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师手册(第3版)

电气工程师手册(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建华 编
图书标签:
  • 电气工程
  • 电力系统
  • 电子技术
  • 电路分析
  • 电机
  • 控制工程
  • 电能转换
  • 高压技术
  • 嵌入式系统
  • 行业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198185
版次:3
商品编码:1005794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05
字数:3139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培养我国电气工程人才,发展我国现代电工科学技术、提高综合处理电气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内容简介

  《电气工程师手册(第3版)》主要介绍了通用数据资料和数学公式;电气工程理论基础;电工电子功能材料和光电线缆与绝缘元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信息化基础;可靠性技术、环境技术和电磁兼容;电气测量和仪器仪表;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和电容器;开关保护设备;自动控制;电气传动;通信等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第3版序
第2版序
第1版序
第3版编辑说明
电气工程师的历史机遇
第1篇 通用数据资料和数学公式
第1章 计量单位和单位换算关系
第2章 物理常量和常用材料物理性能
第3章 电工标准
第4章 数学公式
第2篇 电气工程理论基础
常用符号表
第1章 电的一般物理概念
第2章 电磁场
第3章 场的计算和强电场中的击穿效应
第4章 电路
第5章 电网络分析
第6章 磁路
参考文献
第3篇 电工电子功能材料和光电线缆与绝缘元件
常用符号表
第1章 电气绝缘材料
第2章 半导体材料
第3章 磁性材料
第4章 特殊光、电功能材料
第5章 超导体和导体
第6章 电工合金和特殊电气功能金属材料
第7章 裸导线和绕组线(电磁线)
第8章 电力电缆和装备用电线电缆
第9章 通信电缆和光纤电缆
第10章 绝缘子
参考文献
第4篇 电子元件和电子电路
第1章 半导体器件
第2章 其他电子元器件
第3章 放大电路
第4章 运算电路
第5章 信号处理电路
第6章 信号产生电路
第7章 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8章 数字电路
第9章 电源电路
参考文献
第5篇 电力电子技术
第1章 概述
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
第3章 电力电子电路
第4章 驱动与保护
第5章 电力电子装置
参考文献
第6篇 电气工程信息化基础
第1章 概述
第2章 电子数字计算机组织和结构
第3章 微处理器与微型机算计
第4章 可编程控制器 PLC
第5章 软件基础
第6章 数据库技术
第7章 计算机信息管理
第8章 信息处理
第9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第10章 人工智能
第11章 计算机网络
参考文献
第7篇 可靠性技术、环境技术和电磁兼容
常用符号表
第1章 可靠性技术
第2章 环境技术
第3章 电磁兼容
参考文献
第8篇 电气测量和仪器仪表
第1章 电气测量技术基础
第2章 电量测量
第3章 磁量测量
第4章 非电量的电测量
第5章 常用电测仪器仪表
第6章 自动测试系统
第7章 工业自动化仪表
参考文献
第9篇 电机
第1章 技术基础
第2章 设计基本要点
第3章 电机试验、安装和维护
第4章 同步电机
第5章 直流电机
第6章 异步电机
第7章 小功率电动机
第8章 微特电机
参考文献
第10篇 变压器、电抗器和电容器
第1章 电力变压器
第2章 特种变压器
第3章 互感器
第4章 调压器
第5章 电抗器
第6章 电力电容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开关保护设备
第1章 开关设备的一般问题
第2章 高压开关及高压熔断器
第3章 低压开关保护设备
第4章 保护继电器与继电保护装置
第5章 避雷器
第6章 成套开关设备
参考文献
第12篇 自动控制
第1章 概论
第2章 线性定常(LTI)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3章 线性连续控制系统分析概要
第4章 线性连续系统设计概要
第5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第6章 最优控制和自适应控制
第7章 智能控制
第8章 控制系统MATLAB仿真
参考文献
第13篇 电气传动
第1章 电动机的选择
第2章 电动机的起动、制动与调速
第3章 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
第4章 直流调速系统
第5章 交流调速系统
第6章 位置伺服系统
第7章 典型机械的电气传动与控制
第8章 电气传动控制设备
参考文献
第14篇 通信
第1章 通信理论基础
第2章 数据通信
第3章 通信方式
第4章 通信网络
第5章 微波与卫星通信
第6章 光纤通信
第7章 移动通信
第8章 广播和电视
第9章 天线
参考文献
第15篇 火力发电
第1章 火力发电概述
第2章 热工原理
第3章 锅炉设备
第4章 汽轮机组
第5章 电气接线和电气设备
第6章 火电场自动化
第7章 机组起动和运行管理
第8章 环境保护
第9章 热电联产
第10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第11章 内燃机发电和余热发电
参考文献
第16篇 水力发电
第1章 概述
第2章 水轮发电机组
第3章 电气主接线和电气设备
第4章 水电站的自动控制与通信
第5章 水电站的运行
第6章 抽水蓄能电站
参考文献
第17篇 核能发电
第1章 核能概述
第2章 核反应堆堆芯设计
第3章 压水堆核电厂主要系统和设备
第4章 核电厂的仪表与控制
第5章 核电厂的运行
第6章 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
第7章 核电厂安全和核电厂的辐射防护
参考文献
第18篇 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第1章 太阳光伏发电
第2章 太阳能热发电
第3章 风能资源和风力参数
第4章 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和选择
第5章 风力发电系统的联网和运行
附录 风力发电场安全、运行和检修规程
第6章风力发电展望
第19篇 化学能和 其他能源发电
第1章 电池
第2章 其他能源发电
参考文献
第20篇 电力系统
第21篇 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和电信工程
第22篇 电加工、电加热、电焊和静电技术应用
第23篇 家用电器和民用电动车辆
第24篇 项目工程经济分析
索引

