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现场技术问答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现场技术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全元 编
图书标签:
  • 变电站
  • 综合自动化
  • 电力系统
  • 继电保护
  • 现场技术
  • 问答
  • 电气工程
  • 智能电网
  • 自动化控制
  • 电力设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08380087
版次:1
商品编码:1010046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6
字数:3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现场技术问答》主要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构成原理、性能、运行规定、运行维护、操作等。一章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其余六章按自动化系统装置的不同分别介绍,包括:CS-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RCS-96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BSJ-220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PowerComm 2000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PS 6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CBZ 8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本书可作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现场培训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主要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构成原理、性能、运行规定、运行维护、操作等。一章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其余六章按自动化系统装置的不同分别介绍,包括:CS-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RCS-96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BSJ-220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PowerComm 2000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PS 6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CBZ 8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本书不仅可作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现场培训教材,还可作为相关电力工作者及电力工程类大、中专学生的技术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基础知识
1.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哪些缺点?
2.什么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综合”含义是什么?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有哪些特点?
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满足哪些要求?其功能设置应满足哪些要求?
7.变电站数据采集有几种?哪些是模拟量?哪些是数字量?
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监测和控制有哪些功能?
9.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监视功能的内容有哪些?
10.通过CRT屏幕能实现哪些操作?
11.断路器操作应具备哪些闭锁功能?
12.人机对话有哪些功能?
1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继电保护功能有哪些要求?
14.通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通信的三要素是什么?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
15.通信规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6.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的任务有哪些?
17.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场级通信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18.综合自动化系统与上级调度通信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19.数字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有哪几种甲?
2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21.什么是并行数据通信方式?
22.什么是串行数据通信方式?
23.什么是局域网络?
24.局域网有哪些特点?
25.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形式?
26环网拓扑的主要优缺点有哪些?
27.什么是以太网?
28.以太网有哪些特点?
29.什么是现场总线?
30.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哪些?
31.什么是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
3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分布式指的是什么?
3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分散式指的是什么?
34.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的作用是什么?
35.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的作用是什么?
36.什么是间隔层?
37.什么是站控层?
38.什么是主时钟?
39.什么是二级时钟?
40.什么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4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4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如何?
4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现哪些功能?
44.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有哪些应用功能?
45.简述我国500kV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的发展历史
46.5 0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典型结构如何?
47.站控层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48.站控层包括哪些设备?
49.操作员站住机的作用是什么?
50.“五防”工作站的作用是什么?
51.工程师工作站的作用是什么?
52.远动工作站的作用是什么?
53.远动工作站应满足哪些要求?
54.什么是中继器?
55.什么是集线器?
56.什么是网桥?
57.什么是交换机?
58.什么是路由器?
59.什么是网关?
60.调制解调器Modem应满足哪些要求?
61.网络交换机采用什么类型?应满足什么要求?
62.站控层监控网采用什么形式?有何要求?
63.站控层软件由哪两种软件组成?对软件有何要求?
64.系统软件由哪两种软件组成?对软件有何要求?
65.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应满足哪些要求?
66.应用软件包括哪些内容?应满足哪些要求?
67.站控层的功能有哪些?
68.控制操作的对象有哪些?其一般要求有哪些?
69.变电站防误闭锁采用哪两种形式?
70.间隔层的电气防误闭锁如何实现?
71.微机“五防”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72.微机“五防”系统应满足哪些要求?
73.防误操作必须满足哪五种闭锁要求?
74.对电压无功自动调节(AVQC)系统有何规定?
7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监视功能及要求有哪些?
7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报警系统有哪些要求?
77.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时进行哪些在线计算?
7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报表的内容有哪些?
79.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报表的输出方式及要求有哪些?
8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事件顺序记录(SOE)及事故追忆有哪些要求?
81.电能量处理的作用有哪些?
82.远动功能有哪些?
83.自诊断与自恢复范围及内容有哪些?
84.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其他哪些设备接口?
85.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有哪些功能?
86.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子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87.子站应实现哪些功能?
88.通信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89.保护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90.录波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91.图形及系统监控功能有哪些?
92.告警管理有何功能?
93.故障管理高级应用有哪些?
94.间隔层设备有哪些?
95.间隔层的硬件设备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96.对间隔层网络有哪些要求?
97.间隔层应具备哪些功能?
98.间隔层数据采集和处理内容包括哪些?
99.间隔层同期功能内容有哪些?
100.变电站中要求时间统一的装置有哪些?
101.对变电站时钟同步有何要求?
102.500kV变电站主要的开关量输入信号有哪些?
103.500kV变电站远动信息范围如何?
104.变电站监控系统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10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开关量信息的采集应包括哪些内容?
106.什么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事故追忆?
107.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种术语代表什么含义?

