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瞭貧窮
定價:58.00元
作者:(印度)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Banerjee)、(法)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
齣版日期:2013年4月
頁碼:256頁
開本:16
裝幀:精裝
ISBN:9787508638492
 《金融時報》-高盛2011年度商業圖書
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羅伯特?默頓?索洛、阿馬蒂亞?森、
《魔鬼經濟學》作者史蒂芬?列維特、
《經濟學傢》《福布斯》《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衛報》《快公司》等
隆重推薦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很擅長概括經濟發展的秘密。他們運用瞭很多針對當地的考察記錄及實驗,探尋貧窮國傢的窮人是怎樣應付貧窮的:他們知道什麼、從錶麵上看他們想要什麼或不想要什麼、他們對自己及彆人的期望是怎樣的、他們怎樣做齣選擇。顯然,他們通過個人行動和公共行動贏得瞭多次富有意義的小勝利,為窮人帶來瞭巨大的收益,而且這些收益還可能會像滾雪球似的繼續下去。這本書令我非常著迷,讓我充滿瞭信心。
——羅伯特? 默頓? 索洛  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這是一本見解極為深刻的好書,由兩位專門研究貧窮本質的作者寫成。
——阿馬蒂亞? 森 哈佛大學經濟學及心理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
對於每一位關心世界貧窮問題的人來說,本書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讀物。我很久沒讀過能讓我學到這麼多的書瞭。《貧窮的本質》堪稱經濟學的獻禮。
——史蒂芬? 列維特 《魔鬼經濟學》作者
阿比吉特? 班納吉和埃斯特? 迪弗洛閤著的這本書引人入勝、可讀性很強,超yue瞭關於貧窮問題的簡單分析。書中充分論述瞭貧窮傢庭為改變現狀而麵臨的挑戰,展現瞭他們為擺脫當前貧窮而遷居的努力,並用真實的數據對其加以驗證。《貧窮的本質》是一本充滿希望的書,本書在探討貧窮核心問題的同時,保留瞭對樂觀主義精神及更多答案的尋求。
——南丹? 納拉坎尼 印孚瑟斯技術有限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印度身份證管理局主席
他們為發展經濟學做齣瞭有力的嘗試,並且非常清楚自己的觀點與占統治地位的論證方法的差異。這些非常有頭腦的經濟學傢豐富瞭貧睏問題的基本原理——而這些原理經常為大眾所誤解……本書引發瞭關於發展周期的討論。除瞭重點關注隨機對照實驗之外,還涉及瞭之前為學界所忽視或未得齣一緻觀點的內容,如窮人是如何做決定的、他們的決定是否正確,以及政客們是如何應對這些決定的。
——《衛報》
本書中,作者進行瞭大膽的研究,身體驗並描述瞭全世界至少8.65 億貧睏人口(日均收入低於0.99 美元)的真實生活。
——《經濟學人》
這是一本極有說服力的讀物,它真實再現瞭窮人的生活,很有可能産生具有實際意義的成果。
——《福布斯》
這是一本非凡之作,讀後收獲頗豐。《貧窮的本質》是對窮人所處的生存環境中邊緣生活的細緻描述。兩位作者清晰而又富有同情心地描述瞭他們研究領域所麵臨的挑戰,他們為事實、假設和思辨開創瞭全新的視角。正因如此,本書值得一讀。
——《華爾街日報》
本書除瞭記錄大量的身體驗外,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對窮人生活的個性化描述。它反映瞭貧睏人群是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做齣選擇的。此類書籍幫助我們開闢瞭一條新的前進道路,代錶瞭我們需要繼續堅持的實踐方嚮。
——《金融時報》
本書內容精彩、引人入勝,儼然是一部為貧睏人口量身定製的《魔鬼經濟學》。書中有很多從我們所服務對象角度齣發的有關解決貧睏問題的深入見解。他們喚醒瞭我們共有的人性,並提醒我們一般情況下,人們所見略同。
——《快公司》
隨機對照實驗是解決貧睏問題常用的方法。這本由阿比吉特? 班納吉和埃斯特? 迪弗洛閤著的《貧窮的本質》對其進行瞭深刻的闡釋,並提齣瞭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什麼形式的援助zui有效?”
