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司機專用中國交通地圖集
定價:40.00元
作者:蔡英紅
齣版社:學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507716429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全國已建成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交通運輸網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路建設事業取得瞭巨大成就。2002年全國鐵路營業曆程達7.19萬公裏,客運量達105606萬人次,貨運量達204246萬噸。全國公路總量及技術結構發生瞭很大變化,以高速公路為代錶的高等級公路發展迅速,縣鄉公路快速增長。到2002年底,全國公路總裏程已達到176.52萬公裏,其中高速公路2.51萬公裏 ,公路密度17.5公裏/百平方公裏。
內容提要
全國民用汽車達2053萬輛,其中私人汽車969萬輛。截止2002年底,中國公用網固定電話局用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2.84億門,固定電話用戶達2.14億戶;移動電話用戶達到2.1億戶;全國總的電話普及率達到33.7%,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16.19%;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用戶規模居世界第二位。 凡是想到而又可能做到的,都在圖冊中體現瞭。希望這本圖冊,能成為您的稱職的導遊,為您自助旅遊做好參謀,幫您排除自助旅遊中的種種睏難。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對現代技術發展史抱有濃厚興趣的人,我花瞭很長時間研究這本書中那些關於道路變遷的插圖和曆史照片的對比部分。盡管它沒有提供具體的技術參數,但通過時間軸的梳理,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中國基礎設施在過去幾十年裏所經曆的飛速發展和技術迭代。那些老舊的、手繪的路綫圖,與現代衛星影像的對比,簡直就是一部濃縮的工程奇跡記錄片。它讓我對“連接”這個概念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僅僅是地理上的連接,更是社會經濟脈絡的重新編織。那些被精確描繪齣的立交橋、隧道和跨海大橋,背後凝結瞭多少工程師的心血和無數個日夜的勘測工作,這本書雖然輕描淡寫,但你必須用想象力去填補那些宏大的敘事。它激發瞭我去探訪那些“工程奇跡”的衝動,去親眼看看那些書上描繪的宏偉結構是如何矗立在天地之間的。
評分我對這本冊子裏的色彩運用感到十分著迷。它似乎故意避開瞭那種過於鮮艷、引人注目的色調,而是偏愛使用一種低飽和度的、略帶復古感的色闆。無論是清晨薄霧中略顯灰濛濛的高速公路,還是夕陽下被染成橘紅色的收費站燈光,整體的色調都保持瞭一種沉穩和內斂。這種色彩處理,使得那些看似單調的道路景觀,也展現齣一種油畫般的質感和厚重感。我曾嘗試將書中的某些場景與我實際駕車時的感受進行比對,發現它捕捉到的,往往是那些在快速行進中容易被忽略的、稍縱即逝的色彩瞬間。這要求讀者必須慢下來,去感受環境光對物體錶麵的微妙影響,它成功地將“駕駛”這一動態過程,轉化為一種靜態的、可供審視的視覺藝術。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尤其是其外殼的觸感和翻頁時的聲響,都讓我聯想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那些精裝版的經典文學作品,這是一種刻意營造的懷舊情懷。它似乎在對抗當下數字閱讀的扁平化趨勢,堅持用實體書的物理屬性來增強讀者的體驗。我注意到,在一些關於區域性公路的介紹頁碼旁,印製著非常細小的、近乎隱形的注釋,這些注釋往往指嚮一些並不齣名的小鎮或曆史地標,這錶明編撰者並非隻關注主乾道,而是對整個路網的毛細血管都進行瞭細緻的考察和記錄。這種對“邊緣”的關注,讓我對這張“地圖”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功能層麵,而是上升到瞭對國傢地理肌理的深度剖析。它更像是一本寫給“路癡”的詩集,讓你在迷失方嚮時,也能找到美的慰藉。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一場對視覺層次的精妙把控。它沒有采用那種擁擠的信息堆砌方式,而是留齣瞭大片的留白,讓每一張圖片和每一個文字片段都有足夠的呼吸空間。這種剋製而又自信的布局,讓閱讀體驗變得極為舒適,眼睛不會感到疲勞。文字部分的撰寫風格非常內斂,它不直接對場景進行冗餘的描述,而是用一些極具畫麵感的短句,像詩歌的片段一樣嵌入在復雜的交通圖景之中。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特定路段時,常常會引用一些地方性的俗語或曆史典故,這種深挖地方文化底蘊的做法,使得這本書的文化厚度遠超一般的工具書。我甚至懷疑,這本書背後的團隊可能花費瞭數月時間,僅僅是為瞭打磨那些恰到好處的標點符號和段落間距。對於追求極緻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這本冊子提供的不僅僅是信息,更是一種對細節的緻敬。
評分這本畫冊,初見時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它並非那種傳統意義上的旅行指南,而更像是一本精心編排的視覺藝術品。裝幀考究,紙張的質感溫潤而厚重,拿在手裏有一種沉甸甸的信賴感。我尤其欣賞攝影師對光影的捕捉,那些日常的街景,在他們的鏡頭下,瞬間被賦予瞭故事性和詩意。車窗外的霓虹拉齣長長的光軌,濕漉漉的柏油路麵如同黑色的鏡子,反射著城市的喧囂與寂寥。書中對於不同城市麵貌的選取,體現瞭編輯團隊極高的品味和敏銳的觀察力,從南方水鄉錯落的黛瓦白牆,到北方工業重鎮鋼鐵森林的冷峻綫條,每翻開一頁,都是一次情緒上的切換。雖然這些圖片並不能直接指導我如何避開擁堵或者選擇最佳路綫,但它們無疑為漫長的駕駛旅程提供瞭一種絕佳的精神食糧,讓每一次啓程都帶上瞭一絲藝術鑒賞的儀式感。我常常在午後,泡一杯茶,細細品味其中一兩幅作品,感受那種“在路上”的獨特美學,這比任何導航提示都要來得熨帖人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