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语句法(09新)

西班牙语句法(09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董燕生 著
图书标签:
  • 西班牙语
  • 语法
  • 语言学习
  • 外语学习
  • 教材
  • 09新
  • 西班牙语学习
  • 语法书
  • 语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60015149
版次:1
商品编码:10212981
品牌:外研社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1999-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传统语法通常是分别论述词法和句法的。这可能出于教学实用功能的考虑,有助初学的外国人操练复杂的词法变化,但并不符合语言的实际运转规律。就西班牙语而言,词法不过是缀词组句的接榫构件。比如名词、形容词的性数变化,乍一看似乎纯属词法范畴,可是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组建名一形偏正结构的句法手段,然后再将其嵌入更高层次的语符链中。脱离这个功能,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把世间所有的无生命物件,甚至抽象概念划分为阳性阴性,因为性别分类只对动物界才有意义。动词的人称变化也是这样:它不过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标志罢了。
  词法和句法的人为划分割裂了语言的内部结构,造成传统语法体系的庞杂混乱,许多语言现象被肢解,在不同的章节中反复论述,查阅使用极为不便。比如西班牙语里的多义语符se,至少在三个章节中反复出现:1.代词;2.动词分类;3.句子分类。实际上,这个语符,除了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与格le和les的变体可以归入代词一章,在其他情况下均是反映主谓之间语义关系的符号:主语身兼施事、受事二职的自复标记,主语为受事的被动句标记,主语不确指的无人称标记。显而易见,把词法和句法作为整体通盘考虑,对这个语言现象的分析就会更集中、更系统化。
  因此,《西班牙语句法》作者决定参照结构主义和生成转换学派的观点,将词法纳入句法,从整体上探讨西班牙语的组句规则。这就是《西班牙语句法》的构思原则。

作者简介

  董燕生,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于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11月6日获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授予的伊萨贝尔女王勋章;2001年9月译著《堂吉诃德》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第二届鲁迅文学奖、1995-1998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2006获西班牙“西中协商基金会”颁发的“西中交流贡献奖”;2000年7月在马尼拉亚洲西班牙语语文工作者协会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该协会主席。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句子分类
1.1 简单句
1.2 复合句

第二章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句法上的反映
2.1 主动句和被动句
2.2 自复被动句
2.3 无人称句
2.4 相互句
2.5 自复句
2.6 利益与格

第三章 动词及其宾语和补语
3.1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3.2 名词或名词词组作动词补语
3.3 由前置词引导的各种补语
3.4 添加补语(景况补语)
3.5 与前置词连用的夺格代词

第四章 动词的形态变化
4.1 人称和数
4.2 语式和时态
4.3 动词的非人称形式
4.4 主格人称代词的作用
4.5 完成体和未完成体
4.6 动词时态
4.7 虚拟式
4.8 动词非人称形式的语法功能
4.9 动词短语

第五章 系动词ser和estar
5.1 主要语法学派的观点
5.2 ser和estar的重叠分布
5.3 ser和estar的相斥分布
5.4 名词作表语的句子
5.5 翻译问题

