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代码 | 全新 自考教材 课程名称 | 主编 作者 | 出版时间 | 教材出版社 | 书本定价 |
1 | 0370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刘瑞复 | 2015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4 |
2 | 12656 | 毛泽东 | 钱淦荣 | 2015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3 |
3 | 0506 | 写作(一) | 徐行言 | 2013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47 |
4 | 00535 | 现代汉语 | 齐沪扬 | 2013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47 |
5 | 00536 | 古代汉语 | 王宁 | 2009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7 |
6 | 00529 | 文学概论 | 2018 | 56 | ||
7 | 00530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 陈思和 | 2013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 47 |
8 | 00531 |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 陈思和 | 2012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 48 |
9 | 0534 | 外国文学作品选 | 刘建军 | 2013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45 |
10 | 00532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 方智范 | 2013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 40 |
11 | 00533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 方智范 | 2012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 40 |
12 | 00024 | 普通逻辑 | 杜国平 | 2010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5 |
| 相关说明 | |
| 主考学校 | 中山大学 |
| 课程设置 | 必考课程12门,共68学分;选考课程0门,共0学分;加考课程2门,共10学分; |
| 停考时间 | |
| 说明 | 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两门课程,但须加考231、232两门课程。 |
| 备注 | |
这十二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整体风格统一,但在细节处理上却体现出极高的专业性。每一册书的纸张厚度似乎都根据其内容载重进行了微调,拿在手里,重量和手感都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过于沉重或累手。我尤其欣赏它们对重点和难点的标记方式。很多地方,关键的理论名词会使用一种略微凸起的字体印刷,这在没有刻意用荧光笔的情况下,也能起到视觉强化的作用,对于需要反复记忆和对比的概念区分尤其有效。此外,教材中的插图和图表质量也是上乘之作,它们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装饰品,而是真正起到辅助理解作用的视觉辅助工具。比如,在文学流派演变图示中,时间轴和影响关系的线条处理得极其流畅,比纯文字描述清晰了百倍。这种对阅读体验的细致关怀,体现了编者对于自考生群体特殊学习状态的深刻理解——他们需要的是高效、无阻碍的学习流程,而不是在复杂排版中浪费精力。这是一套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材系列。
评分老实说,自学考试的难点往往在于缺乏及时的反馈和答疑,但这套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似乎预设了这种学习困境,并努力去弥补。每单元学习结束后,附带的小测验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只是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而是包含了大量的论述题和简答题的“微型模拟”。这些模拟题的设置,明显是在训练我们构建逻辑链条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它们提供的参考答案框架,着重于展示“如何组织论点”和“如何引用论据”,而不是直接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这种引导性的反馈机制,极大地弥补了辅导老师缺失的遗憾。我感觉自己就像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阅卷老师对话,知道自己的答案在结构和深度上与高分要求之间还存在哪些差距。这种即时性的、结构化的自我评估能力,是这套书带给我的最大财富,它把被动的知识接收,转化成了主动的技能训练。
评分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文学批评理论”的那一本,通常这部分内容是自考中最容易让人望而却步的“高墙”。然而,这套教材的处理方式是先以非常生活化、贴近大众理解的案例引入,比如用一部热门电影的叙事结构来类比结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原则,瞬间消除了理论的隔阂感。随后,才逐步引入福柯、德里达等大师的核心概念,并且用非常精确的语言进行解释,避免了过度简化导致的核心意义流失。这种“先易后难,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显示出编者对学科难度曲线的精准把握。对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自考生来说,它建立起了一个坚实的知识阶梯,每一步都踏得稳健有力。阅读完这册书后,我不仅学会了理论术语,更重要的是,我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角度得到了质的飞跃,不再是人云亦云地评判,而是有了一套可以深入剖析文本的分析工具箱。这套教材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考试本身的需求。
评分我必须说,这套教材的选材视角非常独特且具有现代性,它没有完全沉溺于对古典的过度缅怀,而是在讲解传统文学精髓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对当代语境下语言运用的反思。例如,在现代汉语语法分析这一册中,它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主谓宾”结构拆解,而是拿出了不少近期网络热词和新闻报道中的句子进行范例分析,这让学习过程变得活泼起来,也让人切实感受到语言的生命力。这种与时俱进的处理方式,让我的学习动力持续高涨,因为我不再觉得这些知识是僵死的“文物”,而是能指导我日常交流和写作的“工具”。教材的注释部分也做得极其精细,对于一些生僻的古汉语词汇或典故,不仅提供了白话解释,还附带了简短的文化溯源,这种深度挖掘让人在理解文字表面的含义之外,还能体会到中华文化深层的肌理。我过去总觉得文学学习是“形而上”的,但这套书成功地将理论的“形”与应用的“实”结合得天衣无缝,尤其适合那些希望未来从事内容创作或编辑工作的读者,它提供的思维框架是坚实且富有弹性的。
评分这套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是下了功夫的,那种略带复古的米黄色纸张,配合着深沉的墨绿色字体,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一种严肃求学的氛围里。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有一种庄重感,感觉这不是简单的学习资料,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套教材的目录排版,清晰得令人赞叹,每一本的侧边都做了细致的颜色区分,即便是像我这样初次接触自考体系的人,也能迅速对整个课程的脉络有个大致的把握。翻开第一本,它不是直接扑面而来晦涩的理论,而是用一种近乎“对话式”的口吻,引导读者进入汉语言文学的广阔天地。特别是关于古代文学史的部分,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化解初学者的恐惧,用生动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串联起那些看似孤立的朝代更迭和文人流派,读起来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枯燥。更让我惊喜的是,随附的那本《考试大纲解析》,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深入剖析了历年真题的命题思路和考察侧重点,这种“知己知彼”的感觉,对于时间宝贵的自考生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让我明白,学习不只是为了“读懂”,更是为了“考好”,这种实用的导向性,是很多其他教材所欠缺的。我感觉自己仿佛有了一位经验老到的引路人,而不是被一堆厚厚的书本压垮。
评分正版,质量不错!
评分准备要自考的朋友 推荐给你们 书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我很喜欢。
评分书籍是正版,很好是我想要的,印刷清晰,要是有配套的练习题就完美了。
评分书很好 ,快递很快,售后服务很好。
评分正品,值得买
评分很好,全是正版,商家也包得很仔细,就是有一个到的时候被别的刮开了,但是书都没有损伤,很满意的购物。
评分正品,值得买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