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集(第2卷)

毛泽东文集(第2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图书标签:
  • 毛泽东
  • 文集
  • 历史
  • 政治
  • 中国共产党
  • 革命
  • 思想
  • 著作
  • 20世纪
  • 红色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18362
版次:1
商品编码:10011104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1993-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的主要著作,已经编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一生中写下大量文稿,作过许多讲话和谈话。这是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此外,他还有大量的文稿和讲话谈话记录稿,包括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其中有相当部分内容重要或比较重要,对于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是很有价值的。

内页插图

目录

关于红军作战的原则
对国防问题的意见
同各方接洽要有谦逊态度
中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与任务
对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解释
南方游击区谈判改编时应坚持的方针
关于敌情判断及八路军的战略部署
关于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
关于在山西开展游击战争的意见
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
关于华北作战的战略意见
在山西应坚持普遍的游击战争的方针
关于差别和矛盾问题
关于华北作战的补充意见
《农村调查》序言
给雷经天的信
关于没收汉奸财产问题
论鲁迅
必须把勇敢精神与谨慎精神联系起来
目前抗战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提纲
第一部 目前抗战的形势
第二部 中国抗战能否胜利
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给张闻天的信
妇女们团结起来
巩固着重于华北,发展着重于鲁苏皖豫鄂
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抗大三周年纪念
永久奋斗
反投降提纲
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
研究沦陷区
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
目前政治形势及对阎锡山的方针
吴玉章寿辰祝词
集中力量发展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
坚决打击一切从抗日阵线后面进攻者
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争取对内和平,巩固已得阵地
华北应在军事上立即转为守势
对顽固派的斗争策略
目前八路军在华北华中的方针
发展华中根据地的部署
对中间派应采取的方针
目前时局与党的政策
一战争与革命问题
二中国问题
对八路军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
……

