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相关阅读:
《》
《》
《》
《(第2版)》(以口诀加说明和附图的形式介绍了电工常用数据及相关计算。)
《(第2版)》(围绕电工维修这个中心,从实际出发展开编写,根据电路和结构,真实再现电工的维修过程和故障现象并描述故障原因,介绍维修方法)
内容简介
《家庭电工一本通》内容包括家庭安全用电早知道、家庭用电基本知识、家庭电工看图、家庭照明安装、家用电器元器件、家庭常用电路、家庭环境美化电路、家庭建筑装修电路、家庭用电必备工具和家用电器故障维修等。《家庭电工一本通》由浅入深,简明、易懂、新颖、直观、实用,可供家庭电工爱好者学习使用,也可供其他电气工作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家庭安全用电早知道
1.1 安全第一用电常识
1.2 电器维修安全事项
1.3 带电工作安全事项
1.4 触电与预防
1.5 触电急救方法
1.6 低压触电者脱离电源方法
1.7 漏电保护器
1.8 防雷与防火
第2章 家庭用电基本知识
2.1 什么是电
2.2 你家的电是从哪里来的
2.3 电力的传输过程
2.4 电力变压器变电原理
2.5 单相交流电
2.6 直流电路
2.7 直流稳压电路
2.8 串联与并联电路
2.9 乜路基本定律
第3章 家庭电工看图
3.1 电路文字与图形符号
3.2 什么叫电路
3.3 怎样看建筑电路图
3.4 怎样看电子电路图
3.5 怎样看家庭照明平面图
第4章 家庭照明安装
4.1 电工安装导线处理
4.2 导线的连接
4.3 照明安装配线方法
4.4 白炽灯的安装
4.5 荧光灯的安装
4.6 节能灯的安装
4.7 声控灯的安装
4.8 红外线调光灯的安装
4.9 晶闸管调光台灯的安装
4.10 组合吊灯的安装
4.11 触摸台灯的安装
4.12 壁灯的安装
4.13 吊灯的安装
4.14 吸顶灯的安装
4.15 手提灯的安装
4.16 自动应急照明灯的安装
4.17 停电自动照明灯的安装
4.18 停电应急灯的安装
4.19 节日流水彩灯的安装
4.20 定时调光照明节电器的安装
4.21 音乐验电灯的安装
4.22 电子音乐闪烁灯的安装
4.23 鱼缸闪烁灯的安装
4.24 汽车转弯指示灯的安装
4.25 摩托车闪光灯的安装
4.26 LED广告牌装饰灯的安装
4.27 照明开关自动灯的安装
4.28 节日灯——大红灯笼高高挂
4.29 美丽的太阳能草坪灯的安装
4.30 怎样选择照明导线的截面积
第5章 家用电器元器件
5.1 电阻器
5.2 电容器
5.3 电感器
5.4 二极管
5.5 晶体管
5.6 集成电路
5.7 开关和插接件
5.8 变压器
5.9 磁性天线
5.10 熔断器
5.11 单相交流电动机
5.12 元器件的选购方法
第6章 家庭常用电路
6.1 家用电吹风机电路
6.2 电动剃须刀电路
6.3 电动缝纫机电路
6.4 天然气(煤气)泄露报警电路
6.5 双向对讲机电路
6.6 电熨斗电路
6.7 电动窗帘电路
6.8 火灾烟雾报警电路
6.9 电热毯节电电路
6.10 汽车电子节油电路
6.11 太阳能热水器供水自控电路
6.12 充电器电路
6.13 家电防盗报警电路
6.14 家用留言机电路
6.15 老人出走报警电路
6.16 劝戒烟电路
6.17 骨质增生治疗电路
6.18 口吃矫正电路
6.19 青少年预防近视电路
第7章 家庭环境美化电路
7.1 家用多功能环保器电路
7.2 水果冷藏保鲜电路
7.3 卫生间换气扇控制电路
7.4 电子胸花电路
7.5 臭氧消毒电路
7.6 净化空气换气扇电路
7.7 冰箱电子除臭电路
7.8 负离子发生器电路
7.9 厕所自动冲水电路
7.10 有害气体排除电路
7.11 空气自动加湿器电路
7.12 电子生日蜡烛电路
7.13 五颜六色闪光装饰电路
7.14 水壶水垢清除电路
7.15 电子喷泉电路
7.16 高温杀菌消毒电路
第8章 家庭建筑装修电路
8.1 地板砖切割机
8.2 混凝土搅拌机
8.3 卷扬机
8.4 水磨石机
8.5 混凝土振动器
8.6 电动葫芦电路
8.7 高层建筑供料信号联络控制电路
8.8 散装水泥计量电路
8.9 自动接水器电路
8.10 建筑材料输送带控制电路
8.11 家用自动水阀门电路
8.12 电梯间排气扇控制电路
8.13 高层建筑电梯控制电路
8.14 运输升降机超速控制电路
8.15 水平测量仪电路
第9章 家庭用电必备工具
9.1 电烙铁
9.2 验电笔
……
第10章 家用电器故障维修
精彩书摘
11)应定期对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更换绝缘老化的电线,对绝缘破损处进行修复,确保所有绝缘部分完好无损。
12)家用电器在安装使用时,必须按要求将其金属外壳做好接零线或接地线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外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1.2 电器维修安全事项
许多电工电子爱好者,都喜欢自己维修家电,本节把维修小家电的安全注意事项做以下介绍。家电维修必须时刻把安全记在心上,包括自己的人身安全和电器的安全,切不可掉以轻心。这里介绍一些安全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1.周围环境的安全
维修工作离不开电,工作环境中还有一些易燃品和高温物体,所以工作环境一定要布置得井井有条,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工作台(桌)和椅子不要使用金属制品。
2)桌面及附近地面最好铺上绝缘橡胶垫。这不但可以减少触电的危险,也可以避免碰坏东西。
3)桌面上应尽量少放工具。最好将工具集中放在一个盒子里。这样既便于操作,也可防止出现意外事故。不常用的工具应放在抽屉里。
