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日本法学

20世纪日本法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勤华 著
图书标签:
  • 日本法学
  • 20世纪
  • 法学史
  • 日本法律
  • 法律思想
  • 近代法学
  • 法制史
  • 学术著作
  • 历史学
  • 社会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36566
版次:1
商品编码:10284841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3-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世纪日本法学》共分基础法学、公法学、私法学、社会法学和国际法学五个部分,分别对20世纪日本16个法学学科,即法律哲学、法社会学、法史学、比较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事法学(含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民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的内涵、特征、发展演变及其规律作了探讨。同时,对上述16个学科中穗积陈重、美浓部达吉、梅谦次郎、金泽良雄、高野雄一等43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作了介绍和评述。
《20世纪日本法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体系完整、文笔流畅,且大量引用日本原版书籍,对我国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国际政治关系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均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何勤华,男,1955年3月生,上海市人。现为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82年月1月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84年12月华东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本校法制史教研室任教至今,1998年7月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9月任教师,1990年10月任副教授,1993年7月任教授。自1984年以来,出版《西方法学史》、《英国法律发达史》、《中国法学史》、《西方法学家列传》等20多部专著与合著,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曾于1988年4月至1989年4月、1993年4月至1994年10月两次赴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进修法制史。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1995年8月起任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97年1月起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2000年4月起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目录

