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飲食的需求已從量的滿足轉嚮質的重視。由於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使得食品嚮自然、粗糙、低熱量及符閤原物等方麵發展。人們對曾賴以充飢保命的野菜,又重新給予重視,以新的觀念重新開發利用。多種野菜也以新的姿態重新迴到人們的餐桌,以獨特的風味齣現在筵宴上。 本書是關於介紹野菜的識彆與食用方法的教學用書。
本叢書立足中國北方農村和農業生産實際,兼顧全國農業生産的特點, 以推廣知識、指導生産、科學經營為宗旨,以多年、多領域的科研、生産實 踐經驗為基礎,突齣科學性、實用性、新穎性。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 盡量做到“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本叢書涉及種植、養殖、農産品加工、農産品流通與經營、休閑農業、 資源與環境等多個領域,使農民在傢就可以走進專傢的“課堂”,學到想要 瞭解的知識,掌握需要的技能,解決遇到的實際難題。
陳建國,天津市 科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從事管理工作30餘年,1990年以後,參加瞭天津市的野菜資源調查工作,對本市的野菜品種、數量和分布有一定的研究,撰寫論文多篇。
**章 野菜分布概況
1.平原區
2.山地丘陵區
3.低平海岸
第二章 野菜的識彆與食用方法
1.蒲公英
2.馬齒莧
3.薺菜
4.山芹
5.苣蕒菜
6.蕨菜
7.枸杞
8.綠莧
9.蔞蒿
10.黃花菜
11.車前子
12.玉竹
13.地膚
14.藿香
15.蒼耳
16.山萵苣
17.鴨蹠草
18.酢漿草
19.長萼堇菜
20.打碗花
21.荇菜
22.桔梗
23.九層塔
24.天藍苜蓿
25.長萼雞眼菜
26.草決明
27.朝天委陵菜
28.蘋
29.龍牙草
30.白花敗醬
31.諸葛菜
32.小藜
33.牛繁縷
34.青葙
35.菊芋
36.藜
37.酸模葉蓼
38.魚腥草
39.水蓼(澤蓼)
40.扁蓄
41.皺果莧
42.薄荷
43.獨行菜
44.薤白
45.苦苣菜
46.蒲菜
47.百閤
48.刺兒菜
49.東亞唐鬆草
50.紫蘇
51.凹頭莧
52.附地菜
53.辣子草
54.鹽地堿蓬
55.寶塔菜
56.野西瓜苗
57.香椿
58.雞冠花
59.荷花
60.槐花
61.花椒
62.抱莖苦莢菜
附錄 野菜的采集和加工方法
我最近迷上瞭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而食物的來源盡可能地貼近自然,便成瞭我追求的目標之一。這本叢書給我的感覺,就是一本充滿瞭原始智慧的“生活說明書”。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其對“可持續性”和“地方特色”的強調。書中提到的許多食材,都是在特定地理環境中纔能找到的,這不僅豐富瞭我的食材庫,更讓我開始關注我所居住的這片土地的曆史和生態鏈。書中對不同季節、不同氣候下植物特徵的對比分析,做得極其到位,避免瞭許多新手容易犯的錯誤,比如誤采有毒植株,這方麵的安全提示非常審慎和專業,讓人在探索未知時感到極大的信心。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處理與烹飪”的那幾個章節,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野味,經過作者巧妙的引導,瞬間變得美味誘人,甚至有些菜肴的口感層次,比我常去的那些高檔餐廳還要豐富,這是對食材本味的極緻尊重。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工具書,不如說是一把開啓我們與大地重新建立連接的鑰匙。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烹飪愛好者的角度來看待這本著作,它簡直是一部被低估的“風味百科全書”。現在市麵上的食譜大多集中在常見的幾百種食材上,而這本書卻拓展瞭我的味蕾地圖,帶來瞭無數全新的、令人興奮的味覺體驗。作者在描述食物口感時,所用的詞匯極其細膩和富有畫麵感,比如對某種嫩葉的“微澀迴甘”和另一種根莖的“沙糯粘牙”的描繪,讓人光是閱讀就能想象齣舌尖上的變化。它教會我的,是如何用最樸素的原料,創造齣最有層次感的料理。我嘗試瞭書中推薦的幾種簡單醃製方法,效果驚人,那些原本被視為“野草”的食材,經過簡單的處理,立刻升華為餐桌上的主角。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打破瞭我們對“好食材”的刻闆印象,證明瞭真正的美味往往隱藏在最不經意的地方,是一種對食材的再發現和再創造的過程。
評分坦白講,我最初接觸這類書籍是抱著一種懷疑態度的,總覺得這種“挖野菜”的行為有點過於“復古”瞭,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的深度和廣度超乎想象,不光關注食用價值,還涉及到瞭植物的傳統用途,比如藥用價值和民間習俗,這使得閱讀體驗變得非常立體和厚重。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科學的嚴謹性與民間傳說的浪漫色彩完美融閤。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不同區域植物變種的細緻區分,這種近乎於植物誌的嚴謹態度,讓這本書的權威性大大提高。它絕非那種浮光掠影的“野外生存小竅門閤集”,而是真正鑽研瞭植物的“生命密碼”。我甚至開始對照書中的圖譜,去研究我傢附近公園裏那些被我們忽視的“雜草”,每一次成功的識彆和確認,都像完成瞭一次小小的科學探險。這不僅僅是關於吃的書,更是關於如何尊重和理解生物多樣性的教材。
評分對於那些渴望在快節奏生活中找到片刻寜靜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慢下來”的理由。它不是那種催促你快速行動的指南,而是一個引導你去觀察、去感受、去等待的哲學讀本。每當我感到壓力山大時,翻開其中關於特定植物在不同光照下細微變化的描述,或者關於等待果實成熟的耐心教誨時,我的心緒便會奇跡般地平靜下來。書中的敘事節奏非常舒緩,充滿瞭對自然界生命力的贊嘆,這種人文關懷貫穿始終。它不僅僅是在教你“如何做”,更是在引導你“如何看待”身邊的世界。我發現,自從閱讀並實踐瞭書中的一些采食方法後,我與周圍環境的互動方式發生瞭根本性的轉變,我開始更有意識地去保護那些小小的生命,因為我知道它們對我而言,蘊含著多麼豐富的知識和營養。這本書,是對生活方式的一次溫柔而深刻的重塑。
評分這本關於園藝的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城市裏的鄉下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那種隨處可見、但又叫不齣名字的綠色植物充滿好奇,總覺得它們藏著什麼寶藏。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圖片清晰得就像是直接把野外場景搬瞭進來,色彩的還原度極高,即便是對植物學一竅不通的我,也能快速鎖定目標。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隻是簡單地羅列植物名稱,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每種植物的生長習性、最佳采摘時間,甚至連土壤的要求都有提及,簡直是把我從一個純粹的“觀賞者”提升到瞭一個“初級實踐者”的水平。我上周按照書裏的指引,成功地在自傢小院的角落裏培育齣瞭一些香草,那種從無到有的成就感,是任何高科技産品都無法替代的。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自然,讀起來完全沒有教科書的枯燥感,更像是鄰傢經驗豐富的老農在耳邊細語,分享著世代相傳的“土方子”,讓人倍感踏實和溫暖。強烈推薦給所有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並渴望將這份樸素的自然饋贈融入日常生活的同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