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机反应(第5卷):金属催化反应

现代有机反应(第5卷):金属催化反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跃飞,林国强 编
图书标签:
  • 有机化学
  • 金属催化
  • 有机反应
  • 催化剂
  • 合成方法
  • 化学反应
  • 过渡金属
  • 配体
  • 反应机理
  • 有机金属化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37848
版次:1
商品编码:10279990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现代有机反应(第5卷):金属催化反应》适合作为有机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及有机合成工作者的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经典性与新颖性并存”的原则,精选了10种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对于每一种反应,详细介绍了其历史背景、反应机理、应用范围和限制,注重近年来的研究新进展,并精选了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以及5个代表性的反应实例;参考文献涵盖了较的和新的文献,有助于读者对各反应有全方位的认知。
本书适合作为有机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及有机合成工作者的工具书。

目录

柏奇渥-哈特维希交叉偶联反
刘磊* 王晔峰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100084
lliu@mail.tsinghua.edu.cn
傅瑞德尔-克拉夫兹反应
龚军芳
郑州大学化学系
郑州 450052
gongjf@zzu.edu.cn
赫克反应
刘磊* 唐诗雅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100084
lliu@mail.tsinghua.edu.cn
烯烃复分解反应
王歆燕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100084
wangxinyan@mail.tsinghua.edu.cn
葆森-侃德反应
许家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xujiayi@stanford.edu
薗頭反应
华瑞茂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100084
ruimao@mail.tsinghua.edu.cn
斯蒂尔反应
席婵娟* 廖骞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100084
cjxi@mail.tsinghua.edu.cn
铃木偶联反应
刘磊* 王晔峰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100084
lliu@mail.tsinghua.edu.cn
过-特罗斯特烯丙基化反应
崔秀灵
郑州大学化学系
郑州 450052
cuixl@zzu.edu.cn
乌尔曼反应
华瑞茂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100084
ruimao@mail.tsinghua.edu.cn

