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操作入门与提高

电焊工操作入门与提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凤柱,陈永 著
图书标签:
  • 电焊
  • 弧焊
  • 焊接技术
  • 操作技能
  • 入门
  • 实操
  • 工业技能
  • 职业培训
  • 维修
  • 金属加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58848
版次:1
商品编码:10877344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电焊工操作入门与提高》是一本焊接工人学习、掌握、提高操作技术的指导书。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焊接技术基础知识、常用焊接方法基本操作技术、平焊、立焊、横焊、仰焊、水平固定管道的焊接、管道的横焊、管板焊接、焊接缺欠及焊接变形。书中把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焊接材料选用指南、焊条电弧焊焊缝熔敷重量及焊条消耗量作为附录,以供读者参考。《电焊工操作入门与提高》用丰富的图表和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了各种焊接操作技术的入门知识、操作要点和技巧,以及焊接缺欠及变形的防止措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读者,通过自学《电焊工操作入门与提高》,并按相关指导加强练习,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焊接操作的技巧,成为一名优的焊工。
  《电焊工操作入门与提高》可供焊接工人阅读,也可作为焊接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职业培训学校师生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焊接技术基础知识
1.1 焊接工艺基础知识
1.1.1 焊接接头形式
1.1.2 焊缝种类
1.1.3 焊接位置
1.1.4 坡口类型
1.1.5 焊缝的基本符号
1.1.6 焊缝基本符号的组合
1.1.7 焊缝的补充符号
1.1.8 焊缝的尺寸符号
1.1.9 焊接电流
1.1.10 电弧电压
1.1.11 焊接层数
1.1.12 焊接速度
1.2 焊接材料基础知识
1.2.1 焊条的类型
1.2.2 焊条的牌号
1.2.3 焊条型号与牌号的对照
1.2.4 焊丝的类型
1.2.5 焊丝的型号
1.2.6 焊丝的牌号
1.2.7 焊丝型号与牌号的对照
1.2.8 焊剂的类型
1.2.9 焊剂的型号
1.2.10 焊剂的牌号
1.3 焊接设备基础知识
1.3.1 焊条电弧焊机的维护
1.3.2 焊条电弧焊机常见故障的排除
1.3.3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枪的结构
1.3.4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枪喷嘴的选择
1.3.5 钨极的选用
1.3.6 钨极氩弧焊机的维护
1.3.7 钨极氩弧焊机常见故障的排除
1.3.8 CO2气体保护焊送丝系统
1.3.9 CO2气体保护焊焊枪
1.3.1 0CO2气体保护焊焊机的维护
1.3.1 1CO2气体保护焊焊机常见故障的排除
1.4 焊接安全基础知识

第2章 常用焊接方法基本操作技术
2.1 焊条电弧焊基本操作技术
2.1.1 焊接姿势
2.1.2 引弧操作要点
2.1.3 运条操作要点
2.1.4 收弧操作要点
2.1.5 立焊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2.1.6 横焊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2.1.7 仰焊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2.1.8 灭弧焊操作要点
2.1.9 连弧焊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2.1.10 挑弧法焊接操作要点
2.2 钨极氩弧焊基本操作技术
2.2.1 焊枪操作要点
2.2.2 引弧和收弧操作要点
2.2.3 填丝操作要点
2.2.4 钨极氩弧薄板平对接焊操作要点
2.2.5 钨极氩弧不锈钢薄板平对接焊操作要点
2.2.6 钨极氩弧铝薄板平对接焊操作要点
2.3 CO2气体保护焊基本操作技术
2.3.1 CO2气体保护焊焊枪操作要点
2.3.2 CO2气体保护焊引弧操作要点
2.3.3 CO2气体保护焊收弧操作要点
2.3.4 CO2气体保护焊操作要点
2.3.5 CO2气体保护焊平焊操作要点
2.3.6 CO2气体保护焊立焊操作要点
2.3.7 CO2气体保护焊横焊操作要点
2.3.8 CO2气体保护焊仰焊操作要点

第3章 平焊
3.1 E4303焊条的平焊
3.1.1 平焊续接的方法及位置
3.1.2 开坡口的平焊
3.1.3 第二层填充焊接
3.1.4 第三层填充焊接
3.1.5 填充表层焊接
3.1.6 盖面焊接
3.2 碱性低氢型焊条的平焊
3.2.1 第一层焊接
3.2.2 第二层填充焊接
3.2.3 盖面焊接
3.3 双面成形的平焊

