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庞蒂:法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主要著作:《知觉现象学》、《行为的结构》、《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哲学赞词》、《世界的散文》等。
译者简介:
郑天喆: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法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译有:《法国认识论》(合译)。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于1948年接受电台采访的七篇谈话录。在这次访谈中,梅洛-庞蒂以谈话的形式,清楚易懂地解释了他的哲学思想。具体地说,在这本书中,梅洛-庞蒂借助于现代艺术,尤其是塞尚的作品,探讨了我们如何通过知觉建立起与世界的关联。
简短且不失趣味的小书,基本完成了为理性统摄的世界之外的意义做了正名
评分##小引
评分 评分##古典画派对透视的严格要求源自对日常经验生活的刻板遵循这点倒是有些启发,其他只是在重复“需要超越日常经验感知的世界去接受更真实更丰富的世界”
评分 评分 评分##自从康德进行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即认识论的转向,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人的世界从诞生起,就困于必然性的陷阱之中,人必须在逃脱有限性之中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在启蒙运动之前有个神,启蒙之后有了理性主义,但在20世纪的政治社会出现苏联斯大林体制和法西斯之后...
评分##对于个体的人。首先否定了笛卡尔式的身体与精神的分裂。从外部看人即以朴素自然的经验那样看人,而非批判检视关于人的观念。在我们的知觉中,他人显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所在,而是与其身体密切关联,人即精神与身体的合一。“他人于我们而言是一个纠缠于身体的精神。” 对人类...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