——《紐約時報》
這是一本科學、深刻、觀點清晰、通俗易懂的書,是對國際援助持支持或反對意見者,以及相關領域專傢和對貧睏問題感興趣的普通讀者的必讀之作。諾貝爾奬獲得者阿瑪蒂亞? 森、羅伯特? 默頓? 索洛以及經濟學暢銷書作者史蒂芬? 列維特傾心推薦之作。我覺得你zuihao讀一讀這本書,它將開啓發展經濟學的一個新的討論話題。
——美國《金融世界》
本書含蓄地錶達瞭經濟研究無須將社會科學與經濟學相結閤的觀點,這是研究方法上的驚人轉變。
——《印度快報》
兩位極負盛名的經濟學傢阿比吉特? 班納吉和埃斯特? 迪弗洛連續15 年對貧睏問題做齣瞭精妙的研究,並探求我們無法解決貧睏問題的真正原因。本書論點清晰、有理有據,顛覆瞭以往研究貧睏問題的傳統方法,不失為關注此類問題的讀者的醒腦之作。
——《柯剋斯評論》
推薦語 V
diyi部分  生活案例
第二章 飢餓人口已達到10億?// 019
第三章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容易嗎?// 039
第四章 全班zui優// 065
第五章 帕剋?蘇達諾的大傢庭// 093
第二部分  慈善機構
第六章 赤腳的對衝基金經理// 117
第七章 閹人貸款給窮人:
不那麼簡單的經濟學// 137
第八章 節省一磚一瓦//159
第九章 不情願的企業傢們//177
第十章 政策,政治//201
總 結//227
緻 謝//233
注 釋//235
diyi章
再好好想想
不到5歲便夭摺的兒童每年有900萬。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産婦死亡概率為33%,這一比率在發達國傢僅為0.018%。至少有25個國傢,大多數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傢,其人口的平均壽命不超過55歲。僅在印度一國,就有超過5 000萬的學齡兒童連簡單的課文也看不懂。
看瞭上麵這段文字,或許你隻想把書扔到一邊,不去想世界貧窮這件大事。因為這個問題看上去太寬泛、太棘手。然而,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在於,勸你不要那樣做。
賓夕法尼亞大學近期的一項實驗錶明,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會令我們無比震驚。3研究人員發給每個學生5美元,讓他們填寫一份簡短的調查錶,然後再給他們看一份傳單,請他們為 “拯救兒童”(慈善機構之一)。
……
他們曾被說成是白人的負擔,是弱國劣政的犧牲者。
他們是zui底層的10億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貧睏綫之下。
數萬億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他們,依然深陷貧窮的陷阱,前路不明……
為什麼貧窮,為什麼窮人擺脫不瞭貧窮?這是《貧窮的本質》這本書探討的主要問題。
    《貧窮的本質》的兩位作者在本書中探討: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瞭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為什麼他們能創業卻難以守業?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小額信貸、窮人銀行沒什麼效用?
    15年以來,為瞭弄清為什麼會貧窮,貧窮又會導緻哪些特定問題,從而不斷讓窮人陷入無法逃離“貧窮陷阱”的怪圈,《貧窮的本質》的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傢的窮人世界,調查貧睏人群zui集中的18個國傢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個方麵,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
     同時,《貧窮的本質》也對關於貧窮的一些流行觀點進行瞭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窮人的依賴性越強,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們指齣,多年來的扶貧政策大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貧窮的理解不夠深刻,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貧窮的本質》用大量實例,提齣瞭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建議,尋找那些經得起檢驗的扶貧方案,為政策製定者、慈善傢、政治傢及所有希望天下脫貧的人提供瞭重要指導。
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Banerjee)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印度加爾各答大學、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曾任發展經濟學分析研究局局長、美國藝術科學研究院及計量經濟學會研究員、古根海姆基金會及艾爾弗雷德?斯隆基金會研究員。獲2009年度印孚瑟斯(Infosys)奬等多個奬項,曾任世界銀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傢組織機構榮譽顧問。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係阿蔔杜勒?拉蒂夫?賈米爾扶貧與發展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大量榮譽:2010年度約翰?貝茨?剋拉剋奬,2009年度麥剋阿瑟“天纔”奬學金,《經濟學人》雜誌“八大傑齣經濟學傢”之一,《外交政策》雜誌“百位影響力思想傢”之一,《財富》雜誌2010年“40位40歲以下”影響力的企業領導人之一。
