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行走戈壁:七旬老夫妻的生命赞歌
定价:36.80元
作者:(新西兰)塞耶
出版社:龙门书局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088403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2001年,63岁的女性探险家海伦塞耶,在74岁的丈夫比尔的陪伴下,牵着两头骆驼Tom和Jerry,冒着极为严酷的高温,徒步81天,行走2600公里,穿越过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戈壁沙漠,完成了她的终生梦想。
尽管海伦在车祸中受伤的腿还没有痊愈,尽管在旅途中遭遇了猛烈的沙尘暴,沙漠脱水和犯,以及无处不在的可怕蝎子,但在81天的时间里,他们仍然努力地在恶劣的环境中前行,穿越过地球上*荒无人烟的地带。没有赞助商,没有后援支持,没有无线电通讯,他们的旅程是纯粹的探索和发现。
幸运的是,勇敢的海伦在63岁高龄,为我们做出了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表率,她与74岁的丈夫比尔一起为读者再现了2600公里的艰难旅程。这本旅行日志讲述的故事惊险刺激,扣人心弦,即使乔恩克拉考尔(JonKrakauer)和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的粉丝也定会着迷。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内容提要
2001年,63岁高龄的探险家Helen实现了她一生的梦想—穿越蒙古戈壁沙漠。陪同她的是74岁高龄的丈夫Bill和两只骆驼Tom和Jerry。在126度的高温下,徒步2600公里,遇到过猛烈的沙暴,脱水,,和无处不在的蝎子。60多天里,尽管Helen在车祸中受伤的腿没有完全痊愈,仍然努力在恶劣的环境中前行。没有赞助商,没有支持团队,没有无线电通讯,Helen的旅程纯粹是一个发现和冒险的过程。书中还沿途介绍了游牧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千年来,他们如何在戈壁上繁衍生息,并教育人们,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劲,都要以乐观勇敢的心态泰然处之。
目录
序言:梦想
1 戈壁
2 沙尘暴
3 峡谷
4 审问
5 野生动物
6 寂静
7 干渴
8 冰
9 好客
10 新娘
11 朋友
12 犯
作者介绍
HelenThayer曾经走访过地磁北极,在阿拉斯加州与狼群为伴,在河上漂流,徒步闯过撒哈拉沙漠,曾代表3个国家参加田径比赛。被国家地理评为20世界北大的探险家之一,担任“探险教室”项目主席,出版过多本探险类丛书。
THE MOUNTAINEERS BOOKS,是The MountaineersClub旗下的非盈利性出版机构,成立于1906年,主要致力于户外和野外探险以及环境保护。
文摘
序言
这本小册子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质朴又充满力量的感觉,从拿到手的那一刻就扑面而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不是那种空泛的说教,而是从细微之处着笔,勾勒出个体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温情。装帧设计上,虽然谈不上多么华丽,但却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沉稳感,让人愿意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去品味。我记得翻到某一章时,作者描绘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场景,但正是这个场景,让我感受到了那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共鸣,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氛围之中,呼吸着同样的空气。这种叙事能力,实在令人佩服,它没有刻意去拔高主题,而是将宏大的生命议题,巧妙地融入到最寻常的烟火气里。全书读下来,留下的不是震撼,而是一种温暖而持久的回味,像冬日里的一杯热茶,熨帖人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厚重而轻盈”的奇妙结合。它讲述的可能是深刻的人生课题,但表达方式却异常轻盈,仿佛看透了许多事情之后,只剩下云淡风轻。作者的语言风格成熟稳健,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定从容。我注意到书中对于“选择”与“接纳”的探讨,非常富有哲理思辨的意味,但它又巧妙地隐藏在日常的叙述之下,不显说教。这种高明的叙事技巧,使得即便是不太关注深层哲理的读者,也能在故事的流淌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发。读罢全书,我最大的感触是,真正的生命赞歌,不在于追求轰轰烈烈,而在于能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葆有一份对生活最初的热爱和敬畏。这是一种非常积极、温暖且极具启发性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现场感”。它不是那种经过过度雕琢,失去了本真味道的文字。我仿佛能听见那些生活场景中的声响,感受到那些经历过的风霜雨雪。作者的笔触细腻却不拖沓,总能在关键时刻点到为止,将留白的空间交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填补。这种留白,恰恰是高明之处,它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在自己的生命经验中找到投射点,从而深化阅读体验。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对环境的描摹,那种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捕捉,显示出一种长久以来与土地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读完之后,我甚至有点想要放下手中的电子设备,去户外走走,去感受那种没有被城市喧嚣完全吞噬的宁静。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慢行”,是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抵抗。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类题材并不抱有太高的期待,总觉得可能少了一些现代文学追求的那些所谓的“新颖结构”或者“颠覆性视角”。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其真诚。作者似乎完全没有顾虑到读者的预设,只是忠实地记录和抒发,这种近乎自白式的坦诚,反而构建了一种强大的感染力。文字的节奏感掌握得非常好,时而舒缓如溪流,时而又陡然加快,仿佛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那股不屈的暗流。特别是其中关于时间流逝的探讨,那种带着岁月沉淀的豁达,让人在对比自己当下生活的匆忙与焦虑时,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反思。我发现自己读得很慢,不是因为内容晦涩,而是因为每一个段落都值得咀嚼,去体会其中蕴含的岁月痕迹和人生智慧。
评分我通常不太喜欢过于“感性”的叙事,总觉得容易流于表面。但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处理情感的方式非常克制,但力量却异常强大。它没有使用大开大合的煽情手法,而是通过精确的细节和冷静的叙述,让情感自然地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直接的呐喊更具穿透力。我特别佩服作者在构建人物形象时的立体感,即便是那些配角,也都有着清晰的性格轮廓和存在的意义。阅读过程中,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些画面,那些画面不是由文字直接描绘的,而是作者提供的线索激发出来的“二次创作”。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阅读体验——文本作为媒介,成功地激活了读者的内在创造力,让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和再创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