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观日本》分为四部分,分别从日本的文化、经济、政治,以及中日关系方面,从一些日常小事为切入点,对日本进行了全面解读。本书作者徐静波为侨居日本多年、历年采访中国党和**重要会议的媒体人。书中所收文章为作者历年在国内各大媒体发表的精选,并经过调整,主要从中国人的视角平和、理性讲述日本文化生活。
 这是日本两位前首相一起作序的书,因为渗透了 两位首相对中国的情感和友谊,*因为作者旅日20年 对“日本真相”的认知和发现。作者徐静波以一种新 闻人特有的视角与感觉,用极其细腻而平实的语言, 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日本,讲述了从首相到普通 日本民众的生活、梦想以及他们的烦恼。书中所涉猎 的不仅有关日本的政治与经济,*多的笔墨是介绍了 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日本社会与日本人的真情实感。
    你会从这本书中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日本,也会找到中 华文化曾经失落、需要找回的影子……要了解真实的 日本,从《静观日本》开始。
    
徐静波,祖籍浙江。曾是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中国大陆著作代理人。1992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海大学大学院博士前期课程。2000年,出任亚洲通讯社社长。此后创办日文报纸《中国经济新闻》和中文网站“日本新闻网”。从1997年开始,连续19年采访了“中国两会”和中共党代会,曾采访过中日两国多位领导人。是日本电视台、东京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深圳卫视等的时政评论员,一位中日问题专家。从2012年起,连续3年获新浪网、凤凰网十大博客博主荣誉。著有日文著作《株式会社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的中国》等,译有《一胜九败》《不死鸟》等。自2012年在凤凰网开博至今,点击率已突破一亿!
**章 让我们好好做邻居——静观中日关系
 1.我不是徐福的后代
 2.到奈良去寻找古长安的影子
 3.遣唐使渡海来中国到底有多艰难
 4.冲绳岛上的中国人
 5.甲午战争,清廷为何会失败
 6.日本老兵证言:确实拿中国活人练刺刀
 7.寻找日本“731部队”战犯的下落
 8.日本老兵忏悔:当年我们在南京杀人放火
 9.我问老兵金子的7个问题
 10.日本人为什么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
 11.我与高仓健做邻居
 12.日本女人嫁给中国男人时的感觉
 13.自掏腰包为中国人打官司的日本律师
 14.日本驻华大使的任前课
 15.大分县知事的“中国梦”
 16.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GDP赶超日本”
 17.对日投资,日本为何会担忧
 18.捕捞红珊瑚,事情其实是这样
 19.中日关系该如何避免“两败俱伤”
 20.“***股”为何在日本遭遇退市
 21.为什么中国人一听“日本制造”就上当
 22.一台日本电脑的维修故事
 23.在冲绳美国村里闯荡的苏州美女
 24.中国人到日本炒房的麻烦和陷阱
 25.中国人能否换个角度看日本
第二章 坚硬的樱花——静观日本文化
 1.“守家业”在日本人心中分量有多重
 2.对话日本首富——优衣库老板柳井正:钱多了该怎么花
 3.日本公主上学享受什么待遇
 4.日本人为何拾金不昧
 5.日本白领为何在墓地里吃饭看书
 6.环保大国日本为什么不取消塑料袋
 7.日本女孩为何要跪着服务
 8.拯救万人生命的播音天使为何得不到表彰
 9.日本为何允许女孩16岁结婚
 10.日本女星为何不拜金
 11.日本女人选择老公的三大条件
 12.日本女人为何很少举报情人
 13.在日本撒谎将会付出什么代价
 14.日本**科学家为何上吊自杀
 15.日本奥运会奖牌得主都奖些什么
 16.日本女足为何能够成为世界**
 17.日本人看待美国人的心态
 18.日本为什么没有乞丐
 19.日本人生病为何不往大医院跑
 20.日本年轻人为何不愿意当“啃老族”
第三章 神坛下的“不死鸟”——静观日本经济
 1.日本人为何只相信“国货”
 2.日本家族企业久盛不衰的五条法则
 3.“丰田王子”如何拯救丰田汽车王国
 4.“松下电器”的名称为何从地球上消失
 5.日本制造业为何会走下坡
 6.郭台铭为何难成夏普的大股东
 7.日本经营之神如何拯救日本航空
 8.日本八佰伴集团为何破产
 9.东京的房价到底有多高
 10.一个中国人在日本的买房记
 11.在日本当老板为什么比在中国当老板轻松
 12.日本化工项目落户之前要做哪些工作
 13.日本*牛的一家豆腐店
 14.一位日本小老板的悲喜曲
 15.日本企业家为何不愿抛头露面
 16.从家庭收支簿看日本人如何生活
 17.互联网经济,日本年轻人没兴趣
 18.麦当劳总裁为何被骗7000万日元
第四章 拿来与继承——静观日本政治
 1.村山口述:“村山谈话”发表的前因后果
 2.对话鸠山由纪夫:当首相的酸甜苦辣
 3.安倍的讲演费是天价
 4.安倍让自卫队出兵海外到底为了什么
 5.日本为何怕加人亚投行
 6.没有人比日本*关注中国
 7.行政改革,日本为何也这么难
 8.日本反贪,谁开**枪
 9.日本政坛有一位华裔议员——莲舫
 10.日本的市长每天都忙些什么
 11.日本29岁*年轻市长为何被捕
 12.日本“官二代”为何没有财产
 13.东京的“城管”都管什么
 14.大地震中日本学校为何不倒
 15.福岛核泄漏应该由谁来买单
 16.核泄漏后东京人怎样生活
 17.东京遇台风为何不会水漫金山
 18.日本风景旅游区为何不卖门票
 19.日本民众有苦向谁说
 20.日本企业请客送礼为何这般小气
 21.野田身后的“和风美人”
 22.日本消防队是如何救火的
 23.首相儿子与陪酒小姐谈恋爱
