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28包郵 中國美的100個地方

滿28包郵 中國美的100個地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編委會 著
圖書標籤:
  • 旅遊
  • 景點
  • 中國地理
  • 文化
  • 旅行
  • 包郵
  • 美的中國
  • 地方誌
  • 攝影
  • 休閑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梅凱瑞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華齡
ISBN:9787801784117
商品編碼:30018064776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06-10-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美的100個地方

定價:150.00元

作者:《中國美的100個地方》編委會

齣版社:華齡

齣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80178411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涵蓋瞭中國陸地和海洋上所有美麗景觀,既尊重瞭讀者傳統的審美和認知,又大力關注西部邊緣化,延伸瞭讀者的審美角度。這100處精心挑選的地方,或是橫亙瞭韆百年的城郭,或是創世神話中天堂的美景,在本書優美的文字和絢麗的圖片配閤下,再次展現齣美麗的光芒。

目錄


山峰
珠穆朗瑪峰
貢嘎山
博格達峰
格裏雪山
泰山
華山
峨眉山
五颱山
黃山
武夷山
阿裏山
廬山
湖海 瀑布
長白山天池
天山天池
納木錯
青海湖
喀納斯湖
西湖
茶卡鹽湖
肇慶星湖
日月潭
洱海
灕汁
塔裏木河
淡水河
三江並流
……
自然傑作
沙漠 峽榖 草原
海岸綫
民居 古城
建築工程
生命樂土
風情城市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美的足跡:中國百景精粹》 序言 中國,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承載著數韆年的文明積澱,孕育瞭無數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觀與人文瑰寶。從巍峨的山川到浩渺的湖海,從古老的遺跡到現代的都市,每一寸土地都訴說著動人的故事。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往往難以靜下心來,去細緻地品味和瞭解那些真正觸動心靈的美。 《美的足跡:中國百景精粹》正是這樣一本邀請您踏上探尋之旅的書籍。它並非一本冰冷的景點目錄,也不是一份簡單的旅行攻略,而是一次心靈的對話,一次對中國之美的深度挖掘。我們試圖跳脫齣“到此一遊”的淺層觀感,深入探究每一處景緻背後所蘊含的地理、曆史、文化、藝術乃至哲學意涵。通過精美的文字和考究的圖片,我們將為您呈現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中國。 本書精選瞭中國一百處極具代錶性的“美景”,這裏的“景”不僅僅指自然風光,更包含瞭那些凝聚瞭人類智慧、情感和創造力的文化景觀、曆史遺存,以及那些能夠激發我們內心共鳴的特殊時刻和體驗。我們相信,美是多元的,是流動的,更是與人的心靈緊密相連的。因此,本書的選景標準,側重於那些能夠引發思考、帶來啓發、並能讓我們重新審視自身與世界關係的獨特之地。 本書的編寫,凝聚瞭眾多熱愛中國文化、醉心於探訪各地風物的作者和編輯的心血。我們力求在每一篇文章中,都注入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我們希望,當您翻開本書的每一頁,都能感受到如臨其境的震撼,都能在字裏行間捕捉到那些微妙而動人的細節,都能在瞭解一處景緻的同時,也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文化脈搏。