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作家的灵感宝库 小说写作创意全书 |
| 作 者: | 弗雷德.怀特 |
| 定价: | 68.00 |
| ISBN号: | 9787514220155 |
| 出版社: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8-2-1 |
| 印刷日期: | 2018-2-1 |
| 编辑推荐 |
| 想写小说但苦于没有创意?你需要有“奇思妙想”,也需要知道如何“点石成金”!冒险、征服、悬疑、成长、爱情、秘密、逃离、寻找……无论你想写什么题材,都能在这里找到灵感! ◎本书按故事原型和情境主题精细分类,轻松定位你感兴趣的故事线索,写出好故事并不难。◎20个常见的故事主题,2000 个奇妙的情节设置和故事场景,全面激发你的创造力。 |
| 内容介绍 |
| 灵感的汲取与释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扯到很多因素。但无论对哪一类型的写作者来说,“借鉴”与“外界刺激”都是激发灵感的有效方式。而这本《作家的灵感宝库》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灵感交换中心”,帮助写作者探索故事素材和写作创意。 本书是弗雷德·怀特结合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编纂的一部“灵感辞典”。冒险、征服、悬疑、爱情、成长、逃离、寻找……无论读者想写什么题材,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灵感。2000 个故事情境按照题材、类别详细分类,方便写作者随时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线索。同时,作者向读者提供了有效的写作建议,示范了以这些灵感素材为基础,个性化地创作出独特情节的方法。利用《作家的灵感宝库》这个无以伦比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丰富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创作灵感,突破灵感枯竭这一写作障碍。 |
| 作者介绍 |
| [美]弗雷德·怀特(Fred White),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博士毕业,现为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Santa Clara University)名誉教授。怀特在圣塔克拉拉大学担任了三十多年写作与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1997 年,他荣获路易斯和多琳娜·布鲁托曹卓越教学奖。曾在《布鲁克林人》《艾米丽·迪金森剑桥文学指南》《高等教育年鉴》 《大学文学》《冲突》《神奇的奥德修斯》《俄勒冈文学评论》《作者文摘》等期刊、文集发表多篇评论、散文、小说和戏剧。其著作有《每日作家》《每日读者》《你的灵感从何而来》《精心准备的讨论》等。 |
| 目录 |
| 简 介 1 章 奇幻的经历 9 第二章 冲突或竞争 28 第三章 自省 48 第四章 征服 68 第五章 交流 89 第六章 诅咒或预言 109 第七章 陷入某种境地 130 第八章 发现或创造 151 第九章 摆脱或逃离 172 第十章 验查和探索 192 第十一章 成长 212 第十二章 入侵 232 第十三章 旅程 252 第十四章 爱情 272 第十五章 神秘之物 292 第十六章 拯救 312 第十七章 寻找 331 第十八章 秘密 351 第十九章 威胁 372 第二十章 转化 393 出版后记 415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这本工具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低调的墨绿色搭配烫金的书名,散发着一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专业感,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出版物。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字体大小和行间距处理得非常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更赞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写作技巧时,都非常注重结构逻辑的梳理,不像有些同类书籍那样只是罗列零散的建议。它似乎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晰的“创意生成地图”,从最基础的人物动机分析,到复杂的情节架构设计,每一步都有详尽的图表和案例辅助说明。特别是关于“冲突升级模型”的章节,那种层层递进的分析,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我意识到过去自己对情节张力的把握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辅导,实用性极强,是那种真正能被放在案头随时翻阅的典藏级教材,让人忍不住想马上拿起笔开始实践。
评分从一个资深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极大地拓宽了“灵感”的来源边界。它没有将灵感局限于文学或艺术领域,而是大量引入了经济学、历史学甚至生物学的概念模型,来解释故事结构和角色行为的普遍规律。例如,书中用“马斯洛需求层次”来解构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行动逻辑,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我对人物塑造有了更扎实的理论支撑。这种融合性的训练,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更令人赞叹的是,作者在全书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对写作艺术的敬畏感,他没有提供所谓的“速成秘方”,而是强调理解背后的“元规则”,即那些普世的人性法则和叙事规律。对于那些渴望超越流水账式叙事,追求作品持久生命力的创作者而言,这本书提供的思考框架,比任何具体的写作技巧都更为宝贵,它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深刻的观察者和更精妙的构建者。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原以为它会偏向理论探讨,没想到它对实际操作的指导如此具体入微。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世界观构建”那部分的处理。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宏大的概念层面,而是提供了一套详细的“五维参数校验表”,用于评估你所构建世界的内部逻辑是否自洽,从地理环境到社会规则,每一个维度都有明确的检验标准。我根据这个表格回审了我正在进行中的一个科幻项目,发现我在文化习俗的设定上存在一个明显的逻辑漏洞,及时修正后,整个故事的根基都稳固了。此外,书中关于如何运用“环境心理学”来烘托人物情绪的论述,也极其精妙。它将环境描写从单纯的背景提升到了叙事辅助工具的高度,让每一棵树、每一道光影都承载了叙事功能。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籍,它更像是一个常驻的“项目顾问”,随时准备为你指出下一个逻辑断点。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创意生态系统。我接触过不少写作指导书籍,它们往往只聚焦于某个单一的技能点,比如对白或者情节。然而,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将叙事的所有元素——人物、场景、主题、节奏——视为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进行讲解。特别是它对“主题的潜藏与显现”那部分的阐述,非常具有哲学深度。它教导我们如何让核心思想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角色的每一次选择和每一个场景的切换中,而不是生硬地喊出主题口号。这种深入骨髓的内化训练,对于追求文学深度的写作者来说,简直是不可多得的秘籍。而且,作者的文字风格极其洗练,即便是在讨论复杂的文学理论时,也能用简洁有力的比喻将其阐释得清晰明了,保证了阅读过程的流畅性和高效性,让人感觉每读一页都是在为自己的创作内功添砖加瓦。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有点像是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写作思维重塑训练”。我原本以为自己对“灵感”的理解还算到位,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和深刻,它不只是告诉你“如何找灵感”,而是深入探讨了“灵感背后的潜意识运作机制”。其中关于“打破叙事惯性”的章节,简直是醍醐灌顶,它系统地列举了十几种读者和作者都容易陷入的思维定式,并提供了极其巧妙的反制方法。我尝试运用其中一个“反向动机植入法”来构建一个配角,结果发现这个角色的复杂度和真实感瞬间提升了好几个层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老练且富有洞察力,丝毫没有那种教条式的说教感,更多的是一种智者间的探讨。它挑战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写作“金科玉律”,促使读者去思考规则背后的本质。对于那些已经写了几本书,但感觉创作开始停滞不前的作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效的“去油剂”,能帮你清除创作路上的各种‘油腻’和陈旧感,让文字重新焕发活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