第六章 名词及其附加成分(一)
6.1 附加成分的分类
6.2 限定词的细分类

第七章 名词及其附加成分(二)
7.1 形容词及其与名词搭配的几种方式
7.2 作名词附加成分的前置词词组

第八章 性、数、人称的一致关系
8.1 一致关系的句法功能
8.2 语序的灵活性及其限度
8.3 一致关系的规则
第九章 并列复合句
9.1 联合并列句
9.2 排比并列句
9.3 选择并列句
9.4 反义并列句
第十章 主从复合句(一):名词从句和定语从句
第十一章 主从复合句(二):副词从句
参考书目
探寻知识的广袤疆域:与《西班牙语句法(09新)》无关的学术书目导览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每一本书籍都如同一个独特的坐标点,标记着人类思想演进的不同方向。当我们暂时将目光从语言学习的精深领域——例如《西班牙语句法(09新)》所聚焦的伊比利亚半岛语言结构——移开,我们得以领略其他学科分支的恢弘图景与内在逻辑。以下将为您呈现一份精心挑选的、涵盖多个领域的严肃学术著作清单及其详尽介绍,它们代表了不同学科的尖端思考与经典范式,与西班牙语的格位、时态或从句结构并无直接关联。 一、 历史与文明的宏大叙事:时间长河中的权力与变迁 1. 《罗马帝国的衰亡与终结》(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爱德华·吉本 这部巨著并非关于罗曼语族的起源,而是对西方文明基石——古罗马帝国——长达千年的兴衰进行史诗般的梳理。吉本以其无可匹敌的文笔和对史料的精湛运用,探讨了从公元二世纪安东尼王朝的鼎盛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漫长过程。 核心议题: 本书的重点在于剖析帝国体制的内部腐朽(如政治腐败、财政崩溃)、军事力量的衰竭,以及基督教兴起对世俗权威的冲击。它深入分析了蛮族迁徙的复杂性,以及地方权力如何逐步取代中央集权。 学术价值: 它不仅是历史学的里程碑,也是政治哲学和社会学的早期范本。吉本对“历史的必然性”的探讨,启发了后世对文明周期论的思考。与探究现代西班牙语动词变位相比,本书探讨的是权力结构变迁的普适规律。 2.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卡尔·波兰尼 这部二十世纪的社会经济学经典,聚焦于19世纪“有组织的自律市场”的诞生及其对社会结构的颠覆性影响。它不是关于经济语言的描述,而是对现代经济思想的深刻批判。 核心议题: 波兰尼的核心论点在于,市场原教旨主义(即相信经济可以脱离社会规范而自我调节)是一个历史构建物,而非自然法则。他详细阐述了“铲除商品化”的努力——土地、劳动力和货币如何被强行纳入市场机制的风险,以及社会为应对这种“去嵌合”而产生的反向运动(如社会立法、工会运动)。 学科关联: 本书是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必读文献,其分析框架完全独立于任何特定语言的语法分析,关注的是经济范式的范式转移。 二、 哲学与认识论的基石:人类思维的边界探索 3. 《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伊曼努尔·康德 康德的这部巨著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革命”,它旨在确定人类理性的有效范围和界限。它探讨的是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与语言的外部应用(如西班牙语)无关。 核心议题: 康德试图调和经验主义(休谟)和理性主义(笛卡尔)的对立。他提出了“先验演绎”的概念,论证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受人类先天认知结构(如时间、空间、因果律等“知性范畴”)所制约的。我们只能认识“现象”,而无法触及“物自体”。 学术价值: 本书奠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石,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和批判理论。其复杂的论证结构和对“认识何以为可能”的追问,是纯粹思辨的产物。 4.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伊曼努尔·康德(另一部著作) 与探讨认知能力的《纯粹理性批判》不同,这部著作专注于实践理性,试图为普遍的道德法则寻找一个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 核心议题: 康德力图确立“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作为所有道德行为的唯一合法准则。他提出了几种表述方式,其中最著名的是“人是目的,而非手段”的表述。这要求道德法则必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且必须出自责任感,而非任何倾向或结果的考量。 关联性: 这本书处理的是人类行为的规范性基础,与研究具体语言(如西班牙语)的句法结构或词汇选择的规律性完全处于不同的知识维度。 三、 科学与逻辑的严谨构建:自然世界的秩序揭示 5. 