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出版社】建筑与房地产常用法律文书范本:条文检索与应用指引 孙林 主编

【法律出版社】建筑与房地产常用法律文书范本:条文检索与应用指引 孙林 主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林 主编 编
图书标签:
  • 法律文书
  • 建筑工程
  • 房地产
  • 合同范本
  • 实务指南
  • 法律检索
  • 孙林
  • 法律出版社
  • 条文应用
  • 规范文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法律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86774
商品编码:10148957248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版次:第1版 

书号:7511886774 

条码:9787511886774 

图书名称:建筑与房地产常用法律文书范本:条文检索与应用指引 

定价:108  

作者: 孙林 主编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 2016-1


内容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房地产法律制度涉及面很广,与房地产相关的法律文书也很多,从征地、拆迁到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商品房销售,都有大量的法律文书,了解和正确适用这些法律文书,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录

 第yi章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 001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 002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申请表 003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申请表 004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等级申请书 第二章建设工程招标投标 005招标申请书 006招标公告 007招标邀请通知书 008招标章程 009投标申请书 010标书 011中标通知书 第三章建设工程合同 01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013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014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015建设工程监理合同 016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 017国际工程总承包合同 第四章房地产开发 018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申报表 019房地产开发合同 020建设工程征用土地合同 02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宗地出让合同) 02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成片开发土地出让合同) 023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合同) 024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 025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 026土地使用权租赁公告书 027房地产转让合同 028房地产抵押合同 029商品房产租赁合同 第五章商品房买卖 030商品房买卖合同 031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 032商品住宅使用说明书 033商品房建筑节能信息公示表 034房地产买卖合同(预售) 035房地产代理销售合同 036个人住房贷款合同 037个人住房公积金借款合同 第六章物业管理 038业主公约 039业主临时公约 040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041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申报表 042前期物业管理招标书 043前期物业管理投标书 044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045物业服务合同 046物业服务责任书 第七章争议处理 047建设行政处罚决定书 048行政复议申请书 049行政起诉状 050行政上诉状 051民事起诉状 052民事答辩状 053民事上诉状


