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启发比打骂更有效:启发式教养孩子的60个关键 育儿/家教 书籍 |
| 作者: | 成墨初 |
| 定价: | 29.8 |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09-11-01 |
| ISBN: | 9787802502833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启发比打骂更有效:启发式教养孩子的60个关键》向广大家长介绍了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新方法,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健康、愉快的关系,使父母能够在关爱、尊重、引导中培养出更出色的孩子。 你常常觉得自己与孩子有距离感吗? 你常常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烦恼吗? 你常常与孩子因各种问题而发生争执吗? 你常常因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而沮丧吗? 如今的父母应该懂得: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反而更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以激励、赏识和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反而更能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性格。 |
| 目录 | |
| 序:有一种教育叫启发 章 以身作则,当孩子的合格引路人——明智父母应该掌握的教子艺术 关键01:消除隐患,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02:注重身教,给孩子当好人生榜样 关键03:因材施教,顺应孩子的天性来教育 关键04:能说会听,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关键05:做人,培养孩子的品德重要 关键06:适当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 关键07:素质为本,不要过分重视孩子的考分 第二章 不打不骂,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和孩子建立和谐、美满的亲予关系 关键08:放下父母架子,平等对待孩子 关键09:孩子的事情都要与孩子商量 关键10: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 关键11: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讲话 关键12: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关键13:从生活细节上体贴孩子 关键14:让孩子感觉到深沉的爱 关键15:学会跟孩子讲道理 第三章 放大优点,随时给孩子鼓掌——让孩子在尊重,赏识和激励中成长 关键16:尊重孩子的秘密和个人隐私 关键17: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 关键18: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关键19:在他人面前赞扬孩子 关键20:肯定和欣赏孩子的闪光点 关键21:及时夸奖孩子的良好行为 关键22:适时灵活地激励孩子 第四章 大胆放手,让孩子做生活的主人——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 关键23:藏起一半爱,理性地爱孩子 关键24: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 关键25:主动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 关键26: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 关键27:强化孩子的竞争意识 关键28:自律自控,增强孩子的自制力 关键29:教孩子学会打理钱财 关键30: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第五章 因材施教,铸就孩子的美德——塑造让孩子终生受益的优良品质 关键31:诚信——培养“言信,行果”的孩子 关键32:爱心——让孩子具有博爱的胸怀 关键33:善良——叩启孩子的纯洁天性 关键34:感恩——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关键35:勤奋——勤奋是孩子成才的 关键 关键36:负责——益人益己的诚信行为 关键37:孝心——开启孩子心灵的善之源 第六章 正面引导,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成就孩子未来的良好习惯 关键38:科学饮食,让孩子身体更健康 关键39:帮孩子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关键40:让孩子成为热爱劳动的人 关键41:节俭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关键42:教孩子懂得时间就是财富 关键43:引导孩子爱上读书 关键44: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第七章 深爱滋润,切勿对孩子的心灵施暴——关注心理健康,打遣阳光孩子 关键45:让自卑的孩子挺起胸膛 关键46: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关键47:焦虑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关键48:懦弱的孩子难以成功 关键49:暴躁脾气的孩子难成大器 关键50:孤独是束缚孩子的囚笼 关键51:嫉妒是啃噬孩子心灵的毒虫 关键52:让孩子从小远离虚荣的侵蚀 第八章 巧妙引导,把孩子培养成学习高手——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53: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54: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关键55:让孩子掌握率的学习方法 关键56: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57:指导孩子预习功课 关键58:让孩子重视课堂四十五分钟 关键59:复习,和孩子一起重温知识 关键60:帮孩子掌握考高分的技巧 |
| 媒体评论 | |
| 方法,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细节,决定家教成败的关键!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教育家 陶行知 |
| 前言 | |
| 用打骂的方法教育孩子,历来是中国父母的拿手好戏。“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一直是许多家庭世代相传的“教子经验”。 虽然惩戒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是,简单粗暴地打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对青少年身心的严重摧残,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尽管打骂教育的危害尽人皆知,但许多家长有时却感到很为难——有没有比打骂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呢? 这个故事会给我们深深的启发: 陶行知是我国的教育家。他在做育才小学校长的时候,一次看到一个叫王友的孩子在用泥巴砸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叫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 放学后,王友战战兢兢地来到校长办公室前,准备挨训。但陶行知还没有到,他只好垂头丧气地等待。过了一会儿,陶行知来了,从兜里掏出一块糖递给他。陶行知解释说:“我们约好放学后在这里见面,你未了,我却迟到了。这块糖是奖励你守信用的。” 王友疑惑地接过糖。 |
