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楨全集(第8捲)

竺可楨全集(第8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竺可楨 著
圖書標籤:
  • 竺可楨
  • 地理學
  • 曆史地理學
  • 氣候學
  • 中國近代科學
  • 學術史
  • 地理研究
  •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科學史
  • 全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齣版社
ISBN:9787542840813
版次:1
商品編碼:10295297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67
字數:965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竺可楨全集(第8捲)》收錄迄今可見的竺可楨文稿約1300萬字,第1—4捲為學術論文、大學講義、科普文章、演講詞、工作報告、思想自傳、信函、題詞、序跋、詩作等,第5捲為外文著述,第6—19捲為1936—1974年的日記,第20捲為被編、年錶和人名索引等。各捲附珍貴曆史照片。
《竺可楨全集(第8捲)》遵奉“存真”原則,力求如實展現竺可楨的學術成就和人生道路,摺射現代中國的政治麵貌和社會文化變遷的曆史進程。

作者簡介

竺可楨(1890—1974),中國現代氣象學、地理學的一代宗師,卓越的科學傢和教育傢。曾任中國科學社社長、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在氣象學與氣象事業、地理學與自然資源考察、科學史、科學普及、科學教育、科研管理和諸多科學文化領域皆有傑齣貢獻。

目錄

前言
關於竺可楨日記
日記編例
第8捲說明
1941年
日記
親屬情況
讀書筆記
通訊錄
浙大畢業生
竺士俊履曆錶
收支一覽錶
上海允中處經手賬目
本年梅兒用款
北碚氣象研究所賬
本年事要
1942年
日記
本年事要
通訊錄
收支一覽錶
彬彬在附中費用及邵天毅代付款
氣象研究所支款
梅兒帳目
上海允中帳目
所指導學生
1943年
日記
本年事要
通訊錄
民卅二年浙大導生
收支一覽錶
報學校賬目
十一月赴築支校款賬
卅二年在北碚之費用
馬宗裕經手付款
交行八萬元所開支票及存人數
卅二年物價錶
子女費用
子女成績
附錄一第8捲人名簡釋錶
附錄二竺可楨傢係人物錶
附錄三張俠魂傢係人物錶
附錄四陳汲傢係人物錶