前言/序言

许多重要的有机反应被赞誉为有机合成化学发展路途中的里程碑,因为它们的发现、建立、拓展和完善带动着有机化学概念上的飞跃、理论上的建树、方法上的创新和应用上的突破。正如我们熟知的Grignard反应(1912)、Diels-Alder反应(1950)、Wittig反应(1979)和烯烃复分解反应(2005)等,就是因为对有机化学的突出贡献而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殊荣。
有机反应的专著和工具书很多,从简洁的人名反应到系统而详细的大全巨著。其中,“OrganicReactions”(JohnWiley&Sons;,Inc.)堪称是经典之作。它自1942年开始出版以来,到现在已经有73卷问世。而1991年出版的“ComprehensiveOrganicSynthesis”(B.M.Trost主编)是一套九卷的大型工具书,以10,400页的版面几乎将当代已知的重要有机反应涵盖殆尽。此外,各种国际期刊也经常刊登关于有机反应的综述文章。这些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在国内,随着有机化学研究和各种相关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有机反应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此契机下,编写一套有特色的《现代有机反应》丛书,对各种有机反应进行系统地介绍是一种适时而出的举措。
根据经典与现代并存的理念,我们从数百种有机反应中率先挑选出50个具有代表性的反应。将它们按反应类型分为5卷,每卷包括10种反应。本丛书的编写方式注重完整性和系统性,以有限的篇幅概述了每种反应的历史背景、反应机理和应用范围。本丛书的写作风格强调各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除了为每一个反应提供5个代表性的实例外,还增加了它们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巧妙应用。
本丛书前5卷共有2210页,5771个精心制作的图片和反应式,8142条权威和新颖的参考文献。我们衷心地希望所有这些努力能够帮助读者快捷而准确地对各个反应产生全方位的认识,力求能够满足读者在不同层次上的特别需求。从第一卷的封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美丽的图片:一簇簇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在空中飞舞着播向大地。其实,这亦是我们内心的写照,我们祈望本丛书如同是吹起蒲公英种子飞舞的那一缕煦风。
本丛书原策划出版10卷或100种反应,当前先启动一半,剩余部分将按计划陆续完成。目前已将第6卷的内容确定为还原反应。在现有的5卷出版后,我们也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反馈意见,您的不吝赐教是我们后续编撰的动力。
本丛书的编撰工作汇聚了来自国内外19所高校和企业的39位专家学者的努力和智慧。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感谢所有的作者,正是大家的辛勤工作才保证了本书的顺利出版,更得益于各位的渊博知识才使得本书更显丰富多彩。尤其要感谢王歆燕博士,她身兼本书的作者和主编秘书双重角色,不仅完成了繁重的写作和烦琐的联络事务,还完成了本书全部图片和反应式的制作工作。这些工作看似平凡简单,但却是本书如期出版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本书的编撰工作还被列为“北京市有机化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并得到学科建设经费(XK100030514)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值此机会谨祝周维善先生和胡宏纹先生身体健康!
现代有机反应(第5卷):金属催化反应(不包含此书内容的简介) 图书名称:现代有机反应(第5卷):金属催化反应 --- 【此简介旨在介绍有机合成化学领域中,与“金属催化反应”主题相关的、但内容上不涉及本书具体收录的反应或方法的其他重要交叉领域。】 聚焦:有机反应的基石、新方法论与非金属催化策略 本书系系列丛书《现代有机反应》中的一部分,它深入探讨了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有机合成领域最具革命性的进展之一——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然而,本卷内容侧重于有机化学中其他同样至关重要、且在构建复杂分子骨架中扮演核心角色的关键技术和理论基础。 本书的宗旨在于拓宽读者对“现代有机反应”范畴的理解,将其视野从金属催化这一焦点转移,投向那些依赖于经典官能团转化、新型有机试剂设计、光化学/电化学驱动以及非金属有机催化的尖端实践。通过对这些领域的详尽梳理,读者将能够构建一个更全面、更具鲁棒性的现代有机合成知识体系。 --- 第一部分:经典官能团转化的再审视与高效率策略 尽管金属催化在C-C键和C-杂原子键的形成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许多基础的、高选择性的官能团转化依然依赖于对经典反应的深刻理解和优化。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在不依赖昂贵或敏感过渡金属的条件下的高效转化技术。 1. 氧化还原反应的精细控制:非金属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效能 本章详细分析了在药物化学和天然产物全合成中不可或缺的氧化与还原步骤。重点关注高价态碘试剂(如Dess-Martin过碘烷、IBX)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醇、胺选择性氧化的高效应用,及其在分子内环化中的空间位阻效应的控制。同时,探讨了新型硼氢化物试剂(如9-BBN)和硅烷类还原剂在选择性还原双键、硝基或羰基时的立体选择性优势,并对比了它们与传统金属氢化物(如LAH,$ ext{NaBH}_4$)在后处理兼容性上的差异。 2. 有机酸和碱催化的不对称转化:手性源的构建 本部分回归到有机催化反应的“祖先”——酸碱催化。重点剖析了布朗斯特酸(Bronsted Acids)和路易斯酸(Lewis Acids,非金属来源,如$ ext{BF}_3 cdot ext{OEt}_2$的替代品)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特别地,我们将深入研究手性磷酸催化剂(Chiral Phosphoric Acids, CPA)体系。CPA凭借其氢键供体/受体的双重特性,实现了对大量亲核加成、环化反应(如Mannich反应、Diels-Alder反应)的卓越对映选择性控制。本章还将讨论如何利用手性胺催化剂(如脯氨酸衍生物)调控醛酮的烯胺或亚胺中间体,实现高立体控制的$alpha$-官能化。 --- 第二部分:新型反应驱动力与可持续性合成 现代有机合成正面临着对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的更高要求。本部分关注那些利用替代能源驱动,或通过新型反应介质实现转化的策略。 3. 光化学有机合成:从激发态到结构重排 光化学反应为分子提供了独特的能量激发途径,能够驱动其他方式难以实现的反应。本章聚焦于有机光氧化还原催化(Photoredox Catalysis)中非金属有机染料(如吖啶酮、吩噻嗪衍生物)的应用。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些染料如何作为高效的单电子转移(SET)媒介,在温和光照下生成自由基物种,进而实现C-H键的活化、芳环的官能化,以及复杂的串联反应。讨论将侧重于如何利用光照取代传统的热力学驱动,实现对反应路径的精细调控。 4. 电化学合成:绿色途径下的氧化还原中性反应 电化学方法提供了一种“电子即试剂”的清洁合成手段。本部分将介绍如何设计电解池体系,实现传统上需要化学计量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反应。重点涵盖:使用电化学方法实现的非金属或有机小分子催化的氧化偶联反应(例如,无过渡金属的C-H/C-H偶联),以及通过精确控制电极电位实现的高选择性官能团修饰。探讨电化学合成在放大生产中的工程可行性及其对废弃物产生的影响。 --- 第三部分:试剂设计与复杂结构构建的非金属策略 本部分关注有机试剂本身的设计与创新,如何用更稳定、易得且高选择性的有机分子取代部分金属试剂。 5. 有机氟化、氯化与溴化的创新试剂 卤素原子,特别是氟原子,在药物分子中至关重要。本章将系统介绍一系列N-卤代试剂(如Selectfluor、NBS、NCS)的结构优化及其在选择性亲电/自由基卤化反应中的应用。深入分析这些试剂如何实现对特定C-H键(如芳香环、烯烃$eta$-位)的直接官能化,并讨论如何利用新型有机氟化试剂(如戴斯-马丁氧化物衍生的氟化试剂)替代高毒性的无水 $ ext{HF}$ 或 $ ext{SF}_4$。 6. $ ext{C-H}$ 键活化的非金属途径:直接官能化的前沿 尽管过渡金属在导向基团辅助的 $ ext{C-H}$ 活化中表现出色,但直接、非导向的 $ ext{C-H}$ 键活化是合成化学的终极目标之一。本部分将探讨基于超价碘或有机自由基的 $ ext{C-H}$ 官能化方法。内容将聚焦于利用特定的光敏剂或亲电试剂,激活惰性 $ ext{C-H}$ 键,实现一步到位的复杂分子构建,例如芳基 $ ext{C-H}$ 键的直接芳基化或烯丙基化。 --- 总结:构建全面反应工具箱 本书的结构旨在补充并扩展读者对现代有机合成的理解。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上述非金属催化、光电驱动合成、经典方法的优化以及新型有机试剂的设计原理和应用,合成化学家将能够设计出更具可持续性、更具成本效益且更具普适性的反应路线,从而有效应对复杂分子合成中的挑战。这些方法为金属催化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和替代方案,共同构成了现代有机合成的完整工具箱。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真像是给化学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我拿到《现代有机反应(第5卷):金属催化反应》时,简直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虽然我之前对金属催化反应涉猎不多,但这本书的介绍让我眼前一亮。开篇就用非常清晰易懂的语言,回顾了金属催化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烯烃复分解到如今琳琅满目的交叉偶联反应,仿佛一条清晰的脉络呈现在眼前。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个反应时,都会详细阐述其机理,并且配有精美的三维分子模型图,这对于理解复杂的电子转移和键断裂过程简直是神来之笔。那些图示不是简单的示意图,而是真正能让你“看懂”反应是如何发生的,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还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在药物合成、新材料开发中的应用,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这个领域的兴趣,让我觉得这些抽象的化学反应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流畅,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循循善诱,不会因为技术性太强而让人望而却步。即使是对金属催化稍有了解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深入的认识。