《物种起源:自然选择通过人工选择的遗传》(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查尔斯·达尔文 这部生物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彻底改变了人类对生命起源和自身地位的理解。它建立在严谨的观察和逻辑推导之上,与人文科学的语言研究相去甚远。 核心议题: 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阐述了变异、遗传、生存竞争以及环境选择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他通过大量的案例(如家鸽育种)论证了渐进的累积变化如何导致物种的分化和演化。 影响: 本书不仅是生物学的核心理论,也深刻影响了哲学、社会学乃至历史学(如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兴起与反思)。其关注点是生物界的客观运作机制,而非人类社会符号系统的规则。 6.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艾萨克·牛顿 这是经典物理学的最高成就,以其无与伦比的数学严谨性,系统地阐述了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全书以几何学方法论证,奠定了此后两百年的物理学基础。 核心议题: 牛顿首先定义了绝对空间、绝对时间以及质量、力等基本概念。随后,他以三条运动定律为基础,推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轨道规律,并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将地面物体的运动与天体运动统一于一套数学框架之下。 学科差异: 《原理》是纯粹的数学物理学著作,它描述的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量化关系,其语言是精确的数学公式和几何证明,与任何人类自然语言(包括西班牙语)的语法规则的探讨,在方法论和研究对象上都存在本质的区别。 四、 现代艺术与美学理论的革新 7.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这部社会学和人类学著作探讨了“民族”这一现代概念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建构和想象出来的。它关注的是文化符号的传播与认同的形成,而非特定语言的内部结构。 核心议题: 安德森认为,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因为它超越了地域和现实的接触,其成员尽管互不相识,却在共同阅读报纸、消费书籍等媒介时,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共在感。他将印刷资本主义的普及视为民族认同形成的关键催化剂。 研究范畴: 本书属于文化研究和政治人类学范畴,分析的是社会认同的构建机制,与聚焦于西班牙语动词变位或名词性数格一致性的语法分析,是截然不同的研究领域。 通过以上七部著作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知识的领域是多么的广阔和多元。每一本经典都在其独特的学科脉络中,提供了对世界、历史、思想或自然法则的深刻洞察,它们的存在,丰富了人类文明的整体知识结构,并且与《西班牙语句法(09新)》所关注的具体语言结构课题,保持着清晰的领域分野。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一种“过度学术化”带来的疏离感。它更像是一份严肃的语法参考手册,而非一本旨在帮助我掌握一门生动语言的学习工具。书中的例子往往非常书面化,甚至带着一种过时的、文绉绉的味道,很少能听到西班牙语母语者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会说的话。比如,涉及到一些日常表达中的省略、非正式用法或者俚语的语境,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忽略,或者将其归类为“非标准用法”并一笔带过。这对于想真正融入西班牙语环境的人来说,是致命的缺陷。语言是活的,它随着使用场景和人群而变化,但这本书却试图将它固定在一个静止的、理想化的模型中。我读完之后,感觉自己掌握的可能是一门“书面语的僵尸版西班牙语”,而非能够与人进行有温度、有情感交流的现代语言。我尝试将书中的句子应用到和朋友的交流中,结果往往是对方投来疑惑的目光,因为我的表达方式听起来太像教科书,太“不自然”。如果要我推荐这本书给朋友,我恐怕会犹豫很久,除非那位朋友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西班牙语语法学者。对于追求实际沟通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帮助,就像是为一辆需要上高速公路的跑车,提供了一份详细介绍其变速箱内部齿轮咬合原理的工程图纸,尽管图纸很精准,但对实际驾驶体验帮助甚微。