4)桌面上还应放一个盒子,专门盛放废弃的线头或其他废品。
5)酒精和松香水是易燃品,不用时应盖好,放在安全的地方。
6)使用吊灯照明,尽量不用台灯,台灯不应作为固定照明设备。如果确实需要利用台灯作为临时的辅助照明设备,用完后应移离工作面。
前言/序言
为了满足广大城乡人民家庭安全用电、用好电、管好电,让电更好地为家庭服务,同时也为不熟悉电的居民解除不懂电带来的烦恼,特编写了本书。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由不懂到懂,由外行变为内行,自己就可以安装照明灯具、维修家用电器小故障等。
本书从家庭安全用电开始,拉开本书的序幕,继而从基本知识入门,从家庭照明到家庭常用电路,从家庭电子元器件到家庭电器维修,从工具到仪表的使用,从家庭装修到环境美化,基本概括了家庭用电的方方面面。
本书共10章,包括家庭安全用电早知道、家庭用电基本知识、家庭电工看图、家庭照明安装、家用电器元器件、家庭常用电路、家庭环境美化电路、家庭建筑装修电路、家庭用电必备工具和家用电器故障维修等。
本书由浅人深,简明、易懂、新颖、直观、实用,希望成为家庭电工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学习电工的好帮手,实际应用的好助手。
本书由王俊峰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吴慎山、王娟、薛素云、吴东芳、陈军、薛迪强、李建军、薛迪胜、薛迪庆、马备战、薛斌、杨桂玲、郭爱民、姜红等。
本书可供家庭电工爱好者学习使用,也可供其他电气工作人员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在编写过程中,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好的,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图书简介,内容与《家庭电工一本通》无关: --- 《百年风云: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1840-1949)》 一部深度剖析中国近代百年风云的史诗巨著,聚焦社会结构、经济模式、文化思潮的深刻变革与冲突。 本书全面、细致地梳理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余年间,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剧烈动荡、艰难转型与思想觉醒的复杂历程。它超越了传统叙事中简单的“救亡图存”口号,深入探究了在内忧外患交织下,中国社会肌理如何被撕裂、重塑,以及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在巨变面前所展现出的复杂心态与实践路径。 第一编:王朝的黄昏与外力的冲击(1840-1895) 本篇聚焦于晚清帝国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的初步反应与内部瓦解过程。我们将详细分析: 一、传统帝制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阐述清朝中后期“乾嘉中兴”的虚假繁荣之下,土地兼并、人口压力、官僚腐败、财政枯竭等内在危机如何使其对外部挑战缺乏有效的应对能力。 二、条约体系的建立与主权侵蚀: 不仅描述战争的表象,更深入剖析《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经济结构、司法主权乃至社会心理造成的长期、深远影响。重点考察通商口岸的设立如何成为中西碰撞的前沿阵地,催生出新的买办阶层与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萌芽。 三、早期思想的萌动与反思: 探讨林则徐、魏源等“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他们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局限性与历史进步性。太平天国运动被置于社会矛盾的总爆发这一视角下考察,分析其宗教色彩、纲领内容与对传统儒家伦理的颠覆尝试。 四、洋务运动:技术的引进而制度的抗拒: 详尽考察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如何推行“自强”、“求富”的现代化尝试。本书着重分析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的建立过程,以及其背后“中体西用”思想的内在张力——即在不触动儒家伦理和政治体制的前提下,单纯引进西方技术是否可能实现真正的强国梦。甲午战争的惨败,被视为这一路线的根本性判决。 第二编:社会的裂变与文化的重塑(1895-1919) 从甲午战败到五四运动爆发,是中国社会进行激进求变和思想大洗牌的十年。 一、维新变法的曲折与教训: 剖析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精英如何从器物层面转向制度层面,试图自上而下地推动政治改革。戊戌政变的失败,深刻揭示了保守势力的强大、改革派力量的脆弱,以及社会各阶层对“变法”理解的巨大分歧。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局限: 系统梳理同盟会的组织历程、三民主义的理论构建。重点探讨武昌起义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及推翻帝制的巨大历史意义。同时,深刻分析革命后建立的共和政体为何难以巩固,袁世凯专权的根源,以及民主共和观念在广袤的农村社会中为何未能扎根。 