前言/序言

《电气工程师手册》从第2版出版以来,电工科学的面貌又有了很大的变化。手册第3版在内容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努力反映电工科学的当前面貌。

《电气工程师手册》第3版的重要特点是紧密结合我国当前严峻的能源形势,大力扩充了能源板块,“核能发电”、“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和“化学能源(电池)”三部分独立成篇,甚至还介绍了“秸秆发电”。大量补充了能源领域中大家十分关心的内容,例如与核电安全有关的反应堆安全系统、核燃料循环、核电厂安全设计等;补充了新近发展的电力系统规划、各种直流输电系统、城乡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等内容。

《电气工程师手册》第3版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大力扩充与节能有关的各种技术,这也与我国当前严峻的能源形势有关,包括建筑节能,工业生产和日用电器领域等的节能技术。例如新增电力电子节能技术、配电变压器节能、余热发电、电热设备节能技术、新型节能炉衬材料、电弧炼钢炉节能技术等。努力反映当前节能的新技术,新水平。

《电气工程师手册》第3版还加强了与环保有关的内容,例如扩充可再生能源内容,提倡“秸秆发电”,加强核燃料后处理、核电厂的放射性废物管理等,在电工合金中以环保金属元素替代有害元素镉,在绝缘材料中删去了有有害的“石棉”等。

