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由甘肅農業大學張容昶教授、鬍江博士編著。內容包括:肉牛的生物學特點,肉牛的粗飼料、精飼料及餅粕類、糟渣類等飼料的營養價值與應用,肉牛的營養需要與飼料、飼糧的科學配製方法,肉用犢牛、妊娠母牛、肥育肉牛的飼料配製及飼養管理等。《肉牛飼料科學配製與應用》語言簡練,內容密切結閤肉牛飼養實際,科學實用,可操作性強。適閤肉牛産業、飼料産業的生産、經營、管理人員和基層畜牧獸醫工作者閱讀,亦可供農牧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肉牛的采食、消化與生長特點
第一節 肉牛的采食與消化特點
一、采食
二、反芻
三、瘤胃的消化
第二節 肉牛的生長特點
一、影響肉牛體重增長的因素
二、肌肉、脂肪和骨骼的生長
三、補償生長
第三節 肉牛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
一、肉牛飼養的適宜環境
二、寒冷天氣對肉牛的影響
三、炎熱天氣對肉牛的影響
第二章 粗飼料、多汁飼料的營養價值與應用
第一節 秸稈與青乾草
一、秸稈的營養價值與加工調製
二、青乾草的營養價值與加工調製
第二節 青貯飼料
一、青貯飼料的製作原理
二、對青貯原料的要求
三、青貯飼料的製作方法
四、對青貯飼料品質的要求
第三節 青綠飼料
一、豆科青草
二、禾本科青草
第四節 塊根、塊莖類飼料
一、鬍蘿蔔
二、甘薯
三、馬鈴薯
四、甜菜
第五節 其他粗飼料
一、菜葉類與水生植物
二、樹葉與茶渣
三、玉米芯與葵花盤
四、蘆葦
第三章 精飼料、礦物質飼料、飼料添加劑等的營養價值與應用
第一節 精飼料
一、能量飼料
二、蛋白質飼料
第二節 礦物質飼料
一、鈉源和氯源補充飼料
二、鈣源補充飼料
三、磷源和鈣、磷源補充飼料
第三節 飼料添加劑
一、營養性添加劑
二、非營養性添加劑
第四節 特殊飼料(雞糞加工飼料)
一、雞糞的營養特點
二、雞糞的加工處理方法
三、雞糞加工飼料的飼喂方法
第四章 肉牛的營養需要與飼料配製
第一節 肉牛的營養需要
一、能量需要
二、蛋白質需要
三、礦物質需要
四、維生素需要
五、飲水需要
第二節 肉牛的配閤飼料
一、配閤飼料的特點
二、配閤飼料的種類
三、影響肉牛配閤飼料質量的加工工藝因素
第三節 肉牛的飼糧配閤
一、肉牛的飼養標準與閤理應用
二、配閤飼糧應遵循的原則
三、配閤飼糧的方法
第四節 肉牛飼料配方與應用
一、肉牛飼料配方的特點
二、肉牛飼料配方的選擇
第五節 影響飼料配方保真的因素
一、原料營養成分與質量差異的影響
二、原料稱量精確度的影響
三、原料粉碎細度的影響
四、原料混閤均勻度的影響
五、原料加工工藝的影響
六、原料替換不等價的影響
第六節 飼料配方中原料的替換
一、公式計算法
二、查錶方法
第五章 肉用犢牛、妊娠母牛的飼料配製及飼養管理
第一節 肉用犢牛的飼料配製及飼養管理
一、肉用犢牛的特點
二、肉用犢牛的營養需要
三、肉用犢牛的飼料配製與應用
四、肉用犢牛的早期斷奶
五、肉用犢牛早期斷奶的飼料配製
六、肉用犢牛的飼養管理要點
七、高檔優質犢牛肉的生産技術
第二節 妊娠母牛的飼料配製及飼養管理
一、妊娠母牛的特點
二、妊娠母牛的飼料配製及飼養管理要點
第六章 肥育肉牛的飼料配製及飼養管理
第一節 影響肉牛肥育的主要因素
一、品種
二、年齡
三、性彆
四、營養水平
五、環境和氣候
第二節 架子牛肥育的飼料配製及飼養管理
一、架子牛的特點
二、架子牛的選擇
三、架子牛肥育前的準備工作
四、架子牛肥育的飼料配製
五、架子牛肥育時的注意事項
六、高檔優質牛肉的生産技術
第三節 成年牛、淘汰牛肥育的飼料配製及飼養管理
一、成年牛與淘汰牛的肥育特點
二、成年牛與淘汰牛的選擇
三、成年牛、淘汰牛過渡期與肥育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四、成年牛與淘汰牛的肥育方法
附錄
附錄A 肉牛的營養需要錶(飼養標準)
附錄B 肉牛常用飼料成分與營養價值錶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肉牛的采食、消化與生長特點
第一節 肉牛的采食與消化特點
一、采 食
(一)采食特點 牛上齶無門齒,啃食能力較差,主要依靠長而靈活的舌將飼料捲入口腔。牛舌錶麵粗糙,肌肉發達、結實,適於捲食草料。飼料第一次通過口腔時不充分咀嚼,吞咽,很快,因此對飼料中的異物(毒草、鐵釘、玻璃碴等)的選剔性很差,容易誤食並吞咽入胃中。
牛一晝夜用於采食的時間為6~8小時,其中約65%在白天,35%在夜晚。
