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4年,对希特勒、对德国、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虽然希特勒还没有夺取政权,但正是在这一年里,希特勒发生了根本性的思想转变——他不仅将自己称为绝对正确的领袖,他还将自己称为人类的救世主!
实际上,当时的希特勒远离社会,因啤酒馆暴动失败而待在监狱里。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年的深入阅读、写作、审判和演说,造就了他后来的思想。目前为止,还未有人研究过希特勒一生中关键的这一年。在《1924》这本书中,彼得·罗斯·兰奇尽可能丰富地描述了这一年的故事和场景,这对我们理解战争狂人希特勒、他的作品和他后来种种残忍行径是至关重要的。
##详实描写希特勒如何登上了历史舞台、确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诠释了要文斗不要武斗的方针政策。语言流畅,也可以说有理有据。但很多地方暴露了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解读以及站在21世纪的后见之明。看完第一章我就在想作者是个记者吧,一查真的是。偶有希特勒“能否意识到自己已经加入马丁路德金等庞大行列”这种话,3.5星。
评分##1924年,经历了啤酒馆政变,监禁,审判,入狱,希特勒如同凤凰磐涅般重生,成为德国政坛不可忽视的人物。诸多契机和历史大环境的作用之下,冥冥之中仿佛不可避免的结局。政变之后涉及人物的结局,仿佛还是回到了起初的地方,但世界已成焦土。
评分##希特勒在这一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政治信仰或理念成熟——反犹太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对政治体制的思考成熟——必须是元首制,只有这样才能挽救并强大德国;写作能力和演讲动员能力提升到一定高度;政治手段更加成熟——在某种程度学会了必要时的伪装自己;国际外交战略确定——若在陆地扩张就联英抗俄,或若在海上扩张军事实力就联俄抗英。
评分##希特勒的人生转变,一次次的激情讲演蛊惑了所有人的心,蒙蔽了人的眼睛。
评分##希特勒的人生转变,一次次的激情讲演蛊惑了所有人的心,蒙蔽了人的眼睛。
评分##斯坦威家的社科著作,讲述了希特勒当权之前从一个奥地利出生的士兵到德国纳粹首脑的成长之路,重点着墨了1924年的啤酒馆事件。
评分##文笔流畅。原来他老人家想当哲人王…
评分##文笔流畅。原来他老人家想当哲人王…
评分##文笔流畅。原来他老人家想当哲人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