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全國旅遊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科研成果集2014
定價:49.00元
作者:全國旅遊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齣版社:旅遊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6373266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部分全國旅遊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2014年科研項目成果
“校企貫通,産教一體”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校企閤作創新研究
高職旅遊類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結構及提升策略探析
——基於本科職業教育視域
旅遊職業院校大學生頂崗實習效能評估與提升
高等旅遊職業教育國際化酒店人纔培養模式實證研究
——以中國旅遊院校五星聯盟為例
旅遊中職教育實習效能提升及其運行機製創新研究
職業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校企閤作機製創新研究
——基於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半島旅遊管理專業辦學聯盟
運作經驗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團隊建設研究
旅遊職業教育校企閤作機製創新研究
第二部分教育部行業指導職業院校專業改革與實踐項目成果
旅業人纔需求與專業設置指導報告
全國職業院校酒店管理專業頂崗實習調查研究
旅遊類專業職業教育教材質量抽查報告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總而言之,將這份《全國旅遊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科研成果集2014》視為一個“知識庫”而非“指南書”或許更為恰當。它像是一個時間膠囊,忠實地記錄瞭特定年份下,中國旅遊職業教育領域裏,各方機構在摸索中進行的一些嘗試和思考。它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個曆史性的快照,讓我們能一窺當時教育界在麵對市場快速變化時所做齣的反應。然而,如果你期待從中找到一套可以直接套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最佳實踐”方案,或者期待它能引領你走嚮下一階段的教育改革,那麼你可能會感到失望。它更像是一份需要你自己去“淘金”的礦藏,裏麵有金沙,但也夾雜著大量的泥土和石塊。對於希望進行曆史研究或需要搜集特定年份案例的專業人士來說,它或許有其不可替代的文獻價值;但對於尋求即時、高效解決方案的從業者而言,這份成果集的實際操作指導意義,在今天看來,已經相當有限瞭。
評分從內容的新鮮度和前瞻性角度來看,這本書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這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它記錄的是2014年的成果。但正是這個時間點,讓一些曾經被視為“前沿”的議題,在今天的視角下顯得有些陳舊。比如,書中多次強調的“微博營銷”和“傳統OTA平颱閤作”的重要性,這在當下移動互聯網和短視頻平颱主導的旅遊傳播環境中,已經不再是核心競爭力。閱讀這些內容時,我總有一種穿越迴過去的感覺,這讓人不禁反思,即便是一份“成果集”,如果缺乏對未來趨勢的預判和反思,其作為教學指導材料的生命力也會迅速衰減。我期待的是,即便是去年的成果,也能提供一種“方法論”上的創新,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具體技術或工具的描述上。例如,如何在資源匱乏的地區構建可持續的旅遊人纔培養體係,這種底層邏輯的探討纔具有長久的價值。遺憾的是,大部分內容都停留在“做瞭什麼”的層麵,而“為什麼這麼做”、“效果如何量化”的深入分析卻往往缺席。
評分這本厚厚的書擺在桌麵上,光是名字就讓人覺得它肩負著某種重要的使命感——“全國旅遊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科研成果集2014”。然而,當我翻開扉頁,真正開始閱讀裏麵的內容時,那種期望與實際之間的落差感,說實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我原本以為,作為一份“科研成果集”,它至少應該像一篇篇嚴謹的學術論文,清晰地勾勒齣當年旅遊教育領域的前沿動態和創新實踐。然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部匯編,裏麵充斥著各種不同風格、不同深度的報告和案例,彼此之間缺乏一個強有力的貫穿主綫。有些章節的論述非常宏觀,停留在政策解讀和宏觀趨勢分析的層麵,讀起來有些空泛,像是政府工作報告的摘錄,對於一綫教師或者希望立刻應用到實踐中的人來說,實用價值有限。而另一些章節,則深入到瞭具體的課程設計或實訓基地建設的微觀細節,但由於篇幅限製或者研究深度不足,往往戛然而止,留下一堆值得思考但尚未解決的問題。總而言之,它更像是一份曆史記錄,而非一份能指導未來行動的藍圖。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在尋找那些能讓我眼前一亮的“突破性”研究,但最終發現,更多的是對既有經驗的梳理和總結,略顯保守和中規中矩。
評分當我耐下性子,試圖去挖掘其中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時,我發現這本書的整體編排邏輯實在有些令人費解。它似乎是將所有在2014年完成的、與旅遊職業教育相關的項目成果一股腦地塞進瞭這本大部頭裏,完全沒有根據學科分類、研究方法或者應用領域進行有效的劃分。你可能上一頁還在看某高職院校如何改革導遊詞的撰寫模式,下一頁立刻跳躍到瞭關於旅遊法規建設的深度探討,緊接著又是對某個新興旅遊業態人纔需求的預測報告。這種跳躍性對於讀者的認知負荷是極大的挑戰。如果我是一位專門研究“智慧旅遊”的學者,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篩選和過濾那些與我研究方嚮完全不相關的篇章,效率自然大打摺扣。我更傾嚮於看到一個結構清晰的目錄,能夠讓我迅速定位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比如“課程體係創新”、“師資隊伍建設”、“産教融閤實踐”等明確的闆塊。這本書更像是資料室裏的一堆原始文件堆積,雖然資料本身可能存在,但整理和提煉的工作顯然做得不夠到位,使得整體閱讀體驗非常碎片化和低效。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多樣性,同樣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特點,但這種多樣性帶來的卻是閱讀體驗上的不統一。某些作者的文筆流暢、邏輯嚴密,數據引用翔實,讀起來賞心悅目,仿佛在品味一篇精心打磨的行業分析報告。然而,另一些篇章的行文則顯得非常晦澀,充滿瞭大量的官方術語和內部行話,閱讀起來需要頻繁地查閱背景資料纔能勉強理解其核心觀點。這種落差感非常強烈,仿佛一半是齣自專業研究人員之手,另一半則是初次嘗試撰寫正式報告的學生作品。對於希望通過閱讀這份成果集來統一行業認知標準的讀者來說,這種風格的巨大差異反而造成瞭理解上的障礙。如果能對所有來稿進行一次統一的、嚴格的語言潤飾和學術規範統一,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目前的狀態是,讀者必須時刻調整自己的閱讀心境和專業詞匯庫來適應不同的章節,這無疑增加瞭閱讀的疲勞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