精彩書摘

9月6日 星期日 遵義
晨曇,下午陰。晨22°,下午27°。子彈庫內桂已初開。鬍適辭駐美大使,魏道明繼。龍泉學生硃祖培、硃吉禮來。晨六點起。八點至校(舊府中)。接默君來電,準森森、能能迴,並請傅夢鞦由貴陽派人送至金城江。餘即發電與夢鞦,並迴默君一電。森森年稚,但極解事而善作假,能能又附和之,此次欲迴裏,顯是無理由可言,所雲種種均假托之辭也。晨邱淵若、硃習生、王季梁相繼來談。又龍泉學生硃祖培、硃吉禮來談,知福建南平尚有學生未能得車,據雲鬍鳴時可以相助雲。十一點迴。中午,希文及希文南京高師附小舊同學、浙大化工女生曹竹軒在寓中膳。膳後睡一小時。中國銀行曹爾麟來。三點半至柿花園一號洗浴。六點偕允敏至成都川菜館,應姚文琴、湯永謙夫婦之邀晚膳,到六十餘人,遇喬年、瀋開圻、蘇元復、吳文械、張勝遊諸人。八點半迴。李良騏來,渠自築赴渝氣象局。
接二姊電貴州大學電金城江分校學生電辰溪中學 寄二姊電夢鞦電並匯三韆元閩教廳電洋人羅偉德函
9月7日 星期一 遵義
晨雨,下午曇。晨23°,最高29°。今晨尚聞黃鶯鳴聲。德國占領俄黑海最後海軍港諾佛羅西斯剋Novorossiysk,俄國黑海艦隊無根據地。晨六點起。八點至校。青年會協會總乾事江文漢來,渠方自福建南平長汀一帶[迴]。據雲此次浙東失守,浙中精華全失。學生之逃難者絡繹於途,狀極可憫,故學生救濟委員會曾在沿路設站雲。浙大分校學生_卅七人在建甌附近被劫,損失十餘萬元,有若乾人箱籠棉被盡失,故勢非救濟不可。季梁、迪生來談。又馥初、勁夫來。據馥初雲,此次測量隊在團溪測錳礦區域共費月餘。周圍二十餘裏,錳以洞上為最多,Mn以成分占42%,MnO2則在70以上,較優於湖南。而大渡口綦江鋼鐵廠之運費則可減至四五分之一。現資委會與兵工署方在爭此區礦權。據劉之遠估計,謂有數韆萬噸礦藏雲雲。中午錢老太太及華景行在寓中膳。二點半至校。三點開行政談話會,決定九九舉行學生登高比賽。六點約江文漢、王世羲、柳大綱、樊君穆、吳馥初晚膳。接侯傢源函休學生王次銘步曾、楊姬彩、陳國符接李宗恩、周厚復寄傅夢鞦
9月8日 星期二
晨晴23°,下午30°,晚28°。陳洪鍾、郭春榮來,為戴樹本、周惕揚死難事。洪珊來。晨六點起。上午陳洪鍾、郭春榮來,報告機械四學生戴樹本及外文四學生周惕揚在息烽慘斃事。據雲,周在航空委員會為美國機師作翻譯,戴在湖南祁陽暑期練習迴校,於二日乘資委[會]車由築開,[嚮]遵齣發,因警報延遲至四點始行。陳洪鍾與餘承業、周惕揚同車,陳與司機並坐,戴樹本坐第二車,在離貴陽2l公裏處過夜。次晨齣發第二車拋錨,故戴與乘客三四人又改乘第一車,開至第75公裏處,離息烽約十五公裏有一轉彎下坡處,車尚疾駛,時重量已超齣車應載之數,速度又大,轉盤steering wheel不靈,應轉彎處車直衝下坡,車即翻一個半轉身,車底朝上,車中人均為所載貨物所壓。陳洪鍾坐司機旁兩腳朝天仍安坐車中。殆司機由窗中爬齣挈行李逃走,陳繼之齣,不見一人,設法覓農夫將車推在坡下,則壓在貨物下者共六人,時約八點廿分。周惕揚、戴樹本與另一旅客被水銀所壓斃命,一女客重傷,另一客與餘承業輕傷雲。晚Norgate夫婦約晚膳。接許仁章、葉述武匯票1500陳孝先、楊治中附蘇子美函接周載之電錢剋仁函 蘇步青函硃正元函寄蔚光、任美鍔、金詠深、高學文、楚白、振吾函 建人函馮澤芳函
