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除之法,与乘正异,乘得,除得在上方,假令六为法,百为实,以六除百,当进之二等,令在正百下。以六除一,则法多而实少,不可除,故当退就十位,以法除实,言一六而折百为四十,故可除。若实多法少,自当百之,不当复退,故或步法十者,置于十位,百者置于百位(有空者,法退二位。)余法皆如乘时,实有余者,以法命之,以法为母,实余为子。
译文
除法和乘法正好不一样。乘法的得数在当中一行,除法的得数在上面一行。假定除数是6,被除数是100。以6除100,应该进位两位(即左移两位),在百位的下面。以6除1,除数大,被除数小,不可以除。所以就要退到十位。以除数除被除数,一六得六,减去后100还剩40,所以还可以除。如果被除数大而除数小,自然应当放在百位,而不应再退位。得数跟着除数的位置移动,如果除数在十位上,得数就在十位上;如果除数在百位上,得数就在百位上。如果上面的被除数有空位(即0),除数就要退两位。剩下的都和乘法一样。如果被除数有余数,就以除数来命名,以除数为分母,余数为分子。
……
这套《九章算术》的插图本,真心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古代数学很感兴趣,但许多古籍翻译都显得枯燥乏味,甚至晦涩难懂。这本《九章算术》则完全不同,它选择了“插图本”的形式,这一点就非常讨喜。翻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的插图,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书中数学概念的直观呈现。比如,书中关于“方田”的讲解,配上了清晰的图形,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土地面积计算的原理。还有关于“勾股”的部分,那些直角三角形的图示,配合着文字的讲解,让我这个数学“小白”也能轻松掌握。 更让我惊喜的是它的“译注”部分。张苍等先贤的原文固然是瑰宝,但毕竟年代久远,语言风格和现代汉语差异很大。这本书的译者非常用心,将原文的精髓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在关键处进行了详细的注释。这些注释不仅解释了术语的含义,还补充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数学思想,让我不仅仅是在学习数学,更是在了解一段辉煌的数学史。特别是那些关于计算方法的解释,很多都是我从未接触过的,比如“算筹”的使用,通过插图和文字描述,我仿佛看到了古代数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繁复运算的。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也十分精美,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作为一本“人类科学史上的数学经典”,它显得庄重而不失亲切。我特别喜欢它将“算”和“几何”的概念融为一体的呈现方式。在学习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问题时,它都巧妙地引入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对于理解“数学是描述世界的语言”这一概念非常有帮助。我常常在阅读的时候,想象着古代的士人是如何利用这些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比如测量土地、估算工程量等等。 这本书的定位也相当精准,它既是一本“课外阅读”的读物,又兼具“教辅书”的功能。对于青少年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接触数学经典、激发数学兴趣的绝佳途径。那些生动的插图和清晰的注释,能够有效降低学习的门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数学的魅力。我甚至觉得,即使是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看到这本书的插图和精美的设计,也会产生翻阅的冲动。而一旦翻阅,我相信他们也会被书中蕴含的智慧所吸引。 总的来说,这本《九章算术》全译插图本,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宝藏。它成功地将古老的数学智慧以现代人的审美和理解方式呈现出来,让经典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我之前一直对中国的古代数学感到有些疏远,觉得它们高深莫测,难以企及。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博大精深,以及那些先贤们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我很高兴能够拥有这样一本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对古代数学著作的固有印象。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古板、晦涩的学术读物,但没想到它竟然如此生动有趣,而且设计感十足。首先,它的“插图”是亮点中的亮点。那些充满古韵的插画,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比如,书中关于“方程”的讲解,并没有直接抛出公式,而是通过生动的场景图,描绘了古代人们如何用算筹来列举和解决实际问题,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数学的诞生。 其次,它的“译注”部分做的非常到位。原文的翻译清晰流畅,而且在关键的地方,作者都进行了详尽的注释,解释了术语的含义,补充了相关的历史背景,甚至还指出了原文的可能错误或争议之处。这让我感觉,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数学书,更像是在跟古代的数学家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那些关于“算筹”的使用方法,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从未想过古代的计算可以如此精妙。 这本书在“思维”的培养方面,做得也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很多题目都设置了多种解法,鼓励读者去探索不同的思路,去发现数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比例”的章节,它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实例,讲解了如何运用比例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我还会注意到,这本书在“几何”和“算术”的结合上做得非常完美。很多数学问题,都被巧妙地用几何图形来解释,而这些几何图形的性质,又可以通过算术的方法来推导。这种跨领域的融合,让我对数学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珍藏的读物。它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中国古代的数学经典,让我们能够轻松愉快地领略到数学的魅力。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数学、历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这套《九章算术》的插图本,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它能够将深奥的数学理论以如此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之前对古代数学的印象,总是停留在枯燥的文字和复杂的公式上,而这本图书则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当我看到关于“开方术”的插图时,我才真正理解了那种“以形补形”的几何证明思路,这种直观的理解方式,比任何文字描述都要来得更深刻。 