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的政治》是根据威廉斯生前的计划编成的一本论文集,汇集了他去世前10年中所撰写的11篇文章(不包括《附录》)。尽管这些文章的主题不同,但它们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即威廉斯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关注的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的问题。他把这些问题放到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加以考查,并提出了“超越现代”的文化理论的主张,同时又避免落入“后现代主义”的窠臼。
评分但总的来说,好像这一套丛书的翻译都饱受诟病!!
评分作为文化研究著作来读,还是很有收获的。
评分这次做活动买的,京东真不错!
评分《现代主义的政治》是根据威廉斯生前的计划编成的一本论文集,汇集了他去世前10年中所撰写的11篇文章(不包括《附录》)。尽管这些文章的主题不同,但它们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即威廉斯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关注的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的问题。他把这些问题放到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加以考查,并提出了“超越现代”的文化理论的主张,同时又避免落入“后现代主义”的窠臼。
评分尽管这些文章的主题不同,但它们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即威廉斯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关注的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的问题。
评分其次,后现代的知识特征是,一切知识都被数字化、符号化及商品化,不能数字化、计算机化的知识,几乎不被看作知识。同时知识全部商品化,知识的发现和传授变成知识的生产和销售,甚至知识就是为了销售而生,学习知识成为一种知识的消费过程,完全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以往是现实的物质性产品才是商品,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象征和可能性因素成为了商品。掌握和传递信息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生产和制造各种新的信息,也成为提高社会地位和扩大权力的重要途径。掌握信息成为权力的象征,一个国家控制和占有信息的多少成为国力的一种象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是攻城略地,争夺自然资源,而更多的是争夺人才,争夺信息资源。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有更大的权力;相反,权力越大,经费越多,就可能获取和垄断更多的信息,就会有更多发现真理的机会。因此,不仅知识是力量,就是权力,而且权力越大就有更多的机会掌握知识和真理。
评分其实,现代性不只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问题,在率先遭遇它的西方世界,它同样是一个难题。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预言家的口吻对现代性做了一个天才的描述:“现代性就是短暂、瞬间即逝、偶然”,是“从短暂中抽取出永恒”。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诗人韩波,则铿锵有力地呼吁:“必须绝对地现代!”如果说波德莱尔是对现代性变动不居特性的说明的话,那么,韩波的吁请显然是一种立场和态度。成为现代的,就是指进入现代,不但是形形色色的民族国家和社会,而且是千千万万男女个体。于是,现代性便成为现代这个历史概念和现代化这个社会历史过程的总体性特征。
评分尽管这些文章的主题不同,但它们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即威廉斯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关注的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