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建筑室内装饰工程图的基本知识
1.1.1 建筑室内装饰工程图的概念及作用
1.1.2 室内装饰工程图的特点
1.2 室内装饰工程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1.2.1 绘图仪器及用品简介
1.2.2 室内装饰工程图的基本标准
1.3 几何作图
1.3.1 基本作图
1.3.2 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
1.3.3 非圆曲线的画法
1.3.4 圆弧连接
1.3.5 平面图形的画法
习题
第2章 视图的基础知识
2.1 投影的概念及其特性
2.1.1 投影法分类
2.1.2 正投影的特性
2.2 三面投影图
2.2.1 物体的鼍面投影
2.2.2 三面投影图展开
2.2.3 三面投影图的特性
2.2.4 画三面投影图
2.3 点的投影
2.3.1 点的三面投影形成
2.3.2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2.3.3 例题分析
2.3.4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规律
2.3.5 两点的相对位置与重影点
2.4 直线的投影
2.4.1 各类直线的投影特性
2.4.2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2.5 平面的投影
2.5.1 平面的表示法
2.5.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2.5.3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2.6 立体的投影
2.6.1 平面立体的投影
2.6.2 曲面立体的投影
2.7 切割体的投影
2.7.1 平面切割体的投影
2.7.2 曲面切割体的投影
2.8 组合体的投影图
2.8.1 组合体的画法
2.8.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8.3 阅读组合体的投影图
习题
第3章 轴测投影
3.1 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
3.1.1 轴测投影的形成
3.1.2 轴测投影的有关术语
3.1.3 轴测投影的分类
3.1.4 轴测投影的特性
3.1.5 轴测投影图的画法
3.2 正等轴测图
3.2.1 正等轴测图的画图参数
3.2.2 基本立体正等轴测图画法
3.2.3 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画法
3.3 正面斜二轴测图
3.3.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3.3.2 正面斜二轴测图画法
3.3.3 圆的斜二测投影(八点法)
习题
第4章 透视投影
4.1 透视图基本知识
4.1.1 透视的概念及原理
4.1.2 术语及其解释
4.1.3 画面的远近
4.1.4 正常视域和取景框
4.1.5 原线和变线
4.1.6 视平线的高低
4.2 透视作图
4.2.1 平行透视的原理与作图方法
4.2.2 成角透视(余角透视)的原理与二灭点透视图的作图方法--
4.2.3 人物的透视画法
4.2.4 视平线的高低对透视效果的影响
习题
第5章 家具设计图的识读及绘制
5.1 家具的结构形式
5.1.1 框架件结构
5.1.2 箱框件结构
5.1.3 实木拼板部件的结构
5.1.4 覆面板的结构
5.1.5 弯曲件结构
5.1.6 脚架结构
5.1.7 软体家具结构
5.2 家具图的识读
5.2.1 家具部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
5.2.2 家具装配图实例的识读
习题
第6章 房屋建筑施工图识读
6.1 房屋建筑工程图的基础知识
6.1.1 房屋组成的示意图
6.1.2 房屋建筑施工图的产生及其分类
6.2 建筑工程总平面图
6.2.1 总平面图的内容
6.2.2 总平面图的图示特点
6.2.3 阅读总平面图实例
6.3 建筑平面图
6.3.1 建筑平面图的形成、内容和作用
6.3.2 常用建筑材料及构配件图例
6.3.3 建筑平面图读图实例
6.4 建筑立面图
6.4.1 建筑立面图的形成、内容和作用
6.4.2 建筑立面图实例
6.5 建筑剖面图
6.5.1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内容和作崩
6.5.2 建筑剖面图的读图实例
6.6 建筑详图
6.6.1 建筑详图的形成、内容和用途
6.6.2 墙身详图
6.6.3 楼梯详图
习题
第7章 建筑室内结构设施与设备安装图识读
7.1 概述
7.1.1 住宅室内装修中设备安装工程内容与特点
7.1.2 室内装修常用安装图样的特点
7.2 金属结构安装图样的内容与特点
7.2.1 金属结构安装的内容
7.2.2 室内装修中金属结构安装的特点
7.3 给水排水施工图样的内容和特点
7.3.1 室内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7.3.2 室内给水排水施工图的有关制图规定
7.3.3 室内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及识读
7.4 暖通与空调施工图样的内容与特点
7.4.1 供暖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7.4.2 供暖系统的施工图及识读