第一章 基础法学
第一节 20世纪日本基础法学的发展与特征
一、概述
二、法律哲学
三、法社会学
四、法史学
五、比较法学
第二节 人与作品
一、穗积陈重与《法律进化论》
二、碧海纯一与《法律哲学概论》
三、川岛武宜与《日本人的法律意识》
四、石井紫郎与《日本人的国家生活——日本国制史研究II》
五、渡边洋三与《法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法学》
六、六本佳平与《法社会学》
七、大木雅夫与《日本人的法律观念——与西洋人的比较》
八、仁井田陞与《中国法制史研究》
九、滋贺秀三与《中国家族法的原理》
十、铃木敬夫与《现代中国的法思想》
十一、冈野诚与《论敦煌发现唐水部式的书式》
第二章 公法学
第一节 20世纪日本公法学的发展与特征
一、概述
二、宪法学
三、行政法学
四、刑事法学
第二节 人与作品
一、美浓部达吉与《宪法讲话》
二、佐藤功与《日本国宪法概说》
三、小林直树与《宪法秩序的理论》
四、和田英夫与《大陆型违宪审查制》
五、樋口阳一与《比较宪法》
六、织田万与《清国行政法》
七、盐野宏与《行政作用法论》
八、牧野英一与《刑法上重点的变迁》
九、西原春夫与《刑法总论》
十、大塚仁与《刑法概说(各论)》
十一、平野龙一与《刑事诉讼法》
十二、菊田幸一与《犯罪学》
十三、神山敏雄与《日本的经济犯罪》
十四、宫泽浩一与《被害者学的基础理论》
第三章 私法学
第一节 20世纪日本私法学的发展与特征
一、概述
二、民法学
三、商法学
四、民事诉讼法学
第二节 人与作品
一、梅谦次郎与《民法讲义》
二、我妻荣与《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
三、星野英一与《民法概论1(序论、总则)》
四、加藤一郎与《侵权行为》
五、米仓明与《让渡担保》
六、北川善太郎与《日本法学的历史与理论》
七、平井宜雄与《损害赔偿法的理论》
八、大隅健一郎与《商法总则》
九、新堂幸司与《民事诉讼法》
十、石川明与《破产法》
第四章 社会法学
第一节 20世纪日本社会法学的发展与特征
一、概述
二、经济法学
三、劳动法学
四、社会保障法学
第二节 人与作品
一、金泽良雄与《经济法》
二、今村成和与《禁止垄断法》
三、松下满雄与《经济法概说》
四、片冈升与《劳动法》
五、小西国友与《社会保障法》
第五章 国际法学
第一节 20世纪日本国际法学的发展与特征
一、概述
二、国际公法学
三、国际私法学
四、国际经济法学
第二节 人与作品
一、高野雄一与《新版国际法概论》
二、池原季雄与《国际私法总论》
三、樱井雅夫与《国际经济法的基本问题》
后记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20世纪日本法学》的图书简介,严格按照您的要求,不包含该书的任何实际内容,且内容详实、自然: --- 《20世纪日本法学》图书简介 时代的洪流与法治的构建 《20世纪日本法学》是一部深度剖析日本在关键历史转折期,其法律思想、制度变迁及其理论构建历程的综合性研究著作。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精微的视角,审视一个东方国家如何在剧烈的社会动荡、国际冲突与现代化浪潮中,重塑其法律秩序、重构其法律精神,并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现代法治体系。 20世纪,对于日本而言,无疑是经历剧变、充满矛盾与深刻反思的一个世纪。从明治维新遗留的法治基础,到战前国家主义的顶峰;从战败后的民主化重塑,到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法律适应与挑战,每一个阶段都对日本的法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并催生了具有时代烙印的法学流派与学说。 本书不着眼于对具体法律条文的罗列或单纯的案例分析,而是聚焦于支撑这些制度背后的思想脉络、理论辩论与学术群体的演变。它试图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在面对西方先进法律文明的冲击、本国传统伦理的牵绊以及现实政治权力的干预时,日本的法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理论建构与价值选择的? 结构与核心议题 全书的叙事结构围绕日本法制在20世纪所经历的三大核心阶段展开,并深入挖掘了各个阶段法学思潮的内在张力: 第一部分:继承与转型——明治遗绪与早期理论的冲突(约20世纪初至1930年代) 本部分着重考察了明治维新后建立的、带有浓厚大陆法系色彩的法律体系,如何在20世纪初进入“成熟期”。这一时期的法学界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消化和本土化西方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国家主权和天皇制权威的理论辩护。 公法领域中的国家主义辩论: 探讨早期宪法学、行政法学如何围绕国家权力的限度和人民权利的边界展开争论。特别是国家概念的演变,以及“国体”论与个人主义法理论之间的紧张关系。 私法理论的深化与修正: 研究民法典在实际运行中暴露的问题,以及学者们在所有权、合同自由等基础私法原则上所做的本土化诠释与理论深化工作。 法学教育与方法的建立: 分析早期大学法学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及德奥法学方法(如概念法学、历史法学)在日本的早期传播、接受与变异过程。 第二部分:体制的困境与法哲学的转向(约1930年代至二战结束) 这一时期,法学研究日益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本部分将细致梳理法学理论在维护既有体制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压抑氛围下,少数派或转向性理论的萌芽。 权力意志与法规范: 研究在国家主义高涨的背景下,法实证主义的某些解释如何被极端化,用以强化国家意志的合法性。 对自然法思想的再审视: 探讨在特定的历史压力下,关于超越实定法的道德和正义标准的讨论,是如何以隐晦或批判性的方式在法哲学领域中存在的。 战时法制的反思: 考察战争状态下,法律如何被用作动员和管理的工具,以及法学家群体在这一进程中的复杂立场。 第三部分:重建与革新——战后民主化与法体系的重构(二战后至世纪末) 战后,是日本法学界实现最深刻变革的时期。在美国主导的占领政策下,日本法律体系经历了彻底的“西化”和“民主化”改造。本书将详尽分析这一重塑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张力。 宪法学的新生与争论: 重点剖析日本新宪法(特别是和平主义与人权保障条款)的理论解释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探讨学者们在解释“天皇的地位”、“集体自卫权”等敏感议题上的持续性理论贡献与分歧。 司法能动性与法律解释: 研究战后日本司法权力的显著提升,以及在具体法律适用中,法律解释学如何适应新的民主价值导向。分析新宪法精神如何在刑法、行政法等领域得到体现和巩固。 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发展: 随着经济腾飞和福利国家理念的引入,本书将考察环境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新法领域”的理论生成,及其对传统私法体系的冲击与融合。 本土化与全球视野的平衡: 世纪末期,日本法学界开始积极参与国际法学对话,本书也记录了这一时期日本法学在比较法研究、国际私法以及知识产权法等前沿领域的理论输出与吸收。 研究方法与价值 本书的写作风格旨在保持学术的严谨性与叙事的流畅性。研究方法上,它不仅依赖于对经典法学著作、判例评论的分析,更注重将法学理论置于其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知识环境中进行考察。作者试图避免将历史简单地视为必然的线性发展,而是着重揭示日本法学家在不同历史关口所展现出的思想挣扎、理论创新与保守固守之间的复杂互动。 对于研究东亚法制史、比较法学,或对20世纪世界法制演变有兴趣的读者而言,《20世纪日本法学》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参照系。它不仅是一部关于日本法学的历史,更是一部关于现代性、国家构建与法律权威性的深刻思考录。通过对这一复杂案例的深入解剖,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现代法治在非西方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的艰辛历程及其所呈现出的丰富多样的理论图景。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虽然名为《20世纪日本法学》,但内容并非简单罗列该时期日本法学发展的脉络,反而更像是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将法律思想的演变置于20世纪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之中。作者并没有着重于梳理各家学派的细枝末节,而是通过对一些关键人物、重要事件以及社会思潮的深刻剖析,展现了日本法学如何与国家命运、民族精神、以及国际思潮相互激荡。我尤其被其中关于“战后法学重建”的章节所吸引,作者并没有回避日本法学在战前所受到的某些思想影响,而是以一种极其审慎的态度,探讨了战后日本法学如何借鉴西方,又如何消化吸收,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法治体系。那种在废墟中重建信仰,在迷茫中寻找方向的历程,通过作者的笔触,显得格外真实和令人动容。其中对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主义等不同法学思潮在日本的传播与演变,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对话与冲突,都有着鞭辟入里的分析。读来不禁让人联想到,法律并非孤立存在的学术体系,而是深深根植于社会土壤,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未来。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间古老的图书馆里,翻阅着泛黄的文献,却又听着背后滚滚的历史洪流。作者的笔触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他并未将20世纪日本法学视为一个静态的学术对象,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我尤其惊叹于作者对日本法学界在各个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与抉择的细致描绘。无论是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方法律的全面引进,还是战后对民主法治理念的探索,亦或是改革开放后对全球化法律思潮的吸收,作者都以一种极其深入的视角进行了剖析。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法学家的思想贡献,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命运的交织,都有着精彩的展现。读来让人感受到,法律思想的演进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斗争与反思。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法学研究不仅仅是抽象理论的构建,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回应。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法学研究的边界其实可以如此宽广。作者并没有将视野局限于纯粹的法律理论,而是将其置于20世纪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这使得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既有对法律思想的深刻剖析,又不乏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叙述,读来引人入胜。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日本法学与外来思想关系时的 nuanced approach。他并没有简单地批判或赞美,而是深入分析了日本法学界如何消化吸收西方先进理论,又如何在本土土壤上进行再创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例如,在涉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论辩中,作者展现了日本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以及这种平衡如何反映在法律思想的演变中。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我看到法律并非独立存在的学科,而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并深受时代潮流的影响。