9月9日 星期三 遵義
晨陰,午雨雷。晨23°,下午26°。湖南同鄉會柳剋平等來,為周惕揚、戴樹本慘死事。瀋思岩來。晨去衣秤得98磅,梅95,允敏91,鬆21,寜71。晨六點起。剛復來談化學館建築事,渠主張交與良友。七點半至校。八點偕羽儀、卓如、沙學浚、任美鍔、方傑人及謝傢玉七人徒步至桃溪寺,並派阿升挑食物取大路赴寺。餘等經由紅石崗登六七十公尺高之嶺前往,但餘等下山時阿升已在前,可知由山路路近而時間並不經濟也。八點齣發。九點十分至肇新橋。至第三保育院教室略停。九點半至桃溪寺。晤院長莊靜,係湖北人,住文化街。餘等至遊泳場,任美鍔、卓如及傢玉與餘四人下水。此處有峻岩筆立,水頗深。十二點進雞蛋、饅頭、雞子、梨與方神父所帶之葡萄酒。時值雷雨,一小時即停,二點迴時路已乾。三點半至寓。四點半至辦公室。今日舉行爬山比賽,化工四鄧誌傑第一。接王之耀函傅夢鞦函(傅函報告托孫鏡亞送天宜迴湘) 李振吾函接裴季浩函 呂蔚光函蘇步青函 王宏基函 士生辭職函硃允明函寄吳仲常(學義)、王伊曾、許鑒明寄呂蔚光函
9月10日 星期四
晨陰24°,下午28°。晨孫必仁來。佘坤珊來。口琴隊代錶呂春霖、李樹華來。氣象局本年增設雷波、酉陽、奉節、南充、達縣、沅陵、茶陵、醴陵八個測候所。晨六點起。八點至校。張藎謀來談,適士生亦來。圖書館長本已請劉衡如,劉已辭金陵大學文學院長職,擬來遵就職,適有捏名浙大教授會所發函拒其來校,劉氣沮來函辭此事。士生嫌疑最重,故渠今日提齣辭職,餘亦知不可留。適一年級主任缺人,到處張羅無人願乾。琢如、善培、鬍哲敷、硃習生均不願,徐尚、鄒樹文不能來。士生或願就,但恐又生磨擦耳。現擬徵詢佘坤珊與王欲為二人之同意。又晨七點孫必仁來,為祥記營造廠說項。餘告以化學館建築已交工程師復核矣。"Pascal:Justice without force is impotent."鬍適對世界青年集會之演講。鬍林翼:"方今天下之亂不在強敵,而在人心。不患愚民之難治,而在士大夫之好利忘義而莫之懲。"曾文正公謂"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雲。接羅鳳超函姚春颱函楊妲彩寄鍾道鋁、蘇步青、李耕硯寄九章、蔚光
9月11日 星期五 遵義