译注部分尤其让我赞赏,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更包含了很多学术性的考证和研究。书中对不同版本《九章算术》的对比,对古代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的梳理,都显示出译者深厚的学术功底。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测量”章节的注释,它详细解释了古代测量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让我对当时人们精确测量土地、建造房屋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本书对于“思维”的培养,我认为是其最核心的价值之一。它不是简单地告知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问题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为什么”的问题,而书中的注释和讲解,都会一步步地引领我找到答案,这种探索式的学习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我注意到,本书在内容编排上,也非常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从基础的面积计算,到复杂的二次方程求解,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这使得即使是初次接触《九章算术》的读者,也能感到游刃有余。而对于有一定数学基础的读者,则能从中发现更多精妙之处。 总而言之,这本《九章算术》插图本,是一本集学术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它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智慧结晶,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我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和科学都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被这本《九章算术》全译插图本深深吸引。它的封面设计就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又充满智慧的气息,金属质感的书名和古色古香的插画,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心绘制的插图,它们不仅仅是对数学概念的图解,更像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再现了古代中国人们在数学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算缗”(税收)和“均输”(赋税分配)的章节。这些内容不仅仅是抽象的数学计算,更反映了古代社会经济管理的智慧。通过插图,我能更直观地理解当时是如何进行税收征收和分配的,这让我觉得数学在古代社会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译注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解释了原文中晦涩的词语,还补充了许多关于当时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背景知识,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些数学问题的由来和意义。 这本书的“思维”导向也让我觉得非常宝贵。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引导读者如何思考。书中提出的各种问题,都鼓励读者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思考书中的问题,尝试自己去推导和解答,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也成为了古代数学家的一员。 我还会留意到,这本书将“几何”和“算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很多几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算术的方法来解决,而算术的理解,又离不开对几何图形的直观感受。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 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数学世界的大门。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也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智慧和力量。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数学、历史和科学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它将是一份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插画风格非常独特,融合了古代绘画的韵味和现代设计的简洁。我尤其喜欢关于“盈不足”章节的插图,那些用巧妙的图形来解释“两数相减,去其差;两数相加,益其差”的画面,让我在瞬间就领悟了其中的奥秘。译注部分也非常详尽,它不仅解释了原文的含义,还对一些古代的度量衡单位、数学工具进行了考证和说明,这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数学的实际应用非常有帮助。 比如,书中关于“方田”的计算,不仅仅是给出了公式,还通过插图展示了如何将不规则的田地分割成规则的图形来计算面积。这种方法在现代数学中也是常见的,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的普适性。另外,对于“句股”(勾股)定理的阐述,书中提供了多种证明方法,并配以图形演示,这对于我这样对证明过程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吸引人,译者在保持原文严谨性的同时,加入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解释,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鲜活起来。例如,在解释“开平方”和“开立方”时,书中用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让我更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运算过程。 我非常欣赏这本书将数学和几何紧密结合的方式。很多数学问题,在古代都被视为几何问题来解决,而这本书的插图恰好能够清晰地展现这种联系。它让我看到了数学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公式,更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和描述。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数学书籍,更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智慧的百科全书。它通过精美的插图和细致的译注,将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呵呵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评分已收到很棒,物流太慢,一周才收到
评分不错
评分好评
评分好东西!!都是知识啊!
评分好看易懂,非常不错的书。
评分不错就是看不懂
评分及时送达,书页质量一般,印刷还好
评分不错,有利于研究数学,全新修订版,不过就是物流有点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