7.4.3 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7.4.4 窄调系统工程施工图及识读
7.4.5 暖通空调系统安装图例
7.5 电子电气施工图的内容和特点
7.5.1 电子电气施工图的内容和种类
7.5.2 电气设施组成与施工图的特点
7.5.3 电气设备安装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7.5.4 弱电系统概况
7.5.5 电子电气设备安装图样的识读
7.5.6 综合布线系统概况
7.5.7 电子电器的元器件基本图例
习题
第8章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图
8.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制图基础知识
8.1.1 装饰工程图的产生及分类
8.1.2 装饰工程图的有关规定
8.1.3 装饰施工图中的图样目录及设计说明
8.2 建筑装饰装修平面图
8.2.1 建筑装饰装修平面图的形成
8.2.2 建筑装饰装修平面图的主要内容
8.2.3 建筑装饰装修平面图的图示实例
8.2.4 建筑装饰装修平面图的绘制
8.3 建筑装饰装修顶棚图
8.3.1 顶棚图的图示内容与要求
8.3.2 顶棚图的图示实例
8.3.3 绘图步骤
8.4 建筑装饰装修立面图
8.4.1 建筑装饰装修立面图的内容和要求
8.4.2 建筑装饰装修立面图的图示实例
8.4.3 绘制步骤
8.5 建筑装饰装修剖面图与详图
8.5.1 装饰剖面图与详图的形成与表达
8.5.2 装饰剖面图的分类
8.5.3 装饰详图的分类
8.5.4 装饰剖面图与详图实例
8.5.5 装饰剖面图与详图的绘制
8.6 建筑室内外绿化施工图
8.6.1 建筑绿化系统设计图的内容
8.6.2 环境绿化图的特点
8.6.3 常用的室内外园林绿化图样
8.6.4 建筑装饰室内外绿化图例
8.7 室内装饰工程典型结构图样的识读
8.7.1 建筑棚面结构图的识读
8.7.2 建筑墙面、地面结构图的识读
8.7.3 建筑门窗图样的识读
8.7.4 电气安装图样的识读
8.8 住宅室内装饰工程成套图样的识读
8.8.1 住宅室内平面图的识读
8.8.2 住宅室内天花、立面设计图的识读
8.8.3 室内电气设计图的识读
8.8.4 室内供暖与给水排水设计图的识读
习题
参考文献
建筑装饰工程图是设计人员按照一定的投影原理,用各种线条、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给出的图样,用以表达设计思想、装饰结构、装饰造型及饰面处理要求等,并应遵照国家有关建筑及装饰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室内装饰工程的图样设计与许多领域的相关科学知识和专业要求有关,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的边缘学科,它不仅要求设计者具有相关的建筑工程知识,还必须具有装饰工程制图、建筑美学、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环境保护学及环境美学、装饰材料学、装饰施工、装饰工程经济、建筑风水学等方面的知识。每一项室内装修工程都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建设工程。所以,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图样种类,既有建筑工程施工图样,也有家具、木制品施工图样、采暖通风管线施工图样,电气安装图样等。
由于这些图样都是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应的设计标准绘制的,因此,室内装饰工程图的第一个作用就体现为是装饰工程建设的依据。
其次,设计、生产、施工和监理所用的是同一套图样,为了使生产或施工者严格按照设计图样进行作业,从而充分体现设计者的意图,使产品或作业有一个统一的技术规范,以保证产品或施工作业的质量,故室内装饰工程图又起到一种技术语言的作用。
再者,室内装饰工程图在甲方(建设方、用户或设计方)与乙方(设计方、生产方或施工方)之间形成一座“桥梁”,是合同各方对合同标的之艺术性、功能性、技术性,以及质量要求和造价要求等的总合。
……
说实话,作为一本“第2版”的专业书籍,我期待它能体现出近几年行业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变化。比如,BIM技术对传统二维图纸表达方式的冲击和融合,或者新型环保材料对施工详图要求的改变。然而,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份经过轻微修缮的“经典范本”,很多关于如何标注新型轻质隔墙、或者如何表达参数化设计成果的讨论完全缺失。我特意翻阅了关于“节点详图”的部分,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幕墙或者复杂异形天花处理的深化图例,结果发现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木制作或石材干挂的经典样式。这使得这本书对于正在从事或计划接触高标准、高复杂度的现代建筑装饰工程的读者而言,参考价值大打折扣。它似乎更侧重于巩固基础,却错失了引导读者面向未来的机会,知识的时效性上略显保守。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倒是没得挑剔,纸张摸起来挺舒服的,排版也还算工整,但内容深度实在让我有些失望。