评分

对于我这种在有机金属化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研究者来说,《现代有机反应(第5卷):金属催化反应》中的一些内容,虽然不属于我日常研究的直接范畴,但其系统性与深度依然让我受益匪浅。书中对一些经典金属催化反应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它们在新的反应类型中的应用拓展,都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梳理。比如,关于不对称催化部分的阐述,尽管我平时更多关注的是其他类型的催化,但这本书对不同手性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原理和立体选择性控制的深入分析,为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不仅仅是罗列出各种反应,而是试图揭示这些反应背后共通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书中对于实验细节的描述也相当到位,甚至包含了一些我之前未曾考虑过的反应条件优化方案,这对我日常实验设计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总而言之,它是一本能够不断提供新思考和新灵感的“工具书”。

评分

我拿到这本《现代有机反应(第5卷):金属催化反应》时,确实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但出于我个人的研究方向,我更关注的是其中关于金属有机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这本书对此部分的处理,可以说相当出色。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金属催化在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新兴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在催化、吸附、分离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书中对MOFs的结构设计、合成方法以及它们在不同催化反应中的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且提供了许多前沿的科研文献作为参考,这对于我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金属催化反应在新型光电器件、储能材料等领域应用的介绍,这让我看到了金属有机化学的无限可能。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严谨,但又不失清晰,即使是相对复杂的概念,也能被作者用一种条理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快速抓住核心要点。

评分

我一直对有机合成中的“巧思”和“创新”非常着迷,而《现代有机反应(第5卷):金属催化反应》在这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已知反应的复述,而是着重强调了金属催化反应的“设计”与“创造”。书中大量的篇幅都放在了如何设计新的催化剂,如何通过精妙的反应条件控制来“驯服”不那么活跃的官能团,从而实现前所未有的转化。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新的金属催化反应时,会深入分析其“新颖性”何在,它解决了哪些现有方法的不足,以及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知识的总结,更是一份对未来化学探索的“路线图”。书中列举的很多“突破性”的反应,都让我惊叹于化学家的智慧,也让我对接下来的研究充满期待。它不是一本“照本宣科”的书,而是一本能够激发你思考、鼓励你创新的“催化剂”。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超一般的教科书。它不是那种堆砌概念、罗列反应的冰冷学术著作,而是充满了“生命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在讲解各类金属催化反应时,会花大量的篇幅去探讨催化剂的设计理念和性能优化。书中对不同配体的选择、金属中心氧化态的调控、反应溶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而且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了如何根据具体的合成目标,选择最合适的催化体系。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绿色化学”的章节印象深刻,书中不仅介绍了如何利用更环保的金属催化剂,还探讨了如何减少副产物、提高原子经济性等问题。这让我看到了有机合成的未来发展方向,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化学工作者,肩负着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惊叹,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和“如何做得更好”。每一章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探索金属催化反应的奥秘,最终豁然开朗。

评分

可以看看~补充对有机的认识

评分

最后,值此机会谨祝周维善先生和胡宏纹先生身体健康!

评分

非常适用的专业书,印刷不错。

评分

非常适用的专业书,印刷不错。

评分

很不错的工具书,翻翻看还有意外的收获,图书馆总是借不到,干脆买本

评分

不错 质量挺好 应该是正品

评分

正好用到了,很好很好。

评分

非常适用的专业书,印刷不错。

评分

现代有机反应系列丛书,值得收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