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亨利·詹姆斯 Henry James(1843-1916)
美國/英國作傢,文學評論傢
現代文學的先驅,心理分析小說的開創者
深刻影響瞭海明威、伍爾夫、博爾赫斯等作傢
分彆於1911年、1912年和1916年被提名諾貝爾文學奬
代錶作有小說《一位女士的畫像》《使節》《螺絲在擰緊》等
他在文學評論集《小說的藝術》中所闡明的理論和觀點
迄今依然被廣泛地運用,影響著當今的寫作者
譯者 | 崔潔瑩
中國人民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
現任職於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
從事西方文學與文學批評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亨利·詹姆斯,現代文學的先驅,作傢們的老師,閱讀量驚人的老書蟲,紙質小說重度用戶。在這本書中,他化身勤奮的讀書博主,大方分享他的私人閱讀筆記。抽絲剝繭般解析小說的肌理,帶你找到閱讀小說的樂趣。犀利點評名傢名作,拂去你腦海中關於人物、情節、主題思想的條條框框,直抵一本小說真正激動人心之處。
掌握瞭小說這門藝術的人是幸福的。正如亨利·詹姆斯所說:“傑齣的作傢是熱情地試圖理解萬事萬物的人。”讀完這本書,你將學會像小說傢那樣觀察、想象,捕捉生活中無數不可言喻的美,把每一個細微的瞬間都變成啓示。
##有意思,首尾兩篇固然是詹姆斯的創作論沒錯,幾篇文學批評本質上也是他老的書寫原則的側麵體現(尤其是對波德萊爾的diss中反映齣來那種藝術傢的潔癖)。
評分 評分##小說和人的脾氣性情一樣各有不同,看一個人如何可以觀察他周邊的朋友,讀一部小說也是在讀背後作者的經驗與心靈,屠格涅夫依靠細緻觀察的創作、巴爾紮利精準的文字錶達、福樓拜對小說的精心雕琢、波德萊爾探尋被醜惡扭麯的美。文學的繁榮,不僅僅是小說傢的湧現,優秀作品的井噴,也需要愛讀會讀的龐大閱讀群體以及能夠錘煉文學質量的批評傢。
評分##寫作者都這樣——批評彆人的批評以及批評彆人的小說時可比自己寫東西活泛多瞭。自己寫小說隻會盯著稿子的空白處頭痛欲裂,仿佛害瞭瘟病,下一個句子掩埋在自信已經坍塌成廢墟的內心深處,奄奄一息地等待自己徒手去救援。有一萬個聲音在耳膜旁邊鼓噪,無一不在勸他們放棄,讓他們去做個牛郎謀生也比拼湊齣眼前這篇破爛丟人現眼所受的羞辱少許多。但罵起彆人的句子和觀點來簡直是駕駛坦剋碾過瓜田,馬力十足地對毫無招架之力的同類成果整頁屠戮,帶著真誠的憤慨,也帶著賤兮兮的快樂。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