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成为一本“现场速查手册”,那种在工地上,面对一大堆密密麻麻的尺寸标注和材料符号时,能迅速定位关键信息的工具书。理想中的内容应该是大量的“图例解析”和“常见错误辨析”。比如,一个门洞的处理,除了标准的尺寸标注外,有没有讲讲不同防火等级的门框节点在图纸上应该用什么特殊的填充图案来区分?或者在描述石材拼缝时,那些细微的斜线或虚线代表了什么工艺要求?这本书里,这些实战中的“潜规则”和图纸上的“黑话”讲解得太过概念化,缺乏实际案例的支撑。每次查阅,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反复比对目录和章节,才能找到一小段相关的描述,效率极低。它更像是一本教科书的节选汇编,而不是一本专注于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工具箱”,对于寻求效率提升的专业人士来说,价值有限。
评分哎呀,最近刚好在琢磨着怎么把手头的这个旧图纸盘活,朋友推荐了一本据说很实用的书,书名听着就专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制图与识图(第2版)》。不过我得说,这本书的实体内容真的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我本来期望它能像一本操作手册那样,手把手教我如何从一张平面的施工图里,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哪些是吊顶的龙骨走向,哪些是墙面饰材的铺贴方向,最好还能图文并茂地展示一些常见节点的大样图集。结果呢,翻开之后,大部分篇幅似乎都聚焦在了那些非常基础的制图规范和国家标准上,这些内容对我这个已经具备一定识图能力,更侧重于现场应用的人来说,显得有些冗余和枯燥。我更想看到的是,如何处理那些复杂的异形造型,或者在老旧建筑翻新中,如何通过图纸反推出原有的结构层次。这本书更像是给行业新手准备的入门砖,对于我这种想要快速提升“实战”解读能力的读者来说,它提供的“弹药”火力略显不足,很多关于新材料、新工艺在图纸上如何表达的篇幅几乎没有提及,感觉像是停在了几年前的标准框架里,更新迭代的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的前沿。如果我只是想快速学会看懂一张竣工图,这本书的效率可能不如直接找几个实际项目案例来对比研究来得直接有效。
评分我对建筑设计和施工图的理解,更倾向于一种“图纸叙事”的解读方式。我希望书里能教我如何通过图纸的逻辑顺序,来还原整个施工过程的先后关系。例如,从结构找平线开始,到水电预埋,再到饰面铺贴的层次递进。然而,这本书似乎更像是把制图规则和识图符号分别“切片”处理,然后孤立地罗列出来。这就导致当我试图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施工流程概念时,总感觉缺少了一根核心的线索。特别是关于不同专业图纸之间的衔接和冲突处理,这是现场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比如暖通管道和灯具安装位置的冲突,或者防水层与饰面高度的配合问题。这本书对这些交叉学科的图纸整合分析几乎没有涉及,更像是停留在单一专业图纸的“语法学习”阶段,而忽略了施工现场的“对话交流”。如果不能教会读者如何“阅读”图纸背后的施工逻辑,那么单纯记住符号的意义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方式,对我的学习习惯来说,实在有些晦涩难懂。它大量采用了非常书面化、脱离实际操作语境的术语来解释一些本可以简单明了描述的制图原则。举个例子,在解释尺寸链的标注逻辑时,它用了一长段复杂的定义,而不是直接展示一个“尺寸标注不完整”和“尺寸标注完整”的对比图,然后清晰指出差异在哪里。对于依赖直观感受和快速记忆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这种过于严谨的学术化表达,反而成了一种障碍。我需要的是那种“一看就懂,一用就会”的清晰指引,而不是需要反复揣摩其背后深层含义的论述。结果,我不得不经常放下这本书,去网上搜索相关的实际案例图,对照着这些真实的图纸,才能真正理解书本上那些拗口的规定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流畅性和效率,让人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为理论研究者而非一线实践者量身定制的。
评分的是伤痕,更是刻骨铭心的痕迹。
评分我可不想拥有。曾听说这样一则故事:一群年轻人常在一泓深潭边钓鱼,而有一个老渔夫总在潭水上
评分速度很快,书也不错,朋友很喜欢
评分给公司买的,很好,很快
评分一个星期天,阳光很好,我和爸爸载着爷爷去兜风。爷爷一扫往日的沉闷,又和从前一样话多了起来,很精神也很快活。薄暮,我们上楼回家,爸爸把穿的厚厚的爷爷背起,青筋暴起,大汗淋漓。爷爷愉悦地伏在爸爸宽厚的背上,仿佛丝毫不在意自己是否添了点小小的麻烦。
评分曾经的指若削葱,是如今的残年老茧……她是我伟大的母亲,她把儿女青春的火点燃却灼烧了自己,
评分我伟大的母亲,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朴实的农民。桑恒昌说:“每当我写到母亲时,我的笔跪
评分一声不响,去时也静悄悄,只叫人感慨垂泪!
评分她把儿女成功的路铺垫,却沿路洒下了自己的心血,她把儿女成长的花浇灌,却榨干了自己,她就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