牛一晝夜的采食量與其活重相關,相對采食量隨體重增加而減少。如肥育l2月齡活重250韆剋的肉牛,乾物質采食量為其活重的2.8%,到活重500韆剋時則為2.3%。膘情好的牛采食量低於膘情差的牛。
飼養和放牧環境安靜衛生、群飼、自由采食及適當延長采食時間,均可增加牛的采食量。牛有競食性,群牧自由采食時互相搶食,可利用這一習性來增加對秸稈等粗飼料的采食量。
但喂給品質好的飼料或精飼料時,為保證個體采食量,要擋強護弱或拴係管理,避免“強牛采食好草好料,弱牛、幼牛站崗放哨”。
前言/序言
我國是世界上牛種最全和養牛頭數最多的國傢之一,有幾韆年的養牛曆史。但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養牛主要為耕田,牛肉生産的牛源多為淘汰耕牛。隨著農業生産的現代化,我國黃牛由役用逐步轉嚮食用(肉、乳生産)。我國黃牛生産方嚮的這一曆史性轉變,促使黃牛的品種選育和雜交改良(用西門塔爾牛、夏洛來牛、利木贊牛等培育品種同黃牛雜交)工作快速發展,使我國肉牛飼養業由數量型嚮質量效益型轉變,成為畜牧業和肉品市場具有競爭力的支柱産業之一。
牛是草食傢畜,與人爭糧的矛盾不突齣。牛能利用非反芻畜禽(豬、雞等)難以利用的大量粗飼料(秸稈、牧草等),如對粗縴維的消化率為50%~90%(豬為15%,禽僅為3%)。還能利用尿素等非蛋白氮。
我國人多地少,飼料用糧不足,但草原、草山草坡麵積大(有草原2億公頃,草山草坡0.67億公頃),農作物秸稈等粗飼料多(年産秸稈5億噸,現僅利用1億噸),加上綠肥作物及退耕還草的牧草等,肉牛等草食傢畜的粗飼料資源十分豐富。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牛肉的需求逐年增加,消費者對牛肉質量的要求也日益苛刻。在農業部和各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各地應因地製宜,調整養殖業內部的畜種結構,加快肉牛産業發展。
用一定的飼料用糧與秸稈、牧草和其他青綠飼料閤理搭配,科學地配製肉牛飼糧,可以不斷提高肉牛的生産性能和生産潛力,提升我國牛肉的質量,並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精細養殖:現代畜牧業的綠色智慧》 一、 時代的呼喚與行業的變革 隨著全球人口的持續增長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優質畜産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傳統的粗放式養殖模式已難以滿足市場對數量、質量和安全性的多重需求,同時也麵臨著資源消耗、環境汙染等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精細化、科技化、綠色化的現代畜牧業發展勢在必行。科學養殖,尤其是對飼料的精準配製與科學應用,已成為提升畜牧業生産效率、保障産品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本書《精細養殖:現代畜牧業的綠色智慧》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它並非一本單純的動物營養學教材,而是一本集理論指導、實踐應用、技術創新與環境友好於一體的現代畜牧業綜閤指南。本書旨在為廣大畜牧從業者,包括養殖場管理者、技術人員、飼料生産商以及相關科研人員,提供一套係統、全麵、前沿的養殖理念與實踐方案,助力行業實現嚮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轉型。 二、 核心理念:精細化、科技化、綠色化 本書貫穿的核心理念是“精細化、科技化、綠色化”。 精細化: 強調在養殖的每一個環節,從品種選擇、飼養管理到疫病防控,都應做到精益求精。特彆是飼料,不再是簡單的能量和蛋白質堆砌,而是要根據動物的生理階段、品種特性、健康狀況以及生産目標,進行科學、精準的營養調控。這包括對飼料原料的細緻篩選,對營養素需求的精確計算,以及對飼喂方式的優化調整。精細化養殖是提升生産效益、降低生産成本、保障産品品質的基石。 科技化: 擁抱並應用現代科技是實現精細化養殖的有力支撐。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利用基因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優化養殖管理,提升飼料利用率,提高動物健康水平。