评分

这本书,嗯,怎么说呢,它简直就是我学习西班牙语道路上的一个黑暗时刻的缩影。我拿到它的时候,满怀希望,以为终于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西班牙语复杂语法结构的宝典。结果呢?它更像是一本写给语言学家的晦涩笔记,而不是一本面向普通学习者的实用指南。书里充斥着大量我完全无法理解的专业术语,动词变位、虚拟式、虚拟式的虚拟式……光是看到那些复杂的图表和密密麻麻的脚注,我的头就开始嗡嗡作响。作者似乎沉浸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无法自拔,完全没有考虑到初学者或者中级学习者会如何面对这些信息。我记得有一次,我试图弄明白一个特定的时态用法,翻遍了整本书,找到的只是更多的理论和引文,却找不到一个清晰、贴近日常对话的例子。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在沙漠里快渴死了,终于找到一口井,结果发现井水是咸的,根本没法喝。这本书的排版也令人抓狂,字体小得可怜,段落之间缺乏必要的留白,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灾难。说实话,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本书是某个大学教授在完成他冗长而枯燥的博士论文时顺手编纂的材料,而不是一本真正面向市场的教学用书。它成功地让我对西班牙语的某些语法点产生了深深的恐惧,而不是激发我的学习兴趣。我敢肯定,这本书放在书架上,唯一的价值就是提醒我,在选择学习资料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看看那些真正注重实用性和可读性的书籍。它完全没有达到我预期的那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效果,反而是让我迷失在了更深的迷雾之中,而且这些迷雾还带着浓重的学术气息,让人喘不过气来。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重量和厚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内容丰富”,但读进去之后才发现,这更像是“内容冗余”。它似乎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西班牙语语法的资料都塞进了这本书里,不去筛选,不去提炼,一股脑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大而全”的策略,对于一个追求效率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没有地图的图书馆里寻找一本书,每当我以为找到了关键的一章,却发现后面紧跟着的十几页内容都是对前一页知识点的过度阐述和旁征博引。举个例子,关于动词重音变化的讲解,它不仅列出了所有规则,还追溯了其在卡斯蒂利亚语演变中的历史根源,甚至还对比了几个南美方言中的细微差异。这对于一个目标是流利交流的人来说,纯属浪费时间。我需要的不是语言学的历史考察报告,我需要的是能让我下次开口时,不用停顿三秒钟去计算重音落在哪个音节上的实用技巧。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没有明确的读者定位,它试图同时取悦语言学家和零基础初学者,结果两边都没讨好,反而把所有人都搞糊涂了。我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学习资料,但唯独这本书,我总是忍不住想把它推到角落,因为它带来的挫败感太强了。它让人感觉,学习西班牙语是一项艰巨到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充满了无尽的、需要被“征服”的知识点。

评分

对于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设计,我只能用“不友好”来概括。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视觉体验至上的时代,这本书的内页设计仿佛是被时间遗忘了。大量的纯文本块,密集的斜体和粗体标记,以及几乎完全没有色彩辅助,使得长时间阅读成为一种折磨。我尝试在不同的光线下阅读,但效果都差不多——眼睛很快就会感到疲劳,而且很难在不同的语法概念之间建立清晰的视觉区分。如果说内容是骨架,那么设计就是皮肤和血肉,而这本书的“皮肤”显得异常苍白和僵硬。想象一下,你需要快速定位一个关于“过去完成时”的规则,你翻到相应章节,看到的却是一片黑压压的文字海洋,所有的信息都以相同的视觉权重呈现出来,你必须依靠超强的专注力才能从信息的洪流中分辨出重点。我甚至怀疑作者或编辑是否对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有过任何考量。一本好的教材,应该懂得利用图表、颜色编码和恰当的留白来引导读者的注意力,让复杂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而这本书,似乎把所有这些都视为不必要的“花哨装饰”,固执地坚持着一种极简到近乎苛刻的学术风格。结果就是,学习的乐趣被大量的视觉噪音和阅读上的困难感所稀释,学习效率自然也大打折扣。我最终不得不求助于网络资源,寻找那些有精美图示来解释相同概念的视频或文章,对比之下,这本书的“朴实”显得格外刺眼。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封面时,我立刻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老派”气息,那种感觉就像是翻阅一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教材,所有设计元素都透着一股陈旧和缺乏生命力。内容上,这本书对西班牙语的讲解,简直可以用“机械化”来形容。它似乎坚信,只要把所有的规则和例外情况按照字母顺序或者某种逻辑体系堆砌起来,学习者就能自动融会贯通。这完全无视了语言学习的本质——模仿、语境和实际应用。我最不能忍受的是它在处理语境化表达上的缺失。比如,书中花了整整三页篇幅来解释“ser”和“estar”的区别,分析了每一个细微的语义差异,引用了数个拉丁语源的佐证,但直到我合上书本,我依然无法自信地在点咖啡或者问路时正确使用它们。它就像一个精密但毫无感情的机器人,准确地描述了规则,却完全不知道这些规则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呼吸和跳动的。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大量的对话片段、真实生活场景的模拟,哪怕是简单的场景也好,这样我才能把那些生硬的规则“软着陆”到我的口语和写作中去。这本书的习题设计也十分保守,大多是填空、选择或者将句子进行机械性转换,缺乏开放性的、需要创造性表达的任务。学习语言不应该是一场无休止的语法填充游戏,它应该是一扇通往新文化的窗户,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堵密不透风的水泥墙。我花了大量时间试图从中找到“灵感”或“顿悟”的瞬间,结果只收获了一堆需要反复背诵的僵硬公式。

评分

煌。只要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想走的路,寻觅着,探索着,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评分

命令式(el imperativo)

评分

这本书包装很好,纸质也很不错,当然书本身很好。

评分

13.的确,将生命定义为:「通过组织各个无生命部分所涌现的特性,但这特性却不能还原为各个组成部分,」(这是科学研究目前能给出的最好定义),这非常接近形而上学的调调,但其目的是可以测试的。

评分

200-60活动买的,京东的很给力!!!

