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蜂问答

科学养蜂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杜桃柱 编
图书标签:
  • 养蜂
  • 蜜蜂
  • 蜂学
  • 养蜂技术
  • 蜂蜜
  • 蜂产品
  • 农业
  • 畜牧业
  • 科普
  • 问答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077768
版次:1
商品编码:1029062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9
字数:239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在生产、科研、教学三结合的实践基础上,从发展养蜂、提高效益到饲养管理、蜂产品开发利用等方面,以生产为主线、逐条问答的形式,做了全面系统、详实简要的介绍。全书20多万字,分230个问题,插图160幅,表格40外。内容丰富,科学先进,突出实用,便于操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作为广大蜂农和养蜂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具体内容包括:发展养蜂提高效益、蜜蜂解剖与生理、蜜蜂生物学特性、蜜蜂分类与品种、蜂箱蜂具与设备、蜂群饲养管理技术、蜂群四季管理、中蜂饲养管理技术、良种繁育和杂交、蜜蜂病敌害防治、蜜源植物和授粉、蜂产品开发利用。

目录

一、发展养蜂 提高效益
1.养蜂生产有什么好处?
2.我国蜂业历史与现状如何?
3.目前养蜂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4.自然生态环境对养蜂有何影响?
5.社会市场环境对养蜂有何影响?
6.养蜂对农业生产有何作用?
7.养蜂对人民生活有何作用?
8.蜂业经济怎样预测?
9.蜂业经济如何决策?
10.怎样确定养蜂规模?
11.怎样计算养蜂成本和效益?
12.养蜂业生产有何专业的法律、法规?
13.蜂业生产应该缴纳哪些税和费?
二、蜜蜂解剖与生理
14.掌握了解蜜蜂的生理解剖有何用处?
15.蜜蜂的外形有何特点?
16.蜜蜂头部有何器官?
17.蜜蜂头胸有何腺体?
18.蜜蜂的翅有何特殊构造和作用?
19.蜜蜂的足有何特殊构造和作用?
20.蜜蜂的腹部有何器官和腺体?
21.蜜蜂的消化系统有何功能?
22.蜜蜂的生殖系统结构有什么特点?
23.蜜蜂的循环系统及其特殊性?
24.蜜蜂的呼吸系统结构是怎样的?
25.蜜蜂的神经系统有什么特点?
三、蜜蜂生物学特性
四、蜜蜂分类与品种
五、蜂箱蜂具与设备
六、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七、蜂群四季管理
八、中蜂饲养管理技术
九、良种繁育和杂交
十、蜜蜂病敌害的防治
十一、蜜源植物和授粉
十二、蜂产品开发利用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颁发养蜂管理暂行规定
附录2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附录3 蜂密优质高产技术规程
DB/T1400B47003-90
附录4 蜂王浆优质高产技术规程
DB/T1400B47003-90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蜂蜜的秘密:从花朵到餐桌的奇妙旅程》 第一章:自然的馈赠——花朵的语言与蜜蜂的使命 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树冠,洒在五彩斑斓的花海之上。每一朵盛开的花,都如同一颗微缩的宝藏,孕育着生命的精华。它们以最绚丽的色彩、最诱人的香气,向世界宣告着自己的存在,而这,正是蜜蜂忙碌的起点。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索花朵的奥秘。你是否曾好奇,为何有些花散发着浓郁的芬芳,而有些则悄无声息?这并非偶然。花的颜色、形状、气味,甚至花瓣上的紫外线标记,都是它们与特定授粉者——主要是蜜蜂——之间,经过亿万年共同演化而成的“语言”。我们将解析这些“语言”的含义,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如何吸引蜜蜂,以及它们为蜜蜂提供的宝贵“报酬”——花粉和花蜜。 花粉,是植物繁衍后代的根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蜜蜂幼虫赖以生存的“生命之粮”。而花蜜,则是花朵分泌的一种含糖液体,是蜜蜂辛勤酿造美味蜂蜜的主要原料。我们将深入了解不同植物的花期,以及不同花卉所产出的花蜜成分差异,是如何影响蜂蜜的色泽、香气和风味的。从芬芳的洋槐到醇厚的荆条,从清新的三叶草到独特的油菜花,每一种蜜源植物都为蜂蜜赋予了独特的地域印记和季节风情。 当然,蜜蜂不仅仅是采集者,它们更是自然的守护者。在本章的后续部分,我们将探讨蜜蜂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授粉,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是地球上绝大多数植物繁衍的关键。从水果蔬菜到坚果种子,从棉花到油料作物,我们餐桌上的许多食物,都离不开蜜蜂的辛勤付出。我们将展示蜜蜂如何通过自身的忙碌,维系着生物多样性,支撑着整个生态链的健康运转。你将了解到,每一次品尝到香甜的水果,都可能与一只小小的蜜蜂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二章:蜂巢的智慧——微观世界的社会结构与高效协作 一旦蜜蜂采集了花粉和花蜜,它们便开始了另一段同样令人着迷的旅程——回到它们精心建造的家园——蜂巢。蜂巢,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一个高度组织化、充满智慧的微观社会。 在本章中,我们将揭示蜂巢内部的奇妙世界。你将认识到,蜂巢并非由无序的堆积构成,而是由无数个精确的六边形蜂房巧妙地组合而成。这种设计,不仅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空间,还拥有惊人的结构强度,足以承受蜂群的重量和外界的侵扰。我们将探讨蜂房的建造材料——蜂蜡,了解蜜蜂如何分泌蜂蜡,以及蜂蜡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成为建造蜂巢的理想材料。 蜂巢的真正魅力,在于其内部严谨的社会分工和高效的协作模式。在这个由成千上万只蜜蜂组成的大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拥有自己的职责。我们将逐一介绍蜂巢中的“居民”: 蜂王: 蜂巢的灵魂,唯一有繁殖能力的雌性蜜蜂。她的存在,维系着整个蜂群的繁衍和秩序。我们将探讨蜂王的生命周期、她的独特“语言”——信息素,以及她如何通过信息素来控制蜂群的行为和情绪。 工蜂: 蜂巢中最庞大的群体,也是最勤劳的劳动者。