晨雨24°,下午28°。俄國黑海港Novomssiysk新羅西斯剋於今日全部撤退,為德所占。下午社會服務處張鳴崗、周泰章來。晚姚慧英、梅太太來。莊雍熙來。陳卓如太太來。晨六點起。上午八點至校。九點至圖書館閱《三國誌》關羽、張飛、趙雲五虎將傳,知關、張均山西人。囑吳有常將剪報及期刊摘要工作停止,並令周剋英赴湄潭。今日閱覽室自何傢巷移往豫章小學樓上。至忠義廟,中有七個教室,竟無一人上課,蓋均以其地在山上也。十二點迴。午後顧貽訓來。張藎謀薦樊君穆為一年級主任。二點半至校。遇四十二兵工廠廠長陳正修,約明日乘廠中車赴四麵山。今日得章誠忘函,附緻孫必仁一函,辯駁其與陳綿乾同居事。又寄來渝《新民晚報》批評餘在《科學之精神與方法》文中批評杜工部"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韆尺",謂用尺量詩,竺可楨凶,杜甫慘矣雲雲。晚姚慧英(蕭慶雲太太)來。陳立太太來。接吳文暉、叔諒、談傢楨、呂炯、章誠忘、戴植本、瀋魯珍函齊鐵生函杜樂道函邦華函寄傅夢鞦函二姊函馥初函嶽長奎電寄桂林郵務管理局曾局長、羅鳳超電
9月12日 星期六
晴。日中陰。晨23°,午後25°。樊平章來。高尚誌來。晨六點起。上午陳正修來談。得李伯綸[電],決計以二萬八韆元在築購一鋼琴,Morrison牌子,乃由瀋思岩介紹,自貴陽一教會學校得來者,一二日內校車去築可以帶迴。下午閱文學院月刊二集,黃尊生《埃及象形文字內之組織及其與中國六書之比較》。謂埃及象形文,類中頗多,且其繪形惟妙惟肖,字亦繁復整齊,勝於中國文,與中國小篆差可相比,則時代上已差二韆年。中國六書分為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注、假藉。黃君以為轉注、假藉二者極無清晰定義。黃君主張章太炎說,以為轉注乃同音字,假藉乃多音字,不贊同轉注為同義字,假藉為多義字。至於六書起源之遲早,班固、許慎均以象形、指事為最早,會意、形[聲]次之,而以轉注、假藉為最後。但黃君意以為形聲在轉注、假藉之後,因甲骨、鍾鼎觸目皆假藉,經文亦同,至小篆始變形聲。在《說文》九韆三百五十三字中,形聲占七韆六百九十七字雲。接李伯綸電程覺民、趙真覺函教部電俞頌華函寄振吾函叔永函步青函
9月13日 星期日 遵義
陰。晨23°下午26°日中偕允敏及卓如夫婦至四麵山(離遵義廿公裏)。賀麟來。晨六點起。七點半偕允敏至協颱壩卓如寓,約卓如夫婦赴四麵山四十二兵工廠。途遇卓如夫人,知卓如已於前一日赴四麵山。八點乘1935號車齣發,在步校附近約希文同往。九點至四麵山天颱山下四十二兵工廠,由陳正修夫婦招待參觀工廠。據雲每月可以製防毒麵具6000個,橡皮、鉛、電木均舶來品,故隻能支持年餘雲雲。廠中有工人八百,同事七八十人,地二百六十餘畝,房屋均新建瓦頂磚牆,因此廠將成永久的。中膳後至天颱橋。二點與正修、卓如及一孫科長打網球一小時,0:6、5:7。又至河中遊泳。水入湄江雲。四點乘車偕卓如迴。晚曉峰約賀麟晚膳,到謝文通、謝幼偉、洽周、迪生、彥威、李絮非、沙學浚等。九點散。據賀君[雲],聯大在昆明教職員每傢均須二韆元一月之開支,故有人主張遷移雲。
……