第4章 立焊
4.1 立焊姿势的选择
4.2 E4303焊条一次成形的平面立焊
4.2.1 连弧焊
4.2.2 挑弧焊
4.3 E5016焊条一次成形的立焊
4.3.1 电流的调节
4.3.2 运条方式
4.3.3 熔池成形宽度的控制
4.3.4 熔池厚度不均
4.3.5 气孔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4.3.6 夹渣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4.4 较粗焊条一次成形的灭弧焊接
4.4.1 操作方法
4.4.2 气孔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4.4.3 上下熔池搭配厚度不均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4.4.4 熔池温度控制方法
4.4.5 粘弧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4.5 立焊一次成形V形走弧法
4.6 立焊一次成形两点电弧停留法
4.7 立焊填充焊接
4.7.1 V形运条法
4.7.2 填充焊接横向运条法
4.7.3 填充焊接坡口两侧进弧法
4.8 立焊的盖面焊接
4.8.1 横向运条法
4.8.2 中心熔池厚度成形的方法
4.8.3 锯齿运条法
4.8.4 电弧连续上提法
4.8.5 电弧断续上提法
4.8.6 电弧上提挑弧法

第5章 横焊
5.1 横焊的第一层焊接
5.1.1 操作方法
5.1.2 易产生缺欠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5.2 上下层填充焊接
5.2.1 φ4.0mm焊条的填充焊接
5.2.2 φ3.2 mm焊条的上下层填充焊接
5.2.3 填充的上层焊接
5.3 横焊的盖面焊接
5.3.1 一遍成形的盖面焊接
5.3.2 两遍成形的盖面焊接
5.3.3 三遍成形的盖面焊接
5.4 较粗直径焊条的第一层填充焊接
5.4.1 操作方法
5.4.2 第一层填充焊接熔池的观察与控制

第6章 仰焊
6.1 单面焊双面成形的仰焊
6.1.1 操作方法
6.1.2 注意事项
6.2 仰焊填充第二层焊接
6.2.1 反月牙运条法
6.2.2 熔池两侧挑弧法
6.2.3 电弧一侧抬起一侧回落法
6.2.4 运条方式的变化
6.2.5 落弧位置的选择
6.2.6 第二层填充焊接夹渣的避免
6.3 第三层表层填充焊接
6.3.1 对熔池外扩时坡口两侧边线的观察与控制方法
6.3.2 对中心熔池温度的观察与控制
6.4 仰焊的盖面焊接
6.4.1 观察熔池固定电弧停留法
6.4.2 一点停留时间确定法

第7章 水平固定管道的焊接
7.1 管道封底的第一层焊接
7.1.1 运条方法与电弧长度的控制
7.1.2 电流大小的调节
7.1.3 电弧停留的方法与熔池成形
7.1.4 中心熔池过厚和下塌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7.1.5 焊条角度的变化对熔池成形的控制
7.1.6 熔池成形的观察与控制
7.2 第二层填充焊接
7.2.1 横向带弧挑弧法
7.2.2 横向带弧断弧法
7.2.3 挑弧法或断弧法注意事项
7.3 管道的盖面焊接
7.3.1 电弧在坡口两侧停留的位置
7.3.2 熔池成形
7.3.3 管道的盖面焊接示例

第8章 管道的横焊
8.1 管道的第一层焊接
8.1.1 连弧焊
8.1.2 灭弧焊
8.2 管道的第二层填充焊接
8.2.1 焊条角度的变化
8.2.2 电弧下移运条线路
8.2.3 电弧回带运条线路
8.3 管道第二层较深焊槽的填充焊接
8.3.1 底层焊接
8.3.2 上层焊接
8.4 管道的盖面焊接
8.4.1 单道排续的第一层焊接
8.4.2 单道排续的第二层焊接
8.4.3 单道排续的第三层焊接

第9章 管板焊接
9.1 焊条电弧焊管板焊接
9.1.1 骑坐式管板的垂直仰位焊接
9.1.2 骑坐式管板的垂直俯位焊接
9.1.3 骑坐式管板的水平固定全位置焊接
9.1.4 插入式管板的焊接
9.2 氩弧焊管板焊接
9.2.1 骑坐式管板焊接
9.2.2 插入式管板焊接
9.3 CO2保护焊管板焊接

