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重走長徵路(紅一方麵軍)
定價:200.00元
作者:田競、王嚮東、蘇北、杜麗英
齣版社:華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754625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是**部以“車轍印連起長徵路”的著作,書中給齣瞭詳盡的重走中央紅軍暨紅一方麵軍長徵路行駛路綫,使重走長徵路有瞭具體可行的操作性;作者以自駕重走的親身經曆〔重走起點為“長徵零公裏”福建長汀南山鎮鍾屋村(中復村),重走終點是陝西吳起鎮,其間經過瞭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雲南、甘肅、寜夏、陝西共12個省/市/自治區,行程二萬餘裏〕,寫下瞭開篇和尋訪長徵地137站、200餘處長徵遺跡/遺址/舊址所在地的詳實記載,再現瞭中央紅軍暨紅一方麵軍的長徵曆程。書中列舉瞭不少*手資料,挖掘鮮為人知的細節和故事,使本書更富史料價值。
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不僅走過瞭中央紅軍暨紅一方麵軍的長徵曆程,而且還先後走過瞭紅二方麵軍、紅四方麵軍、紅二十五軍的長徵曆程,即完成瞭重走四支紅軍隊伍長徵路全程的創舉,並先後齣版為《重走長徵路》全套5本書,本書為此套書之一。
內容提要
本書以中央紅軍暨紅一方麵軍的長徵路綫為基準展開撰寫,通過作者自駕,解決瞭“怎麼走,走多遠,到哪裏,看什麼(感受到什麼)”這些重走長徵路中*實際的問題。
本書創新性地給齣瞭詳盡的重走長徵路的具體路綫、路程(距離)、到達地點與所見長徵遺跡遺址、舊址現址及紀念館、展覽館、陳列館等。按照行駛路綫,即可一站一站、一個一個地點到達紅軍長徵經過的眾多地點。通過這些一站一站、一個一個地點間的行駛,停下來尋訪、參觀,迴顧曆史,不僅可以連起紅軍在長徵期間的曆程,還可以感受昔日先輩們的艱難睏苦和長徵的輝煌。
本書重點記敘瞭中央紅軍暨紅一方麵軍長徵途中重要的戰鬥地、宿營地、會議地、會師地以及渡口、雪山、草地等。
從書中可以品齣長徵路上的路綫轉摺及其曆史背景;可以迴顧長徵路上的戰役、戰果;可以看到長徵路上的雪山在哪裏,長徵路上的草地在哪裏等等。
書中記載瞭許多鮮有人去的地點,如《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發布地福建永安市石峰村(石豐村);“博古交權”的“雞鳴三省”(川、黔、滇)地;“四渡赤水”期間土城戰鬥(青杠坡戰鬥)*的指揮位置大埂上,中央政治局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星夜北上的會議地四川若爾蓋縣牙弄村,等等。
本書結構閤理,語言簡練,細節麯摺生動,配圖豐富,在較好地匯集長徵史實的同時,反映齣今日長徵路,有較強的可讀性。
這是一本相當完整記錄今日長徵路並能指引讀者重走長徵路的書,也是一部曆經80年的長徵沿途的近況的完整的普查,可謂後無來者,尤其是紅軍後代的重走長徵路更是難得。對今後的研究具有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對當今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材。
目錄
作者介紹
田競,中員,下鄉知青,退休軍隊高級工程師。父母親都是紅軍,姐弟重走長徵路中的二弟。2014年至2016年和幾位隊友自駕重走瞭四支紅軍隊伍六萬五韆裏長徵路全程,執筆寫下瞭《重走長徵路》全套5本書,並開辦著“重走長徵路”公共微信號,以“大龍”署名在公共微信號上和媒體上大量發錶重走長徵路文章。
王嚮東,中員,30年軍旅生涯,從事航天試驗計量保障工作。2014年重走瞭紅一方麵軍長徵路,2016年重走瞭紅二方麵軍長徵路。
蘇北,中員,退休公務員。現為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兒女聯誼會乾事。2014年開始自負使命,與老兵們結伴,自助自駕紅軍長徵路。
杜麗英,中員,20年軍旅生涯,退休於基層機關。2016年重走瞭紅二方麵軍長徵路及部分紅一方麵軍長徵路。
文摘
序言
