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穆勒(1806—1873)为英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十九世纪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本书是一本伦理学名著,也是功利主义的经典总结,不仅阐明了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而且澄清了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给出了功利主义的经典答案。本书也探讨了功利主义道德标准何以可能或者说在何种程度能为人们所接受,而且对功利主义道德标准给出了哲学上的证明,最后论述了功利主义的正义理论。
##与其说是功利主义,不如说是效用主义,难点还是在于如何去定义和刻画整体效用。
评分##我承认——我之前就是穆勒骂的那种“对功利主义不了解却饱含偏见”的人(哼哼
评分##“功利”这个词在我国的语境中多少带点贬义,翻译成“效用”可能会减少很多误解。就本书来说,那么是否可以为了占绝对多数的人的幸福感而随意践踏少数人的幸福呢,比如大国小国博弈的时候
评分##11月9-11日阅读:伦理学经典。功利主义与契约论分庭抗礼。基本观点:合乎道德的行为/制度应该能够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增进幸福总量),依据经验主义认识论,重视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和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教育观点:做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之间不偏不倚的旁观者;社会情感是本性的一部分、也是功利道德的情感基础和约束力来源,可以联系到涂尔干(涂尔干不是从经验利益角度讲的,而从分工依赖角度讲的);意志与欲望、经验与习惯的关系、以及如何就此培养道德意志,完美继承了洛克。
评分##并不是晦涩的那种难读,而是有点没理解的那种感觉,要再看几遍。
评分##并不是晦涩的那种难读,而是有点没理解的那种感觉,要再看几遍。
评分##(1)功利主义的含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弥补边沁概念定义的不足(考虑快乐的质量,反对将自我牺牲本身当作善事);(2)功利主义的道德标准的约束力(外在、内在良心);(3)功利主义道德标准的证明,“要证明任何东西值得欲求,唯一可能的证据是人们实际上欲求它”,经验论认识论,有论证缺陷(如何从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幸福推出每个人都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4)功利主义与正义的关系问题:正义是什么、正义与功利的关系。
评分##遇到重要的论证节点时,几乎是不可避免地诉诸了经验论或不可知论
评分##与其说是功利主义,不如说是效用主义,难点还是在于如何去定义和刻画整体效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