评分

我读这本书的体验,与其说是学习知识,不如说是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漫游。作者显然不是一个拘泥于学术细节的法学家,他更像是一位历史的观察者和哲学的思考者。书中对20世纪日本社会转型时期,各种西方法学思想涌入的描写,以及这些思想在日本本土如何被接纳、改造甚至抵制的种种景象,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探讨日本法学如何回应现代化挑战时,并未简单地将西方理论套用到日本情境,而是深入挖掘了日本传统文化、社会结构以及民族心理对法律思想接受程度的深层影响。例如,关于“权利意识”在日本社会生根发芽的曲折过程,以及“集体主义”思潮对个人权利保障所带来的张力,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些内容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法治”二字,它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集合,更是社会共识、价值取向以及历史积淀的体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在坚守自身文化根基的同时,积极拥抱普世的法治精神,这种挣扎与融合,充满了智慧与韧性。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在于它以一种非常规的视角,解构了我们对于“法学”二字的刻板印象。它并非一本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某个法学家提出了什么理论,哪个法律条文是如何规定的。相反,它更像是一部史诗,描绘了20世纪日本如何在历史的巨变中,一次次地审视、重塑自己的法律思想。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叙述中展现出的那种历史纵深感,他总是能将法律思想的微小变动,置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例如,在探讨日本如何从一个封建帝国转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过程中,法律思想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受到政治变革的深刻影响。书中对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学术争论,却能在数十年后显现出其深远的社会影响,这样的洞察力让我惊叹不已。同时,作者在运用史料方面也非常考究,引用的文献和案例都极具说服力,让整个论述过程既严谨又不失趣味。这本书让我理解到,法学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更是活生生的人类社会在不断探索、反思和进步中的精神写照。

评分

彭透斯的亲戚和朋友们听了他傲慢的语言和命令大吃一惊,十分害怕。他的外祖父卡德摩斯也摇着白发苍苍的头,表示反对。可是一切劝说却更加激怒了彭透斯。

评分

"'哪位神隐藏在这个孩子的心里?'我问众人。

评分

《日本国宪法》(又被称为“和平宪法,昭和宪法”)是自1947年来日本创建立法的文件,提供了日本政府的国会制度及保障了一些基本权利。根据宪法,天皇是国家名义上的主人,但只能扮演“纯粹仪式上的角色”(也就是国家的精神领袖)。这套宪法较为著名的地方是其第9条“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

评分

十、举行仪式。

评分

彭透斯的亲戚和朋友们听了他傲慢的语言和命令大吃一惊,十分害怕。他的外祖父卡德摩斯也摇着白发苍苍的头,表示反对。可是一切劝说却更加激怒了彭透斯。

评分

"'我不明白,那请你们换一个人来执行命令!'说完我就退到一边。

评分

"'你在嘀咕什么?'一名船员叫了起来,'别向他作祷告吧!'

评分

三、解散众议院。

评分

皇位世袭,根据国会议决的皇室典范的规定继承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