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 C050114汉语言文学专科段 自考教材12本附大纲

自学考试 C050114汉语言文学专科段 自考教材12本附大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自学考试
  • C050114
  • 汉语言文学
  • 专科
  • 自考教材
  • 教材
  • 大纲
  • 文学
  • 语言
  • 考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欣翰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02505353
商品编码:10163213454

具体描述

★全套书本定价  485 元     专业代号:C050114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

序号

代码

  全新 自考教材 课程名称

主编 作者

出版时间

  教材出版社

书本定价

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刘瑞复

2015

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2

12656

毛泽东                    

钱淦荣

2015

北京大学出版社

23

3

0506

写作(一)                

行言

2013

北京大学出版社

47

4

00535

现代汉语              

齐沪扬

2013

北京大学出版社

47

5

00536

古代汉语                  

王宁

2009

北京大学出版社

37

6

00529

文学概论                   


2018
56

7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陈思和

2013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47

8

0053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陈思和

201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48

9

0534

外国文学作品选            

刘建军

2013

高等教育出版社

45

10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方智范

2013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40

11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方智范

201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40

12

00024

普通逻辑                  

杜国平

2010

高等教育出版社

15

相关说明
主考学校 中山大学
课程设置 必考课程12门,共68学分;选考课程0门,共0学分;加考课程2门,共10学分;
停考时间
说明 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两门课程,但须加考231、232两门课程。
备注


