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博弈理论的教材,适合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以及低年级博士生使用。在写作风格上,本书受哲学家奎因(W.V.O.Quine)1965年版129页的《基础逻辑》(Elementary Logic)教程影响很大。《基础逻辑》以其连贯、准确与精炼的叙述使我在一周内从逻辑学的门外汉变成粗通者。因此,我希望本书也能给读者带来类似的高效。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书在写作时力图体现以下四个特点,即简短性、准确性、逻辑性与思想性。
·简短性:介绍博弈论中基础、重要的概念与方法。所用例子不多,但又不少到影响对概念及工具的理解。
·准确性:在行文论述时追求语言的精确,避免模糊与重复。
·逻辑性:全书体现整个博弈论的逻辑体系,而每章又体现各博弈论组成部分的逻辑架构。
·思想性:解释各概念与方法背后的思想,以及它们应用的价值及局限性。
本书旨在以较短时间使读者明晰博弈论的基本方法,之后读者便可以自己在“干中学”了。初学者应对书中例题给予足够重视,因为它们发挥着或强化理解、介绍概念或引出其他内容的重要作用。另外,各章之后的思考题对应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题有一定难度,结论有些是开放性的,需要读者回味思考。对于想更深入研究某一特定问题的读者,可参阅每章之后给出的相关文献;而对于感觉例子数量不足以强化对概念与方法理解的读者,则可进一步阅读其他经典教材。
作者简介
涂志勇,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博弈论、拍卖理论、金融学,法与经济济学。长期从事微观经济学、博彝论的教学工作,并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国内目前出版的弈论的教材和专著已不下数十本,但有仅仅是大众通俗读物缺乏严格的数学推理,有些侧重于符号演绎,没有直观的经济思想。迄今为止,很少有适合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使用的教材。本书的年轻作者在北美一流经济系深造,深谙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应用。他对于本书中博弈论内容的选取和阐述完全是站在主流经济学学的角度来展开的。因此,本书可以作为很多学校经济学研究生博士弈论课程的教科书之一。希望本书能得到读者的青睐,也希望本书作者能在再扳时融入更多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心得,精练出一本完美的博弈论专著。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博弈论演变
§1.2 博弈论框架
第2章 数学基础
§2.1 集合与函数
§2.2 最优化理论
§2.3 概率理论
第3章 决策论
§3.1 决策论的理论框架
§3.2 风险偏好
第4章 博弈的基本框架
§4.1 博弈的构成要素
§4.2 博弈的表示方式
§4.3 博弈的分类
第5章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5.1 博弈解的假设
§5.2 三类特殊的策略
§5.3 纳什均衡
§5.4 纳什均衡的计算
§5.5 相关均衡
第6章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6.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的纳什均衡
§6.2 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6.3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应用
§6.4 完全信息下的重复博弈
第7章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7.1 Harsanyi转换
§7.2 贝叶斯纳什均衡
§7.3 拍卖理论
§7.4 机制设计
第8章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8.1 MontyHall游戏与贝叶斯更新
§8.2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均衡
§8.3 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
第9章 均衡的精炼与选择
§9.1 均衡的精炼
§9.2 均衡的选择
附录A 合作博弈论
§A.1 合作博弈论的理论框架
§A.2 核
§A.3 Shapley值
附录B 演进博弈论
§B.1 演进稳定策略
§B.2 复制动态
索引
精彩书摘
第1章 导论
§1.1 博弈论演变
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蕴涵博弈思想的故事,比如中国的“田忌赛马”。而带有博弈性质的数学模型则主要出现在近代,比如Cournot(1838)的产量竞争模型,Bertrand(1883)的价格竞争模型,以及Edgeworth(1881)的契约曲线等。真正将博弈规范化为一般理论的是y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44)。他们定义了博弈论的基本数学概念与分析工具,并提出了以研究博弈者联盟(Coalition)问题为核心的合作博弈解的思想。在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44)的基础之上,当时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两个博士生Shapley和Nash分别将博弈论研究推向不同的方向。Shapley(1952)将核(Core)发展为合作博弈的一般解,即它是一种所有成员均无法提升自身效用的稳定联盟状态。由于核这个概念不能给出联盟内成员效用分配的唯一预测,Shapley(1953)进一步在合作博弈框架中加入了一些着眼于“公平”分配合作利益的公理。他证明在这些公理的约束下,存在唯一的效用分配方案,这就是Shapley值(Shapley Value)。与Shapley不同,Nash的研究跳出了合作博弈的思维框架,他不再以联盟,而是以个人(Individual)作为利益分析的出发点。①相对于合作博弈框架,这样做的优点有:l.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要合作以及具体如何合作(这在合作博弈下一般是以前提方式出现的);2.能够适用的现实场景大大超过合作框架;3.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均衡(即博弈稳定状态)的存在性以及唯一性问题。Nash(1950,1951)提出了非合作博弈的解,即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的概念。本书主体部分阐述的将是非合作博弈内容,两个附录则分别对合作博弈论与演进博弈论做了一个简短介绍。其中,演进博弈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Maynard Smith为代表的理论生物学家最先发展起来的。他们运用经济学中的博弈论框架来分析生物界的相互依存与斗争,从而将达尔文自然选择带来生物演进的思想规范化,其代表性的均衡解是Smith和Price(1973)提出的演进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前言/序言
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博弈理论的教材,适合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以及低年级博士生使用。在写作风格上,本书受哲学家奎因(W.V.O.Quine)1965年版129页的《基础逻辑》(Elementary Logic)教程影响很大。《基础逻辑》以其连贯、准确与精炼的叙述使我在一周内从逻辑学的门外汉变成粗通者。因此,我希望本书也能给读者带来类似的高效。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书在写作时力图体现以下四个特点,即简短性、准确性、逻辑性与思想性。
·简短性:介绍博弈论中最基础、重要的概念与方法。所用例子不多,但又不少到影响对概念及工具的理解。
·准确性:在行文论述时追求语言的精确,避免模糊与重复。
·逻辑性:全书体现整个博弈论的逻辑体系,而每章又体现各博弈论组成部分的逻辑架构。
·思想性:解释各概念与方法背后的思想,以及它们应用的价值及局限性。
本书旨在以较短时间使读者明晰博弈论的基本方法,之后读者便可以自己在“干中学”了。初学者应对书中例题给予足够重视,因为它们发挥着或强化理解、介绍概念或引出其他内容的重要作用。另外,各章之后的思考题对应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题有一定难度,结论有些是开放性的,需要读者回味思考。对于想更深入研究某一特定问题的读者,可参阅每章之后给出的相关文献;而对于感觉例子数量不足以强化对概念与方法理解的读者,则可进一步阅读其他经典教材。
博弈论/21世纪经济学研究生规划教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