第二章 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1.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何特点?
2.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般具备哪些功能?
3.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其结构特点如何?
4.CSC——2000变电站监控系统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5.当地监控系统软件结构如何?
6.CSC——2000当地监控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7.CSC——2000/CSC——2000(V2)站控层设备有哪些?
8.监控主站的功能有哪些?
9.继电保护工程师站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0.变电站对防误闭锁的一般要求有哪些?CSC一2000系统如何实现?
11.远动主站的功能有哪些?
12.CSC——2000/CSC——2000(V2)间隔层设备有哪些?
13.CSC——2000系统中CSC——101B线路保护装置的信息是如何与监控后台、继电保护工程师站联系的?
14.CSC——2000系统中LFP——901B线路保护装置的信息是如何与监控后台联系的?
15.CSC——2000系统中远方遥控一次设备操作命令是如何被执行的?
16.CSC——200C装置是如何将遥测量传至监控后台的?
17.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报警信息分哪几类?各类信息又由哪些内容组成?
18.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如何采集开关量的?
19.测控装置的功能有哪些?
20.CSI——200B、C测控单元有何功能?
21.CSI——200C装置面板上按钮、指示灯、拨动开关的作用是什么?
22.CSI一200B、C测控单元如何实现防误操作闭锁?
23.简述CSI——200B、C测控单元与操作“五防”机之间在正常控制工况下的操作控制过程
24.CSD——12A、B综合采集装置有何用途?
25.CSI——200E测控装置有哪些特点?
26.CSI——200E数字式综合测量控制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27.CSI——200E数字式综合测量控制装置人机接口板(MMI)各元件的作用是什么?
28.CSI——200E数字式综合测量控制装置管理板(MASTER)的原理作用是什么?
29.CSI——200E数字式综合测量控制装置有哪些操作功能?
30.OSI——200E装置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31.CSC——2000综合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工程师站的功能有哪些?
32.专家系统在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中有何作用?
33.什么是微机监控系统的“开放”概念?
34.为什么开放式监控系统更适用于电力系统?
35.对变电站微机监控软件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36.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主要应包括哪些软件?
37.什么是报文?报文监视在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中有何意义甲
38.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的数据库由哪几部分组成?
39.什么是RTU9安装的RTU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
40.CSC——2000系统远动通道如何切换?
41.远动网络通道的配置方式有几种?
42.CSM——3000远动主站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43.简述CSM-300C远动主站的工作原理
44.CSC——2000系统如何实现与其他厂家设备的接入?
45.信息综合管理主站CSM-300E的特点有哪些?
46.CSI-301A、B断路器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47.CSN——111B、CSN——10B子网接口的作用有哪些?
48.为什么要安装规约转换器?
49.光电转换器的作用是什么?
50.IEC61850规约的特点有哪些?
51.CSC——1320站控级通信装置的作用及特点有哪些?
……
第三章 RCS—96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第四章 BSJ—220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第五章 Power Comm 2000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
第六章 PS 6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第七章 CBZ—8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前言/序言