《中国古代文学史》 内容概述: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自先秦至清末的漫长发展脉络,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演变轨迹、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本书的编写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中国古代文学整体结构的清晰认识,深入理解各个文学思潮、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的渊源与流变,以及文学与社会、文化、哲学思想的深刻互动。 章节要点: 第一部分:先秦文学 《诗经》:重点分析《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四言为主的诗歌形式,以及“风”、“雅”、“颂”的三个部分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探讨《诗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开创性地位,以及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楚辞:介绍楚辞的地域特色和浪漫主义风格,重点分析屈原及其作品《离骚》、《九歌》等,阐释其忧国忧民的情怀、瑰丽奇特的想象和楚地风俗的印记。 先秦诸子散文:精选《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名篇,分析其议论说理的艺术,探讨诸子百家思想对文学观念和创作形态的影响,例如儒家的人文关怀、道家的自然超脱、法家的现实批判等。 第二部分:魏晋南北朝文学 建安文学:介绍建安风骨,分析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的文学成就,重点突出曹植“七步成诗”的典故及其诗歌慷慨悲壮的风格。 正始文学:探讨竹林七贤的文学活动,分析阮籍、嵇康等人的诗文创作,理解其玄学思潮的影响,以及诗歌中流露出的对现实的批判和对自由的向往。 陶渊明诗文:深入分析陶渊明的田园诗,揭示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心境,以及他对官场腐朽的厌恶和对回归自然的追求。 山水诗的兴起:介绍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分析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摹和审美体验,以及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分析南北朝时期辞赋的铺陈夸饰与骈文的对偶工整,探讨其作为一种文体的发展特点。 笔记小说:介绍《搜神记》、《搜神后记》等志怪小说的早期形态,分析其内容和艺术价值。 第三部分:隋唐五代文学 唐代古文运动:介绍韩愈、柳宗元等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分析其“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以及散文创作的革新。 唐诗的黄金时代: 初唐:介绍“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歌成就,分析其清新明快的风格。 盛唐:重点分析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诗人的创作。 李白:深入解读其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豪迈奔放的气魄,以及对自由的无限追求。 杜甫:系统阐释其“诗圣”地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沉郁顿挫”的风格,关注其作品中的民生疾苦和社会变革。 王维:分析其诗画结合的艺术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深情描绘。 中唐:介绍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注民生的主题,以及元稹、李贺等人的风格。 晚唐:分析杜牧、李商隐的诗歌艺术,探讨其诗歌的讽喻、伤感和朦胧之美。 唐代词:介绍词的起源与发展,温庭筠、韦庄等晚唐五代词人的创作,分析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的特点。 唐代小说:介绍唐传奇的兴起,如《莺莺传》、《李娃传》等,分析其情节的曲折、人物的塑造和艺术的成熟。 五代文学:概述五代时期词风的转变,如冯延巳的婉约词。 第四部分:宋代文学 宋代古文运动:介绍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等宋代古文大家,分析其继承与发展唐代古文运动的成就,以及对散文风格的贡献。 宋词的繁荣: 婉约词:重点分析柳永、李清照的创作,探讨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语言。 豪放词:深入解读苏轼的词作,分析其开阔的意境、奔放的气势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辛弃疾:介绍其爱国情怀,充满激情的词风,以及“稼轩体”的特色。 宋代诗歌:介绍宋诗的特点,如理趣、说理的倾向,以及陆游、杨万里等重要诗人的创作。 宋代散文:除古文大家外,介绍苏洵、苏辙的散文成就。 宋代话本:介绍宋代市民文学的代表——话本,分析其内容、语言和艺术特点,为后世小说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部分:元代文学 元杂剧:介绍元杂剧的兴盛,重点分析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如《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墙头马上》等,探讨其剧本的结构、人物塑造和唱词艺术。 元散曲:介绍小令、套数的艺术特色,分析张养浩、张可久等散曲名家。 元代小说:介绍《水浒传》的早期流传,《三国志平话》等。 第六部分:明代文学 明代小说:重点分析“四大名著”的前期创作和流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艺术成就、思想内容和历史地位。 明代戏曲:介绍明代传奇的发展,如《牡丹亭》等。 公安派:介绍袁宏道等人的文学主张,倡导“独抒性灵”,反对拟古,对明代小品文有重要影响。 第七部分:清代文学 清代小说: 曹雪芹《红楼梦》:深入解读《红楼梦》的艺术价值、思想深度,以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地位,分析其塑造的众多鲜活人物和展现的封建社会末世图景。 吴敬梓《儒林外史》:分析其讽刺现实的艺术手法,对科举制度下士人命运的深刻描绘。 蒲松龄《聊斋志异》:探讨其志怪小说的艺术创新,人鬼情未了的题材,以及对封建社会黑暗的揭露。 李汝珍《镜花缘》:介绍其奇幻的构思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清代诗歌:介绍袁枚、赵翼等诗人的创作,以及桐城派的散文。 清代戏曲:介绍《长生殿》、《桃花扇》等爱情传奇。 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梳理章回体小说在清代的成熟与定型。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 1.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框架: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流派。 2.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3. 理解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密切联系。 4. 培养人文素养:通过接触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5. 为进一步的文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为后续深入学习中国文学史、文学理论或其他相关领域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本书语言严谨,结构清晰,配有丰富的例证,力求在知识的系统性与可读性之间取得平衡,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理想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十二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整体风格统一,但在细节处理上却体现出极高的专业性。每一册书的纸张厚度似乎都根据其内容载重进行了微调,拿在手里,重量和手感都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过于沉重或累手。我尤其欣赏它们对重点和难点的标记方式。很多地方,关键的理论名词会使用一种略微凸起的字体印刷,这在没有刻意用荧光笔的情况下,也能起到视觉强化的作用,对于需要反复记忆和对比的概念区分尤其有效。此外,教材中的插图和图表质量也是上乘之作,它们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装饰品,而是真正起到辅助理解作用的视觉辅助工具。比如,在文学流派演变图示中,时间轴和影响关系的线条处理得极其流畅,比纯文字描述清晰了百倍。这种对阅读体验的细致关怀,体现了编者对于自考生群体特殊学习状态的深刻理解——他们需要的是高效、无阻碍的学习流程,而不是在复杂排版中浪费精力。这是一套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材系列。