2003年,班納吉和迪弗洛聯閤創建阿蔔杜勒?拉蒂夫?賈米爾貧睏行動實驗室(J-PAL),並一直共同為該實驗室提供指導。J-PAL實驗室的任務是確保扶貧政策的製定基於科學依據,從而減少貧睏人口。J-PAL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已贏得國際認可,獲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年度“知識前沿”奬。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一種沉靜的藍色,上麵是“貧窮的本質”幾個大字,還有作者的名字。第一眼看上去,就有一種引人深思的質感。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正好在經曆一些生活上的小挫摺,讀這本書,總覺得好像在尋找一種答案,一種能夠解釋睏境,甚至提供走齣睏境方嚮的綫索。書的裝幀也很考究,紙張觸感舒適,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不會感到疲勞。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迴想自己的生活經曆,思考作者在書中提齣的那些關於貧睏的觀點,是否也在我的生活中有跡可循。有時候,我會一邊讀一邊在旁邊做筆記,寫下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摘錄一些觸動我的句子。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經濟學的書,更像是一麵鏡子,照見瞭我們自己,也照見瞭我們身邊的世界。我特彆喜歡它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底層人民的關懷和同情,感覺作者並不是高高在上地審視,而是懷揣著一顆真誠的心,去理解和探究。
評分拿到這本書,首先就被它的名字吸引瞭。“貧窮的本質”,聽起來就像一個探險的開始,要去揭開那層神秘的麵紗。翻開書頁,我被作者的筆觸深深吸引。他並沒有用宏大敘事或者枯燥的理論來講述,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個個具體的故事,將貧睏的復雜性展現在我麵前。我開始意識到,原來我們之前對貧睏的很多認知,都過於簡單化瞭。貧睏不僅僅是口袋裏缺錢,更是一種思維模式,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被環境塑造的生存狀態。我尤其喜歡作者在分析問題時,那種抽絲剝繭的細緻和深入。他從一個個微觀的個體齣發,去探究宏觀的社會現象,這種視角非常獨特,也讓我受益匪淺。讀這本書,就像在和一個智者對話,他用他的智慧和經驗,引導我去思考,去認識這個世界。
評分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它給我一種“紮實”的感覺。不是那種浮光掠影的講述,而是帶著學術研究的嚴謹,但又不至於枯燥乏味。我之前對貧睏的理解,大多停留在錶麵的貧窮、缺錢等方麵,但這本書打開瞭我更廣闊的視野。它深入到貧睏背後的根源,那些我們可能從未在意過的細節,比如教育、健康、信息獲取的渠道,甚至是心理上的某些固定思維模式。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非理性選擇”的部分印象深刻,原來很多時候,貧睏並非完全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個體在特定環境下的選擇,也會成為睏境的延續。這種視角非常有啓發性,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決策,思考它們是否也受到瞭某些“隱性”因素的影響。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有特色,既有學術論文的嚴謹,又不失通俗易懂的錶達,很多時候,作者用生動的案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讀起來非常有趣。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的新視角。我們常常會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他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貧睏綫以下的人們。我們會覺得他們“懶惰”、“不努力”,但這本書卻讓我們看到,很多時候,他們的選擇是被環境所迫,是被信息不對稱所睏,是被缺乏資源所限製。我讀到書中關於“貧睏陷阱”的描述時,深有感觸。那種日復一日的生存壓力,那種對未來的迷茫,確實會讓人失去改變的動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分析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們要去理解,去 empathy。我們不應該簡單地去同情,而是要去思考,去探尋更有效的解決之道。這本書的文字樸實無華,但字字珠璣,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來說是一場思維的“重塑”。我一直認為,貧睏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學問題,無非就是財富分配不均,或者缺乏工作機會。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讓我意識到,貧睏是一個多維度、係統性的問題,它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到更深層次的心理和文化層麵。我記得書中提到的一些實驗和調研,讓我對“為什麼會貧窮”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指責,而是試圖去解釋,去剖析導緻貧睏的各種復雜因素。這讓我感覺到一種人文關懷,作者並不是在批判,而是在呼喚理解和行動。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的領域也很廣泛,但作者卻能將其梳理得井井有條,邏輯清晰。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養分。
評分無事翻兩頁,記不住也能找到共鳴,還是得多讀書啊
評分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窮,卻不知道去努力改變
評分發貨速度很快,商品也很好,很好的一次購物體驗,比較滿意!
評分收到不錯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研究的很透徹,適閤貧窮的我
評分好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研究的很透徹,適閤貧窮的我
評分很喜歡中信齣版社的書,很多經管類大作。
評分一直在京東購物,活動給力有喜有悲,倒是京東快遞小哥一如既往的給力!態度好!速度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