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用語小辭典

慣用語小辭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喜燕 著
圖書標籤:
  • 慣用語
  • 詞典
  • 語言學習
  • 漢語
  • 成語
  • 文化
  • 工具書
  • 教學
  • 參考
  • 詞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王府井書店旗艦店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1951
商品編碼:10181630891
齣版時間:2015-1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慣用語小辭典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齣版時間:2015-12-01
作者:張喜燕 譯者: 開本: 64開
定價: 25.00 頁數:0 印次: 1
ISBN號:9787517601951 商品類型:圖書 版次: 1

目錄

《慣用語小辭典》收錄常見慣用語6000餘條。釋義簡明準確,例證通俗典型。提供漢語拼音音節錶和詞目首字筆畫索引,方便讀者查檢。適閤一般讀者,特彆是語文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學生使用。《慣用語小辭典》為漢語社會習慣語中小學詞典。

精彩書摘

《慣用語小辭典》收錄常見慣用語6000餘條。釋義簡明準確,例證通俗典型。提供漢語拼音音節錶和詞目首字筆畫索引,方便讀者查檢。適閤一般讀者,特彆是語文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學生使用。《慣用語小辭典》為漢語社會習慣語中小學詞典。


繁體字的脈絡與現代漢語的流變:一部深入探究漢字演化與書寫規範的學術專著 書名:漢字古今異形與規範審音研究 作者:李明德 齣版社:博雅文史齣版社 齣版年份:2023年 --- 內容提要 《漢字古今異形與規範審音研究》並非一部語言普及讀物,而是一部聚焦於漢字形態演變、音韻變遷以及現代書寫規範建構的嚴肅學術著作。本書以曆代正史、地方誌中的碑刻文獻為主要考察對象,輔以甲骨文、金文、篆隸的實物資料,旨在揭示漢字在曆史長河中“形、音、義”的動態平衡與內在張力。 本書的核心關注點在於“異形”與“規範”的對立統一。作者首先係統梳理瞭秦漢隸變以來,尤其是楷化過程中,大量異體字(包括俗體、簡省體、避諱體)的産生機製與傳播路徑。這部分內容涵蓋瞭筆畫增損、部首偏旁的位置移動、結構重組等多個維度,例如詳細分析瞭“樂”與“樂”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結構差異,以及“龍”字在不同書寫體中結構對稱性的調整。 隨後,本書深入探討瞭語音層麵的“審音”問題。通過比對《廣韻》《集韻》與現代漢語的聲韻係統,作者重點考察瞭中古漢語的入聲字在現代方言(特彆是官話、吳語、閩南語)中的殘留現象,並結閤音韻學的曆史證據,對若乾現代漢語詞匯的“本音”提齣瞭新的考證與界定。例如,對於一些在傳統韻書中歸屬特定韻部的字,其在現代規範讀音中發生的“破入”現象,本書提供瞭詳實的音韻學論證。 第三部分是本書最具實踐價值的章節,即“規範與書寫實踐”。此部分將曆史考證的成果應用於現代文本的校勘與印刷實踐中。作者批判性地審視瞭二十世紀以來的幾次漢字簡化運動(包括大陸的簡化方案與港颱的繁體字整理工作)在某些具體字形上可能産生的歧義或信息損失。本書主張,規範的建立應當建立在對曆史演變脈絡有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而非簡單的現代實用主義。它提供瞭一套嚴謹的校對標準,用以辨識和處理古代文獻與現代齣版物中,因時代差異而産生的文字混用現象。 章節結構概述(部分截取) 第一章:秦漢以降,楷化過程中的結構變異模型研究 1.1 隸書嚮楷書過渡期:筆畫簡化與方塊化趨勢的內在驅動力分析。 1.2 部件重組與偏旁位置互換的案例分析:以“走之底”與“反文旁”的演化為例。 1.3 避諱與宗教因素對字形穩定性的衝擊與反彈。 第三章:中古音係在現代語境中的“審音”重構 3.1 聲母的齶化與舌尖音的演變:中古濁塞音在北方方言中的去留探討。 3.2 韻尾的脫落與歸並:以-m、-n、-ng尾韻的現代處理為中心。 3.3 異讀現象的音係學歸類:審音應遵循“曆史閤理性”還是“社會通用性”? 第五章:曆史文獻校勘中的異形字辨識與處理策略 5.1 碑刻拓本與泥金寫本的墨跡特徵對字形判斷的影響。 5.2 印刷術發展對文字規範化的雙重作用:從雕版到鉛字時代的誤刻與約定俗成。 5.3 當代學術齣版對古籍引文規範的誤區與糾正。 學術價值與讀者對象 本書並非為初學者準備的入門讀物,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古漢語基礎和基礎的音韻學知識。其學術價值在於: 1. 理論創新: 首次將字體演變、音韻變遷與現代文本規範三者進行係統的交叉學科整閤研究,提齣瞭一套“曆史層位分析法”來處理文字規範問題。 2. 資料詳實: 引用瞭大量鮮為人知的地下齣土文獻和地方誌中的罕見字例,為漢字學研究提供瞭新的實證材料。 3. 方法論突破: 對傳統音韻學研究中過於依賴韻書的弊端進行瞭修正,強調瞭結閤具體碑刻實例進行語音復原的重要性。 本書的目標讀者包括:古典文獻學研究人員、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研究生及學者、古籍修復與校勘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及緻力於深入探究漢字文化本源的資深愛好者。 它為那些試圖在現代齣版語境中精確復原古代文本原貌的專業人士,提供瞭不可或缺的理論武器和嚴謹的參照標準。本書旨在厘清曆史的復雜性,而非簡單地提供一個現成的“標準答案”。 --- 總頁數: 680頁(含索引與附錄) 開本: 16開 裝幀: 精裝,附贈手寫體字樣對比圖譜彩頁。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體現瞭一種“反潮流”的匠心。它完全摒棄瞭現代齣版物追求的輕薄化趨勢,采用瞭那種老式精裝本的厚重感,拿在手裏有一種拿住瞭“知識寶庫”的莊重感。我個人對這種設計非常欣賞,它似乎在無聲地告訴我,這裏麵記錄的知識是經過時間沉澱的,值得被鄭重對待。排版上,雖然內容密度很大,但通過閤理的留白和字體選擇,閱讀起來並沒有感到擁擠。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索引係統。通常工具書的索引要麼太簡單,要麼太復雜。但這本辭典的索引設計得極其人性化,它不僅按拼音索引,還設立瞭“主題索引”,比如你想找所有描述“智慧”的詞,直接翻到主題索引那一頁,就能看到一串相關的慣用語,這極大地提高瞭查找效率。我用它準備瞭一次演講,那次演講的效果齣奇地好,聽眾反饋說我的措辭既古典又精準,我想這都歸功於它精妙的檢索係統。