精彩书摘

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
你们要我来讲几句话。可是我不熟悉艺术方面的问题,只能贡献一些粗浅的意见给你们参考。
一、我们对艺术应持什么观点?在这个问题上,过去中国有过很大的争论。大家可能知道,徐志摩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诗要如银针之响于幽谷”,银针在幽谷中怎样响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是一个艺术至上主义者。那时像他这样主张的人很多,他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另一方面是鲁迅先生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艺术论者。他们在艺术论上的争论,有长期的历史,现在不能去细说它。艺术至上主义是一种艺术上的唯心论,这种主张是不对的。但现在为了共同抗日在艺术界也需要统一战线,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不管他是写实主义派或是浪漫主义派,是共产主义派或是其他什么派,大家都应当团结抗日。当然对我们来说,艺术上的政治独立性仍是必要的,艺术上的政治立场是不能放弃的,我们这个艺术学院便是要有自己的政治立场的。我们在艺术论上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是艺术至上主义者。我们主张艺术上的现实主义,但这并不是那种一味模仿自然的记流水账式的“写实”主义者,因为艺术不能只是自然的简单再现。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它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有积极的、革命的浪漫主义,也有消极的、复古的浪漫主义。有些人每每望文生义,鄙视浪漫主义,以为浪漫主义就是风花雪月哥哥妹妹的东西。殊不知积极浪漫主义的主要精神是不满现状,用一种革命的热情憧憬将来,这种思潮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进步作用。一种艺术作品如果只是单纯地记述现状,而没有对将来的理想的追求,就不能鼓舞人们前进。在现状中看出缺点,同时看出将来的光明和希望,这才是革命的精神,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有这样的精神。
中国文艺界还曾有所谓“第三种人”,在今天我们也并不排斥他们。今天第一条是一切爱国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条才是我们自己艺术上的政治立场。艺术上每一派都有自己的阶级立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方面的,但在统一战线原则之下,我们并不用马克思主义来排斥别人。排斥别人,那是关门主义,不是统一战线。但在统一战线中,我们不能丧失自己的立场,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方向。你们鲁迅艺术学院要遵循鲁迅先生的方向。
二、艺术作品要有内容,要适合时代的要求,大众的要求。作品好比饭菜一样,要既有营养,又有好的味道。中国人是最会做饭菜吃的,做菜的时候适当地调配各种材料,加上油盐酱醋各种佐料,经过巧妙的烹调,便产生一种美味,并且保持了营养成分。大师傅做得一手好菜,要有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不是学一天便做得好的。他们做菜,用的材料和别人一样,却能做出好的味道来,这就要研究各种材料的调配和时间火候的掌握。
给何干之的信
干之同志:
看了你的信,很高兴的。我们同志中有研究中国史的兴趣及决心的还不多,延安有陈伯达同志在作这方面的研究,你又在想作民族史,这是很好的,盼望你切实地做去。我则有志未逮,我想搜集中国战争史的材料,亦至今没有着手。我的工具不够,今年还只能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为主,将来拟研究近代史,盼你多多指教。
你的研究民族史的三个态度,我以为是对的,尤其第二个态度。如能在你的书中证明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谁对谁错,而把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义者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者赞扬一番,对于当前抗日战争是有帮助的。只有一点,对于那些“兼弱攻昧”“好大喜功”的侵略政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过的)应采取不赞同态度,不使和积极抵抗政策混同起来。为抵抗而进攻,不在侵略范围之内,如东汉班超的事业等。
《大地回响:革命年代的思索与行动》 一部记录中国革命艰辛探索与伟大转折的史诗 《大地回响:革命年代的思索与行动》并非一部轻松的读物,它是一部沉甸甸的历史文献,如同一面历经风雨、饱含沧桑的镜子,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如何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度里,探索一条通往民族解放与人民幸福的道路。本书集结了那个伟大时代的部分重要文献,它们是革命领袖们在烽火连天、挑战重重的环境中,对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一次次关键性抉择的记录,更是对亿万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本书内容跨越了中国革命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它浓缩了那个年代中国社会剧烈的动荡、思想的碰撞以及人民的觉醒。读者将在这部作品中,跟随历史的脚步,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如何从一个弱小的革命团体,成长为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从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到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斗争的战略部署,再到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书都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深刻的洞见。 《大地回响》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仅仅罗列事实,而是展现了那个时代革命者们在面对严峻挑战时,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每篇文章、每个讲话,都凝聚着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洞察,对革命规律的不断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坚定信念。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前进,如何在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最终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这不仅仅是理论的升华,更是无数生命和鲜血浇灌出的历史必然。 本书的每一页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热情与理论深度。它记录了在敌我力量悬殊、外部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运用战略智慧,化解危机,凝聚力量。从根据地建设的艰辛,到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再到人民军队的壮大与胜利,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强大生命力。这些文献,宛如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中国革命航船劈波斩浪,驶向胜利的彼岸。 《大地回响》同样深入剖析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根本问题。它深刻揭示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以及由此产生的深重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通过这些文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运用到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认识上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和政策。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是其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最终推翻旧制度的基石。 本书所展现的,不仅是政治和军事上的斗争,更是思想和文化上的深刻变革。在革命的浪潮中,旧有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新的革命思想、新的价值观逐渐被人民所接受和认同。这些文献,是那个时代先进思想的载体,它们在传播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觉悟,激发了人民的革命热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它展现了思想解放的力量,以及思想对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作用。 《大地回响》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对群众工作的重视和对人民力量的深刻信赖。书中许多篇章都体现了领导者们如何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将人民的意志凝聚成推动革命前进的强大力量。这种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其能够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它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他们所蕴含的无穷创造力。 此外,本书也详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发展壮大,再到在战略决战中战胜强大的敌人,人民军队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充满艰辛、智慧与牺牲的英雄史诗。本书中的文献,充分体现了党对军队建设的战略思考,以及如何将政治建军、思想建军的原则贯穿于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强大战斗力的革命军队。 《大地回响:革命年代的思索与行动》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汇编。它所包含的内容,是理解中国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以及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钥匙。它不仅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宝贵资料,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财富。本书的每一页都回响着那个时代的激情与坚韧,每一次翻阅,都仿佛能听到历史洪流滚滚向前的脚步声。它是一次深刻的学习,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对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致敬。 通过阅读《大地回响》,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对中华民族和世界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它所蕴含的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为我们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指明前进的方向,提供宝贵的启示。这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书,更是一部关于信念、奋斗与胜利的伟大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明,它不同于我平时阅读的那些学院派的学术著作,反而带着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有时候,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激昂的澎湃感,仿佛作者在用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在诉说着什么。但同时,在某些段落,又显得格外理性,充满了深邃的思考和对复杂问题的抽丝剥茧。这种语言上的张弛有度,反而让我觉得更加耐人寻味。我猜想,作者在写作时,可能是在试图与读者建立一种更直接、更情感化的连接,而非仅仅是单向的知识输出。这种语言的独特性,让我对书中蕴含的观点更加警惕和期待,因为它预示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解读视角,一种可能挑战我既有认知的方式。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面以一种沉稳的红色为主调,字体选择了比较有力量感的宋体,一眼看过去就给人一种厚重、庄严的感觉。拿到手里,分量也着实不轻,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摸上去光滑而有韧性,印刷清晰,墨迹浓郁,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刺眼。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留白恰到好处,文字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虽然我还没能深入研读其中的具体内容,但光是这初步的触感和视觉体验,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猜想,这本书的编排和装帧,或许也与其中蕴含的思想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都力求呈现一种不容忽视的严肃性和历史的厚度。有时候,一本好书不仅仅是内容本身,其承载形式也同样重要,它能影响我们与书本建立最初的连接,并为后续的深度交流奠定基础。

