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岑,19世紀俄羅斯著名思想傢、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優秀代錶之一。
《彼岸書》是赫爾岑流亡歐洲期間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俄羅斯思想史上的一部名著。這是一部思想、文字絕不亞於《往事與隨想》的思想文獻,作者以書信體的方式錶達瞭對俄羅斯的命運、歐洲的前景的憂慮和關注,對革命、自由、民主等概念做齣瞭深刻的思考,對人類的未來充滿焦慮的精神探索。嚴謹的政論說理與激情昂揚的文學敘說的交融成為這部“文學政論”的鮮明特點。作傢的社會和哲學思想洋溢著強烈的“和平演進的樂觀主義”,它對於我們摸索作傢的精神骨骼,探討19世紀俄羅斯的思想演進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有批評傢這樣說:“《彼岸書》的主人公不是赫爾岑,而是赫爾岑的思想。”
##三四年前吧,曾經如飢似渴地拜讀瞭《往事與隨想》上中下三冊。時過境遷,薄薄一本彼岸書艱難地讀瞭一個月。無論如何灰心失望,赫爾岑終究在對未來的模糊而遙遠的希望中找到齣路。但我找不到,對人類社會和文明,想得越多越是絕望。
評分 評分 評分##1905年10月12日,年過八旬的托爾斯泰在日記裏寫道:“讀瞭赫爾岑的《來自彼岸》,為之嘆服。應該寫他,讓當代人瞭解他。我們的知識分子已經墮落到不能理解他的地步。他所期待的讀者在未來。他越過現在這群人,嚮將來能夠理解他的思想的人們講述自己的思想。”托爾斯泰在這裏提...
評分 評分##因為看伯林的《俄國思想傢》對這本書的引用,於是對赫爾岑産生瞭興趣。不過可能是對法國曆史不是很熟悉,不能感同身受,所以讀這本書反而沒有産生什麼共鳴,而且說來這本小書放在今天來讀,也沒有特彆發人深省瞭。不過,他對“人民”“大眾”的看法,對於“精英”的認識還是有長遠意義的。書中體現瞭他對法國革命後的失望,也體現瞭他對俄國的擔憂,那個知識階層分崩離析,人民愚昧,而統治者比知識階層更知道如何利用愚昧的國度。不過書中有一點讓我十分認可,就是知識階層對大眾人民的認識,來自於自己的想象,而不是現實的真實,因此他們為人民爭取的東西反而在人民看來不那麼重要。另外《俄國思想傢》是引用颱灣翻譯的本子,讀起來十分通暢,而這本書翻譯的就比較差瞭,許多形容詞之類的並排擺著,沒有那麼通暢,翻譯什麼書還是什麼專業的人比較好。
評分 評分##堅持高舉曆史虛無主義的旗幟
評分##垃圾翻譯沒什麼好說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