一 晋荡公宇文护列传卷十二 齐炀王宇文宪列传卷十四 贺拔胜贺拔岳列传卷十五 于谨列传卷十六 独孤信列传卷十八 王思政列传卷三十一 韦孝宽列传隋书卷一至卷二 高祖帝纪卷三至卷四 炀帝纪卷三十六 文献独狐皇后列传卷四十一 高颍列传卷四十二 李德林列传卷四十八 杨素列传卷五十一 长孙晟列传卷五十二 韩擒虎贺若弼列传卷五十三 史万岁列传卷六十一 宇文述列传卷六十三 杨义臣列传卷六十四 鱼俱罗列传卷六十五 周法尚列传卷六十六 李谔列传卷六十七 虞世基列传卷七十 杨玄感列传卷七十 李密列传北史卷五 西魏文帝纪卷十三 宣武灵皇后胡氏列传卷二十三 于栗砷列传卷二十五 古弼列传卷二十六 刁雍列传卷二十七 郦道元列传卷二十九 萧宝夤列传卷三十八 裴仁基列传卷三十八 裴矩列传卷六十 宇文恺列传卷七十四 郭衍列传卷七十九 宇文化及列传卷七十九 王世充列传卷八十三 温子昇列传卷八十三 颜之推列传
作者介绍
龚书铎,1929年生,福建省泉州市人,历史学家、文化史专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留校执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兼任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史副组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史学会会长等职。著有《龚书铎自选集》、《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史》(合著)等作品。
文摘
序言
内容组织和史料的选取上,这本书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和独特的编辑视角。它没有简单地堆砌史料,而是根据历史发展的主线进行了精妙的切割和重组,使得不同朝代之间的衔接过渡自然流畅,让人对那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演变脉络有了整体性的把握。尤其是在人物传记部分的呈现,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到位,不仅仅是记录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更侧重于挖掘他们行为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抉择,使得历史人物不再是扁平的符号,而是立体而复杂的存在。这种以人为本的叙事视角,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让人能够更深层次地思考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编辑团队在梳理庞杂史料时所付出的巨大心血,他们做到了既有广度,又不失深度。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既轻松又充实,它完美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与大众的可读性。与其他一些严肃的历史著作相比,它在保持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通过更加现代化的叙事节奏,成功地避免了“史学疲劳”。我发现自己能够一口气读下好几章而不感到疲惫,这主要归功于其引人入胜的叙事节奏和清晰的逻辑结构。每当历史事件达到高潮时,作者的笔法会自然地加快,而在需要深入分析时,又能沉稳下来,这种张弛有度的掌控力,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动态的美感。对于想系统了解魏晋南北朝至隋朝历史的普通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起点,它既能满足求知欲,又不会因为过度专业化而劝退读者,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历史普及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神来之笔,它成功地在“尊重原貌”与“便于理解”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我过去尝试阅读一些原版的古代史籍,常常因为文言的晦涩而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白话处理,简直是为现代读者量身定制的“翻译官”。它不是那种简单粗暴的逐字翻译,而是深入理解了史料的精髓后,用流畅、生动的现代汉语进行转述。这种转述保留了历史事件的庄重感和人物的性格特征,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说教味,反而像是在听一位博闻强识的长者娓娓道来当年的秘闻轶事。特别是对于那些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部署,通过白话的细腻描摹,人物的动机和事件的因果链条都变得清晰可辨,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那些尘封在故纸堆里的故事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的注释系统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这点是我最为赞赏的一点。面对古代史,很多专有名词、官职名称或者地理变迁,如果缺乏详细的解释,读者很容易迷失在历史的迷雾中。然而,这本书的页边注释做得极为详尽且精准。它不仅对那些生僻的词汇做了清晰的释义,对于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补充也做得恰到好处,既没有打断主文的阅读节奏,又能随时为好奇心重的读者提供深入探索的路径。这些注释不是简单的字典式解释,而是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脚注就能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历史场景,让人在阅读体验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以说,这套注释系统让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普及价值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拿在手里就有种触摸历史的厚重感。书页的纸张选材也相当考究,米黄色的纸面,既能有效缓解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又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尤其是封面那几个醒目的宋体大字,遒劲有力,仿佛一下子就把你拉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内页的排版,字号大小适中,行距疏朗有致,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史书的读者,也能轻松入门。装帧的工艺处理得非常到位,书脊坚固,翻阅起来毫不费力,完全不用担心书本散架的问题。可以说,光是拿起这本书,就已经完成了一次仪式感的准备,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这种对实体书质感的极致追求,在当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