例如,通過基因檢測技術選擇更優良的品種,利用大數據分析預測疾病風險,應用精準飼喂設備實現個性化營養供應,藉助遙感技術監測環境變化等等。科技的應用不僅能提升生産效率,更能為養殖過程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綠色化: 綠色發展是現代畜牧業的必然選擇。本書將重點關注如何通過科學的養殖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這包括但不限於:減少飼料浪費,降低畜禽糞汙排放,優化糞汙資源化利用,推廣使用環保型飼料添加劑,以及發展清潔能源等。綠色化養殖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贏得市場和消費者信任的關鍵。 三、 內容前沿與結構詳盡 本書的結構設計旨在提供一個循序漸進、全麵深入的學習體驗。我們將從宏觀的行業趨勢入手,逐步深入到微觀的操作細節,並拓展到更廣泛的生態與經濟議題。 第一部分:現代畜牧業發展趨勢與挑戰 全球畜牧業發展新格局: 分析當前全球畜牧業生産、消費、貿易的主要趨勢,以及新興國傢和發達國傢在技術、政策、市場等方麵的差異化發展。 中國畜牧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探討中國畜牧業在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國際化進程中麵臨的機遇與挑戰,重點關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産業結構調整等關鍵議題。 消費者需求變化與産業發展導嚮: 深入分析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健康、營養、福利、環保等方麵的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這些需求如何驅動畜牧業的結構性改革。 綠色畜牧業的內涵與實踐路徑: 界定綠色畜牧業的核心特徵,包括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産品安全、經濟效益和可持續性,並初步勾勒實現路徑。 第二部分:精準營養調控的科學基礎 動物生理生化與營養需求: 詳細解析不同畜禽(本書將涵蓋豬、牛、禽等主要經濟動物)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生理狀態(如繁殖期、泌乳期、生長肥育期)下的營養生理機製,以及對能量、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關鍵營養素的精確需求。 飼料原料的品質評價與應用: 深入剖析各類飼料原料(榖物、豆類、餅粕、副産品、添加劑等)的營養價值、抗營養因子、理化性質,以及如何根據這些特性進行科學選擇、復配與加工,以最大化其利用效率並規避潛在風險。 新型飼料添加劑的研發與應用: 介紹酶製劑、益生菌、益生元、有機酸、植物提取物、免疫增強劑等新型飼料添加劑的最新研究進展、作用機製、應用效果及其在提升飼料利用率、改善動物健康、減少環境汙染方麵的潛力。 能量與蛋白質利用的優化策略: 探討如何通過精確控製飼料配方、改進飼料加工工藝、優化消化吸收過程,提高動物對能量和蛋白質的利用效率,減少氨排放和氮素排泄。 第三部分:智能飼喂與精細化管理技術 自動化與智能化飼喂係統: 介紹現代化的自動飼喂設備、智能飼喂控製器、動態飼喂係統等,以及如何通過這些技術實現飼喂量、飼喂頻率、飼料成分的精準調控,滿足不同動物個體或群體的差異化需求。 飼喂行為監測與營養評估: 探討如何利用傳感器、視頻識彆、行為分析等技術,實時監測動物的采食行為、飲水行為、活動狀況,並結閤相關數據進行營養狀況評估,及時調整飼喂策略。 環境調控與飼喂協同: 分析環境因素(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等)對動物采食量、營養吸收和健康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優化環境與飼喂策略的協同配閤,創造最佳的生産條件。 飼料質量安全全程追溯體係: 闡述建立飼料從原料采購、生産加工、儲存運輸到終端使用的全過程追溯體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對飼料質量安全的有效監控。 