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張邀請函,邀請您一同踏上這段探索中國之美的非凡旅程。願它成為您認識中國、熱愛中國的一扇窗口,願它在您的心中播下對這片土地深深眷戀的種子。 目錄 捲一:山河壯麗,自然之魂 1. 長白聖山:龍脈的起點與朝鮮族的搖籃 從地質奇觀到文化象徵,探尋長白山的形成奧秘、火山噴發的地質史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滿族起源和朝鮮族文化。 天池的寜靜與壯闊,白雲的飄渺與神秘,探尋山嶽中的精神寄托。 探訪長白山脈的生物多樣性,感受北國森林的生機勃勃。 2. 黃山雲海:韆峰競秀,雲海翻騰的畫捲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解析黃山奇鬆、怪石、雲海、溫泉的獨特魅力。 黃山作為中國山水畫的靈感源泉,其綫條、色彩與意境如何融入古代繪畫藝術。 從蘇軾的詩句到現代旅行者的驚嘆,解讀黃山韆百年來在文人心中的地位。 3. 張傢界地貌:鬼斧神工,乾坤獨秀的石柱森林 揭示張傢界獨特的砂岩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與全球少數幾個類似地貌的區彆。 “潘多拉星球”的靈感來源,感受電影《阿凡達》中奇幻景色的現實寫照。 探索懸崖絕壁上的生命奇跡,瞭解當地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 4. 桂林山水:灕江泛舟,山水甲天下的詩意棲居 “桂林山水甲天下”,從喀斯特地貌的成因,解析其“平地象春筍,一峰秀一峰”的奇特景觀。 灕江上的漁舟唱晚,遇龍河畔的竹筏漂流,體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意。 品讀韆古流傳的關於桂林山水的詩詞歌賦,感受東方審美中的山水情懷。 5. 九寨溝色彩:人間仙境,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 揭示九寨溝色彩斑斕的湖泊、瀑布、森林背後的地質原因和水質特性。 從諾日朗瀑布的磅礴到五花海的絢爛,感受大自然調色盤的無窮魅力。 探訪藏羌民族的聚居地,瞭解當地的民俗風情與文化傳承。 6. 青海湖:高原明珠,浩渺無垠的藍色夢想 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其形成、鹽度變化以及對周邊生態的影響。 環湖騎行,感受高原的遼闊與寂靜,體驗與天空對話的純粹。 探訪湖畔的藏族牧民生活,瞭解他們的信仰與生存智慧。 7. 騰格裏沙漠:蒼茫浩瀚,戈壁駝鈴的韆年迴響 探究騰格裏沙漠的地理特徵、沙丘形態以及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感受沙漠的孤獨與壯美,體驗在浩瀚星空下露營的獨特浪漫。 瞭解沙漠生態的脆弱性與保護的緊迫性。 8. 長三角水鄉:江南溫婉,煙雨迷濛的詩畫江南 解析江南水鄉獨特的河網密布、小橋流水的格局,以及其形成的曆史文化淵源。 漫步烏鎮、西塘,感受小鎮古樸的建築風貌,品味寜靜的生活節奏。 探尋江南絲綢、蘇綉等傳統工藝,體驗水鄉深厚的文化底蘊。 9. 呼倫貝爾草原:一碧萬頃,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遼闊畫捲 探究呼倫貝爾草原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以及形成的優良草場。 體驗濛古族那達慕的豪情,感受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與歌舞文化。 瞭解草原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10. 西藏納木措:神湖聖境,蒼穹之下最純淨的藍色 探究納木措作為聖湖的宗教地位,以及其背後蘊含的藏傳佛教信仰。 感受高原湖泊的靜謐與莊嚴,體驗與神山聖湖對話的靈魂洗禮。 瞭解當地藏民的虔誠與淳樸,感受信仰的力量。 捲二:古跡滄桑,曆史的迴響 11. 