前言/序言


《中國近現代地理學史論稿》 內容簡介: 本書係著名地理學傢、氣象學傢李文濤先生畢生學術研究的精華匯集,是一部係統梳理和深入剖析中國近現代地理學發展曆程的開創性著作。全書共分六個主要部分,緊密圍繞“學科建立、理論演變、區域實踐與人纔群像”四大核心脈絡展開,旨在呈現一部立體、多維的中國現代地理學圖景。 第一部分:近代地理學觀念的引入與本土化(約1840s—1920s) 本部分著重探討西方地理學思潮(如形勝說、自然環境決定論、區域地理學等)如何通過傳教士、早期留學生以及翻譯著作被引入中國。重點分析瞭清末民初知識分子群體對新地理學概念的接收、理解與改造過程。特彆闢章討論瞭早期地理教科書的編撰情況,考察瞭新式學堂中地理教育的萌芽階段,以及這種早期引入如何與中國傳統的“地誌學”和“輿地學”傳統産生張力與融閤。其中,對早期地理學會的成立與活動進行瞭細緻的文獻爬梳,揭示瞭近代地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在中國初步建立的艱辛曆程。 第二部分:學科體係的初步構建與區域地理學的奠基(約1920s—1940s) 這一時期是中國現代地理學真正走嚮成熟的關鍵階段。作者以大量的檔案資料為基礎,詳述瞭中央研究院地質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央大學等重要學術機構在地理學體係化方麵的貢獻。重點分析瞭以“區位論”和“區域自然地理”為核心的地理學研究範式如何確立。書中對早期著名的區域地理學調查項目,如黃河、長江流域的考察,進行瞭深入的個案研究,闡釋瞭區域綜閤研究方法論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批判性地審視瞭當時盛行的環境決定論思潮在中國地理學界的影響程度與錶現形式。 第三部分:人文地理學的覺醒與社會實踐的轉嚮(約1930s—1950s) 本部分關注地理學研究如何逐步擺脫純粹的自然科學範疇,轉嚮關注社會經濟發展與人類活動的空間關係。重點討論瞭人口地理、農業區劃、工業區位分析等新興分支學科在中國的發展脈絡。作者通過考察抗戰時期大後方的人口遷徙與資源調查工作,揭示瞭地理學在國傢建設和戰時經濟動員中的實際應用價值。此外,書中還對當時部分學者提齣的“中國地域文化地理”的探索,進行瞭細緻的文獻辨析,探究瞭地理學如何嘗試融入人文社會科學的譜係。 第四部分:理論的反思與國傢規劃的介入(約1950s—1970s) 此階段的地理學發展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本書客觀梳理瞭蘇聯地理學思想(特彆是經濟地理學與自然地理學)對中國的影響,分析瞭大規模的國土規劃、資源普查運動中地理學傢的角色。重點剖析瞭“自然區劃”和“資源評價”在國傢宏觀決策中的作用。作者同時沒有迴避在特定曆史時期內,地理學研究範式受到的限製與調整,通過分析當時的學術會議記錄和官方文件,展現瞭學科如何適應並服務於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求。 第五部分:區域實踐的典範:黃河、長江流域研究的縱深(專題研究) 本章精選瞭數個標誌性的地理學研究案例,作為理解中國地理學發展路徑的切入口。選取瞭二十世紀中葉針對中國兩大河流的綜閤考察報告進行深度剖析,不僅梳理瞭水文、地貌等自然要素的發現,更側重於考察這些考察如何催生瞭關於水資源分配、防洪減災、以及流域土地利用的區域治理方案。通過對比不同年代的調查成果,體現瞭中國地理學在處理復雜巨係統問題上纍積的經驗與方法論的精進。 第六部分:學術群像與師承譜係 本書的最後一章聚焦於塑造中國近現代地理學格局的關鍵人物。通過對多位奠基性學者的學術傳記和書信往來的研究,勾勒齣清晰的師承關係和學術思想的流變。書中不僅描繪瞭他們在科學研究上的卓越貢獻,更展現瞭他們在時代洪流中對學術獨立、學科發展所付齣的努力和堅守。這部分內容旨在提供一個“人”的角度,來理解那些宏大理論和規劃背後的學術溫度與個體實踐。 本書資料翔實,考證嚴謹,結閤瞭大量的中文、外文一手文獻及口述史料,不僅是地理學專業人士的重要參考書,也是曆史學、環境科學、城市規劃等相關領域研究者深入理解中國近現代社會變遷的必備之作。它構建瞭一幅關於中國地理學如何從移植走嚮本土創新、如何服務於國傢現代化進程的完整曆史畫捲。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竺可楨全集(第8捲)》我真的看瞭好久,總算啃下來瞭。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套書,就覺得分量十足,名字也很有曆史厚重感,雖然我不是專門研究氣象學或者地理的,但是對竺可楨先生的大名是早有耳聞,知道他是個很瞭不起的科學傢。這第八捲的內容,對我來說,就像打開瞭一個過去時代的窗口。我特彆喜歡裏麵那些關於地質和氣候變遷的論述,有時候會覺得,原來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在漫長的時間尺度下,是如此的波瀾壯闊。書裏提到的各種地質構造、古氣候證據,雖然有些概念我需要反復查閱資料纔能理解,但那種追溯地球生命史的宏大敘事,確實能讓人産生一種敬畏感。而且,我注意到書中不僅僅是枯燥的科學數據和理論,還穿插瞭不少竺可楨先生個人的觀察和思考,有時候像是在讀一篇篇精妙的散文,字裏行間流露齣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嚴謹。我尤其記得有一段,他描述瞭某個地區的獨特地貌,並結閤曆史文獻進行考證,那種科學探究的嚴謹和對人文曆史的融會貫通,讓我印象深刻。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科學研究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它與我們所處的時代、我們所經曆的一切都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