我一直觉得,育儿不仅仅是教会孩子生存技能,更是帮助他们塑造品格,培养健全的人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打骂”式的教育,在我看来,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当看到“启发比打骂更有效”这句话时,我眼前一亮。它传递了一种更温和、更具智慧的教育理念。我非常想了解,究竟是什么样的“启发”方式,能够真正地引导孩子,让他们从内而外地产生改变,而不是迫于压力而屈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将“启发式”教育融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比如,当孩子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如何通过提问引导他们找到解决思路?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如何通过沟通和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从中学习?“60个关键”这个量化的数字,让我对内容的实用性充满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让家长能够轻松上手,并在实际应用中看到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点出了核心的育儿理念,这让我非常感兴趣。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孩子即使被严厉管教,依然屡教不改,甚至出现叛逆行为?而有些孩子,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却表现得更加懂事和有责任感?这其中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启发”二字,在我看来,是一种引导,是一种点拨,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命令和惩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启发式”教育的内在逻辑,解释它为什么比“打骂”更有效,并且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比如,当孩子犯错时,如何通过提问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而不是直接指责?当孩子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如何通过沟通和理解,帮助他们调整,而不是简单地制止?书中提到的“60个关键”,让我对内容的丰富度和实用性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涵盖从学龄前到青春期各个阶段的孩子,提供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启发式教育技巧。这本书可能会成为我育儿路上的一个重要指南,帮助我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亲子关系,培养出独立思考、有同理心、并且充满自信的孩子。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一本育儿书不是教我怎么‘压制’孩子了!” 我接触过不少育儿书籍,很多都充满了“应该”、“必须”、“不可以”的训诫,虽然有些道理也讲得通,但总觉得过于强调家长权威,忽略了孩子的内在需求和情感连接。 “启发”这个词,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我有些焦虑的育儿世界。它意味着要耐心,要理解,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去学习和成长。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如何“激发”孩子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部分,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太多太杂,如何引导他们找到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并且乐于去探索,这才是长远的教育之道。同时,“60个关键”这个数字,让我觉得内容会非常详实,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会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指南。我很好奇,书中会提供哪些具体的对话技巧,如何才能用启发式的方式来解决孩子间的争执,或者处理他们因为挫败感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这本书如果能帮我学会如何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更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那将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温柔而充满力量的感觉,色调偏暖,字体清晰,整体风格很吸引人。我一直觉得育儿这条路,与其说是一场战斗,不如说是一场充满智慧的探索。市面上有很多讲“如何管教孩子”的书,但打骂的字眼总让我觉得心有余悸,也总觉得那不是长久之计。我更倾向于寻找一种能够真正触及孩子内心,引导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成长的教育方式。当我看到“启发”这个词,立刻就被吸引了。它暗示着一种更积极、更尊重的方式,不是强加,而是激发。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让我明白如何才能真正地“启发”孩子,而不是仅仅地“管理”他们。尤其是“60个关键”这个数字,让我觉得内容会非常充实,有足够多的案例和技巧来应对日常育儿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我特别好奇,在“启发”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自由和规则?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爆发?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这些都是我作为家长常常感到困惑的地方。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新的视角和实用的工具,让我能够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而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权威。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提倡的是一种与我内心深处对教育的理解非常契合的方式。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思考能力、有责任感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听从指令的“乖孩子”。“打骂”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我看来,是简单粗暴且具有潜在伤害性的,它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怨恨,或者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而“启发”,则是一种引导,一种播种,它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内在动机,通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内在驱动力,来促进他们的成长。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启发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并且提供一系列非常具体的实践方法。我特别想知道,在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时,如何运用“启发”的智慧去化解,而不是简单地使用“惩罚”。“60个关键”这个数字,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会非常扎实,能够覆盖到育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沟通技巧、情绪管理,还是习惯养成,都能够得到启发式的指导。这本书或许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建立起更有效、更充满爱的亲子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