评分

老实说,自学考试的难点往往在于缺乏及时的反馈和答疑,但这套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似乎预设了这种学习困境,并努力去弥补。每单元学习结束后,附带的小测验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只是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而是包含了大量的论述题和简答题的“微型模拟”。这些模拟题的设置,明显是在训练我们构建逻辑链条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它们提供的参考答案框架,着重于展示“如何组织论点”和“如何引用论据”,而不是直接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这种引导性的反馈机制,极大地弥补了辅导老师缺失的遗憾。我感觉自己就像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阅卷老师对话,知道自己的答案在结构和深度上与高分要求之间还存在哪些差距。这种即时性的、结构化的自我评估能力,是这套书带给我的最大财富,它把被动的知识接收,转化成了主动的技能训练。

评分

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文学批评理论”的那一本,通常这部分内容是自考中最容易让人望而却步的“高墙”。然而,这套教材的处理方式是先以非常生活化、贴近大众理解的案例引入,比如用一部热门电影的叙事结构来类比结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原则,瞬间消除了理论的隔阂感。随后,才逐步引入福柯、德里达等大师的核心概念,并且用非常精确的语言进行解释,避免了过度简化导致的核心意义流失。这种“先易后难,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显示出编者对学科难度曲线的精准把握。对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自考生来说,它建立起了一个坚实的知识阶梯,每一步都踏得稳健有力。阅读完这册书后,我不仅学会了理论术语,更重要的是,我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角度得到了质的飞跃,不再是人云亦云地评判,而是有了一套可以深入剖析文本的分析工具箱。这套教材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考试本身的需求。

评分

我必须说,这套教材的选材视角非常独特且具有现代性,它没有完全沉溺于对古典的过度缅怀,而是在讲解传统文学精髓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对当代语境下语言运用的反思。例如,在现代汉语语法分析这一册中,它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主谓宾”结构拆解,而是拿出了不少近期网络热词和新闻报道中的句子进行范例分析,这让学习过程变得活泼起来,也让人切实感受到语言的生命力。这种与时俱进的处理方式,让我的学习动力持续高涨,因为我不再觉得这些知识是僵死的“文物”,而是能指导我日常交流和写作的“工具”。教材的注释部分也做得极其精细,对于一些生僻的古汉语词汇或典故,不仅提供了白话解释,还附带了简短的文化溯源,这种深度挖掘让人在理解文字表面的含义之外,还能体会到中华文化深层的肌理。我过去总觉得文学学习是“形而上”的,但这套书成功地将理论的“形”与应用的“实”结合得天衣无缝,尤其适合那些希望未来从事内容创作或编辑工作的读者,它提供的思维框架是坚实且富有弹性的。

评分

这套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是下了功夫的,那种略带复古的米黄色纸张,配合着深沉的墨绿色字体,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一种严肃求学的氛围里。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有一种庄重感,感觉这不是简单的学习资料,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套教材的目录排版,清晰得令人赞叹,每一本的侧边都做了细致的颜色区分,即便是像我这样初次接触自考体系的人,也能迅速对整个课程的脉络有个大致的把握。翻开第一本,它不是直接扑面而来晦涩的理论,而是用一种近乎“对话式”的口吻,引导读者进入汉语言文学的广阔天地。特别是关于古代文学史的部分,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化解初学者的恐惧,用生动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串联起那些看似孤立的朝代更迭和文人流派,读起来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枯燥。更让我惊喜的是,随附的那本《考试大纲解析》,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深入剖析了历年真题的命题思路和考察侧重点,这种“知己知彼”的感觉,对于时间宝贵的自考生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让我明白,学习不只是为了“读懂”,更是为了“考好”,这种实用的导向性,是很多其他教材所欠缺的。我感觉自己仿佛有了一位经验老到的引路人,而不是被一堆厚厚的书本压垮。

评分

正版,质量不错!

评分

准备要自考的朋友 推荐给你们 书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我很喜欢。

评分

书籍是正版,很好是我想要的,印刷清晰,要是有配套的练习题就完美了。

评分

书很好 ,快递很快,售后服务很好。

评分

正品,值得买

评分

很好,全是正版,商家也包得很仔细,就是有一个到的时候被别的刮开了,但是书都没有损伤,很满意的购物。

评分

正品,值得买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