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廣東美的鄉村
定價:38.00元
作者:史良潔
齣版社:廣東旅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06539149
字數:150000
頁碼:25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裊裊炊煙,幽幽古徑,暮色四閤,月影依依……如此詩意棲居的鄉村記憶,仿佛疏離我們已經很久、很遠,讓我們牽手畫中,去心靈*深處尋覓那份純靜婉約的*美迴眸…… 廣東省旅遊局全力打造!2000餘萬人次網絡、短信投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深圳報業集團等數十傢主流媒體參與、旅遊專傢品鑒,60個*適閤自駕遊好去處!
廣東省旅遊局全力打造,2000餘萬人次網絡、短信投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深圳報業集團等數十傢主流媒體參與計算方法專傢品鑒。
《廣東*美的鄉村》也是一部為自駕遊愛好者準備的旅遊書籍。書中集閤瞭交通、住宿、地方美食等豐富詳實的信息,圖文精美,它將帶著讀者遊遍廣東,尋訪久違的詩意棲居鄉村記憶,收藏一份純淨婉約的美麗情懷。
內容提要
現在,廣東擁有瞭自己心目中60個“廣東美的鄉村”,世界擁有瞭一個全世界美麗的村落——“開平碉樓與村落”。讀者可以伴隨《廣東美的鄉村》踏著秀山麗海間留下的客傢和潮汕人的足跡,探尋那延伸到大海的世外桃源,在繁華都市的心靈守望之地去尋夢南越古國、梅關古道。
《廣東美的鄉村》詳細介紹瞭今年6月28日申遺成功,被聯閤國世界遺産專傢高度評價為“全世界美麗的村落”的“開平碉樓與村落”;800年來靜靜隱身於繁華廣州市番禺區的高樓林立現代建築中、雕梁畫棟的沙灣古村;被譽為“嶺南僑宅”、潮汕小“故宮”的汕頭市澄海區前美村陳慈黌故居;參照典型客傢圍龍屋結構,在青山綠茶中建成氣勢恢弘圍龍大酒店的雁南飛茶田度假村,靈秀超然;驚現於肇慶市懷集縣橋頭鎮的世外桃源村,與世隔絕,景色絕美,人們驚嘆它竟然與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如齣一轍;明清時代稱為“東方威尼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重要港口、宋代古沉船“南海一號”發現地的陽東縣東平鎮大懊村,幽靜秀麗;村中一格修築有男巷女巷、科舉考中舉人以上280多人的江門恩平歇馬舉人村,田園風光旖旎;飄在雲中的深圳龍崗區半天雲村,空靈曼妙;1933年,大文豪巴金寫下《鳥的天堂》而美譽世界的新會小鳥天堂,萬韆鷺鳥齊飛,蔚為壯觀;全國以農業經濟為主又保持集體所有製仍承襲“人民公社”體製的中山市南朗鎮崖口村,純樸自然;綿延100裏的翠綠竹海、奔瀉溪流、幽深林源、山花雲海等調製成百裏攝影長廊的清遠連州市瑤安村,風景如畫;嶺南客傢人祖居地、“廣東巷”之譽的韶關珠璣村,韆年默默守望……這些現代和傳統並存,散落在廣袤山間田野中的60個美麗村落,是中西文化相融的廣府風、客傢情、潮汕韻、南海潮、白越神等嶺南*特色旅遊資源。
《廣東美的鄉村》也是一部為自駕遊愛好者準備的旅遊書籍。書中集閤瞭交通、住宿、地方美食等豐富詳實的信息,圖文精美,它將帶著讀者遊遍廣東,尋訪久違的詩意棲居鄉村記憶,收藏一份純淨婉約的美麗情懷。
目錄
作者介紹
史良潔,就職於深圳報業集團。曾任《深圳商報》旅遊版主編,《遊遍天下》雜誌社總經理。積極參與瞭“2006,尋找廣東美的鄉村”大型活動和“2006,尋找·保護廣東美的古村落”大型攝影比賽的策劃、組織以及宣傳等工作。
文摘
序言
我必須要承認,書中對某些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描述是詳盡的,比如水利灌溉係統的升級換代,或者光縴網絡鋪設的進度報告。如果我是一名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生,這或許能提供一些參考案例。但從一個渴望瞭解“鄉村”的讀者角度來看,這本書幾乎把“人”這個主體給邊緣化瞭。它更關注的是“物”的流轉和“係統”的運行效率。我找不到任何關於鄉村教育現狀的深入探討,沒有關於留守兒童心理狀態的側寫,甚至連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的訪談都沒有。那些描繪鄉村“美”的篇章,似乎都是在設定一個理想化的模型,然後用這些硬指標去套用。這種缺乏對個體生命體驗關注的寫作,使得整本書的基調顯得異常單薄和缺乏厚度。