评分

但他渴望独立地寻找自己的生活啊!这并不是说他奢望想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处境.不.哪怕比当农民更苦.只要你像一个男子汉那样去生活一生.他就心满意足了.

评分

书籍的排版印刷和保存都很好,物流很快。满意 好大一本书,是正版!各种不错!只是插图太多,有占篇符之嫌。故事很精彩,女儿很喜欢。书写的不错,能消除人的心瘾。目前已经戒烟第三天了,书拿到手挺有分量的,包装完好。还会继续来,一直就想买这本书,太谢谢京东了,发货神速,两天就到了,超给力的!5分!我在网上买的几本书送到了。取书的时候,忽然想起一家小书店,就在我们大院对面的街上,以前我常去,书店的名字毫无记忆,但店里的女老板我很熟,每次需要什么书都先给她打电话说好,晚上散步再去取。我们像朋友一样聊天,她还时常替读者找我签名。可是,自从学会从网上购书后,我再也没去过她那里了,今天忽然想起她,晚上散步到她那里,她要我教她在网上买书,这就是帮她在京东上买了这本书。好了,废话不说。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了解京东:2013年3月30日晚间,京东商城正式将原域名360buy更换为jd,并同步推出名为“joy”的吉祥物形象,其首页也进行了一定程度改版。此外,用户在输入jingdong域名后,网页也自动跳转至jd。对于更换域名,京东方面表示,相对于原域名360buy,新切换的域名jd更符合中国用户语言习惯,简洁明了,使全球消费者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京东。同时,作为“京东”二字的拼音首字母拼写,jd也更易于和京东品牌产生联想,有利于京东品牌形象的传播和提升。京东在进步,京东越做越大。||||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本好书:《谢谢你离开我》是张小娴在《想念》后时隔两年推出的新散文集。从拿到文稿到把它送到读者面前,几个月的时间,欣喜与不舍交杂。这是张小娴最美的散文。美在每个充满灵性的文字,美在细细道来的倾诉话语。美在作者书写时真实饱满的情绪,更美在打动人心的厚重情感。从装祯到设计前所未有的突破,每个精致跳动的文字,不再只是黑白配,而是有了鲜艳的色彩,首次全彩印刷,法国著名唯美派插画大师,亲绘插图。|两年的等待加最美的文字,就是你面前这本最值得期待的新作。《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全球最高端隐秘的心理学课程,彻底改变你思维逻辑的头脑风暴。白宫智囊团、美国FBI、全球十大上市公司总裁都在秘密学习!当今世界最高明的思想控制与精神绑架,政治、宗教、信仰给我们的终极启示。全球最高端隐秘的心理学课程,一次彻底改变你思维逻辑的头脑风暴。从国家、宗教信仰的层面透析“思维的真相”。白宫智囊团、美国FBI、全球十大上市公司总裁都在秘密学习!《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神经生物学、医学、犯罪学、传播学适用于:读心、攻心、高端谈判、公关危机、企业管理、情感对话……洗脑是所有公司不愿意承认,却是真实存在的公司潜规则。它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无孔不入。阅读本书,你将获悉:怎样快速说服别人,让人无条件相信你?如何给人完美的第一印象,培养无法抗拒的个人魅力?如何走进他人的大脑,控制他们的思想?怎样引导他人的情绪,并将你的意志灌输给他们?如何构建一种信仰,为别人造梦?

评分

一声不响,去时也静悄悄,只叫人感慨垂泪!

评分

叹息过很多,我也感慨过很多。好像这薄薄的纸页已经无法装载这么沉重的情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