這本《重走長徵路(紅一方麵軍)》實在是讓人感慨萬韆。讀完之後,我仿佛親身經曆瞭一次穿越時空的旅程,迴到瞭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書中的文字樸實卻充滿力量,對紅一方麵軍在極端艱苦條件下如何堅持信仰、如何相互扶持的描寫,深深地震撼瞭我。那種麵對絕境時的樂觀和堅韌,是現代人很難想象的。特彆是一些細節描寫,比如行軍途中的口渴難耐、食物的匱乏,都讓人心頭一緊。作者似乎非常深入地研究瞭當時的史料和口述,使得整個敘事既有宏大的曆史背景,又不失個體命運的細膩描摹。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繪重大事件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冷靜和客觀,沒有過多的渲染,卻讓讀者自己去體會曆史的沉重與偉大。閤上書本,我久久不能平靜,深思良久,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是多麼來之不易。這本書不隻是一本曆史記錄,更是一堂生動的精神教育課,它讓我們重新審視“信念”二字的真正分量。
評分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本來隻是抱著瞭解曆史的好奇心,沒想到完全被情節所吸引住瞭。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張弛有度,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乏味。它不像某些嚴肅的曆史著作那樣堆砌著密密麻麻的人名和日期,而是非常注重“講故事”,將那些宏大的戰略部署巧妙地融入到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命運和具體行軍的片段中。比如,書中對某次關鍵渡河戰役的描述,緊張感簡直要穿透紙麵,讓人手心冒汗。作者的文筆非常具有畫麵感,我能清晰地“看”到雪山草地那令人絕望的景象,以及戰士們在飢餓和疲憊中互相攙扶前行的身影。更難得的是,它並沒有將曆史人物臉譜化,而是展現瞭他們在壓力下的掙紮、人性光輝的閃現,以及普通人在偉大曆史洪流中的選擇。讀完後,我感到一種由內而外的敬佩,這不僅僅是對軍事奇跡的贊嘆,更是對人性光輝的禮贊。
評分說實話,我很少能對一本非虛構類書籍産生如此強烈的代入感。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有一種沉靜的力量,沒有誇張的辭藻,卻字字珠璣,直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它成功地捕捉到瞭那個時代特有的那種混閤著悲壯與希望的情緒基調。在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反復思考書中所描述的抉擇: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是什麼支撐著他們繼續嚮前?作者在描述艱苦卓絕的自然環境時,用詞精準而富有感染力,讀者仿佛能感受到刺骨的寒風和稀薄的空氣。特彆是對紅一方麵軍內部思想交流和政治學習的側寫,展現瞭精神力量如何成為他們最可靠的武器。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是記錄曆史,更是激活曆史,讓曆史中的精神財富在今天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精妙,它不是簡單的綫性時間敘事,而是穿插瞭許多側麵描寫和環境烘托,使得長徵的復雜性和殘酷性得到瞭立體化的呈現。我注意到作者在處理一些重大曆史轉摺點時,引用瞭大量的原始資料和當事人的迴憶,這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信度和厚重感。與其他同類主題的作品相比,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似乎更關注行軍過程中那些“隱形”的細節——比如後勤保障的巨大挑戰、不同部隊間的協調配閤,以及如何在極端環境下維持隊伍的組織性。這種全景式的視角,讓我對整個長徵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揭開曆史的一層麵紗,總有新的感觸湧上心頭。這本書無疑是為那些想深入瞭解這段曆史,而非僅僅停留在教科書層麵描述的讀者量身打造的佳作。
評分這是一本需要用心去閱讀的書,它提供的不僅僅是事實,更是一種體驗和反思。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全書的布局上,巧妙地平衡瞭宏觀敘事與微觀個例。書中對一些關鍵人物的命運描摹,雖然篇幅不長,卻極具感染力,讓我們看到瞭英雄光環背後,那些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讀到某些段落,我的呼吸都會不自覺地變得沉重,那是對犧牲的無聲緻敬。這本書讓我對“理想主義”有瞭更成熟的認識——它不是空談,而是通過最艱苦的實踐和最堅定的意誌鑄就的。它以一種近乎冷峻的真實感,展現瞭曆史的殘酷美學,提醒我們,真正的偉大往往誕生於最卑微的起點和最黑暗的時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