第3版手册的编写,有利于培养我国电气工程人才,发展我国现代电工科学技术、提高综合处理电气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土木工程师设计与施工规范大全(第5版) (非《电气工程师手册(第3版)》内容) --- 本书简介 《土木工程师设计与施工规范大全(第5版)》是一部全面涵盖现代土木工程领域关键设计、计算、施工与验收标准的权威性参考书。本书旨在为土木工程师、结构设计师、项目经理、质量控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院校师生提供一个集理论指导、规范查阅与工程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资源库。 在当前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复杂化、材料科学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对设计精度和施工质量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手册聚焦于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耐久、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系统性地梳理和整合了国内外最新的工程技术标准和行业最佳实践。 核心内容结构 本书内容按照土木工程的典型专业领域进行划分,确保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平衡。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与材料科学 本部分为后续所有设计和施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 工程力学与结构分析的最新进展: 涵盖弹性力学、塑性理论在复杂荷载条件下的应用,重点介绍非线性分析方法在超高层建筑和特种结构中的应用案例。 2. 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HPC)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详细阐述其配合比设计、长期性能(抗冻融、抗渗透性)的测试标准,以及在关键结构部位的应用指南。 钢材与新型合金: 聚焦于高强度钢材的焊接工艺要求、疲劳性能评估以及耐候钢的应用限制。 地基处理材料: 介绍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弃物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技术和环境兼容性标准。 第二部分:岩土工程与地基处理 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是工程风险的主要来源。本部分提供了从勘察到基础施工的全流程指导。 1.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详细说明了深层钻探、原位测试(如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的数据采集、报告编制与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2. 深基坑工程设计与监测: 重点解析了地下连续墙、SMW工法(水泥土搅拌墙)的设计参数取值,以及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渗流控制技术。强调了自动化监测系统在预警中的应用。 3. 复杂地基处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PJP):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浆液配比、压力控制曲线及质量验收标准。 CFG桩与复合地基: 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方法,以及桩间土挤密作用的量化分析。 第三部分:结构设计与抗震规范 这是手册的核心部分,严格对标最新的国家设计规范(如GB 50011、GB 50009等)及其修订要求。 1.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大跨度结构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梁、拱桥的应力控制与施工阶段的临时支撑与张拉控制流程。 高烈度区抗震设计: 详细阐述了“强柱弱梁”、“均匀抗震”等设计理念的具体实现,包括核心筒-伸臂桁架体系的设计要点。 2. 钢结构设计与节点详述: 疲劳与极限状态设计: 对重载交通桥梁和高周振动结构(如体育场馆屋顶)的疲劳验算流程进行深化。 关键节点详图: 提供了超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球节点、H型钢与箱型梁的详细构造要求,便于深化设计人员直接使用。 3. 砌体与木结构工程: 针对历史建筑修复和低层住宅工程,提供了抗震加固、防潮处理和耐久性提升的规范化技术。 第四部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本部分关注从现场准备到竣工验收的每一个环节,强调可操作性和质量保证。 1. 新型施工工艺: 3D打印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潜力与现阶段规范限制。 模块化施工(MiC)的接口设计与现场吊装精度控制。 2. 模板工程与支护体系: 涵盖超高模板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垂直度控制标准,以及大型爬模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 3. 工程测量与三维建模(BIM): 阐述了基于GNSS和全站仪的施工放样精度要求,以及BIM模型在施工进度模拟、碰撞检测中的应用标准与数据交换协议。 4. 隐蔽工程验收标准: 针对地基、结构主体、防水层等关键隐蔽部位,提供了详细的检查表和判定依据,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五部分:桥梁与隧道工程专题 针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特殊要求,本书提供了专业化的设计和施工指导。 1. 桥梁结构设计: 斜拉桥与悬索桥: 详细介绍了主缆的疲劳验算、索力调整程序、以及风洞试验数据的应用。 桥梁伸缩缝与支座: 不同气候带对支座类型(如盆式、球型支座)的选择标准,以及抗震伸缩缝的设计参数。 2. 隧道与地下工程: TBM(隧道掘进机)施工: 针对软弱围岩和突涌风险,介绍了TBM的开挖参数优化、二次衬砌的注浆压力控制和地层超前支护技术。 防水与排水系统: 隧道防水卷材的选择、铺设工艺和“分层设防”的详细技术要求。 本书特色 规范对标最新版: 所有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均严格依据国家最新颁布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并附有重要的规范条文出处索引。 图表丰富详实: 配备了超过1200张工程图例、表格和流程图,便于快速理解和查阅。 强调风险管理: 融入了大量工程事故案例分析,指导工程师如何识别、评估和规避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 可持续性视角: 包含了绿色建材的使用标准、工程碳足迹评估方法,以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土木工程师设计与施工规范大全(第5版)》是土木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石”,是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最可靠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厚厚的工具书,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翻开目录,眼花缭乱的章节标题像是通往电力世界的无数扇门,每一个都标示着精深的知识点。我主要关注的是高压输变电部分的更新,毕竟行业标准和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老版本的很多计算方法和设备参数都已经跟不上实际应用了。这次新版在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FACTS)这块的介绍明显深入了不少,尤其是在系统稳定性和暂态分析方面,给出了许多实用的案例和详细的公式推导,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在一线做大型项目调试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提升,书中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构建、状态监测技术(如局部放电在线监测、SF6气体替代技术)的描述也相当到位,条理清晰,图表丰富,直接可以作为我们制定维护升级方案时的主要参考资料。相比其他一些偏重基础理论的教材,它更像是“实战手册”,处处体现着工程的严谨性与实用性,绝对是办公室里不可或缺的镇馆之宝。