评分

读完这本书的序言和目录,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序言部分似乎点明了本书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重要思想是如何形成、发展并最终影响深远的。目录则像一张藏宝图,详细列出了每一章节的主题,让我对书中所涵盖的知识领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我注意到其中有一些章节的标题非常具有启发性,暗示着对某些关键事件或理念的深入剖析。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关于某个特定历史节点下的决策过程的论述,以及这些决策背后的理论支撑。如果书中能够提供详实的史料依据和严谨的逻辑分析,那这本书的价值无疑会大大提升。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和逻辑脉络充满了好奇,期待它能为我揭示一些 hitherto unexamined aspects of the subject matter. 这种期待源于我对历史深度探索的渴望,以及对具有洞察力观点的追求。

评分

我正在翻阅的这一章节,主要聚焦于某个社会运动的初期阶段。作者的文字生动而富有画面感,仿佛将我带回到了那个年代,亲身感受到了当时人们的热情与迷茫。其中对关键人物的描写尤为精彩,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轨迹。我尤其被其中对于基层群众心态变化的细腻刻画所打动,那种从观望到参与,再到逐渐形成共识的过程,写得非常真实。虽然我目前对这一运动的具体细节还了解不多,但通过这段文字,我隐约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集体力量正在酝酿,一种足以改变时代走向的潜能正在积聚。这种叙事方式,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阅读历史,更像是在经历一段充满张力和情感的旅程。它让我开始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体的选择如何汇聚成洪流,又如何被时代的大势所裹挟。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初步印象是内容丰富且具有深度。虽然我可能还无法完全消化其中所有的细节和论点,但通过阅读,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历史、剖析思想上的巨大投入。我对书中关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政策解读部分尤为关注,我希望能从中获得更清晰的认识,了解当时决策的考量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知识本身,更在于它引导我去思考,去质疑,去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那些曾经的事件和思想。它就像一个引路人,在我探索历史的道路上,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了更多未曾留意过的风景。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与作者的思想产生更多共鸣,也能从中汲取更多有益的养分。

评分

@的著作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评分

这一卷是从37到42年的,毛泽东在延安期间的文集,正是我党扩大抗日根据地壮大的几年,慢慢看

评分

教育用书系列选购,经典书籍,值得购买。赞

评分

书还没看完,伟大领袖的思想,值得慢慢品味!

评分

书十分好,速度也快,但快递态度非常不好

评分

书不错,就是封面弄得脏脏的,看起来不爽。

评分

200-100活动力度大,购了一批书超值

评分

京东处理库存货,脏脏的

评分

好书要多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