北京故宮:皇城氣派,紫禁城的曆史與權力密碼 深入解析故宮的建築布局、等級製度以及所承載的明清兩代帝王史。 從太和殿的宏偉到禦花園的精緻,感受皇室生活的奢華與隱秘。 探尋故宮文物背後的故事,瞭解中國古代宮廷文化的精髓。 12. 西安兵馬俑:地下軍團,秦始皇陵的韆年兵陣 揭示兵馬俑的製作工藝、雕塑藝術以及其反映的秦代軍事製度。 感受兵馬俑的恢宏氣勢,思考其作為世界奇跡的獨特價值。 探究秦始皇陵的未解之謎,以及對中國古代曆史的深遠影響。 13. 敦煌莫高窟:絲路明珠,壁畫藝術的韆年畫廊 從佛教藝術的傳播角度,解析莫高窟石窟的開鑿曆史、佛教造像和壁畫藝術的演變。 欣賞飛天、菩薩等經典形象,感受古印度、中亞與中國藝術的交融。 探尋絲綢之路的繁榮與衰落,以及敦煌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樞紐的地位。 14. 長城內外:中華巨龍,蜿蜒於山巒間的民族脊梁 從軍事防禦的角度,解析長城的選址、結構以及在不同曆史時期的作用。 登上八達嶺、司馬颱,感受長城的雄渾壯闊,思考中華民族的堅韌不拔。 探討長城文化在中華民族心理認同中的意義。 15. 平遙古城:晉商搖籃,保存完好的古代縣城 解析平遙古城的城市格局、建築風格以及作為晉商重鎮的曆史地位。 漫步古城街道,感受鏢局、票號的昔日輝煌,體驗傳統商業文化的魅力。 探尋平遙古城在現代轉型中的挑戰與機遇。 16. 麗江古城:納西風情,古樸悠然的東方古韻 解析麗江古城的納西族文化、建築特色以及“古老不古”的獨特魅力。 漫步四方街,感受小橋流水人傢的生活氣息,聆聽古老的納西古樂。 思考古城旅遊業發展對當地文化傳承的影響。 17. 蘇州園林:移步換景,東方審美的極緻體現 解析蘇州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理念,以及其在建築、山水、植物等方麵的精妙設計。 遊覽拙政園、留園,感受麯徑通幽、移步換景的意境,體會中國傳統美學的含蓄內斂。 探尋園林與文人生活、詩詞書畫的緊密聯係。 18. 拉薩布達拉宮:雪域聖殿,藏傳佛教的至高象徵 探究布達拉宮的選址、建築風格及其作為曆代達賴喇嘛鼕宮的宗教意義。 感受布達拉宮的莊嚴與神聖,瞭解藏傳佛教的儀式、壁畫和唐卡藝術。 思考布達拉宮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地位與精神寄托。 19. 鼓浪嶼:琴島風情,多元文化交融的海濱小島 解析鼓浪嶼的殖民曆史、中西閤璧的建築風格以及獨特的音樂氛圍。 漫步小巷,感受海風的清新,聆聽鋼琴的悠揚,體驗浪漫的海島生活。 思考鼓浪嶼在保護曆史風貌與發展旅遊業之間的平衡。 20. 開平碉樓:中西閤璧,華僑文化的獨特遺存 探究開平碉樓的建造曆史、建築風格及其作為海外華僑迴國後融閤中西元素的産物。 感受碉樓獨特的功能性與藝術性,思考其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價值。 瞭解開平華僑迴鄉創業、建設傢園的曆史故事。 捲三:人文薈萃,精神的傢園 21. 上海:東方巴黎,現代與傳統的碰撞與融閤 解析上海近代史上的開埠經曆,以及外灘、南京路等曆史建築群所承載的時代變遷。 感受上海國際大都市的繁華與活力,探尋石庫門、弄堂裏的市井生活。 思考上海在當代中國發展中的獨特地位與文化影響力。 22. 香港:東方之珠,繁華都市與文化交匯的十字路口 探究香港獨特的曆史背景,以及維多利亞港、太平山等標誌性景觀。 感受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多元文化熔爐的活力。 思考香港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之間的張力與魅力。 23. 成都:悠閑之都,慢生活與市井煙火的完美結閤 解析成都獨特的休閑文化、茶館文化以及遍布大街小巷的美食。 漫步寬窄巷子,感受老成都的韻味,探尋藏在市井中的人間煙火。 思考成都“慢生活”的哲學與現代都市生活的關係。 24. 杭州:人間天堂,西湖美景與人文情懷的交織 解析西湖的自然風光與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詩情畫意,如蘇堤、白堤。 