评分

作为一名在海外项目上常驻的工程师,语言和标准的兼容性是我选购工具书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这本书虽然是中文版本,但它在翻译和对国际标准的对标上做得非常出色,很多关键的IEC标准和IEEE标准都有明确的对照引用。它在电气设备选型和故障分析章节的详尽程度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对不同绝缘介质(如干式变压器与油浸式变压器)在不同海拔、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长期载荷能力评估,给出了详尽的修正系数表和经验公式。这对于我们经常在环境复杂地区进行设备选型和安装指导的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它没有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展示了背后的工程推理链条,让我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而不是死板地套用单一标准,这体现了其作为“权威参考”的深厚功力。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从校园踏入电力设计院的应届生,面对堆积如山的设计规范和需要掌握的专业软件,确实感到有些无从下手。我的导师推荐我常备这本手册,说它能帮我快速建立起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宏观认识。我发现它最棒的地方在于其内容的组织逻辑性极强,从基础的电磁学原理过渡到复杂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系统,每一步的衔接都非常自然流畅。特别是关于电能质量的章节,它不仅罗列了谐波、电压波动等问题的成因,还详细阐述了治理措施的设计参数和计算流程,配上大量的工程实例图例,让我这个新手能够迅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设计草图中。这本书的排版也值得称赞,索引做得非常细致,需要查找特定公式或规范时,几乎不用费力就能定位,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是我从理论学习者向合格设计人员转变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

我更关注的是其在继电保护和自动化系统这一块的细节处理,毕竟这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神经系统”。很多老教材对微机保护装置的配置和定值整定写得过于笼统。而这本手册,对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元件(如发电机、输电线路、母线)的典型保护方案,给出了非常具体和细化的定值整定流程和逻辑框图。特别是关于故障录波数据的判读和故障分析的步骤,它配上了许多真实故障波形示例,并详细解析了故障点、故障类型和保护动作的逻辑关系,这对于提升我们故障排查的精确度和速度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网络化保护和主动防御系统(MDP)的介绍,也让我了解了行业在应对复杂故障场景下,如何利用通信技术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和选择性,是技术升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手册。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新版主要是冲着它对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和微电网运行管理方面的最新论述来的。这几年新能源装机占比越来越高,传统电网的调度模型面临巨大挑战,许多旧的运行规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双向潮流的复杂局面。这本手册在“电网规划与运行”部分,对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的拓扑结构优化、电压控制策略以及与上级电网的协调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献引用也很新。我尤其欣赏它对风险评估和网络安全冗余设计方面的论述,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电气工程范畴,融入了现代信息安全的要求。对于我们这些负责电网升级改造和未来调度策略制定的资深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前瞻性的、全面的技术框架,帮助我们在技术选型和规范制定上走在行业前沿,避免陷入过时的技术路径依赖。

评分

?????????

评分

东西很不错,包装完整,很清晰,待读

评分

不知道内容怎样。。。

评分

厚厚一本,可以当工具书查看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书很厚实 就是外面那张膜是破损的 看起来像旧的

评分

速度真不赖~

评分

还行吧!同事也买过还行。

评分

好厚啊,不过很全,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