第四部分:綠色生産與環境可持續性 減少飼料浪費與提高飼料轉化率: 深入分析造成飼料浪費的原因,並提齣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如優化飼喂設備、改進飼料配方、加強精細化管理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飼料轉化效率。 畜禽糞汙的減量化與資源化利用: 詳細介紹糞汙産生的主要環節和減量化技術(如優化飼料配方減少排泄物中氮磷含量),並重點闡述沼氣工程、有機肥生産、墊料利用等糞汙資源化利用模式,推動循環農業發展。 環保型飼料添加劑的應用與選擇: 強調選擇對環境影響小、可降解性好的環保型飼料添加劑,並分析其在減少氨排放、降低溫室氣體産生方麵的作用。 碳足跡與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探討如何量化畜牧業生産過程中的碳排放,以及如何通過優化飼養管理、飼料配方、糞汙處理等環節,降低畜牧業的碳足跡,助力實現畜牧業的低碳化和可持續發展。 第五部分:案例分析與未來展望 成功的精細養殖與綠色生産實踐案例: 精選國內外在精細化養殖、科技應用、綠色生産等方麵取得顯著成效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經驗、關鍵技術和經濟效益,為讀者提供可藉鑒的實踐藍圖。 畜牧業智能化與綠色化發展前景: 展望未來畜牧業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技術、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前景,以及如何通過這些技術實現畜牧業更高水平的智能化、綠色化和可持續發展。 政策支持與行業閤作: 分析當前國傢及地方政府在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方麵的政策導嚮,並探討行業內企業、科研機構、政府部門之間加強閤作的重要性。 四、 深度與廣度的結閤 本書在內容深度上,力求嚴謹科學,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業數據,為讀者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在內容廣度上,本書將目光投嚮整個畜牧業生態鏈,不僅關注飼料本身,更將其置於養殖生産、環境保護、市場需求、政策引導等多維度的視角下進行審視與解讀。我們相信,唯有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全麵地理解和掌握現代畜牧業的精髓,纔能真正實現高效、安全、綠色的可持續發展。 五、 目標讀者與價值體現 《精細養殖:現代畜牧業的綠色智慧》的目標讀者廣泛,包括: 規模化養殖場管理者: 幫助管理者提升科學管理水平,優化生産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畜牧技術與研發人員: 提供最新的技術資訊和研究動態,助力其開展創新性工作,解決生産難題。 飼料企業與生産商: 為飼料的研發、生産和市場推廣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推動産品升級換代。 畜牧專業院校師生: 作為一本兼具理論深度和實踐導嚮的教材或參考書,幫助學生構建係統、前沿的知識體係。 政策製定者與行業協會: 為製定畜牧業發展政策、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傳授知識,更在於啓迪思維,引導實踐。它將幫助讀者理解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內在邏輯,掌握應對挑戰的有效方法,並最終引領行業走嚮更加健康、繁榮、綠色的未來。 六、 結語 《精細養殖:現代畜牧業的綠色智慧》是一本麵嚮未來的著作。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我們對中國乃至全球畜牧業發展的一份責任與期許。我們希望通過本書,能夠激發更多從業者對科學養殖的重視,推動行業技術的革新,最終為保障食品安全、促進人類健康、實現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擁抱精細,踐行科技,邁嚮綠色——這不僅是本書的主題,更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