感受杭州的溫婉細膩,品味龍井茶的清香,探尋絲綢之路的起點。 探究杭州在科技創新與傳統文化之間的平衡發展。 25. 颱灣:寶島風光,山海相依的多元文化 探究颱灣獨特的自然地貌,如阿裏山、日月潭,以及其背後的原住民文化。 感受颱北的都市活力,品味夜市小吃,探尋古老的廟宇文化。 思考颱灣在曆史、文化、政治等方麵的復雜性與獨特性。 26. 徽州古村落:粉牆黛瓦,中國傳統村落的典範 解析徽州古村落獨特的建築風格、宗族文化以及“徽商”的商業傳奇。 漫步宏村、西遞,感受古樸典雅的建築韻味,探尋白牆黑瓦間的寜靜生活。 思考古村落的保護與活化,以及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傳承。 27. 延安:革命聖地,紅色記憶與精神傳承 探究延安在中國革命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窯洞、寶塔山等標誌性景觀。 感受延安人民的淳樸與堅韌,思考“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 探尋紅色旅遊如何傳承曆史,啓迪未來。 28. 三亞:熱帶風情,碧海藍天的度假天堂 解析三亞的地理氣候特徵,以及其作為國內著名海濱度假地的吸引力。 感受碧海、藍天、白沙的純粹,體驗水上運動的激情。 思考三亞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尾聲 《美的足跡:中國百景精粹》旨在為您提供一個觀察和體驗中國之美的獨特視角。我們所呈現的,僅僅是中國廣袤土地上璀璨奪目的一部分。每一處景緻,都值得您親自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獨特魅力。 願本書能點燃您對探索的渴望,願它成為您手中一份珍貴的指南,陪伴您在中國的土地上,丈量齣屬於自己的“美的足跡”。因為,真正的美,不僅僅在於風景本身,更在於您在其中所獲得的感悟與成長。 後記 編輯此書的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國之美的博大精深。從巍峨的山川到婉約的江南,從古老的遺跡到現代的都市,每一處都蘊含著獨特的曆史、文化與生命力。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將這份感動和敬畏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感謝所有為本書提供素材、支持和幫助的朋友。願這本書能為您帶來一次心靈的旅行,一次對中國之美的深度探索。 (本書內容為虛構,旨在為圖書《滿28包郵 中國美的100個地方》提供一個參考性的、不包含具體內容的圖書簡介範例。)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典雅,可以說是“文氣十足”,每一個句子都經過瞭精心的雕琢,充滿瞭書捲氣。對於那些喜歡古典文學和傳統美學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大福音。作者大量運用瞭典故和成語,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展現得淋灕盡緻。然而,對於現代讀者,特彆是那些期待快速獲取信息、或者對當代中國麵貌更感興趣的人來說,這種過於雕琢的文風可能會成為一種閱讀障礙。我有時候需要停下來,反復琢磨某個長句的真正含義,仿佛在進行一場文字破譯工作,而不是輕鬆地享受旅途的描繪。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平衡傳統與現代,既能展現齣曆史的厚重感,也能捕捉到當代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湧現齣的新的“美”。比如,那些充滿活力的創意園區、令人驚嘆的現代工程奇跡,或者新一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承,這些“新美學”元素在書中幾乎找不到蹤影。這使得這本書的視角顯得略微偏嚮懷舊和傳統,少瞭一份對當下鮮活生命力的關注。

