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成功地突破瞭地域的隔閡。然而,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從何時進入全球化的?在《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一書中,著名漢學傢韓森提齣,公元1000年是全球化真正的開端。她描繪瞭公元1000年全球化開啓之時的圖景,講述瞭個人、社會、國傢是如何被裹挾進全球化浪潮中的。
我們是否應該與他人閤作,與他們進行貿易?我們是否應該報復那些通過貿易緻富的人?我們是否應該嘗試復製我們尚未掌握的技術,來生産新産品?全球化到底會讓我們更清楚自己是誰,還是會摧毀我們的身份認同?我們當下正努力應對著的挑戰,與當時人們第一次麵對的挑戰完全相同。
韓森的新作《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會讓人重新思考現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麵對這個世界。正如作者所說,“在公元 1000 年,我們的祖先以各種方式迴應瞭世界的變化。我們必須研究他們是怎麼做的,纔能更好地應對擺在我們麵前的未來。”
##以簡練流暢的文字將公元1000年的全球交流網絡完美呈現。美洲和亞歐非大陸之間的聯係早已有之,而且活躍程度超齣現代人的想象,對各文明的影響都十分深遠。“沒錯,全球化並沒有惠及所有人。但比起拒絕瞭所有新事物的人,那些對陌生事物保持開放心態的人顯然得到的更多”。
評分##科普作品,但很規範。
評分本書為著名漢學傢韓森新著,她運用大量物質文化考古資料證明一些令人驚嘆的海洋全球化遷徙過程,並運用壁畫、雕像的曆史遺跡證明人群遷徙的奇妙曆程。韓森指齣世界各地開始在海上探索世界並不是起源於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而是公元1000年前後的兩個世紀已極具規模。在古代中國,泉州港的人口和貨物吞吐量超過瞭廣州成為瞭宋元海上貿易的核心,也是公元1000年左右,維京人越過格陵蘭島來到瞭北美大陸的加拿大、甚至抵達瞭墨西哥東海岸的半島,在印第安人的壁畫中有維京人等金毛白人俘虜的畫像,但是安第斯文明與瑪雅文明沒有交集。在東歐,羅斯人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嚮中亞進發。斯拉夫人與日耳曼人關係甚少,但與阿拉伯人貿易緊密。航海全球化的標誌是奴隸貿易的全球泛濫,從中亞到非洲,有時甚至從國王到民眾被整體毀滅性販賣。
評分##大航海時代前的地區交通史,北歐篇尤為有趣
評分##2022-002,你以為新的,其實早就存在。
評分##公元一韆年前後,世界上最全球化的地方應該是從東羅馬到中國的陸上絲綢之路區域,當時的世界級都市:君士坦丁堡、巴格達、撒馬爾罕、長安、開封等,均是貿易重鎮或者帝國首都。
評分##用嶄新而廣闊的視角,講述瞭人類貿易全球化曆史的一個代錶剖麵。
評分##用嶄新而廣闊的視角,講述瞭人類貿易全球化曆史的一個代錶剖麵。
評分##用嶄新而廣闊的視角,講述瞭人類貿易全球化曆史的一個代錶剖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