《中国建筑法律实务精要: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 【书籍信息】 书名: 中国建筑法律实务精要: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 主编/作者: 行业资深律师及建筑法专家团队 出版社: 法律专业出版社(非特定出版社) ISBN: 待定 定价: 人民币 168.00 元 页数: 约 850 页 开本: 16 开 --- 内容简介 在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伴随着项目体量的增大和产业链的复杂化,建筑工程领域的法律风险也日益凸显,尤其集中在合同的起草、谈判、履行、变更及争议解决等关键环节。 《中国建筑法律实务精要: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并非法律文书的范本汇编,而是一部深度聚焦于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合同法律风险识别、预防与应对的实操指南。本书旨在为建筑企业管理者、项目经理、法务人员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化、前瞻性的法律思维框架和实战策略,帮助从业者将“法律合规”融入日常运营,实现风险前置管理。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紧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编及相关特别法(如《建筑法》、《招投标法》等)的最新司法解释和行业惯例展开,摈弃了纯粹的条文罗列,转而强调“法条背后的商业逻辑”和“风险点的前期干预”。 ---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合同基础与策略构建 本部分从宏观层面梳理了当前中国建筑法律环境的变迁,重点解析了《民法典》颁布后对建筑合同关系产生的根本性影响。 1. 建筑合同的法律性质与类型辨析: 详细区分总承包、专业分包、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交钥匙工程(Turnkey)等不同模式下的法律责任边界与风险分配机制。特别分析了新经济形势下,如BIM应用、绿色建筑等新型合同条款的法律效力认定。 2. 招投标法律风险的源头控制: 深入剖析招投标过程中的围标串标、虚假投标、废标条款的认定等常见法律陷阱。重点讲解如何构建合法、有弹性的投标文件,以避免在中标后因程序瑕疵被追责或合同无效。 3. 合同主体资格与授权的审查: 针对层层转包、挂靠等行业顽疾,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工商信息、企业资质、法定代表人授权文件进行穿透式审查,确保合同签署方的真实性和履约能力,降低合同相对性原则下的风险敞口。 --- 第二部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核心风险管理 这是本书的重点和特色所在,紧密结合工程实践中的“痛点”进行风险剖析和应对策略设计。 1. 关键节点下的隐蔽工程与质量责任: 隐蔽工程验收的法律效力: 强调会议纪要、现场签证在事后证明中的地位与局限性,指导如何规范化记录验收过程,避免因缺少书面确认而承担全部质量责任。 缺陷责任与保修期约定: 分析不同工程部位的法定保修期和约定保修期的冲突,探讨如何通过合同明确缺陷的界定标准、修复流程及时效,降低保修期内的额外支出。 2. 工程价款管理与支付担保的法律博弈: 签证与变更管理的“黄金法则”: 详细解析工程变更(变更设计、工期顺延、费用增加)的启动条件、申报流程及时效性要求。书中提供了一套“零容忍”的签证管理模型,强调任何口头指示必须迅速转化为书面文件,并明确价格调整机制。 工程款优先受偿权与保理业务的风险: 深入讲解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行使范围、期限限制以及与其他担保债权的冲突与解决路径。同时,探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分包商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中,总包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边界。 3. 工期索赔与不可抗力事件应对: 索赔的法律构成要件: 不再简单介绍索赔流程,而是从法律角度剖析“工期延误的因果关系证明”、“损失的量化计算”等核心要素。 极端天气与疫情影响的合同条款适用: 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提供如何运用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情势变更原则”进行风险转移或成本分担的实战操作方案,特别是如何确定合理的工期顺延天数。 --- 第三部分:合同争议的预防、处理与退出机制 本部分着眼于合同关系终结或破裂时的法律应对策略,强调“争议解决的效率优先原则”。 1. 争议解决条款的设计与选择: 仲裁与诉讼的实战对比: 对比分析在中国建筑领域,选择特定仲裁机构(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等)与法院管辖的法律成本、审理周期及地域限制。强调“管辖权约定的一致性”,避免因仲裁协议无效而导致程序空转。 证据规则在建筑纠纷中的应用: 指导企业如何系统地进行合同履行证据链的构建与保存,尤其关注电子证据、现场影像资料的法律采信标准。 2. 合同解除与终止的法律边界: 法定解除权与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时机: 分析在一方严重违约(如长期拖欠工程款、拒绝实质性进场)时,另一方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操作步骤与法律后果,包括工程结算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工程停工、烂尾项目的法律介入: 针对高风险项目,指导企业如何依法退出,保护未结算工程款的权益,并与政府、金融机构、破产管理人进行有效衔接。 3. 担保责任的解脱与追偿: 工程担保的替代与解除: 详细介绍银行保函、工程担保保险等新型担保方式的法律效力,以及如何依法按期申请解除或退回履约担保金。 向实际施工人/分包商的追偿路径: 在总包方承担了部分法律责任后,如何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向实际造成损失的施工单位进行有效追偿。 --- 本书特点: 1. 实务导向,注重工具性: 本书提供的不是法律条文的引用,而是“如果遇到X情况,企业应该立即采取A、B、C步骤”的行动指南。 2. 前沿性强: 涵盖了EPC合同、供应链金融、数字建造(BIM)等建筑业新热点带来的法律挑战。 3. 跨学科融合: 深度结合了工程管理学、项目经济学中的成本控制理念,将法律风险植入到工程决策的最初环节。 4. 