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崇尚礼仪,也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建立起了一系列礼仪规范。刘正平、黄茜娅著的《老祖宗说礼仪》从家庭礼仪、社交礼仪、成年礼仪、婚配礼仪、寿诞礼仪、丧葬礼仪、宴饮礼仪、节俗礼仪八个方面阐述了中华传统礼仪的知识,涉及的内容广阔,寓教于乐。让读者在知礼、学礼的过程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吸收其精髓,并在现代生活中将其发扬光大。
“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礼仪, 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对中国社 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刘正平、黄茜娅著 的《老祖宗说礼仪》结合生动有趣的故事,让读者在 知礼、学礼的过程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博 大精深的礼仪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传统文 化,在轻松愉悦中畅享一场美妙的华夏文明之旅吧!
刘正平,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在《敦煌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十余篇,著有《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 黄茜娅,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曾参与濮文起先生主持的《关帝信仰资料》的整理工作。
**章 家庭礼仪
父慈子孝礼:百善孝先,德之本也
兄友弟恭礼:手足情深,和乐融融
主妇和顺礼:妇顺家和,兴盛长久
夫妻相待礼:伉俪和乐,相敬如宾
第二章 社交礼仪
尊师礼:尊师重道,流芳百世
敬贤礼:礼贤下士,美名远扬
爱幼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交友礼:互为知音,情深义重
结义礼:志同道合,契若金兰
送别礼:依依惜别,寄予深情
行为礼:身体发肤,不能毁伤
谢罪礼:谢过请罪,重在诚意
见面礼:跪拜有礼,作揖示敬
举止礼:坐如大钟,站如松柏
外交礼:持节出使,万国来朝
书信礼:鸿雁传书,双鲤寄情
称谓礼: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第三章 生命礼仪
诞生礼: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寿礼:松鹤延年,寿比南山
冠礼:已冠而字,成人之道
笄礼:女子许嫁,笄而字之
六礼:婚仪六礼,谨而从之
出嫁与再醮礼:一堂缔约,良缘永结
丧葬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服丧礼:居庐服丧,兼说五服
第四章 宴饮礼仪
座次礼:尊客尚东,尊卑有序
饮食礼:鸭不献掌,鱼不献脊
饮茶与饮酒礼:浅斟慢饮,有节有度
第五章 节俗礼仪
春节与元宵:祈福禳灾,聚族团圆
清明与端午:祭祖凭吊,慎终追远
中秋与重阳:祭月敬老,念远思亲
作为一名曾经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读者,我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我担心自己会读不懂,担心那些古老的礼仪会让我感到陌生和疏离。然而,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他仿佛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耐心地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美感的东方世界。 书中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唤醒。我仿佛能听到老祖宗们在耳边低语,感受到他们对后代子孙的美好期盼。从餐桌上的礼数,到社交场合的言谈举止,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之道,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我尤其喜欢关于“感恩”的篇章,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古人如何将感恩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不禁反思,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已经遗忘了这份宝贵的情感。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重新认识了“礼”的真正含义。我一直以为礼仪就是一套僵化的规矩,是用来限制人的行为的。但读完之后,我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礼仪的核心是“敬”和“爱”。它不是为了约束人,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尤其是在关于“孝道”的部分,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书中不是简单地讲要“尊敬长辈”,而是从多个角度,层层递进地阐述了孝道的精髓。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沟通和理解。作者用一些充满温情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子女如何通过言行举止来表达对父母的关怀和感激,以及如何用自己的成长来告慰父母的辛劳。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眼眶湿润,因为我深刻地体会到,真正的孝道,是发自内心的感恩和责任,是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传承。
评分这本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本来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条式”读物,结果却让我爱不释手。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那些华丽辞藻的堆砌,更没有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术语。相反,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古代礼仪,巧妙地融入到我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书中关于“待客之道”的章节,我读得津津有味。它没有简单地告诉我们要“热情好客”,而是深入剖析了古人是如何通过细节来表达尊重和心意的。从进门时的问候,到茶点、座位安排,再到离别时的送行,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和人情味。读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现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待客方式,都源自于这些古老的礼仪。作者还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中的妙处,甚至还给了我一些实际操作的建议,让我觉得这些礼仪并非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可以触手可及的生活艺术。
评分我一直对“礼”这个字有着模糊的概念,总觉得它既重要又难以捉摸。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算真正理解了它的分量。这本书没有给我灌输任何说教,而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我体会到了礼仪的魅力。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家,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描绘古代礼仪的生动画卷。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尊重”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尊敬,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体谅和包容。无论是对长辈、对同辈,还是对晚辈,作者都详细地阐述了如何用恰当的言行来表达这份尊重。读到这里,我常常会联想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并从中找到改进的空间。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我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反而像是在听评书一样,津津有味。它让我觉得,学习礼仪,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提升自我、完善人格的旅程。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人生指南”,它不仅仅讲礼仪,更是在讲做人的道理。我以前总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只要真诚就可以了,那些繁文缛节根本没有必要。但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恰当的礼仪,就像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能够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让沟通更加顺畅,让关系更加融洽。 特别是关于“谦逊”的讨论,我读了之后受益匪浅。书中没有空洞地让我们“保持谦虚”,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古人是如何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内敛而又不失自信的风度。比如,在受到赞扬时,他们会如何委婉地表达感谢,而不是居功自傲;在取得成就时,他们又会如何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以此为动力继续前进。这些细节,虽然在我们现代社会看来可能有些“过时”,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却是永恒的。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表现在外在的张扬,而是内心的沉静和自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