她们承担着从采蜜、酿蜜、筑巢、哺育幼虫到保卫家园的几乎所有工作。我们将详细剖析工蜂的不同“年龄段”所承担的不同工作,从最初的室内劳动,到后期外出采蜜的艰辛。你将看到,一只工蜂在短暂的一生中,如何为蜂群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雄蜂: 蜂巢中的“男性成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与新的蜂王交配。我们将探讨雄蜂的短暂而特殊的生命历程,以及他们在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 更令人惊叹的是,蜂群的成员之间,通过一种被称为“舞蹈”的语言进行着信息交流。我们将深入解读蜜蜂的“摇摆舞”和“圆圈舞”,了解它们如何精确地传递蜜源的位置、距离和质量信息。这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整个蜂群能够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提高采集效率,确保蜂巢的生存和繁衍。 第三章:蜂蜜的酿造——从花蜜到餐桌的神奇转化 当辛勤的工蜂将采集到的花蜜带回蜂巢,一段更加神秘而精妙的“化学反应”便开始了。蜂蜜,这种被誉为“大自然的琼浆玉液”,并非简单地从花朵中获取,而是经过蜜蜂一系列精密的加工和转化过程才能形成。 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蜂蜜的酿造过程。首先,工蜂会通过反刍的方式,将采集到的花蜜与自身分泌的酶混合。这个过程至关重要,酶能够分解花蜜中的复杂糖类,生成更简单的糖类,同时也能抑制细菌的生长,为蜂蜜的长期保存打下基础。 接着,蜂巢内的工蜂会将这些初步处理过的花蜜存放在蜂房中,并通过扇动翅膀的方式,不断地将蜂巢内的湿气排出,蒸发掉多余的水分。当蜂蜜的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通常低于18%),它就达到了成熟的标准。这时候,工蜂会用蜂蜡将蜂房封存起来,这不仅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成熟的标志。 我们将深入探讨蜂蜜的化学成分。除了主要的糖类(果糖、葡萄糖)之外,蜂蜜还含有丰富的酶、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有机酸以及多种抗氧化物质。这些成分的比例和种类,会因蜜源植物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从而造就了蜂蜜丰富多样的风味和功效。 你还将了解到,蜂蜜并非千篇一律。根据采集的蜜源植物不同,蜂蜜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香气、口感和质地。淡黄色的洋槐蜜,口感清淡,带有淡淡的花香;深褐色的百花蜜,风味浓郁,层次丰富;琥珀色的椴树蜜,带有独特的薄荷清凉感。我们将一一介绍这些不同种类蜂蜜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风味密码。 第四章:蜂蜜的奇妙应用——健康、美味与传统的融合 蜂蜜,作为一种天然的甜味剂和滋养品,早已融入人类的饮食和文化之中。在本章中,我们将探索蜂蜜在健康、美味和传统应用中的无限可能。 首先,我们将深入探讨蜂蜜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自古以来,蜂蜜就被视为一种天然的药材。我们将科学地解读蜂蜜在缓解咳嗽、促进伤口愈合、改善消化等方面的传统用法,并结合现代研究,了解蜂蜜中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你将了解到,蜂蜜不仅仅是一种甜点,更是一种具有保健潜力的天然食品。 在美味的领域,蜂蜜更是大放异彩。我们将提供一系列创意性的蜂蜜食谱,从经典的蜂蜜烤鸡,到创新的蜂蜜蛋糕,再到清爽的蜂蜜饮品。你将学会如何利用蜂蜜独特的甜度和香气,为你的烹饪增添一份天然的、令人愉悦的滋味。我们将分享不同蜂蜜在不同菜肴中的搭配技巧,让你的厨房充满惊喜。 更重要的是,蜂蜜与人类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我们将追溯蜂蜜在不同文明中的历史地位,了解它在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从古埃及的蜂蜜祭祀,到欧洲中世纪的蜂蜜酒,再到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蜂蜜疗法,蜂蜜的故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最后,我们将关注蜂蜜的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须知。了解如何辨别优质蜂蜜,如何正确储存蜂蜜,以及如何支持负责任的养蜂实践,都是每一个热爱蜂蜜的人应该了解的知识。我们将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蜜蜂的生活方式,让这份大自然的馈赠,能够永续地滋养我们的生活。 《蜂蜜的秘密:从花朵到餐桌的奇妙旅程》,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次对自然恩赐的致敬,一次对微观世界智慧的赞叹,一次对美味与健康的探索。希望通过这本书,您能更深入地了解蜂蜜的奇妙,并从中发现更多属于自己的甜蜜与启迪。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宅”,对一切没有数据支撑的经验之谈都持怀疑态度。然而,这本书成功地说服了我。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量引用的实验数据。在讨论蜂群的育子温度控制时,作者不仅给出了一个理想的温度范围,还附上了不同湿度下热量散失的图表分析,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巢门大小来辅助温度调节的数学模型估算。这对我这种喜欢用数据指导实践的人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晦涩的生物学原理,而是用清晰的逻辑链条将它们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让你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机械地照搬。此外,书中对不同蜂种的遗传特性和选育方向也有深入探讨,这为我下一步计划引入更抗螨的蜂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唯一的小遗憾是,有些关于高级化学分析的部分对我来说略显超纲,但我相信随着我经验的增长,这些内容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养蜂科学的理解深度。