语言简洁明了: 避免晦涩的法律术语堆砌,以清晰的逻辑和案例分析来阐述复杂的法律原则,使其具备高度的可读性和操作性。 本书是建筑业企业管理者、法务总监、项目经理及相关法律服务人员提升法律风险管控能力的必备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从装帧设计来看,这本书的用纸和印刷质量都相当不错,这对于需要频繁翻阅和做笔记的书籍来说非常重要,它必须耐用。但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它在结构编排上的逻辑性。我设想,一本好的应用指南,应该首先按“事件类型”分类(如:拿地、开发、销售、物业管理),然后在每个事件下,再细分为“文书类型”(如:请示、报告、合同、诉状)。如果它能做到这种多维度的交叉检索,那就太棒了。比如,我输入关键词“预售许可”,它能立刻指向所有相关的行政审批申请文书模板,以及可能需要的补充证明材料清单。我更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空白模板,而是能像一个导师一样,在模板的空白处,用小字或脚注的形式,解释“此处必须填写关键信息,否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行政处罚”。这种教学相长的设计,能让初学者快速上手,也能让经验丰富的人查漏补缺,巩固对法律细节的理解深度。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的主编是孙林,他在业内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这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有了初步的信心。不过,我更关心的是,这本书的案例和模板是基于哪个地域的法律体系为主?建筑与房地产法律受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策影响极大,一个在京沪深适用的预售合同模板,拿到三四线城市可能就存在合规性问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明确的地域区分标识,或者至少在范本的引言中说明“本范本参考了国内XX地相关法律法规,使用时请务必结合当地最新规定进行核验”。此外,对于一些新兴的法律问题,比如数据合规在智慧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或者绿色建筑标准相关的法律责任界定,这本书是否有所涉及?如果它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土地出让、房屋买卖和施工合同层面,那它可能在时效性上会略显不足。我希望它能展现出对行业前沿法律动态的捕捉能力,让读者觉得手上的这本书,是能够引领而非仅仅是跟随时效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着一种严肃和专业的态度,那种深沉的蓝色调和规整的字体,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轻松读物,而是实打实的工具书。我之所以会入手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最近在处理一个涉及复杂的房产交易纠纷,手头上的资料零散且不够权威。市面上那些号称“法律宝典”的书籍,往往内容宽泛,真正落到具体实操层面时,关键的条款和模板却找不到。而这本,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它的定位——“常用法律文书范本:条文检索与应用指引”。这种精准的指向性对我来说极其重要。我期待它能像一个专业律师的随身工具箱,迅速定位到我需要的合同条款、诉讼状书写格式,甚至是特定行政审批所需的文书范本。特别是“条文检索”这四个字,暗示了它不仅仅是提供了模板,更强调了如何快速地在海量的法律条文中找到与特定场景相匹配的那一条,这对于时间紧迫的实务操作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希望这本书的排版能清晰明了,最好能有一些对比性的案例解析,比如同一事项在不同法律环境下的文书差异,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我理解法律精神的灵活运用,而不是死板地复制粘贴。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着实让我有些吃惊,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储备量非常扎实。我之前在购买其他法律参考书时,经常遇到内容过于精简,或者引用条文时只给了一个大概的序号,读者需要自行去翻阅最新的法典原文,非常耗费精力。我希望这本建筑与房地产领域的专业书籍,能做到“一站式服务”,即凡是涉及到文书撰写的核心条文,都能被直接引用在相应的范本旁边或者作为注释出现,最好能标注上最新的司法解释和地方法规的更新情况。毕竟建筑和房地产领域的法律更新速度是出了名的快,昨天的范本可能今天就因为新的“两规”出台而需要修改。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争议解决”部分的文书,比如仲裁协议的起草和非诉讼调解文书的范式。一个好的仲裁协议,往往决定了后续解决成本和效率的高低,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高阶的、能够规避常见法律陷阱的协议范本,那就太超值了。我希望作者在编写时,不仅考虑了“能写”,更考虑了“写得好、写得稳”。

评分

作为一个常年与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打交道的专业人士,我对这类实务书籍的实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很多法律出版社出的书,虽然权威性毋庸置疑,但有时在语言上过于晦涩,脱离了实际操作中的“口语化”和“场景化”。我希望这本书在提供标准法律文本的同时,能够附带一些“操作提示”或者“风险点提醒”。例如,在起草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除了合同主体和工程范围,更关键的是关于隐蔽工程验收、工程款支付节点与质保责任划分的那些细节条款。这些细节往往是引发后续纠纷的导火索。如果书中能针对这些高频风险点,提供几种不同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表述方式供选择,并说明每种表述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差异,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范本”那么简单了,它简直是风险预警系统。这种细致入微的关照,才是区分一本普通参考书和一本“案头必备”工具书的关键所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