  《变电运行现场技术问答》(第一版)自2003年7月出版以来,受到了变电运行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欢迎,并在2006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举行的首届变电运行技能竞赛中指定为参考书。经过几年的使用,特别是主编在担任国家电网公司举行的首届变电运行技能竞赛裁判长及专业从事变电运行培训工作中,广泛地听取了读者的意见,并深入设备制造厂家及生产一线学习和实践,从而不断地完善了该书。在对《变电运行现场技术问答》的修订过程中,为了更完整地体现原作风貌并适应综合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要求,配套编写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现场技术问答》一书。
  本书主要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构成原理、性能、运行规定、运行维护、操作等,除第一章基础知识外,按自动化系统装置的不同,分为六章介绍,包括: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RCS-96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BSJ-220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Power Comm 2000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PS 6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CBZ-8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本书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将相关知识点写得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由浅入深,容易被现场人员所接受,同时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融人其中,传授给读者,使读者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学习方法。
  本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实用性较强,不仅可作为变电运行值班人员以及变电运行技术管理人员的现场培训教材,还可作为电力工程类的大、中专院校现场技能学习的参考书。
  本书由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张全元女士主编,其中第二章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江西南昌变电站芦尚新、徐建仁、邹信勤编写,第四章BSJ-220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由浙江金华双龙变电站童庆芳、金向阳,以及湖南长沙沙平坝变电站钟建平、张治国编写,第五章Power Comm 2000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由江苏石牌变电站张洁平、黄国栋、姚建民同志编写;其他章节的内容由张全元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部分设备制造厂家、兄弟单位和兄弟变电站的大力支持,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谈顺涛教授审阅了全书并提出重要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编写本书时,参考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经验和理论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 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阐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核心技术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守护神”,负责在发生故障时迅速、准确地切除故障部分,防止故障蔓延,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财产的完整。 内容概要: 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电力系统发生短路的基本理论,包括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对称分量法等,为理解继电保护的动作机制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深入讲解了各种继电保护的原理,例如: 过电流保护: 这是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护方式。本书将详细介绍定时限过流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包括安时制、时限制等)的原理、整定计算方法以及在不同类型线路上的应用。 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中高压电力线路的主保护,其核心在于利用故障阻抗与线路阻抗的关系进行保护。本书将深入剖析各种距离保护(如阻抗继电器、反应式继电器、最大负荷继电器等)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整定计算方法,以及不同距离保护方案在实际工程中的选择与配合。 差动保护: 差动保护以其高选择性和快速性,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母线和线路等重要设备。本书将详细讲解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二次投入和三次投入的原理,以及针对不同设备的差动保护(如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励磁涌流、负序电流等问题处理)的特殊设计与应用。 零序保护: 零序保护主要用于检测接地故障,是保障单相接地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本书将阐述零序电流、零序电压的产生原理,以及各种零序保护(如零序电流保护、零序过电压保护)的原理、整定与应用。 方向保护: 方向保护能够根据故障电流的方向来判断故障性质,避免误动作。本书将深入介绍各种方向元件(如功率方向元件、电流方向元件)的工作原理,以及方向保护在配合其他保护元件时的作用。 其它保护: 此外,本书还将涉及发电机保护(如过励磁保护、低励磁保护、反向功率保护)、变压器保护(如瓦斯保护、过负荷保护)、母线保护(如两重化母线保护)以及直流系统接地保护等内容。 技术应用与发展: 除了原理讲解,本书还高度关注继电保护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大量的算例分析和工程实例,展示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本书还将探讨数字化、智能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微机保护的原理、配置、检修与维护,以及基于IEC 61850通信规约的智能变电站保护技术。 本书特点: 原理清晰: 对每一个保护原理都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力求让读者真正理解其内在逻辑。 内容全面: 涵盖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各个方面,既有基础理论,也有高级应用。 应用导向: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实例加深读者对知识的理解。 技术前沿: 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介绍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最新技术。 结构合理: 章节安排逻辑性强,便于读者循序渐进地学习。 适合读者: 本书适合于从事电力系统运行、检修、设计、调试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电力系统相关专业的师生。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系统掌握继电保护的核心技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书本本身,它更像是一个持续的知识源泉。每一次翻阅,我都能从中发现新的亮点,获得新的启发。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为我解答了当前遇到的问题,更是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变电站自动化领域的各种挑战。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知识价值,是任何在线搜索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专业感,稳重而不失现代气息,封面的配色我猜想应该与电力行业的严谨和安全有关,是一种让人信赖的色调。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容易泛黄的纸,而是那种略带哑光的、厚实而韧性的纸张,翻阅起来手感非常舒服,也不会有刺鼻的油墨味。装订也很牢固,看得出来是经过仔细打磨的产品,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页松散的问题。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光有内容是不够的,好的载体也是给读者良好阅读体验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每一章节的标题都概括了该部分的核心内容,而且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衔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最看重的是,目录的条目清晰地划分了技术点的深度和广度,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定位到我最感兴趣或者最需要学习的部分,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而且,我觉得这种分块式的讲解方式,也方便我日后查阅资料,可以迅速找到我需要的信息,成为我工作中的一个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让我感到非常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充满了平等的交流氛围。作者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耐心地解答我的疑问,并且总是能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最深刻的道理讲明白。即使是初学者,也不会因为专业术语感到畏惧,因为作者总会为这些术语提供清晰的解释,并且用生动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比那种硬邦邦的理论灌输要有效得多。