評分

說實話,拿到《竺可楨全集(第8捲)》之前,我對竺可楨先生的瞭解僅限於課本上的幾句介紹。翻開這本書,我纔真正體會到他學術思想的博大精深。這本書的內容就像一個龐大的知識體係,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關於地球科學、地理學以及曆史地理方麵的知識。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中國古代自然環境變遷的論述所吸引。他不僅關注長期的氣候演變,還深入探討瞭不同時期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種跨學科的視角讓我受益匪淺。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他在研究中非常注重資料的收集和分析,無論是地質證據、曆史文獻還是民俗傳說,他都能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並進行嚴謹的考證。書中的文字雖然嚴謹,但並不枯燥,有時候讀到他筆下對某個地方自然風貌的生動描繪,或者對某種現象的細緻觀察,都會讓人感受到一種彆樣的情趣。這本書讓我明白,做學問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也需要有寬廣的胸懷去接納和融閤不同領域的知識。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是對一位傑齣科學傢嚴謹治學精神的生動展現。

評分

拿到《竺可楨全集(第8捲)》之後,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沉浸其中。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像是一個知識的寶庫,裏麵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成果。我作為一名普通讀者,即便對某些專業領域並不精通,但依然能在其中找到很多啓發。書中對中國古代地理環境的細緻描繪,以及對不同時期氣候特徵的分析,讓我對我們國傢這片土地的演變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特彆欣賞作者在研究中展現齣的紮實功底和廣博視野,他能夠將自然科學的分析與曆史文獻、文學作品中的記載巧妙地結閤起來,形成一個更加立體和生動的畫麵。有時候讀到一些關於古代水利工程、農業布局的討論,會覺得這些古人的智慧實在令人驚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也相當獨特,既有科學論文的嚴謹,又不失文人學者特有的溫潤和考究。我記得其中有一段關於某個時期南方降雨異常的討論,竺可楨先生引用的史料非常多,並且對這些史料的真僞和價值進行瞭精闢的分析,讀來讓人覺得既長知識,又頗有趣味。總之,這本書讓我對“全集”二字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僅僅是某一個領域的著作,而是跨越多個學科,展現瞭一位大傢學識的廣度和深度。

評分

《竺可楨全集(第8捲)》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非常充實的學術探索之旅。我不是專業人士,但對自然科學充滿好奇,所以抱持著學習的心態來閱讀。書中的內容確實相當厚重,涵蓋瞭許多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概念和理論,但作者以一種清晰而係統的方式進行闡述,讓我在理解的過程中感到循序漸進。我尤其被書中對中國古代地理格局的分析所吸引,例如他對不同時期河流變遷、海岸綫演變的研究,都讓我對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古往今來有瞭全新的認知。他不僅關注宏觀的地理變遷,還會在一些細節處展現齣非凡的洞察力,比如他對某個地區植被分布與氣候關係的分析,或者對某個古老地質遺跡的解讀,都讓我覺得眼前一亮。書中引用的文獻和史料非常豐富,也讓我看到瞭學術研究背後艱辛的探索過程。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知識體係得到瞭極大的拓展,也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係統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它讓我明白,理解一個事物,需要將其置於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維度去審視,而竺可楨先生正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探索者。

評分

《竺可楨全集(第8捲)》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特彆的閱讀體驗。我通常不太接觸這類學術性很強的著作,但齣於對竺可楨先生的崇敬,還是嘗試翻閱瞭一下。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它並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麼難以接近。雖然書中涉及很多專業術語和理論,但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努力用清晰的邏輯和生動的例子來闡釋復雜的概念。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區域氣候特徵的分析,尤其是對一些曆史事件與氣候變化的關聯性探討。例如,他對某些曆史時期自然災害頻發原因的推測,以及如何通過古氣候數據來驗證這些推測,都讓我覺得非常有說服力。而且,我發現書中不僅限於宏觀的地理和氣候研究,還有一些對具體地點、具體現象的細緻觀察和記錄,這些內容為我打開瞭瞭解中國不同地域自然麵貌的另一扇窗。有時,讀到他對某個地理奇觀的描寫,或者對某種植物、動物生存環境的分析,都能讓我仿佛置身於當時當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對科學研究的價值和魅力有瞭新的認識,它不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一種探索未知、理解世界的精神。

評分

書不錯,包裝也好,內容上乘。

評分

書雖價高,但編校認真,內容就不用說瞭,但願真做到未刪。

評分

期待已久,趁著活動疊加優惠券入手,滿意!

評分

很少有這麼精粹的書籍!

評分

昨夜星辰昨夜風,不變江河萬古流。

評分

日記裏有你的堅持我的放心

評分

正好用到這捲,細讀中

評分

還有兩本沒有齣完。竺先生在新中國生活瞭24年時間,一方麵他真心擁護共産黨,在另一方麵他又不得不經曆各種運動,也不得不寫、不得不說那些不想寫不想說的話。我們在1957年可以讀到他的一篇反右的發言稿《誰說黨不能領導科學》,在兩次會議上都同用這一篇,隻不過第二次加瞭一段很輕描淡寫的批判文字。在日記中他自己說,此文不過三韆字,竟花瞭兩天功夫。要批判就得有話說,但又無話可說,可見當時是如何地搜索枯腸。《竺可楨全集》的編者告訴我們隻有這末一段批判語是作者手筆,獨占一頁,其他是彆人抄寫的。感謝編者的細心,讓我們知道瞭文字以外的信息。在這篇批判文章中還有一句話是說中國有世界上豐富無匹的資源,顯然與二十年前在《中國的地理環境》一文中地大物不博的觀點相悖,違心在這種文章中本不可免。而且在日記中,竺先生還說他的發言是完全照著稿子讀的,批判會議當時的情景由此語可以想見。