三、新式知识分子的崛起与“德先生”、“赛先生”的呼唤: 考察民国初年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对知识分子群体结构的影响。通过陈独秀、胡适等人的论述,分析“新文化运动”如何对儒家传统进行彻底的价值批判,以及“科学”与“民主”成为社会精英群体解决中国问题的核心话语。 四、经济基础的初步转型: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记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商业在短暂的外部机遇下如何发展壮大,并分析其固有的脆弱性——如轻工业为主、依赖外部市场、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激烈竞争等。 第三编:革命的探索与意识形态的较量(1919-1937) 本篇聚焦于国家主义、地方势力割据背景下,新思潮如何与社会现实进行碰撞,并最终催生出影响未来走向的政治力量。 一、五四运动:从启蒙到政治的转向: 深度解析五四运动作为一场由知识分子发起的思想启蒙运动,如何迅速演变为一场全民参与的反帝爱国政治运动。它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彻底放弃了对精英内部改良的幻想,开始寻求更深层的社会动员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本土化尝试: 考察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过程,以及列宁主义的“帝国主义论”如何完美契合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重点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在工人运动和农民问题上的初步探索。 三、国民党的改组与意识形态的重塑: 研究孙中山在联俄容共背景下,如何借鉴布尔什维克模式对国民党进行改造,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民革命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政治力量开始试图以军事和组织化的手段统一国家。 四、国共合作与分裂的内在逻辑: 详尽描述国民革命的成就与北伐战争的复杂性。重点分析“四一二”政变发生的深层原因,即国民党内部对土地问题、阶级斗争的不同认识,以及蒋介石集团对“党军”与“革命同盟”的不同抉择。 五、南京国民政府的现代化实验(“黄金十年”): 分析南京政府在政治上推行“训政”,经济上推行法币改革、基础建设和教育扩张的成就。同时,尖锐地指出其未能解决的根本矛盾:地方军阀的残余势力、严峻的财政压力、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的崛起,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 第四编:战争的洗礼与新秩序的奠基(1937-1949) 本篇探讨全民族抗战如何成为塑造现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政治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一、全民族抗战:国家形态的极限考验: 描述抗战期间中国社会展现出的空前团结,以及国共两党在民族存亡面前的合作与摩擦。重点分析国民政府在后方坚持抗战的经济代价与政治困境。 二、敌占区的社会生态与民众的韧性: 考察沦陷区知识分子、商人和普通民众在极端压迫下的生存策略、文化抵抗与道德选择。 三、解放区与新型社会实验: 深入分析共产党在敌后和后方根据地推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如何赢得了广大贫苦农民的衷心支持,从而建立起区别于国民党统治区的、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力的政治体制。 四、内战的爆发与政权的更迭: 剖析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接收、经济政策(特别是对通货膨胀的失控)上的巨大失误,以及人民解放军如何通过土地改革这一核心政策,赢得人心,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 结语:百年回望 本书最后总结了近代中国近百年转型历程留下的深刻遗产——一个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专制与民主的巨大张力中挣扎蜕变的民族,如何在战争与革命的熔炉中,最终选择了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并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 --- 本书特色: 跨学科整合: 融合了社会学、经济史、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力求提供全景式的历史图景。 史料扎实: 引用了大量一手档案、私人信函及国外研究成果,论证严密。 视角多元: 不仅关注政治精英的决策,更深入到商人、工匠、农民和城市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与思想脉络中,展现历史的厚重感。 深度分析: 重点剖析了思想观念(如儒学衰亡、西方思潮输入)如何与经济基础、阶级结构相互作用,推动历史的巨轮前行。 适合读者: 历史爱好者、社会科学研究者、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