评分

我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某个细节的精彩阐述而拍案叫绝。举个例子,当作者讲解某个复杂的保护配置时,他并没有仅仅列出参数,而是详细分析了该参数的物理意义、作用机理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趋势,并辅以实际案例说明,这让我对这个参数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技术细节的深度挖掘和独到见解。

评分

这本书在排版上做得也非常出色,每一页的行距、字间距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不会感到拥挤或者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大量的图表、流程图和示意图,简直是技术书籍的“眼睛”,它们不仅精美清晰,而且与文字内容完美契合,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复杂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些图甚至达到了插画级别的精细度,看得出作者在内容呈现上下了极大的功夫,这种对细节的追求,正是一个优秀技术团队的缩影。

评分

作者在行文中展现出的深厚功底令人印象深刻。不仅仅是知识的广博,更是对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我能够感受到,书中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理论,而是经过了无数次现场实践检验的真理。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经常会穿插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例如在某个技术环节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规避风险,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技巧”,这些都是从实际工作中提炼出来的宝贵财富,是其他任何教科书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

从第一页开始,我就被作者的写作风格深深吸引了。文字流畅,逻辑清晰,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娓娓道来。就好像我身边的资深工程师在手把手地教我一样,每一个概念的提出都伴随着生动的比喻或者实际的场景模拟,让我这个非专业出身的读者也能很快理解其中的精髓。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一些原理的时候,总会插入一些历史背景或者技术演进的脉络,这让我不仅仅是学习了“是什么”,更理解了“为什么会这样”。

评分

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在内容上的“取舍”做得非常好。它没有试图涵盖所有细枝末节,而是抓住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进行深入剖析。这种聚焦的方式,使得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显得格外充实和有分量,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和浅尝辄止。我能够感觉到,作者是在用最精炼的语言,传递最有价值的信息,让我能用最有限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提升。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就是“专业、实用、易懂”。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能够伴随我成长的良师益友。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编写这本书时所投入的心血和智慧,他们用最真诚的态度,为我们这些渴望学习和进步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从事变电站自动化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相信你们也会和我一样,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

非常满意,五星

评分

正版图书,实惠!对我工作有很大帮助!

评分

不错,可以看看,知识点不少

评分

很详细,适合刚参加工作的电力自动化人员

评分

这本书是前一本的延续,第一本是经典教材,这本也不错,两个相互学习,互补长短,挺不错的

评分

不错,可以看看,知识点不少

评分

挺好的书,打下坚实基础。

评分

这本书是前一本的延续,第一本是经典教材,这本也不错,两个相互学习,互补长短,挺不错的

评分

没啥说的,各种完美~XD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