第10章 焊接缺欠及焊接变形
10.1 焊接缺欠
10.2 焊接变形
10.2.1 焊接变形的种类
10.2.2 焊接变形的矫正
10.2.3 防止焊接变形的措施
附录
附录A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焊接材料选用指南
附录B焊条电弧焊焊缝熔敷重量及焊条消耗量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现代木工技术与实践 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现代木工领域的核心知识、先进技术和实际操作流程。旨在为初学者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有经验的木工师傅提供拓展技能和提升工艺水平的专业指南。 --- 第一部分:木工基础与材料科学 本部分内容聚焦于木工工艺的基石——材料认知与工具掌握。 第一章:木材的奥秘:结构、特性与选择 1.1 木材的生物学基础与宏观结构 详细解析木材的细胞结构、导管系统、年轮的形成及其对木材物理性质的影响。涵盖早材(春材)和晚材(秋材)的差异,以及边材与心材的功能区分。 1.2 木材的物理与力学性能 系统阐述木材的密度、含水率、干燥收缩、膨胀系数等关键物理参数。深入分析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并讨论环境湿度对这些性能的动态影响。 1.3 常见工程用木材的分类与应用 全面介绍软木(如松木、杉木)和硬木(如橡木、枫木、胡桃木)的纹理特征、加工难度及最佳应用场景。重点分析胶合木、集成材(Glulam)和指接木(Finger-jointed Lumber)等工程重组木材的制造工艺、优点及其在结构件中的承载能力评估。 1.4 木材的缺陷识别与处理 详述木材中常见的自然缺陷,如节疤、裂纹(端裂、干裂)、心腐、虫蛀等。教授如何评估缺陷对木材强度的影响,以及采用填充、修补、或避开等工程化处理方法,确保材料的可用性。 1.5 木材的保护与表面处理 探讨木材防腐、防潮、阻燃的处理技术。详细介绍热处理(如巴克处理)对木材稳定性的提升作用,以及不同化学防腐剂的特性与环保考量。 第二章:现代木工工具的操作与维护 本章专注于安全高效地使用当前主流的木工机械与手工工具。 2.1 安全操作规范与防护要点 强调车间安全文化的重要性。详述个人防护装备(PPE)的选择与正确穿戴,机器操作前的安全检查清单,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停机程序。 2.2 锯切技术与设备 深入讲解带锯、圆锯(台锯、斜切锯)的原理、刀具选择(锯片齿型、齿距、切削角)和精确对刀方法。重点介绍斜切台锯的精确角度设置和复杂角度的计算与实现。 2.3 刨削与平整设备 剖析刨床(Jointer)和厚度刨(Planer)的工作原理,学习如何通过调整刀具高度和进给速度,获得平直、等厚的板材。讨论砂光机(砂带机、盘式砂光机)的选用和砂纸的序列递进使用方法。 2.4 钻孔与榫卯加工设备 介绍立式钻床的操作精度控制,以及专门用于制作榫卯的钻孔机和镂铣机(Router)的底模设置。 2.5 手动工具的精度与保养 论述刨刀、凿子、锯子等传统工具的正确持握、刃磨技巧(角度与锋利度),以及如何通过精细的手工工具完成机器无法达到的表面处理。 --- 第二部分:结构连接与装配工艺 本部分涵盖了连接件的设计、制作和安装,这是决定木结构强度和寿命的关键环节。 第三章:传统与现代连接件的设计原理 3.1 榫卯结构详解 系统图解并教授制作常见的榫卯结构,包括:格挡榫(Halving Joint)、燕尾榫(Dovetail Joint,直榫与斜榫)、指接榫(Box Joint)、榫舌与榫眼(Mortise and Tenon)。分析不同榫卯在承受拉力、剪力和扭矩时的受力特点。 3.2 螺钉、螺栓与五金连接 讨论不同类型螺钉(沉头、方头、自攻螺钉)在不同木材中的锁紧力评估。介绍结构连接件(如角码、T型件)的使用规范,以及如何通过预钻孔(Pilot Hole)避免木材开裂。 3.3 胶粘剂科学与应用 详述各种木工用胶的化学特性:木工白乳胶(PVA)、聚氨酯胶(PU)、环氧树脂和接触式粘合剂。指导用户根据环境温湿度、受力情况选择最佳胶粘剂,并掌握正确的涂胶量、夹持压力和固化时间。 第四章:橱柜与家具的标准化制造流程 4.1 结构设计与材料优化 讲解家具设计中的结构冗余度考量,如何利用CAD/CAM软件进行精确的部件尺寸计算和材料排版优化(Nesting),以减少边角料浪费。 4.2 板式家具的连接技术 聚焦现代板式家具的装配:导轨与铰链的精确安装定位、偏心轮紧固件(Cam Lock)的使用规范、层板销的承重计算。 4.3 木门与窗框的制作 深入剖析木门(实木与复合门)的框架结构和镶板安装技术,重点解决木材在不同气候下产生的胀缩对门扇和窗框密封性的影响。 --- 第三部分:表面精加工与饰面艺术 本部分关注如何通过精细的表面处理,提升木制品的耐用性和美学价值。 第五章:砂光、填充与底漆处理 5.1 砂光工艺的系统化 建立科学的砂光流程表,从粗磨(如80目)到精磨(如320目或更高)的过渡标准。讨论随机轨道砂光机与直线砂光机在不同工序中的适用性。 5.2 木材缺陷的视觉隐藏 教授使用专业木腻子(Filler)或自制木屑混合胶进行深层填充,特别是针对气泡和接缝的处理技巧。如何选择与木材颜色相近的填充剂。 5.3 封闭层与底漆的选择 解释底漆(Sealer)在封闭木材毛孔、增强面漆附着力中的作用。对比水性底漆和油性底漆的干燥时间和最终效果差异。 第六章:油漆、涂料与自然油饰面 6.1 漆面技术:喷涂与刷涂 详细介绍清漆(Lacquer)、聚氨酯漆(Polyurethane)和醇酸树脂漆(Alkyd)的施工要点,包括稀释比例、喷涂压力控制和多层叠加的打磨间隔。强调无尘环境对漆面质量的重要性。 6.2 木蜡油与天然油的渗透技术 探讨丹麦油、桐油、亚麻籽油等天然饰面的浸润、渗透和固化过程。指导如何通过反复“喂养”木材,达到深层滋养和自然光泽的效果,而非单纯的表面覆盖。 6.3 染色与仿古处理 讲解水性染料、油性染料和木材污渍(Stain)对木材纹理的改变作用。教授白灰洗(Pickling)和仿古拉丝(Distressing)等特殊饰面工艺的实现步骤。 --- 第四部分:高级木工应用与项目管理 本部分面向进阶者,涵盖专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到实施的完整管理流程。 第七章:曲木技术与复杂曲面加工 7.1 层压与模具制作 介绍冷压与热压层压技术(Steam Bending/Lamination)的原理。指导如何设计和制作用于特定弧度的模具(Forming Mold)。 7.2 五轴加工与CNC基础 简要介绍计算机数控(CNC)技术在木工领域的应用,包括CAM软件的工作流程、刀具路径的设置,以及三维曲面(如人体工学座椅)的加工可行性分析。 第八章:项目实施、成本控制与可持续发展 8.1 流程化生产管理 如何将复杂的家具项目分解为可管理的工序包(Cutting List, Sub-assembly),并制定时间表以提高生产效率。 8.2 成本核算与报价 提供一套实用的成本计算模型,涵盖材料损耗率、人工工时估算、工具折旧及固定开支的合理分摊,确保报价的竞争力和盈利性。 8.3 木工的可持续实践 探讨FSC认证木材的采购标准,废料的再利用策略(如制作木屑燃料或小型配件),以及采用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饰面材料的环保责任。 --- 本书特点: 技术驱动: 内容紧密围绕现代机械精度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点展开。 图文并茂: 包含数百张详细的剖视图、操作流程图和故障排除指南。 案例导向: 穿插实际工程案例分析,解决从选材到收尾的常见难题。 本书是木工行业从业人员、家具设计师、木艺爱好者提升专业技能的必备参考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电焊工操作入门与提高》简直是为像我这样对焊接技术一窍不通的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电焊这门手艺离我很遥远,感觉要很多复杂的物理知识和常年积累的经验。可这本书的开篇就非常接地气,它没有直接抛出一堆拗口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安全第一”讲起,对焊工防护用品的选用、工作环境的检查,甚至是对电焊机本身的初步认识,都描述得细致入微。我记得有一章节专门讲解了不同类型焊条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文字描述得清晰明了,还配有很直观的图示,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用A焊条焊不牢,换了B焊条效果就大不一样。书中对于直流与交流电焊机的区别,以及如何正确连接电源这些细节,也处理得非常到位,这对于一个零基础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指路明灯。特别是它对焊接基础姿势的讲解,强调了握持工具的力度和角度对焊缝成型的重要性,还提供了很多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和对应的纠正方法。读完第一部分,我竟然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不再是面对焊机手足无措的“门外汉”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是那种循循善诱的大家长式指导,让人感到安心和受教。