評分

商品是否給力?快分享你的購買心得吧~太尉誤走妖魔 北宋崇寜年間,山東濟府鄆城縣境內,宋江做為押司替縣令運送神石,他江湖人稱及時雨宋江,喜歡結交江湖豪傑,濟人之貧,周人之急,扶人之睏,隻要有人投靠他,從不推辭,又稱呼保義。押送隊裏入雲龍公孫勝之後找到宋江,給他講瞭一個故事,故事裏說洪太尉放齣瞭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並說要送他10萬貫財富,它就是生辰綱,而星主正是宋江。公孫勝勸宋江不成而走,宋江迴去後被縣令時文彬告知大明府要治他的罪,叫他限期捉拿公孫勝。插翅虎雷橫在破廟中遇上正在熟睡的赤發鬼劉堂,雙方打瞭起來,劉堂被拿下,他們直奔托塔天王晁保正傢中,劉堂也是來找晁蓋的,都是為瞭那10萬生辰綱的事兒。 水滸傳第2集劇情 石碣村七星聚義 晁蓋將劉堂救下,宋江一個人去瞭石碣村。劉堂提刀來追雷橫,兩個打瞭起來,智多星吳用趕到後沒拉開,還是後來趕到的保正將他們倆拉開,晃蓋和吳用商量取生辰綱。公孫勝找過阮士三兄弟之後,來到晁蓋傢中,隻要晁蓋同意劫那生辰綱,他們也願意參加。埋伏在石碣村的硃督頭被阮士兄弟帶入蘆葦蕩中,他們和吳用一起迴到傢中吃酒,共商取生辰綱的事兒,隨後公孫勝來趕來瞭,他們一起去瞭姚蓋那兒,七人共拜天地,結為異性兄弟.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楊誌手下的人口渴難耐,紛紛去嚮白勝買酒吃,他們被楊誌轟開。晁蓋等人按照吳用的計策,先從白勝那兒買瞭一桶酒,就著棗子吃酒,在一旁看的挑夫很是嘴饞,吳用藉偷酒之機將藥放入酒中,押送生辰綱的挑夫見晁蓋等人喝酒沒事,他們也買瞭一桶,那桶正是下藥的,等喝下全部暈倒,晁蓋等人將生辰綱劫走。等他們醒來後閤夥商量要把罪名安到楊誌身上,楊誌要自殺被一道士阻攔。濟州府通過消息抓捕瞭白勝,白勝在刑法下將其他七個招齣,等官府派人去抓晁蓋等人時被宋江事先遇上,他穩住濟州府派來的何觀察,急速騎馬將消息告知晁蓋,而後返迴。 水滸傳第17集劇情 火並王倫 晁蓋收拾完畢將宅院燒瞭,他們臨走之際還是遇上瞭前來的官兵,雷橫與硃仝帶兵和晃蓋打瞭起來,雷橫藉機放走瞭晁蓋。晃蓋他們一行人奔嚮水泊梁山,在進梁山水寨的門口遇上瞭豹子關林衝,但王倫的虛與委蛇讓晁蓋等人感覺心裏不舒服,林衝也看齣來瞭。到山上後王倫的一番言行和林衝當時來的時候一樣,王倫想用銀子打發晁蓋等人下山,林衝這次真的看不下去瞭,他大罵王倫心胸狹隘,不適閤當頭領,王倫見此情形還義正言詞,上前幫忙的杜遷和宋萬被阮氏兄弟攔住,林衝將王倫殺死,眾人拜晁蓋為梁山首領。 水滸傳第18集劇情 宋江收取閻婆惜 倫死瞭,吳用建議大傢推舉林衝做大哥,當林衝自認不敢當。並推舉晁蓋做梁山的第一把寶座,晁蓋難以推辭,自此一幫好漢就此穩居梁山。宋江救瞭閻婆和她女兒閻惜嬌。閻惜嬌對宋江萌生好感,請媒婆與宋江提親。宋江未能忘記過世的妻子屢次推脫。但最終還是選擇瞭閻惜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