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寅恪 著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第一篇 魏晉統治者的社會階級(附論蜀、吳) 3
第一節 魏晉統治者社會階級的區彆 3
第二節 司馬氏的奪權鬥爭 12
第三節 西晉政治社會的特徵 39
第四節 附論蜀、吳 22
第二篇 罷州郡武備與封建製度 27
第一節 從州郡領兵到罷州郡兵 28
第二節 分封諸王 33
第三篇 清談誤國(附“格義”) 39
附“格義” 52
第四篇 西晉末年的天師道活動 55
第一節 趙王倫廢立 56
第二節 東萊劉伯根、王彌起兵 59
第三節 張昌起兵 61
第四節 李特起兵 63
第五篇 徙戎問題 65
第六篇 五鬍種族問題 73
第一節 五鬍次序 74
第二節 羯 族 76
第三節 氐 族 79
第四節 鮮 卑(釋黃須鮮卑奴與白虜) 81
第五節 盧水鬍 87
第七篇 鬍族的漢化及鬍漢分治 89
第一節 鬍族的漢化 90
第二節 鬍漢分治 97
第八篇 晉代人口的流動及其影響(附塢) 301
第一節 人口流動的三個方嚮 ——東北、西北與南方 102
第二節 北方鬍族統治者的徙民與人民的屯聚問題(塢壁及桃花源) 113
第九篇 東晉與江南士族之結閤 325
第十篇 孫恩、盧循之亂 137
第十一篇 楚子集團與江左政權的轉移 147
第十二篇 梁陳時期士族的沒落與南方蠻族的興起 163
第一節 梁建業、江陵兩大士族集團的滅亡 164
第二節 陳與南方蠻族 171
第十三篇 南朝官製的變遷與社會階級轉變的關係 179
第十四篇 南北對立形勢分析 187
第一節 北強南弱之形勢 188
第二節 北朝不能過早統一南北的原因(附淝水之戰) 192
第三節 南朝北伐何以不能成功 197
第十五篇 北魏前期的漢化(崔浩問題) 201
第十六篇 北魏後期的漢化(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211
第十七篇 六鎮問題(附魏齊之兵) 221
第一節 六鎮含義及北魏的設防問題 222
第二節 北魏的兵 225
第三節 六鎮起兵的原因 229
第四節 六鎮兵的轉手,北齊的建立 233
第五節 北齊的兵 237
第六節 楊隋、李唐非齣自六鎮 240
第十八篇 北齊的鮮卑化及西鬍化 243
第一節 北齊的鮮卑化 244
第二節 北齊的西鬍化 248
第十九篇 宇文氏之府兵及關隴集團(附鄉兵) 251
第一節 北周統治者宇文氏之由來252
第二節 東西魏的形勢,府兵製的創立254
第三節 關隴本位政策與關隴集團的形成258
第四節 周武帝、隋文帝對府兵製度的改革 267
第二十篇 南北社會的差異與學術的溝通 271
第一節 南北社會的差異 272
第二節 南北學術的溝通 276
第二十一篇 佛教三題 283
第一節 佛教之於中國(夷夏之辨) 284
第二節 佛教之與道教 290
第三節 佛教之於四聲 300
附錄:三國兩晉南北朝世係錶306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是當代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關於魏晉南北朝史的講演錄,由萬繩楠教授根據聽課筆記和相關資料整理而成。陳寅恪先生研究史學至勤,著作甚富,尤其是其中古史學的研究對當代影響*巨。但是在其留存和已版的作品中,尚無係統的斷代史之作,本書則能補陳著之闕,因而被譽為“稀世之珍”。本書雖非陳先生的原著,但仍較為真實地體現瞭陳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方麵的研究成果。本書共分二十一篇,覆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等諸多方麵,提齣瞭許多新見解、新問題、新發現: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統分,陳朝是南方蠻族創立的朝代,東漢、孫吳和西晉的統治者屬於同一個階級等。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是由萬繩楠先生在1947年至1948年於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學習期間,聽陳寅恪先生講授魏晉南北朝史時的筆記。但是筆記通常是簡略的,為整理成書,萬先生參考瞭50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陳寅恪在中山大學曆史係講授兩晉南北朝史時所編的引文資料,以及1980年上海人民齣版社齣版的《金明館叢稿初編》《二編》等相關的論著整理而成,並力求符閤陳寅恪先生的觀點。

一般而言,陳寅恪先生的論著大都需要具有一定學力的人纔能讀懂。但是本書則彆是一番風味,它用俗語娓娓道來、條分縷析、高屋建瓴、鞭闢入裏,不僅讓人領略瞭陳寅恪這種大傢的學術思想,而且也提供瞭知人論世的典範。閱讀是書,給人留下印象*深的可以概括為兩大特點:一曰清通,一曰簡要。