它更像是一份技術手冊,而非文學或紀實作品。那些被稱贊為“美”的鄉村,在書中看起來像是被精心維護的樣闆房,失去瞭居住的痕跡和生活的溫度。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有點懵,這書的標題和內容之間是不是存在某種……信息錯位?《滿28包郵 廣東美的鄉村》,聽起來多像一本美食導購或者旅遊攻略啊,想象中應該有很多那種“隻有本地人纔知道”的私藏小店,或者那種隻有在特定季節纔能嘗到的時令農産品。我甚至腦補瞭作者是如何蹲在田埂上,頂著烈日,隻為拍到一顆最飽滿的荔枝,或者如何耐著性子聽一個老奶奶講述她年輕時如何用最簡陋的工具製作齣驚艷味道的糕點。但是,書的內裏,卻更像是一本關於某種建築風格演變的學術論文摘要閤集。它用瞭很多生硬的專業術語來描述“嶺南建築的地域適應性”,比如“抬梁式木構架的優化結構分析”這類內容。我能理解研究的嚴謹性,但對於一個被標題誘惑進來的普通讀者來說,這簡直是災難性的體驗。書裏討論的那些“美”,是冷冰冰的幾何比例和材料學分析,完全沒有觸及到“美”在生活中的具體投射——比如一扇斑駁的木窗後透齣的夕陽,或者院子裏晾曬的衣物留下的生活痕跡。如果要看學術報告,市麵上有很多更專業的書籍可以選擇,我期待的鄉村生活氣息,在這裏徹底蒸發瞭。
評分這本《滿28包郵 廣東美的鄉村》的書,我本來是衝著名字裏那股子煙火氣和地域特色去的,想著能看到一些關於廣東鄉村的變遷、風土人情,甚至是一些隱藏在巷子裏的美食秘籍。畢竟“滿28包郵”這種字眼,自帶一種淘寶式的親切感和實用性,讓人期待它能像一本活地圖或者一本田野調查的速寫本。然而,當我翻開書頁,一股濃重的……嗯,怎麼說呢,像是一份過於官方的宣傳冊的味道撲麵而來。我期待的那些泥土芬芳、村民間的傢長裏短、老屋上的青苔紋理,通通沒有找到。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關於某個特定時期農業政策的解讀,以及一些看起來非常標準的、套話連篇的“新農村建設成就展示”。比如,書中花瞭足足一個章節來詳細闡述某種化肥的使用效率,配圖是那種光綫過於充足、人物笑容幅度過大的集體照,讓人感覺仿佛置身於一場精心編排的成果匯報會。那些本該鮮活的鄉村麵孔,在這裏被抽象成瞭“建設者”和“受益者”的符號。如果我想要瞭解這些村莊的過去,這本書提供的曆史信息是碎片化且斷層的,它隻展示瞭“現在”和“應該有的未來”,對中間那些掙紮、矛盾和真實的生活細節避而不談。對我而言,這更像是一份關於某個旅遊區的樣闆介紹,而不是一本深入人心的鄉村觀察手記。我希望讀到的是深入骨髓的“人情味”,而不是這種高高在上、完美無瑕的“形象工程”記錄。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大概是我讀過最令人抓狂的一種瞭。它不是平鋪直敘,也不是跌宕起伏,它更像是在一個固定的頻率上,機械地重復著幾個核心論點,但論證過程卻異常空泛。我花瞭很大力氣去尋找那些能讓我産生共鳴的情感錨點,比如一個感人至深的傢庭故事,或者一次令人拍案叫絕的民間智慧展示。比如,它提到瞭一個叫“三丫頭”的傳統節日活動,我非常期待能看到這個節日的具體流程、參與者的服飾、祭祀的細節,以及這個節日如何在現代社會中被重新詮釋。然而,書中對“三丫頭”的描述隻有寥寥數語,重點全放在瞭政府如何“成功舉辦”瞭本年度的文化推廣活動上,強調瞭參與人數和媒體報道的覆蓋率,卻完全剝離瞭活動本身的文化內涵和民眾情感寄托。讀完一個章節,我感覺自己就像在聽一個機器人背誦新聞稿,信息量似乎不小,但核心的情感和經驗價值卻被完全過濾掉瞭。這種疏離感,讓我很難真正沉浸到廣東鄉村的“生活”之中。
評分最讓我感到睏惑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竟然是如此的——“輕飄飄”的。盡管它試圖討論一些嚴肅的社會議題,比如傳統手工藝的失傳或者青壯年勞動力外流的問題,但它的處理方式卻極其的錶麵化和“安全”。仿佛作者生怕觸及到任何可能引起爭議或需要深度剖析的灰色地帶。例如,在談到傳統曬鹽技藝麵臨的睏境時,書中隻是簡單地總結為“市場競爭加劇,技術更新換代迫在眉睫”,然後迅速轉嚮推廣新型鹽業生産綫的積極作用。我期待的是那種帶有批判性或深刻反思的筆觸,去挖掘這種失傳背後的社會結構性原因,去描繪那些手藝人眼神中的無奈與堅守。但這本書選擇瞭一條最平坦的路,用一種幾乎是鼓勵性的、略帶說教的語調,將復雜的問題輕易帶過。這種對深度挖掘的規避,讓整本書讀起來像一杯加瞭太多水的白開水,雖然解渴,但毫無迴味。它成功地描繪瞭“廣東美的鄉村”的錶象,卻完全錯失瞭描繪其靈魂的機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