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室内环境治理员:基础知识》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标准、教材、题库相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写,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书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室内环境治理员》(试行)要求编写,是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标准、教材、题库相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写,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书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室内环境治理员》(试行)要求编写,是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
本书介绍了各级别室内环境治理员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涉及室内环境概述、室内环境质量的有关标准、电工基础知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基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室内环境概述
第一节 室内环境的定义
第二节 室内环境治理行业简介
第三节 室内环境治理行业的市场分析
第四节 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培训简介
第五节 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道德概述
第六节 室内环境治理员接待礼仪
第七节 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守则
第二章 室内环境质量的有关标准
第一节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第二节 有关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卫生标准
第三节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
第四节 有关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标准
第五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件(修订草案)》
第六节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第三章 电工基础知识
第一节 全电路欧姆定律
第二节 电流的热效应
第三节 电容与电感
第四节 交流电
第五节 单相交流电路
第六节 变压器
第七节 交流电动机
第八节 电工测量基础
第九节 电气安全技术
第四章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基础
第一节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及限量标准
第二节 我国限制使用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种类
第五章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附录
附录1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限量值规定
附录2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值规定
附录3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值
附录4 溶剂型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值
附录5 水基型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值
附录6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值
附录7 壁纸中的有害物质限量值
附录8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挥发物的限量值
附录9 地毯有害物质释放限量值
附录10 地毯衬垫有害物质释放限量值
附录11 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值
附录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精彩书摘
第六节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现代建筑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标志。现代建筑集成、组合了众多现代科技的精华,但是,现代建筑在控制建筑内空气品质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令中外建筑大师至今还没有找到弥补的万全之策。
现代建筑对人体健康存在威胁,在医学上可以查出这种与建筑有关的疾病,称为“病态建筑综合征”。
我国改革开放后呈现的城市建筑快速发展的态势,使人们在毫无准备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被“病态建筑综合征”的阴影所笼罩。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简介
针对建筑和装修活动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状,参照国外有关标准,并结合国内建筑工程的试验验证,建设部于2001年11月发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该标准对民用建筑工程中的放射性污染物氡(Rn—222),化学污染物甲醛、氨、苯及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限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在建筑中存在的污染物质被公认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最大。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是为了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安全适用。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修工程的环境污染控制,不适用于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民用建筑工程。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室内环境质量管理的重点为建筑装修工程,要求在设计、施工、选材及竣工验收等环节确保建筑装修工程质量和人员的身体健康。
前言/序言
为推动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在室内环境治理员从业人员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完成《国家职业标准·室内环境治理员》(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参加《标准》编写和审定的专家及其他有关专家,编写了室内环境治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
室内环境治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紧贴《标准》要求,内容上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资格培训特色;结构上针对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活动领域,按照职业功能模块分级别编写。
室内环境治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共包括《室内环境治理员(基础知识)》《室内环境治理员(中级)》《室内环境治理员(高级)》《室内环境治理员(技师)》4本。《室内环境治理员(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别室内环境治理员均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其他各级别教程的章对应于《标准》的“职业功能”,节对应于《标准》的“工作内容”,节中阐述的内容对应于《标准》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
本书是室内环境治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中的一本,适用于对各级别室内环境治理员的职业资格培训,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也是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