评分

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时,我心里其实是有点打鼓的,生怕是那种老掉牙、从上世纪引进的翻译过来的旧资料。万万没想到,里面涵盖了大量关于现代养蜂技术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关于蜂群监测的那几章,简直是走在了时代前沿!书里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非侵入式的传感器来实时监测蜂箱的重量、温湿度变化,甚至是如何通过分析蜂箱内的声音频谱来判断蜂群是否即将分蜂或出现疫病。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靠经验、靠听声音”的传统模式。作者对“数据驱动养蜂”的推崇,让我这个刚步入中年的养蜂人感到非常振奋,仿佛看到了这个古老行业的未来方向。书中的案例研究非常贴近现实,讲述了几个国际知名蜂场如何通过技术升级,将蜂蜜的品质和产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它不仅告诉我该怎么做,更激发了我去思考,如何将我现有的工具升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的蜜蜂。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养蜂理念从“农耕时代”直接迈进了“工业4.0时代”。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蜂农界的“武功秘籍”!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啃完了它,感觉自己像个初出茅庐的小道士,终于拿到了通往更高境界的法门。作者的文笔极其流畅,没有那种干巴巴的术语堆砌,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跟你拉家常,娓娓道来。特别是关于蜜蜂的“社会结构”那一章,我以前总觉得养蜂就是把蜂箱摆在那里等收蜜,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蜂群内部复杂得像个微型王国。它详细剖析了蜂王、工蜂和雄蜂各自的职责和互动,比如工蜂如何通过“跳舞”来指引采集路线,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自然纪录片。书中对不同季节的蜂群管理提出了非常实用的操作建议,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手把手教你如何观察蜂脾的颜色变化、如何判断蜂群是否过热或缺水。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病虫害问题上的思路——强调预防大于治疗,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自然通风和合理的蜂群密度来增强蜜蜂自身的抵抗力。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让你真正爱上蜜蜂、敬畏自然的指南。读完之后,我立刻动手调整了我蜂场的布局,希望能让我的小蜜蜂们住得更舒服,产出更优质的蜂蜜。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它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养蜂人社区”的重视。它不仅仅关注技术操作,更关注养蜂人作为一个群体的成长和交流。作者在探讨蜂蜜市场化和品牌建设时,提出了很多非常接地气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透明化的养殖过程来建立消费者的信任,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有效的品牌故事讲述。其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养蜂中的伦理问题,比如在蜂蜜产量和蜂群健康之间如何权衡,以及对环境的责任感。这让我意识到,养蜂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对自然资源的负责任的管理。书中的语气非常亲和,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一个同行在分享他走过的弯路和成功的经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应对极端天气”的章节,里面提到了很多在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适用的应急预案,这些都是我在其他任何手册里都找不到的宝贵信息。这本书真正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更专业、更有社会责任感的养蜂人。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养蜂抱持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农业的书籍往往枯燥乏味,充满了陈旧的知识点。但这次真的淘到宝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把焦点仅仅放在“如何获得更多蜂蜜”上,而是深入探讨了蜜蜂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微妙平衡。作者对植物授粉机制的阐述,简直是打开了我认识植物世界的一扇新窗户。原来,我过去随便种下的几种花卉,对蜜蜂的营养结构竟然有如此大的影响!书里用了很多详实的案例来佐证观点,比如某个地区因为单一作物种植导致蜜蜂营养不良,最终影响了蜂群的整体健康。这种宏观的生态视角让我对“科学养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不是蜂群的主宰,而是生态链中的一环。它的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图文并茂,插图的精细程度让人惊叹,很多细节图连工蜂翅膀上的绒毛纹路都清晰可见,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细致观察的养蜂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甚至开始思考,如何在我自己的小院子里构建一个更丰富的蜜源植物群落,让我的蜜蜂们吃得更健康、更均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