評分

坦白說,我是在一個長途旅行中開始使用這本《慣用語小辭典》的。當時手機信號時有時無,電子詞典完全指望不上,纔想起瞭這本實體書。這個經曆讓我對它的便攜性和實用性有瞭全新的認識。它的紙張選得很好,雖然是精裝,但拿在手裏感覺還算輕盈,而且不像有些工具書那樣有刺鼻的油墨味,這對於長時間閱讀很重要。在火車上,我用它來查閱旅途中看到的一些老舊的路牌上的文字。比如“櫛風沐雨”這個詞,以前隻知道是形容辛苦,但這本書裏配的插圖,雖然是簡單的綫條畫,卻生動地描繪瞭那種在風雨中前行的景象,讓我立刻就抓住瞭那種“曆經磨難”的畫麵感。更讓我驚喜的是,書的最後一章專門做瞭一個“跨文化對比”的附錄,探討瞭幾個核心的中文慣用語在其他語言中相似概念的錶達方式,這對於我這個喜歡和外國人交流的人來說,簡直是意外的收獲。它讓我看到瞭語言背後的思維差異。

評分

說實話,這本書的定價對於很多學生讀者來說可能有點高,這也是我猶豫瞭很久纔下決心購買的原因。我一開始擔心它會是那種“買迴來吃灰”的昂貴擺設。但使用瞭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它的價值遠超價格本身。它不僅僅是一個詞匯集閤,更像是一本語言哲學的入門讀物。它通過對慣用語的剖析,間接展示瞭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世界的觀察視角。例如,書中關於“陰陽平衡”的慣用語講解,讓我對很多中國傳統哲學概念有瞭更直觀的理解,遠比那些厚厚的哲學導論要容易消化。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在某些特彆核心的詞條後麵,作者會用一種非常簡短的筆觸寫下一句感悟,這感覺就像是作者在和我這個讀者進行私密的交流,而不是冷冰冰的知識灌輸。這種人情味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非常溫暖和鼓舞,仿佛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我身邊耐心地指導著我,引領我進入更深層次的語言藝術殿堂。

評分

我給這本書打五星,但必須承認,它絕對不是那種能讓你在咖啡館裏悠閑地“閱讀”的書。它更像一個需要你投入精力的學習夥伴。我剛開始讀的時候,被那些生僻的解釋和冗長的齣處給勸退瞭好幾次。比如一個看似簡單的“胸有成竹”,它居然追溯到瞭古代的射箭習俗,甚至還有一段關於古代兵法中對“竹”的象徵意義的論述。說實話,作為讀者,我追求的是快速掌握用法,而不是去考古。不過,當我堅持讀完前幾章後,我發現自己開始習慣這種深入挖掘的風格瞭。它強迫你去思考,一個詞語是如何從它的曆史根源發展到現在這個特定含義的。這種深度解析,雖然耗時間,但一旦你理解瞭,那個詞在你腦海裏的印象就非常牢固,不會輕易忘記。所以,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刨根問底、想把自己的語文水平打造成“硬核”級彆的讀者,這本書絕對能滿足你。但如果隻是想應付日常口語,可能有點大材小用,甚至會覺得有點枯燥。

評分

這本厚厚的《慣用語小辭典》,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樸素,黑色的底色配著燙金的字體,看起來像一本工具書,而不是那種花裏鬍哨的暢銷書。我本來是抱著隨便翻翻的心態買的,畢竟現在網絡用語這麼發達,誰還真去鑽研那些老掉牙的成語典故呢?可是一翻開目錄,我就被裏麵的係統性給吸引住瞭。它不是那種簡單的詞匯羅列,而是把慣用語分成瞭好幾個大類,比如描述天氣、錶達情感、形容人物性格等等。每一個詞條後麵都詳細地解釋瞭它的字麵意思、引申含義,還附上瞭好幾個不同的例句,有些例句還是從古代的詩詞歌賦裏摘齣來的,文采斐然。我特彆喜歡它對語境的分析,比如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微妙地改變其錶達的側重點,這一點對於寫作或者正式場閤的發言非常有幫助。我記得有一次開會,想找一個既能錶達“非常驚訝”又不會顯得太失禮的詞,翻開“驚”這個章節,一下子就找到瞭幾個備選,比我平時隻會用的“大吃一驚”要高級得多。這本書與其說是個辭典,不如說是個情境化的語言使用指南,對於提升我的錶達能力功不可沒。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