《室内环境污染防治实用指南》 本书旨在为广大居民和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室内环境污染防治指导。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室内空气质量健康的日益关注,了解并掌握有效的室内环境治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涵盖了室内环境污染的常见来源、识别方法、危害分析以及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日常维护建议,力求成为您守护健康室内空间的得力助手。 第一章:室内环境污染的“隐形杀手”——认知与识别 本章将深入剖析室内环境污染的普遍性与复杂性。我们会详细介绍当下室内最主要的污染源,包括但不限于: 甲醛: 广泛存在于人造板材、家具、地板、涂料、壁纸等装饰装修材料中,是室内空气中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挥发性有机物之一。本章将阐述甲醛的释放规律、对人体的危害(如刺激呼吸道、引起过敏、甚至致癌)以及如何初步判断家中甲醛超标的迹象。 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 主要来源于油漆、稀释剂、胶黏剂、清洁剂等,它们具有特殊的芳香味,但对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有严重损害。我们将讲解苯系物的挥发特性、健康风险及辨识方法。 TVOCs(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这是一个庞大的化合物家族,包括上述的甲醛、苯系物以及其他多种有机物,如氨、氡等。TVOCs的来源多样,对人体会引起头痛、恶心、皮肤过敏等多种不适。本章将重点介绍TVOCs的构成、来源以及其综合危害。 PM2.5(细颗粒物): 虽然主要来源于室外,但也会通过门窗缝隙进入室内,并在室内活动(如烹饪、吸烟)中产生。PM2.5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会介绍PM2.5的室内影响及来源。 氡气: 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主要来源于土壤、岩石和建材(如某些花岗岩、瓷砖)。氡气无色无味,易于在室内积聚,是仅次于吸烟的肺癌第二大诱因。我们将讲解氡气的产生、累积以及对健康的潜在威胁。 微生物污染: 包括细菌、霉菌、尘螨等。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易滋生微生物,引起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并可能导致家具、墙壁发霉。本章将探讨微生物的生存环境、繁殖途径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此外,本章还将提供一些简易的观察方法,帮助读者初步识别家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迹象,如新装修后的刺鼻气味、家具接缝处是否有异味、墙壁是否有霉斑、空气是否感觉沉闷等。 第二章:污染的根源——室内环境的“病灶”分析 了解污染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深入分析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本章将聚焦于导致室内环境污染的“病灶”: 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与误区: 详细解析各类装饰装修材料(板材、涂料、胶黏剂、壁纸、地板、家具等)的环保等级标准,指出哪些材料是甲醛、苯系物等污染物的主要“载体”。我们将揭示一些常见的选材误区,例如过度依赖“环保”标签、忽略复合材料的污染叠加效应等。 室内通风的“隐形障碍”: 强调室内通风的重要性,并分析导致通风不良的常见原因,如房屋设计缺陷、密封性过好、缺乏良好的通风习惯、以及城市空气污染影响下的“被动通风”局限性。 家具的潜在污染: 除了新家具,一些老旧家具也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特别是含有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板式家具。本章将探讨家具污染的特点及辨别方法。 家电与电子产品的“悄悄释放”: 部分家电和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释放少量挥发性有机物。我们将简要提及这类潜在污染源。 日常用品的“隐藏”风险: 例如,某些香薰、空气清新剂、清洁剂等,可能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反而加剧室内空气污染。本章将提醒读者注意日常用品的选择。 建筑结构与环境因素: 探讨房屋结构(如地下室)、周边环境(如靠近工业区)等可能对室内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病灶”的深入剖析,读者能更清楚地认识到室内环境污染的复杂性和多方面成因。 第三章:净“净”身心——室内环境污染的科学治理 掌握了污染的来源和病灶,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核心章节——科学治理。本章将介绍多种实用、有效的室内环境治理方法,并强调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基础通风法——“开窗通风”的艺术: 详细介绍如何科学地进行通风。包括最佳通风时间、通风频率、通风时长、以及如何应对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通风挑战。我们将强调“对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布局实现高效换气。 物理吸附法——活性炭的“吸星大法”: 深入解析活性炭的吸附原理、种类、选择与使用方法。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选择高品质的活性炭,以及在不同空间(如衣柜、抽屉、角落)如何有效布放,并讲解活性炭的饱和与更换周期。 光触媒技术——“看得见”的分解力量: 介绍光触媒(如二氧化钛)的催化降解原理,即在光照下分解甲醛、苯系物等有害物质。我们将讲解光触媒的应用形式(如喷剂、涂料),并提供其使用注意事项和效果评估。 空气净化器的选择与使用: 详细解析不同类型空气净化器(如HEPA滤网、活性炭滤网、静电集尘等)的工作原理、过滤效率、适用范围。本章将帮助读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净化器,并指导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如滤网的更换周期、摆放位置等,避免二次污染。 植物的“辅助”作用: 介绍一些具有吸附或净化能力的常见绿植,如吊兰、绿萝、虎皮兰等。我们将客观评估植物在净化室内空气中的作用,强调其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专业的治理方法。 专业治理的“点石成金”: 在必要时,推荐读者寻求专业的室内环境治理服务。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专业治理技术(如化学分解法、高温熏蒸法等),并提醒读者如何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治理公司,以及如何进行效果验收。 甲醛清除剂与“误区”辨析: 针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甲醛清除剂,本章将进行辨析,区分哪些产品是有效的辅助手段,哪些可能存在夸大宣传或潜在风险,指导读者理性选择。 第四章:守护常新——室内环境的日常维护与健康生活 治理并非一劳永逸,日常的维护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室内环境质量的关键。本章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维护建议: “小动作”大作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开窗通风,尤其是在烹饪、清洁、使用香薰后;定期清洁室内灰尘,特别是布艺沙发、地毯、窗帘等易积尘的物品;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潮湿滋生霉菌。 “精打细算”的选材智慧: 在进行二次装修或购置家具时,优先选择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材料,并尽量选择板材芯材环保等级高的产品。 “聪明”的清洁之道: 推荐使用环保、低VOC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强挥发性化学品。 “静音”的睡眠空间: 关注卧室的空气质量,确保良好的通风,为健康睡眠打下基础。 “育儿”的特别关注: 为婴幼儿和孕妇的居住环境提供更严格的空气质量保障,采取更为谨慎的治理和维护措施。 “健康”的晾晒习惯: 避免在室内晾晒衣物,尤其是在潮湿季节,以免增加室内湿度,滋生霉菌。 “防火防潮”与污染: 讲解过度潮湿、装修材料受潮等可能引发的霉菌滋生及其危害。 “警惕”新居入住: 针对新装修房屋,强调入住前的充分通风和必要的检测治理。 结语: 室内环境的健康关乎每个家庭成员的福祉。本书希望通过系统性的知识介绍和实操性强的建议,赋能读者成为自己室内环境的“健康管家”,远离污染困扰,拥抱清新、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我们相信,科学的认知、合理的治理和持之以恒的维护,定能为您和家人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