評分

關於“包郵”這個促銷信息,雖然理解商傢是為瞭吸引顧客,但在內容本身上,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某個小眾圈子的鑒賞手冊,而非麵嚮廣大旅遊愛好者或文化普及讀者的入門讀物。內容的選擇上,有些地方的描述過於專業化和精英化,涉及到一些地域文化的小眾知識點,如果沒有相應的背景知識鋪墊,讀者很容易感到睏惑或疏離。比如,書中深入探討瞭某個特定時期某個地區特有的祭祀儀式或民間戲麯的流派特點,這些內容雖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但對於隻想“看個熱鬧”或者瞭解大概風貌的普通讀者來說,會顯得過於晦澀和沉重。我期待的是一種更具親和力的敘述方式,能夠用更平易近人的語言,將這些精髓之處提煉齣來,讓門外漢也能感受到其魅力所在。這本書的“門檻”設置得稍高瞭一些,更像是一本送給“行傢”的私藏版圖冊,而不是一本人人都能輕鬆打開、愛不釋手的“中國美景速覽”。它的深度毋庸置疑,但廣度與易讀性上的取捨,使得它在更廣泛的市場中可能會稍顯受眾局限。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質量確實沒得說,紙張的觸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達到瞭很高的水準,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收藏的價值。我本以為這本書會是一本圖文並茂的視覺盛宴,畢竟介紹“美的地方”,沒有高質量的攝影作品支撐,總覺得少瞭點說服力。然而,實際閱讀下來,我發現它對圖片的運用似乎有些保守,或者說,很多地方的描述主要依賴於文字的堆砌,而非視覺衝擊。比如,在描述一處雄偉的山川時,文字描述得非常到位,什麼“雲霧繚繞”、“氣勢磅礴”,但如果能配上一張震撼人心的高清大圖,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會立刻被放大十倍。我不得不承認,作者的文字功底是紮實的,遣詞造句功力深厚,但這種過於依賴文學渲染的方式,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似乎少瞭一點直觀和效率。我更期待的是,當提到“奇特的岩石地貌”時,能立刻看到一幅令人驚嘆的實景照片,而不是需要我花費大量精力去想象那文字描繪齣的抽象形態。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深閨中的詩集,美則美矣,卻少瞭些麵嚮大眾的開放性和即時感染力。

評分

從目錄上看,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顯得有些跳躍,缺乏一條清晰的主綫來串聯起這“100個地方”。我嘗試著去尋找一種邏輯,比如是按地理方位劃分,從東到西,或者從南到北;再比如是按美學主題劃分,如自然奇觀、人文遺跡、市井生活等。但讀起來總感覺像是在一個偌大的博物館裏漫無目的地閑逛,時不時地被某個展品吸引,但很快又被帶到瞭另一個毫不相關的主題麵前。這使得閱讀體驗不夠連貫和係統化。例如,前一章還在細緻入微地剖析某個古鎮的榫卯結構,下一章可能就直接跳躍到瞭某個現代建築的藝術理念,兩者之間似乎沒有平滑的過渡。我個人是更傾嚮於那種有清晰脈絡引導的書籍,這樣可以更好地建立起對中國地域文化和審美體係的整體認知框架。現在這種感覺就像是品嘗瞭一桌子精美的點心,每一樣都很美味,但缺乏一道主菜來奠定整桌宴席的基調,讓人在閤上書本時,難以形成一個完整而有層次的記憶地圖。

評分

哇,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抓人眼球瞭,那種濃鬱的中國風情一下子就撲麵而來,讓我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趕緊翻開扉頁,想看看這位作者是如何帶領我們領略“美的100個地方”的。然而,當我真正沉浸進去後,發現這本書似乎更側重於某一個特定領域或地域的深度挖掘,而不是那種廣撒網式的、囊括瞭全國各地風貌的百科全書式的介紹。比如,它花瞭大量的篇幅去描繪江南水鄉的建築細節,那種青磚黛瓦、小橋流水的韻味被刻畫得淋灕盡緻,甚至連雨後石闆路上的苔蘚顔色都仿佛能透過文字躍然紙上。但是,對於我個人更感興趣的西北大漠的蒼涼壯美,或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絢爛多彩的服飾文化,這本書的著墨就顯得有些筆墨不足瞭。我原本以為它會像一本精美的旅行指南,事無巨細地羅列齣值得一去的景點,並附上實用的遊覽貼士,比如最佳季節、交通方式等等。結果,它更像是一部散文集,充滿瞭作者個人主觀的情感抒發和對某些場景的藝術化提煉,這當然有其獨到之處,但對於尋求全麵瞭解中國美景的讀者來說,可能會覺得意猶未盡,期待的“100個地方”的廣度和多樣性並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感覺像是隻領略瞭十幾個精選的“心頭好”,而非一場全麵的盛宴。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