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银胜、赵涛编著的《顾准的后半生(顾准先生百岁华诞纪念版)(精)/百年顾准丛书》是**经济学家,思想家顾准的一部传记。一张白纸上只写了两个大大的黑字:“读史”。 顾准贴好这张彪炳后世的“大字报”,并未立即离去,他是想捍卫这两个字,让它多保留一些时候他的苦难有多深,他的思想就有多深。“娜拉出走以后怎么样?”这是思想家顾准经常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使顾准从理想主义转向经验主义的正是这种锲而不舍、寻根究底的精神。本书回顾了顾准*后25年的人生,读完让人有所启迪和思考。
对当下多数年轻人来说,“顾准”或许是一个陌 生冷僻的名字。上世纪90年代波顾准热时,他们不过 是10来岁的学童。如今,这个名字在他们的生活中渐 行渐远。很多人不知道,这位被称为“指出中国改革 市场化方向的人”的思想巨人已辞世40多年了。本书 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顾准先生的素描。
顾准同志在建国以后,长期身处逆境,“三反” 中被错误撤去上海市首任财政局局长之职,后来又两 次错划为“右派”分子。但他不顾横逆,究竟探索, 充满睿知,对中外政治、哲学、历史、经济等作了深 入的研究和比较,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对真理不 懈追求的那种“普罗米修斯”精神,令人敬仰。
罗银胜、赵涛编著的《顾准的后半生(顾准先生 百岁华诞纪念版)(精)/百年顾准丛书》通过介绍顾准 的后半生经历,用全面的资料和珍贵的图片将那个时 代和这个人,做真实的记录。
罗银胜,**传记作家、独立学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曾任职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现在任教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著有《顾准传》(1999年,团结出版社)、《顾准的后25年》(200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顾准画传》(2005年,团结出版社)、《顾准评传》(201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杨绛传》(2005年,文化艺术出版社,获第四届“全国妇女读物”奖)等。
**章 引子
第二章 上海的早晨
第三章 大都会里的“财税总管”
第四章 一夜之间颓倒的“老虎”
第五章 攀援的年代
第六章 在漫漠中看到的一缕光
第七章 不寻常的“风土考”
第八章 心灵的放逐
第九章 商城岁月
第十章 在风暴前诞生的
第十一章 鳏病之身的烦俗事
第十二章 从京城到息县
第十三章 在辽远的城邦中寻找理性
第十四章 风雪夜归人
后 记
对于《顾准的后半生》这部作品,我抱着一种探索性的期待。我们常常听到历史上的宏大叙事,但对于那些真正推动历史进程,或者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发出独特声音的个体,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轨迹,往往更能引发我们的共鸣和思考。顾准先生,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充满争议又极具魅力的人物。他敢于质疑,敢于独立思考,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弥足珍贵。我更想知道,在他的“后半生”里,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是什么让他坚持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清醒?书名中的“精”字,也暗示了其内容可能经过精心打磨,对于读者来说,能够获得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理解。我尤其对书中是否能展现顾准先生的思想演变过程感到好奇,他是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不断修正和深化自己的认知,最终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经济思想和人生哲学。这是一次与历史巨人的对话,一次对智慧的追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予我深刻的触动。
评分《顾准的后半生》这本书,初拿到手,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百年顾准丛书”这个 title 吸引了。我一直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领域的一些关键人物充满好奇,顾准先生无疑是其中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虽然我对他的生平了解还算不上深入,但“后半生”这几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故事感,让人联想到历史洪流中的个人抉择、思想的沉淀与升华。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挺有韵味,那种朴实中带着坚毅的视觉语言,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翁不平凡的一生。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顾准先生在那个特殊年代,是如何在复杂环境下坚持自己的思想独立,如何与时代进行深刻的对话。对于那些经历过风雨、见证过历史变迁的人们,他们的思想往往更加深邃,也更能给予后人以启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扇窗,让我窥见顾准先生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了解他在人生后半段所经历的挣扎、反思,以及最终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本书的出版,恰逢顾准先生百岁华诞,这份纪念意义非凡,也让我对它充满了敬意。
评分《顾准的后半生》这部书,从书名上看,就带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分量。顾准先生的名字,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是一个绕不开的传奇。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后半生”,往往是其人生智慧最浓缩、最精华的体现。经历了前半生的风雨,思想的沉淀,对世界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我非常好奇,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如何描绘顾准先生在人生的后期,面对时代变迁和个人际遇时,所展现出的独特思考和精神风貌。它不仅仅是一本人物传记,更可能是一部思想史的缩影。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顾准先生是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是如何形成自己对经济规律的深刻洞察。这样的经历和思考,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本书的出版,是对顾准先生的致敬,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机会。
评分《顾准的后半生》这本书,作为“百年顾准丛书”的一部分,其分量可见一斑。我一直对那些在历史关键时刻,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并发出自己声音的人物深感敬佩,顾准先生无疑是其中一位。书名中的“后半生”,吸引了我,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在经历了大半生的人生洗礼后,其思想和认知往往会更加成熟和深刻。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顾准先生在人生的后期,是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自己的思想原则,并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经济学思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生平,更是关于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对真理不懈追求的典范。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顾准先生的思想体系,以及他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拿到《顾准的后半生》这本书,我立刻被它所承载的厚重感所打动。顾准先生,这个名字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对他的了解,更多来自于零散的片段,而“后半生”这三个字,则点燃了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人生,尤其是经历了风雨洗礼之后,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顾准先生在人生后期的思想轨迹,看他是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又是如何形成那些具有前瞻性的经济见解。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纪念,更可能是一次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重要节点的梳理和解读。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帮助我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性,以及顾准先生思想的独特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