评分

这本书的收尾部分,聚焦于现代焊接技术的展望和职业发展规划,这一点非常鼓舞人心,也体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它没有止步于传统的焊接收法,而是积极引入了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焊接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思路,这为我们这些希望跟上时代步伐的从业者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书中还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常见设备故障排除速查表”,涵盖了从变压器过热到送丝机构卡滞等几乎所有可能遇到的现场问题,并且给出了清晰的诊断步骤和排除流程,这在实际工作中能省下大量的时间和维修成本。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最后几页中,对如何考取更高级别的焊工资格证书、如何持续学习新材料和新工艺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这让整本书的实用性达到了一个高峰。整体来看,这本书的语气从最初的引导,过渡到中期的深入剖析,最后以一种鼓励和前瞻性的姿态收尾,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拿起焊枪,更让我思考了如何成为一名更高层次的、适应未来工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评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材料科学和焊接冶金学方面的讲解,处理得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对于一个追求技术精进的焊工来说,仅仅掌握操作手法是不够的,理解材料在高温下的行为变化至关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投入了相当的篇幅,解释了焊缝金属的热影响区(HAZ)微观结构是如何演变的,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最终焊件的力学性能,比如冲击韧性和抗疲劳能力。书中对合金钢、不锈钢乃至铝合金焊接的特殊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例如,讲到不锈钢的晶间腐蚀问题时,它不仅指出了问题所在,还提供了具体的焊接工艺参数调整方案,比如如何控制热输入速度和选择合适的填充金属来钝化晶界。这种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让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者的表达方式在这里趋向于严谨的学术风格,但通过丰富的图表和流程图的辅助,确保了复杂的冶金学概念能够被非专业的读者所理解和吸收。它让我意识到,电焊不仅仅是“熔化和连接”,更是一门关于材料科学的艺术。

评分

我手里拿着这本书,感觉自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在耳边“密授心法”,尤其是在探讨到几种主流焊接工艺的深入应用时,那种专业性和深度让我这个有些经验的“半吊子”都感到惊喜。它并没有停留在仅仅介绍“如何引弧”的初级阶段,而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剖析电弧的稳定性和熔池的控制技术。例如,在讲解TIG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时,书中对电流、电压、保护气体流量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了数学模型似的分析,这对于追求高质量焊缝的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书里专门有一章专门讨论了不同金属材料的预热和后热处理对焊后性能的影响,这在以往我读过的很多入门书籍中都是一笔带过的。作者显然是站在一个很高的技术层面上来组织内容的,他不仅教你“怎么做”,更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书中对焊缝缺陷的分类和成因分析也极为透彻,什么咬边、未焊透、气孔、夹渣,每一种缺陷都配有高清的对比图谱,让你一眼就能辨认出来,随后还能迅速定位到操作上的失误点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阅读过程中,我需要时不时地停下来,在脑海中模拟操作场景,这本书的逻辑严密性,几乎可以作为一本技术手册来使用,非常适合希望从“会焊”提升到“精焊”的读者。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实在是太巧妙了,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式堆砌,而更像是一本实战演练手册,特别是针对“提高”这部分内容,简直是高手进阶的秘籍。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它对各种复杂工况和特殊材料焊接的实战案例分析。比如,书中详细描述了薄板焊接中热输入控制的难度,以及如何通过脉冲电流技术来有效解决变形问题,这种对热敏性材料的深度挖掘,是很多普通教材望尘莫及的。再者,书中关于管道焊接的章节,非常贴合工业现场的实际需求。它不仅讲解了固定位置焊的各种仰角和立角操作技巧,还特别强调了管道坡口加工精度对焊接质量的决定性影响。我记得有一个篇章专门对比了手工焊和半自动焊(GMAW/FCAW)在不同生产效率要求下的优缺点,并给出了设备选型和参数设定的实用建议。作者的语言风格在这里变得更加直接和果断,充满了实战经验的沉淀,仿佛每一次的论述都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和成功的基础上。读完这部分,你会感觉自己对“效率”和“质量”之间的平衡把握得更精准了,这是一般只讲理论的书籍无法给予的宝贵经验。

评分

此书比较实用,讲解全面。

评分

正版书籍,内容丰富详细。

评分

想了解焊接相关实践知识,暂未看,不做评价!

评分

不错不错,感觉好极了,很愉快的一次购物

评分

很好的书,感谢京东,

评分

很好》》》》》》》》》》》》》》》

评分

专业书籍,实用性强,很不错。

评分

昨天下午收到的,还没来得及看

评分

不错,讲的很详细,值得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