萬繩楠整理的《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初由安徽黃山書社於1987年齣版發行,1999年曾經進行第2次印刷,前後印數共7000冊。2007年步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依據黃山書社版策劃齣品瞭插圖版《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由貴州教育齣版社齣版發行。貴州教育版自發行以來深受廣大曆史愛好者和喜愛陳寅恪者所推崇,僅根據2014至2018年之間的數據顯示,印數就已發行78000冊。

本次天津人民版《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仍是由步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劃齣品,對於內文和插圖逐一進行瞭認真校對修訂。其中,正文和引文僅修正“脫、訛、衍、倒”四種現象即約有二百處,標點符號和行文規範修訂者更多;另外,鑒於先前所用配圖存在圖像模糊不清、圖畫信息錯誤和圖文氣質不協等問題,本次再版則將先前89幅插圖重新更換或修訂為76幅,努力做到圖文相契閤,同時並配有超過12000字的圖注說明,更加便於讀者深入理解原文內容和相關常識。

作為魏晉南北朝史領域的學習入門書,本書既不失為一部分量沉重的專門學術著作,同時也能滿足廣大普通魏晉南北朝曆史愛好者的閱讀需求。其清通簡要的特點,決定瞭其既能陽春白雪,亦能下裏巴人,使學習與研究兼得。放眼同類優秀圖書,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和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失之於繁,不便於廣大普通讀者閱讀;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十二講》和鬍阿祥《魏晉南北朝史十五講》作為後齣著作,一則失之於簡,不便作為研究用書,二則諸多問題仍然未脫陳氏影響。總之,新版《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實可視為“稀世之珍”,學習和研究魏晉南北朝史不可缺少的必讀書之一。

鑒於本書內容品質和以往閱讀經驗,本書不僅適閤具有一定曆史學基礎(曆史學本科及以上學力)的學生和老師進行閱讀和研究,也適閤樂於學習勇於挑戰的廣大曆史愛好者和陳寅恪景仰者閱讀和學習。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目前看懂一部分

評分

##魏晉統治者的社會階層不同,河內司馬氏為地方豪族,儒傢信徒;魏皇室譙縣曹氏則齣生於非儒傢的寒族。南朝曆史三個階段,東晉為北來士族與江東士族協力所建,宋、齊、梁由北來中層階級的楚子與南北士族共同維持,陳則為北來的下等階級與南方土著掌握政權的朝代。

評分

##如果想要跟隨陳寅恪先生的思想去認識魏晉南北朝史,那是真的需要花一番苦功夫。豐富的文言史料讓人眼花繚亂,也正是這些存在的文字,幫我去掉瞭“魏晉風流”濾鏡,填補瞭知識空白。這是一段黑暗到牛鬼蛇神都望塵莫及的曆史。“魏晉之爭實則是儒傢豪族與非儒傢的寒族之爭”,一針見血,有種撥開雲霧見月明的明朗。整本書都是以這種鞭闢入裏的論調展開,刀刀見血,抽絲剝繭地把魏晉南北史從曆史夾縫中拉瞭齣來,針砭時弊。遺憾的是整理者好似為瞭迎閤時局,生硬地將階級分析貫穿始終,有點生硬。

評分

##現在基本都是這個版本瞭吧

評分

##魏晉統治者的社會階層不同,河內司馬氏為地方豪族,儒傢信徒;魏皇室譙縣曹氏則齣生於非儒傢的寒族。南朝曆史三個階段,東晉為北來士族與江東士族協力所建,宋、齊、梁由北來中層階級的楚子與南北士族共同維持,陳則為北來的下等階級與南方土著掌握政權的朝代。

評分

##本書主要是陳寅恪魏晉南北朝曆史的研究,這是陳寅恪做研究和講課的內容,由他的學生整理編著。內容廣泛涉及魏晉統治者的社會階級區彆,何以清談誤國,五鬍種族問題的研究,鬍族的漢化以及漢族的鬍化,南北朝文化經曆軍事力量的差異分析,北朝中北魏、北齊和北周的漢化,鮮卑化和西鬍化,自己宇文氏府兵與關隴集團的行程,及其對後代的影響。本書大量引用瞭魏書,三國誌等文言內容,因此不愛看的慎入。

評分

##【2022001】

評分

##馬剋思主義者陳寅恪

評分

##精彩迭齣。書中強調以文化,而非單純以血統和經濟,來劃分民族和階級,並以此為主綫鋪陳全書。與馬剋思以經濟為基礎的階級分析相比,此書提供瞭一個不同的思路。所以萬先生前言中以陳先生有階級分析為據,提齣所謂“陳老師已從資産階級史學嚮馬剋思主義史學轉變”之說,實在是似是而非,也許這是時代的烙印。至於書中突齣以“文化”為標準,可能與陳氏的文化世傢齣身及當時離亂的局勢有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