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日本研究”类书籍,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能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一种“局内人”难以察觉,而“局外人”又常因信息不对称而误读的洞见。《静观日本》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我绝对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它。我想象,作者也许会通过分析日本的某些社会现象,比如职场文化中的“本音”与“建前”,或者家庭结构的变化,来折射出整个社会思潮的演进。有没有可能,书中还会穿插一些日本历史上的关键节点,比如明治维新、二战后的重建,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如何深刻地塑造了今天的日本?我希望作者能够避免那些陈词滥调,而是用一种新鲜、敏锐的观察力,去发掘那些隐藏在日常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阅读这样的书籍,就像是在与一个博学的智者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每一次翻页,都能获得新的启发。
评分我特别期待《静观日本》能提供一些关于日本当代年轻人生活状态的鲜活描绘。如今的日本,早已不是几十年前那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年轻一代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又是如何形成的?书中是否会探讨“草食男”、“宅男”等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又会对日本社会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或许,作者也会关注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挑战。我希望作者能用一种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笔触,去描绘这些真实的生活图景,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数据或概括性的论断。只有深入到个体生命的体验中,才能真正理解一个国家在时代变迁中的脉搏。
评分这本书的体例,如果是由不同主题的散文集结而成,那将是一场思维的盛宴。我设想,第一篇或许会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现象切入,比如日本特有的“断舍离”文化,然后层层剥茧,引申到日本人对“物”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如何反映了他们对人生、对时间的理解。接着,也许会跳转到日本的地域文化,比如北海道的广袤与孤独,或者冲绳的独特历史与民俗,作者能否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它们如何与整个日本的国民性交织?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在书中探讨日本人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微妙平衡,这种平衡是如何在工作、家庭、社交等各个层面得到体现的?我猜想,这本书不会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会呈现出更多元、更复杂,也更引人入胜的图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思考和疑问。
评分从目录上看,《静观日本》大概是一本关于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的深度观察与思考的读物,那种“静观”二字,就透露出作者并非走马观花,而是带着一种宁静致远的心态去审视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岛国。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可能的章节:《菊与刀》般的文化解析,细致描绘日本人矛盾又统一的民族性格;或是关于日本经济奇迹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技术创新?是国民精神?还是时代的馈赠?我也期待能读到关于日本社会变迁的叙事,从泡沫经济破裂到“失去的十年”,再到如今的种种挑战,作者会如何捕捉那些不易察觉的社会脉络?或许还会涉及日本的传统美学,如侘寂、物哀,它们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延续,又如何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创作?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更深邃的日本,去理解那些表面之下的种种力量,而不仅仅是停留于动漫、寿司、富士山的浅层印象。
评分如果《静观日本》能涵盖对日本电影、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的解读,那将是我更为期待的。艺术往往是民族精神最直接、最生动的载体。作者会如何分析黑泽明的电影中对武士道精神的传承与反思?或者,村上春树的文字为何能风靡全球,它又折射出日本当代人的哪些迷茫与渴望?关于日本音乐,从传统的三味线,到现代的J-Pop,这种演变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基因?我希望作者不是简单地介绍作品,而是能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解读,去探究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层联系。我相信,通过解读日本的艺术,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民族的灵魂,以及它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的独特贡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